机电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书.doc
《机电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书.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12012年机设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书设计课题:液压支架设计计算指导教师:万丽荣 山东科技大学机电技术研究所二一一年十二月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本次课程设计是根据矿山机械系列专业课程的设计要求,针对煤矿的真实条件,开展对采煤工作面关键设备之一的液压支架进行设计计算。通过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锻炼,学生应在计算、选型、编制技术文件等方面的能力得以增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完成给定工作面条件下的液压支架的选型和初步设计。课程设计基本要求如下:(1) 主要任务。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应编写出符合要求的设计计算书。(2) 知识要求。学生在
2、课程设计中,应能综合应用各种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研究与实践,使理论深化,知识拓宽,专业技能延伸。(3) 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应学会依据技术课题任务,进行资料调研、收集、加工与整理,能正确运用工具手册,培养学生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提高工程设计计算、理论分析、图表绘制、技术文件编写的能力。(4) 综合素质要求。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能遵守纪律,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协作精神和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2 课程设计任务2.1 设计题目(-煤矿-煤层工作面液压支架的总体设计)1)滨湖煤矿(学号:1和2,3和4,5
3、和6号)12下煤层:位于太原组中部,下距14煤层0.716.64m,平均2.22m。煤厚01.96 m,平均1.20 m。变异系数为32%。可采范围内煤厚0.701.95m,平均1.24m,变异系数18%,可采系数71%。顶板主要为泥岩、粉砂岩、砂泥岩、局部为中、细砂岩。底板为石灰岩(八),多数有0.10m左右的泥岩伪底。煤层结构简单,多含12层泥岩和炭质泥岩夹石,为较稳定煤层。但井田北部和孟口断层以西有冲刷和沉缺区。(学号:1、2)14煤层:位于太原组中部,下距16煤层35.6586.61m,平均49.28m。煤厚01.72 m,平均0.77 m。变异系数为30%。结构简单,偶含夹石,局部可
4、采,为不稳定煤层。顶板为石灰岩(八),有的相变为泥岩,底板为泥岩、粉砂岩、细砂岩。(学号:3、4)16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下距石灰岩(十二)16.3831.91m,平均23.04m。距奥灰50.4091.98m,平均53.39m。在勘探区东北部有2孔受岩浆岩影响变为天然焦。煤厚0.301.56m,平均1.22 m。变异系数为16%。可采系数99%,顶板为石灰岩(十下),多有0.10m左右的泥岩伪底。底板为泥岩,局部为砂质泥岩。含层夹石,为泥岩和炭质泥岩。可采范围内煤厚0.701.56m,平均1.23m,变异系数13%,除67-5号孔和37-15号孔附近受岩浆影响变为天然焦外,全区厚度稳定,为
5、稳定可采煤层。(学号:5、6)2)付村煤矿3下、3下煤层区是主要开采煤层,平均总厚度为7.83米。 3上煤层:位于山西组中下部,为井田最稳定的主要可采煤层,下距3下煤平均16.0m。煤层厚度2.238.53m,平均厚度4.45m,属厚煤层,煤层厚度稳定,多在35m之间,基本上全区可采。煤层结构较简单,仅局部见有一层夹石,厚度一般小于0.2m,局部最大厚度1.3m。岩性以粘土岩为主,位于煤层中下部,局部见有古河流冲刷现象,冲刷部位只限于煤层顶底板,煤层基本未受影响。总之,3上煤为结构较简单的稳定煤层。3上煤层的顶板为细砂岩、砂质泥岩。底板为粉砂岩、砂质泥岩。底板为粉砂岩,近煤处多为泥岩、炭质泥岩
6、,中部夹细砂岩薄层。(学号: 7和8) 3下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为井田主要可采煤层,下距太原组12下煤平均96.5m,下距三灰平均45m,。煤层厚度06.25m,平均3.38m。属稳定至较稳定煤层,除井田北第5勘探线附近的狭长地带局部受河床相砂岩同期冲刷,形成小范围的无煤层外,其余大面积内稳定可采,煤层厚度1.54.57米,平均厚度3.15米,煤层结构较为复杂。夹矸一般只有一层,且位于煤层下部,厚度多小于0.6m,最大厚度1.74m。岩性以粘土岩、粉砂岩为主。3下煤层的顶板为中砂岩、细砂岩、砂质泥岩。底板为粉砂岩、细砂岩。底板岩性主要为粉砂岩、细粒砂岩等。太原群可采煤层共3层(即12下、14
7、、16煤层),平均总厚度为2.54米,均为薄煤层,其中12下、14煤层为局部可采,可采性较差。(学号: 9和10) 12下煤层:位于太原组中部,其层位在三灰之下43米,八灰质上,下距十下灰岩平均为49米。顶板岩性以粉砂岩、沙质泥岩为主,底板岩性为第八层灰岩。煤层厚度01.25米,平均0.87米。一般无夹石,煤层结构简单。井田中部第1013勘探线间为河床相砂岩冲刷带,呈北西向展布,带宽1.5公里至3公里,斜贯井田中部。除此之外,井田内12下大部分可采,仅局部不可采,存有无煤带和不可采点区,但可采点基本可以连成片,可采区内煤层厚度变化幅度小,属于较稳定煤层。(学号: 11和12)14煤层:该煤位于
8、12下煤层之下1.5至3.9米,顶板岩性为第八层灰岩或粉砂岩,煤层厚度01.47米,平均0.68米。煤层结构简单,一般无夹石,仅个别点可见一层夹石。煤层可采性差,井田内大部分缺失或不可采,仅第515勘察线间有连续分布的可采块段,其余均为零星分布的独立小块段,该煤层无煤带和不可采点的范围大于可采范围,因而可采性差,属于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学号: 13和14)16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十下灰岩之下,顶板即为十下灰岩,底板岩性以粉砂岩、沙质泥岩为主,煤层厚度0.771.43米,平均0.99米。煤层结构简单,一般含一层夹石,岩性多为粘土岩,局部见有炭质砂岩。该煤层在井田北部受到岩浆吞蚀,但其范围已
9、有较密钻孔圈足,且从全井田来看,煤层原生沉积稳定,煤层变化很小,在见煤点中全部可采,仍可属于稳定煤层。(学号: 15和16)3)济三煤矿济三井田煤系赋存特点是,东部及东南部浅,西部深。由北至南为一近南北走向、向西倾伏逐渐转成北东走向向西倾伏的单斜构造。浅部具宽缓褶曲的特点,形成次一级的向背、斜构造。地层倾角平缓,一般在59度左右,唯东部孙氏店支一断层西侧,因受断层牵引影响,倾角局部变陡。在5至7剖面线处可达18度以上。井田内褶曲构造因地层倾角平缓,褶曲幅度又不大,所以形态不甚明显。井田含煤地层平均总厚为250m,可采煤层有3上、3下、6、10下、12下、15上、16上及17共八层,平均总厚10
10、.32m,含煤系数为4.1%。其中主要可采煤层为3上、3下及16上、17煤层,平均总厚7.36m,占可采煤层总厚的71.3%。又以3上、3下煤层两层厚度较大,平均厚度达6.22m,占可采煤层总厚的60.2%。3上煤:顶板主要为灰白色粉砂岩,厚0.3227.35m,局部有厚0.504.39m的粉砂岩与细砂岩直接顶和厚0.160.65m的泥岩或粉砂岩伪顶。岩性、厚度变化较大,为浅水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其横向变化也比较大,分布特点是呈现透镜状。粉砂岩抗压强度为54MPa,普氏硬度为6.3,根据顶板岩性和抗压强度,参考岩层厚度、层理、构造、裂隙和硬度等综合指标,将3上煤顶板划分为不稳定中等稳定顶板
11、。(学号:17)底板以泥岩、粉砂岩为主,抗压强度为31.048.3MPa,多为不坚固岩石。东南部分布有厚0.100.55m的泥岩、铝质岩伪底。底版为不稳定底版。3下煤:顶板以中砂岩、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厚0.4860.00m。粉砂岩顶板主要分布在首采区东部、中部和西部,其他较大面积顶板为砂岩。伪顶分布较零散,主要为泥岩和粉砂岩伪顶,厚0.100.45m,伪顶之上的直接顶板主要为中、细砂岩,厚0.7429.65m。抗压强度平均值:粉砂岩为54MPa,细砂岩为77.2MPa,中砂岩为67.6MPa。底版在矿井北部多分布中等坚固的泥岩,厚0.406.65m;首采区中部底板细砂岩、粉细砂岩互层,其中粉
12、砂岩厚0.6011.90m,粉细砂岩互层厚0.6013.32m,湖区及南部地区为粉砂岩、沙质泥岩底板。泥岩底板为中等稳定底板,细砂岩、粉细砂岩互层底板为稳定底板,粉砂岩、沙质泥岩底板为不稳定中等稳定底板。(学号:18)4)南屯煤矿 3上煤位于山西组中下部,距3下煤为0.1816.50m,平均7.69m。煤厚2.507.85m,平均厚为5.32m。3上与3下煤之间间距与岩性有关:当层间为泥岩、粉砂岩时,则其层间距不大,如7301工作面中其间夹矸为泥岩,二者间距仅为0.30m,当层间岩性相变为砂岩时,其层间距也随之增大,如93上12工作面3上、3下之间为砂岩时,二者之间间距最大,为16.50m。3
13、上煤结构复杂,一般含24层泥质岩夹矸。煤层顶板为细砂岩、粉砂岩或泥岩;底板为泥岩和砂岩。3上煤顶板在3上A层煤分叉线以西为深灰色粉砂岩或灰色细砂岩,厚约12m左右;3上A层煤分叉线附近为泥岩、粉砂岩,在夹层急剧增厚区域则为灰色长石砂岩;3上煤底板是3上和3下层煤夹层,该层岩性、厚度变化较大,由0.18m至16.50m的泥岩和砂岩组成,厚度变化大。(学号:21和22)3下煤位于山西组下部,距6煤层间距为5.5784.55m,平均为36.24m。煤厚2.004.15m,平均厚为3.19m(风氧化变薄点煤厚不作正常煤厚统计)。3下煤煤层的厚度稳定,在煤层分布范围内均可采。3下煤结构简单,不稳定的泥岩
14、夹矸。煤层顶板为泥岩和砂岩;底板为粉砂岩与细砂互层。3下煤层顶板为3上煤层的底板;3下层煤底板为12m左右的粉砂岩与细砂岩互层,较坚硬。(学号:23和24)6煤位于太原组上部,层位稳定,煤层结构简单,以三灰为其主要定位标志层,下距三灰平均7.63m,煤层厚度较小,为01.10m,平均为0.65m。6煤层的厚度变化较大,露头线及风氧化带分布在井田内,且绝大部分见煤点煤厚小于0.70m。在6煤的分布区内,共有钻孔204个,其中可采点83个,不可采点121个,有效点共计204个,可采性指数为0.35,煤厚变异系数为23.2%,属局部可采的极不稳定煤层。6煤为简单结构煤层,一般不含夹矸或偶含夹矸。顶板
15、为泥岩;直接底板为砂质泥岩及粉砂岩。煤层顶板为泥岩,平均厚度6.42m;底板为细砂岩,平均厚度2.61m。(学号:25和26)。5)曹庄矿井田内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纪的山西组与太原组,主要可采煤层有六层,即l、3、7、8、9和10-2层,其中1、7层为薄煤层,8、9、102层为中厚煤层,3层为厚煤层。七层煤120m第一水平己开采结束,280m第二水平七层煤除井田东翼的东三采区尚未开采外,其余皆已回采,480m第三水平七层煤尚未开采。 曹庄矿七层煤厚度变化范围0.831.59m,平均厚度1.18m,属薄煤层,在煤层中部含有一层厚0050.29m的泥夹石,赋存稳定,f=23。七层伪顶为炭质岩,厚0.
16、10.2m,易垮落,强度低f=2;直接顶为深灰色粉砂岩,厚4.0717.55m,平均厚8.29m,质细性脆,节理发育,强度较低,f=34。直接底为互层或细砂岩厚080855m,平均5m,强度较低,f=34,附7505工作面煤层综合柱状图。底板比压105MPa。直接顶初垮距为10米,老顶来压步距为2125米,来压强度实测385KNm2。7505工作面位于西五采区西翼第三区段,该面七层煤厚1.151.27m,平均厚1.20m,属稳定薄煤层,f=1.5,结构复杂。煤层中部含一层0.11m厚的泥岩夹石,f=23。伪顶为炭质页岩,平均厚010m,节理发育,强度低f=2;直接顶为粉砂岩,平均厚9.59m,
17、质细性脆,节理发育,下部含菱铁质结核,f=34;直接底为细砂岩,平均厚6.89m,夹粉砂条带,f=45。七层煤上距六层煤平均9.69m,下距八层煤平均29.21m。该面地处井田西深部倾伏向斜处,煤层走向变化大,向斜东翼倾向N,走向近东西,向斜西翼煤层走向弯转近90。呈南北向,倾向则由N变为E,煤层两极倾角80300,平均130,向斜轴部及东翼倾角较小,西翼较大。地质构造较复杂,工作面现在施工上风道,回采范围内已揭露落差1m以上断层四条(落差分别为1.2m、1.5m、1.8m和3.5m),以倾向正断层和斜交正断层为主,根据七层煤-280m水平以上开采情况,预计本面小断层将较为发育。(学号:29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电 专业课程 设计 指导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