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规范管理 突出重点努力探索农机化教育培训新模式山东省农机办近年来,我们按照农业部的总体部署,把教育培训作为推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十一五”以来,全省农机系统年均培训各类人员都保持在40万人以上,其中年均培训拖拉机驾驶员8万人,汽车驾驶员1万人,农村劳动力农机就业技能培训4万人。以农机化学校为主体的农机教育培训机构已逐步成为农机驾驶员、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和农机实用新技术的培训基地。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规范管理,努力夯实教育培训基础根据新形势对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制定了农机化学校规范化建设管理办法、
2、农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教学人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对基础设施建设、教师队伍配备和教学管理等作出了详细规定。在现实工作中,注重严格按照标准,加强检查评估,将农机化学校划分为3个等次,每三年进行一次评估,实行动态管理。一是符合基本要求的确定为规范化学校,二是基础设施好、教学能力强、培训规模大的确定为示范学校,三是各方面工作都比较突出、能在全省起带头作用的确定为重点学校。对在教学场所、教练用车、师资配备、教材使用、教学大纲、培训记录、培训合格证发放等9个方面达不到要求的学校,限期进行整改,整改不力的予以降级或取消命名。规范化建设活动的开展,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农机化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都出现了可喜的
3、变化,各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明显加大,学校的硬件设施明显增强,师资队伍素质明显改善,教学能力明显提升。“十一五”期间,全省共投入农机办学资金1640多万元,翻新学校25所,扩建教学场所53个,新增农机教练车122台。全省128所农机化学校固定资产达到1.8亿元,专职教师1347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943人,大专以上学历教学人员比例由 “十五”末的47.8%提高到现在的70%。全省有66所农机化学校被确定为“阳光工程”培训基地,5所学校开展了汽车驾驶培训,还有7所学校与大专院校联合开展了成人教育。今年我们又组织力量对全省农机化学校进行了新一轮的检查评估,共有112所学校达到了规范化建设要求,其中
4、重点学校5所,示范学校35所,规范化学校72所。此外,我们还坚持举办农机教学观摩竞赛活动,每两年一届,每次侧重一个主题,先由各市进行初赛选拔,省里统一组织决赛,对获胜人员除颁发奖励证书外,还授予优秀农机教师称号,并将其教学课件在全省推广。二、突出重点,深入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坚持把教育培训与农机化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农机化发展的需要,认真履行职责,突出农机特色,扎扎实实的搞好教育培训工作。“十一五”以来,我们着重抓了五个方面的培训。一是围绕促进粮食生产,积极开展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培训。在全省深入开展了 “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通过层层举办培训班、层层召开现场演
5、示观摩会、层层建立示范基地实施辐射带动,让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技术“进村、入户、上炕头”,为加快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09年全省玉米联合收获机发展到4.02万台,免耕播种机14.57万台,玉米机收率达53%,小麦免耕播种面积突破600万亩。二是围绕解决“短板”,积极开展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培训。针对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滞后的问题,近年来,我们逐步把工作的重心转向经济作物机械化,调整了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使花生、薯类等大宗经济作物机具的操作使用知识“进教材、进教程、进课堂”,着力让农民机手了解机具原理,掌握操作要领,熟练进行应用。三是围绕提高农机“三率”,积极开展农机驾驶技术培训。农机驾驶员
6、持证率不高是农机管理上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为此,我们充分发挥农机化学校和农机驾驶培训机构的作用,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多形式举办培训班,多渠道实施送教下乡。2009年全省新培训农机驾驶员12.38万名,培训和考核发证数量是2008年的1.4倍,全省农机驾驶员的持证率较上年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四是围绕促进劳动力转移,积极开展农机就业技能培训。坚持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创新的突破口,全力进行推动。“十一五”期间,全省每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4万多人。同时,加强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建设,全系统设立技能鉴定工作站16个,每年完成职业技能鉴定人数都保持在3万人左右。经过技能培训的农民,职
7、业意识、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明显提高,月工资与未培训的相比一般都高出100150元。五是围绕实施购机补贴政策,积极开展新购机农民培训。随着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的不断加大,补贴的范围越来越广,补贴的机具种类越来越多,受益的农户数量大幅度增加。购机农民当中,48%以上的农户是第一次购买农业机械。为了让农民群众真正做到“买得起、用得住、有效益”,我们针对购机农民的不同特点,把农机化学校的教师和农机生产、维修企业的技术人员组合在一起,联合开展培训。2009年全省共培训新购机农民3.8万人,基本实现了新购机补贴农户的全覆盖。经过现场培训和技术指导,绝大多数新购机农民做到了当年享受补贴、当年投入使用,当年受益。
8、三、创新模式,不断提高农机培训服务水平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需求,注重引导各地在培训模式上进行探索和创新,形成了一些贴近农民、群众乐于接受的培训模式。一是“组合式”培训。积极争取财政、农业、劳动等部门的支持,将农机驾驶员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与“阳光工程”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实施“一训三证”,即农民经过一次培训,就能学习掌握多项技能,在自愿的前提下,经过考试、考核可同时获得农机驾驶证、职业技能鉴定证和阳光工程农机培训证。2009年全省承担了1.28万人的阳光工程农机培训任务,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省里每人又追加补贴210元。参训农民在取得阳光工程农机培训证的同时,申领了农机驾驶证的占76%,申领了中
9、初级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证的占14%。二是“订单式”培训。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和企业用工的需求,组织农机化学校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对农村劳动力开展机械加工、电气焊、电工、金属喷涂等10多个工种的岗前培训,并按照“培训、考核、鉴定、输出”一体化的流程进行管理,达到企业用工要求后再输出上岗。2009年全省农机教育培训机构通过订单培训,为360多家企业定向输送各类专门人才1.7万人。三是“对接式”培训。结合实施强县带动和对口扶持战略,组织东西部地区、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农机化学校进行资源组合,本着平等自愿、合作共赢的原则,实施“西输东接”、“强弱对接”,将西部的劳动力输送给东部,将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输送到发达地区,生源由输出地组织,输入地进行培训安置。近几年,全省通过“对接式”培训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3000多人。虽然我省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部司领导的要求、同兄弟省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将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把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断探索教育培训的新路子、新方法、新模式,更加扎实有效的做好教育培训工作,推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现代农业做出新贡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