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学前的准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孩子入学前的准备.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孩子入学前的“三大准备”每一个时期,都将有一大批孩子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这是由学龄前进入学龄阶段的一个大转变,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准备,以便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心理准备:家长要鼓励孩子独立。告诉他“你长大了,马上要当小学生了”,不能再自由散漫,不能再依赖父母亲了。要让孩子向往上学,想做一个好学生。有了这种良好的心态,孩子入学后就比较容易适应全新的学习生活。此外,家长还要对孩子多讲有关学校和老师的话题,但千万别说“你不听话,进了小学看老师怎么收拾你”这类吓唬人的话,也不要说“暑假快玩吧,上了学就没时间玩了”这类误导的话。总之,不要让孩子惧怕上学和有心理压力。行为准备: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训练孩子早睡
2、早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饭,并改变无节制看电视的坏习惯。要教会孩子自己照顾自己,让他们懂得一些生活的常识。还要让孩子学会如何与老师、同学相处。在学校里,孩子要参加一定的劳动,平时可加强对孩子在这方面的训练,如扫地、提水、抹桌子、倒垃圾等。孩子上学虽然有的是家长接送,但让孩子熟悉交通规则十分重要,孩子上学、放学回家的一些注意事项家长也应再三叮嘱,并让孩子牢记在心。物质准备:在家里要准备一个地方给孩子学习,地方一定要固定,别让孩子“打游击”。准备好桌椅、台灯,这些东西不必高档豪华,要紧的是桌椅的高度要与孩子的身高相配,台灯必须有利于保护视力。准备好书包、文具,选购时特别要注意其简洁耐用、经济实惠。
3、准备好手帕,孩子用手帕好处很多,诸如吸水性强,适合孩子好动多汗的需要,还可乘机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准备好雨具(雨衣、雨伞、雨鞋)、遮阳帽,不必讲究高档,但必须选择色彩鲜艳的。孩子个子小,穿戴色彩鲜艳的雨具、遮阳帽,可以引起司机及路人的注意,有利于安全。提前一年做好入学准备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就是一步步走向独立的过程。在幼儿期他们十分依赖父母,自立的步子比较缓慢。到了入小学前后,自立的步子就得加快,“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需要父母助他们一把力,利用孩子入小学前的一年这个重要的人生转折点,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生活教养和自立教育。如果您认为:*入学前的准备只是早一点学习拼音、多认几个字、多做
4、会几道数学题;*孩子最好不做或者少做家务,以免影响学习;*用功就是坐在书桌前读书做功课;*生活教养和孩子的学习能力无关。那么,请您抽空读一读下面的文字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正常的,也是天经地义的。可是,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用包办代替来表现自己的疼爱。各种专业的社会调查,再有我们平时对周围邻居朋友的观察都发现:现在绝大多数的孩子在家里都不做家务,甚至连自己的个人杂务也由父母包办。做家务只是家庭中的每一分子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倒一次垃圾,收拾一下饭桌,洗几只碗,并不需要占用太多的时间,也谈不上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孩子不为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父母,包括为自己承担一点家务呢?孩子的回答是:爸爸
5、妈妈只要我好好读书就是了。学习潜能比学习成绩更重要升学的竞争、就业的竞争,无处不在的竞争,使得父母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学习成绩过分关注,对孩子的学业怀有深深的紧张和焦虑。“只要好好读书就可以了”,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孩子把知识学习当成了生活的主要内容,学习成绩的好坏成了他快乐或者忧愁的主要根源。可是,这样就是健康的人生吗?这样就能获得好成绩吗?事实上,一个对周围的人事缺乏关心和沟通的孩子,一个因此而缺乏责任感的孩子,他一定难以发现,人的生命中蕴含着丰富多采的情感体验和思考空间,他也无法享受到责任感给自己带来的尊严和自信,更难体会到关心他人给自己带来的愉悦和充实。他甚至会因此缺少学习的动力、兴趣和勇
6、气,从早到晚趴在书桌上,成绩就是上不去。一个孩子能否学习得好,关键在于他是否具有学习能力,即学习潜能。学习潜能的培养就从孩子学做家务和学会生活自理开始。华东师范大学学前系教授李季湄女士作为主要研究人员之一,曾经参加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国家教育部的合作课题幼小衔接的研究,前后长达5年,对2000多个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进行了严格的测试。科研证明:孩子在幼儿园阶段表现出来的任务意识以及主动性和独立性,对他今后的语文和数学成绩的影响是突出、明显的。李季湄教授在接受采访时不无遗憾地说,我们的父母在孩子入学前很重视写字技能和计算技能的训练,总是让自己的孩子多做一些习题,多写几个字,而不注意在生活中培养孩子
7、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这样的教育是不全面的,也是不正确的。一个孩子如果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能表现出主动性和独立性,遇事有积极想办法的能力,那么他的这些个性和智力品质,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表现出来,化为一种学习的能力。日本儿童教育学家岸本裕史认为,一个能主动而妥善地处理好自己身边的事务,能与周围亲人和朋友愉快相处的孩子,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上也一定具备了比较强的主动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一种“潜在学力”,它是促进孩子学习进步的原动力。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里不重视培养孩子的“潜在学力”,那么他的“显在学力”也难以发展。而对一个一年级小学生的“潜在学力”,即学习潜能的培养就是从他的生活教养学做日常的家
8、务和生活自理开始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上学前的“清晨大战”几乎家家发生,为了赶时间,父母催得浑身冒火,“快起床、快穿衣、快吃饭”,孩子被逼得心慌意乱、情绪低落,这还不算,他们还丧失了所有的主动性。反过来,教会孩子自己使用闹钟主动起床(当然也学会了辨别长短针,学会了认识时间),在前一天自己拨好闹钟,孩子就拥有了精神和行为上的主动性。睡眠不足,他会体会到早上爬不起来的难过滋味,起得太晚,赶不上时间,他会体会到迟到的尴尬,自然而然就会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成为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的孩子。更为重要的是这孩子开始拥有了可贵的主动性。对孩子来说,能独立处理某件事情
9、,会让他们觉得十分高兴和满足。经常亲身体验这种感觉,则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被动的生活会让孩子产生“我一个人不行”的想法,不仅有碍孩子的自立,还会影响他的学习。“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多数父母的心态。可是,有的孩子在幼儿园就已经输了。别人自己会系鞋带,他不会;别人会动作麻利地穿衣叠被,他却要老师的帮忙;更糟的是,他连学习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小朋友们兴奋地学拍皮球,他却不知所措地哭了起来,直到老师手把手地教他,才停止哭。这是个从早到晚都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照顾的孩子,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要做什么,或者自己应该做什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克服依赖性,培养自立、好学精神的第一步。终日无所事事
10、的孩子容易变得头脑呆板,缺乏表现力。无所事事的生活,其实就是一种平淡乏味的日子,会使人无精打采,孩子也一样。对正处在心理和智力发育时期的孩子来说,长期处于这种状态,日后就可能变得经常发呆,缺少喜怒哀乐,既不容易受到感动,也缺乏表现能力。学习能力自然也会受影响。比如,小学生写作文,除了文字能力,关键还要有把生活中的各种体验与感觉表达出来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是靠生活的丰富体验慢慢培养出来的。孩子在家里经常和大人聊天、沟通,自动处理自己的事和帮助做家务,每天过着丰富多变、活力充沛、感觉良好的生活,大脑的功能自然会得到开发和提高。“潜在学力”能帮助孩子在漫长的学习生涯中,有充分的自制能力和
11、主动性,能较为自如地对付各种困难。缺乏“潜在学力”的死读书,不但得不到学习的乐趣,而且最终也难以获得真正的好成绩。做家务能提高孩子学习能力。孩子开始学习后,首先碰到的难题是什么?那就是用橡皮擦掉写错的字。不把纸擦破而能把字擦掉,对67的孩子实在是一项挑战。但是,如果在家里经常干家务的孩子,手会变得相当灵巧,橡皮的使用就不会成问题。即使孩子做家务不够能干、灵巧,只要养成遇事全力以赴的习惯,也能对孩子的性格产生积极影响,使他今后能够锲而不舍地克服各种困难。做一件家务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分配给孩子属于他“自己的工作”,一定要督促他切实完成,这是培养孩子进取心的好办法。一个孩子能做到持之以恒地完成“自
12、己的工作”,他就会获得毅力,在学习上也能努力不懈。分担家务,拥有“自己的工作”,持之以恒地完成,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还能培养他的耐心和毅力,使他在学习上也努力不懈。做家务经常需要计划,分段实施,这可以培养孩子的计划能力。一个孩子若有做事按顺序的观念,懂得计划,今后的学习效率自然能提高。让孩子学做家务,学着从自己身边开始自立,培养他的责任感和爱心,懂得关心他人,这才是父母为孩子长大后获得幸福人生而留下的最大本钱。被填满了课堂知识的大脑,自私自利、缺少情趣的乏味生活,这不会是父母为孩子设计的“光明前程”吧?入学前的一年是培养孩子从身边开始自立的好时机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就是一步步走向独立的
13、过程。在幼儿期他们十分依赖父母,自立的步子比较缓慢。到了入小学前后,自立的步子就得加快,“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需要父母助他们一把力,利用孩子入小学前的一年这个重要的人生转折点,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生活教养和自立教育。所谓自立,目标有三个:(1)身边的自立也就是能妥善料理自己身边的事务,例如,对67岁的孩子来说,自己起床,自动叠被子,不需要父母的吩咐,然后洗脸、刷牙、吃早饭等等,这样的孩子就已做到了身边的自立。(2)精神的自立虽主要表现在青春期,但在67岁这个阶段,则表现为努力做到遇事不依赖、不纠缠父母,不乱发脾气,开始摸索自己的生活方式。(3)经济的自立指日常生活的花费不再依赖父母。这要到
14、18岁成年算起,那才真正称之为成人。要成为精神和经济都能独立的人,首先要从“身边的自立”开始,这正是67岁孩子不可缺少的家庭教育内容,也是其他教育所无法代替的。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件家务或者自己的事情,会让他们感到满足,有助于建立他们的自信和自尊。花一年的时间训练孩子学会这些“身边的自立”设定闹钟;听到闹钟铃自己起床;自己穿好隔天晚上准备好的衣服,但父母可帮助检查鞋带是否系紧、衣服裤子是否穿反;知道起床后立即洗脸刷牙,并且照镜子检查洗刷得是否干净;养成早餐后上厕所的习惯;检查书包和其他应该携带的物品(父母若要确认,最好别让孩子知道,以免影响他的主动性);出门前和家人道别,回家后和家人打招呼;鞋子、
15、书包和其他物品会放在固定的位置;知道家门钥匙的重要性,会小心保管,产生责任感;用洗手液或者肥皂洗干净自己的手,包括指甲;知道脏衣服脱下后应该放在固定的地方;吃饭姿势端正,会自如运用筷子,不挑食;会说“我吃完了,请慢用”。家务能力表日本儿童教育家岸本裕史曾为67岁的日本孩子制定了这样一张家务能力表,我们的孩子能不能做到呢?也许爸爸妈妈们该花一些时间(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需要花一年的时间),来训练培养孩子的家务能力。家务能力初级标准:大人晒收衣服时帮忙拿衣服,能叠简单的衣物;饭前摆碗筷;擦拭桌椅;整理门口的鞋子;能礼貌地接听电话,并通知大人;取信报。家务能力中级标准:在家附近购买不需找零的单件物品;
16、倒垃圾;端盛有食物的碗盆;饭后收拾碗筷;扫地;自己洗手帕。家务能力高级标准:能在附近的超市购买一两件物品;盛饭;帮家人擦皮鞋;会叠好洗晒后的衣物,并放在固定的地方;有电话和访客时,能应对自如,并且会转达留言;给父母的建议(1)给孩子专用的物品和工具,标上名字或记号,可以提高孩子的自尊和工作积极性;(2)多多鼓励,不要责骂和埋怨;(3)不能让孩子半途而废,除了生病,没有其他理由不完成他应该做的家务。必要时只能狠狠心,否则很难长久持续;(4)教孩子购物,得先有意识地让他们熟悉商店和物品位置。注意选择不用过马路的商店;(5)父母自己首先要把家务事做好,给孩子留下“干净、整齐”的印象;(6)有些家务可
17、以和孩子一起做,边做边聊,孩子既能学习模仿,又可觉得亲切愉快。测试一下孩子的“生活技能”纸张的折叠能否将一张纸的四角对齐、整齐地折叠?打结能否正确地系鞋带?使用剪刀能否沿着线整齐地剪裁?写字能否正确地握笔?写字的速度是否太慢?拧干小毛巾能否以正确的姿势拧干小毛巾和较薄的抹布?使用筷子能否正确地握筷,并且能夹起较小的食物?入学前孩子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对于孩子,社会意识包括:任务意识、规则意识、独立意识、自制力等,孩子到小学后伴随新的主导活动而可能会面临的骤然上升任务密度、难度,新环境带来的规则量及独立完成要求相应的心理变量。围绕这些内容,过度期的教育培养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1、培养规则意识与执行
18、规则的能力,如理解规则意义,遵守生活、学习中的基本规则等。2、培养独立性,如自我意识独立意识;3、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学习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等。4、培养任务意识与执行任务的能力,包括成就动机、责任感的培养和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的培养。5、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如对同伴、集体的积极情感,学着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习交往技能等。6、培养主动性,包括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好奇心,以及保护孩子发现、寻找新的经验的渴望,让孩子学会自己选择活动并主动去实践等。值得注意的是:幼儿园和家庭教育要重点培养后三个方面。二、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孩子来说,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指孩子
19、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以及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孩子入小学后伴随新的主导活动的认、读、算等课业要求相应的心理变量。父母千万不能进入让孩子提早接受具体课本知识的误区,而应重视孩子进行认、读、算背后的智能发展,如:空间关系理解、观察比较、逻辑运演和抽象符号操作等,以及主动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阅读准备1)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2)加强早期阅读的培养。3)培养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分类能力。4)发展方位与空间知觉。而幼儿园和家庭培养重点在于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和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方面。2、数学准备1)数量关系的认识等量关系、传递关系、相对关系、
20、可逆关系、包含关系)。2)理解应用题题意,理解解题的方法,在生活中运用简单的数学,编简单的口述应用题等3)萌发注意、发现、探索的兴趣。 专家告诫:父母了解幼小衔接过度期的主要教育培养内容后要避免两种倾向:1、对孩子期望过高。而应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实际水平循序渐进的耐心引导、启发、鼓励,不提过高要求或硬逼孩子;2、对孩子过分保护或包办代替,不仅影响孩子独立性责任感的形成,还会使孩子事事依赖、自信心降低。父母应相信孩子的能力,要让孩子有更多地自己去尝试、体验的机会。因此,明智的父母应该做到了解孩子、鼓励孩子、支持孩子。新小学生,暑期备战完全手册暑假一过,许多宝宝即将背上小书包,走进学校,正正经经开
21、始“读书郎”生活了。学校的生活跟幼儿园的生活可不一样,如果说幼儿园的老师是给宝宝更多生活上的照顾,而在学校,宝宝是以学习知识,长本领为主要任务;另外宝宝的生活规律也有了很大的差别。 就像入园,宝宝需要适应一样,为了让你家的“新小学生”能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我们为你和宝宝准备了“入学暑期备战方案”。请妈妈抓紧操练哦!“身体素质”备战方案别看坐着不动,读书也是个“力气活”。上学后,孩子首先要面对的是作息时间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如果没有相应的身体素质,是无法适应这样的“高节奏”的过程。小学生在校,上午4节课、下午34节课,课间休息10分钟,午休时间短;上学放学、上下课都有严格的时间规定;课堂
22、学习有严格的纪律要求,这些都无疑增加了孩子的紧张度,使孩子更容易疲劳。您的宝宝有足够的体力来应付小学的学习生活了吗?练一练孩子的耐力虽然很多孩子平时常常跑跑跳跳,但正规的体育运动不多,所以耐力并不够。而进入小学后,孩子首先要学会的是上课30分钟内必须安静地坐好。耐力可以通过有规律的体育运动、持之以恒的锻炼、甚至较长时间的家务劳动来提高。建议家长利用暑期,带孩子进行游泳、晨跑、上下楼梯、跳绳等运动,并安排孩子每天做一定时间的家务。 磨一磨孩子的耐性多体验“等”的感觉。比方,带孩子去超市购物,让他体验在收银台前排队等待的滋味;让孩子参与做菜,例如煲汤,让他体验“慢慢熬”的感觉。有始有终地玩。在孩子
23、专心玩积木时,不要叫他去收拾书桌;拼图还没拼完时,不要叫他去洗澡,在平时的游戏中,让孩子学会有始有终地做完一件事情。学会遵守规则。规则性游戏最适合用来培养争强好胜孩子的耐性。比方“下棋”,不管是围棋、象棋还是飞行棋,都是强调规则的游戏。孩子会在下棋中体会到规则的意义,在规则的约束下,慢慢提高耐性。提高精细动作能力精细动作发展不好的孩子上学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可能是“不会用橡皮擦”。着色、画画、穿珠、手工、堆积木、拼装模型等活动都可以培养精细动作,请让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形式。 灌输健康、安全知识小学里老师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所以,孩子自己必须对身体健康有初步的认识。特别是有
24、的孩子常常磕磕碰碰,弄伤了自己也不在意,而一旦伤口感染细菌,问题就大了。所以,简单的健康、安全知识应直接教给孩子,比方,觉得身体不舒服、或者身上弄伤都应该告诉老师;走路靠右边;识别红绿灯信号等。特别提醒:女孩的家长要告诫孩子,不容许男性触碰其下体,如有发生应马上告诉家长或老师。“生活自理”备战方案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入学后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较差,易产生挫折感、失败感,所以,“生活自理”训练是入学准备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家长只有一个要求:相信孩子,生活小事让孩子自己来。像穿脱衣鞋、洗漱清洁、铺床叠被、整理文具、开关门窗、扫地擦桌、摆
25、放碗筷等生活技能,都是入学前孩子应该做到的。当孩子在家长的鼓励、示范和协助下、最后独立完成时,“我长大了!”“我很能干!”这样的美好感觉会油然而生,因此,生活自理的训练也是孩子面对挑战、验证能力、得到肯定的过程,能充分激发孩子对自我的信心。 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可以让孩子有自主感,感到自己是生命的主人。告诉孩子,小学生应该学会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生活空间(床、抽屉、书柜和房间),他有自己安排的权利和义务。铺床、叠被、整理书桌、打扫房间,保持整洁是他的义务,而怎样装饰和摆设则是他的自由,家长可以提建议但不可干涉。在时间安排上也可以给孩子一些权利,比如晚上睡觉前的游戏时间
26、,在不影响正常休息的前提下,孩子可以自己安排活动内容,决定各项活动时间的长短和先后。只要孩子的安排合理,家长就应该予以尊重“学习自理”备战方案孩子入学后是否愿学?爱学?能学好?可能是家长们最担心的问题。于是,有的家长为了孩子“能在起跑线上占据领先的地位”,提前辅导孩子学习小学的内容,事实上,这种做法不仅无助于孩子的入学适应,还会造成孩子上课注意力涣散的不良习惯。专家的研究指出:孩子入学后学习感到困难的真正原因是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差,因此无法理解、掌握小学的学习内容;另一个方面是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差,即主动性、独立性、规则意识、任务意识发展水平低,于是孩子入学后不能主动、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能
27、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因此,入学前的准备内容应着重在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上,而不是单纯的知识准备。 抓紧培养“任务意识”有的孩子上学后,不会自己管理学习用品,甚至不会记作业,是因为他一直习惯于一切都有人操心、代劳,还没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是每个小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所以,入学前家长必须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比如分配给孩子一两项家务劳动作为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去超市购物前,请孩子列(画)出购物清单,并负责提醒大人把清单上的物品买全。 练一练孩子的注意力专一持久的注意品质是小学生上课作业的必要条件,在小学低年级,学业成绩的好坏与其说是孩子智慧高低的
28、反映,不如说是孩子注意品质的反映。所以,请在暑假中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具体方法是:在活动前设定时间要求,如果孩子坚持下来,就给予适当奖励,反之则施以一定惩罚。最初可以从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入手,逐步提高时间要求和活动难度,直到孩子能独自坚持25分钟不觉得疲劳。 帮孩子建立时间观念 做事磨蹭、做作业时间长是很多新小学生的通病。因为以前时间都由大人掌控,孩子自己对时间的概念很模糊。在孩子做某件事情(比如画画、听故事)前,让他做好充分的准备(喝水、上厕所等),一旦开始,就不许以各种借口来回走动了。规定好时间限制。比如在餐桌上放上钟表,规定孩子在30分钟之内必须吃完饭,要求他自我监督,到时候就撤碗
29、。教给孩子节约时间的方法。比如,孩子收拾积木时,时间都耗费在来回走动上,家长可以教他先用小篓子盛放,等盛满了再一起倒进玩具柜。教孩子学会简单的统筹安排,也能提高孩子做事的效率。让孩子体验到珍惜时间的快乐。在规定的时间内,孩子提前完成了任务,省下的时间就让孩子自由安排,做他想做的事。 提高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有的小学生一开始记不下作业内容,是因为语言理解能力差。语言理解能力差还会严重影响孩子听课的效果。因此,这也是一项家长需要重视的入学准备内容。多和孩子交谈。语言要尽量规范、准确,并逐步提高精炼和复杂度。如给孩子布置任务时,由“含一个条件”逐渐过渡到“含有多种指令”,比如,请你去拿一张小凳;请你去
30、拿高的小凳;请你去厨房的阳台上拿高的小凳。阅读故事时,鼓励孩子听完全文后自己根据情节消化体味其中的语句、词汇。鼓励孩子谈见闻,学习一个事物的多种表述方法。如“爸爸、妈妈和我在家里。”“这是我的家,我家有爸爸、妈妈和我”“这座漂亮的房子就是我家”等不同方法表述。 玩一玩练眼力的游戏很多刚入学的孩子总写错别字,比如将“于”写成“干”,“毛”写成“手”,这是因为他们的观察不细致、空间知觉不敏感。下面的游戏可以训练孩子的眼力: 找不同:提供两种画面相近图片,让孩子找出差异。 模拟画:选择一些简单的线条画,让孩子临摹。 看图摆图形:提供范例,让孩子用小棒等物摆出造型,要和范例一模一样。 进行“前书写”练
31、习除了利用游戏、手工等训练孩子的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外,“前书写”练习也可以为孩子入学后的正式书写打下基础。方法是在田字格中画上有趣的图案,或阿拉伯数字110、自己的名字等,书写的内容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每天练习1015分钟。这种练习的目的是激发孩子对文字、数字等符号的兴趣,训练书写姿势,提高控笔能力,了解书写的规范(写在田字格的中央,按照正确的笔顺写等)。“社会交往”备战方案“离开了熟悉的伙伴”是不少孩子对上学最担心的事,也是一些孩子入学后不适应的原因之一。而入学后,不像在幼儿园里什么事都可以找老师,与同学发生磨擦和矛盾时,孩子必须开始独立解决矛盾。 操练认识新朋友的本领帮孩子做一些必要准
32、备:事先了解家庭周围有没有与孩子同龄同校的邻居,设法让他们认识,约好入学第一天一同上学。有了熟悉的朋友,孩子对小学生活会感到安全多了。同时,带孩子外出玩耍时,对孩子进行“主动出击”(主动结交新伙伴)的训练:主动介绍:“我叫,我想和你做朋友,你愿意吗?”借物介绍:“我有一个小皮球,你愿意和我一起玩吗?”参与游戏:“你们的游戏真好玩,能让我和你们一起玩吗?”有了迅速认识新朋友的本事,孩子就不会担心自己在学校里孤单了。学会自己解决与伙伴间的冲突鼓励孩子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去别的小朋友家玩,给孩子创造更多和不同年龄的孩子接触的机会。当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时,家长不要充当调解员,鼓励他们自己解决。平时,家
33、长可以和孩子讨论,如果和小朋友遇到争执,该怎么做。比如,怎样和同伴一起玩一件玩具?别人想玩你的玩具时该怎么办?你想玩别人手里的玩具时该怎么说?提高移情能力所谓的移情能力,就是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能够理解别人的想法、做法。移情能力强的人,更容易与人沟通、交流,也更适应“合作型社会”。培养这种能力有一个简单的办法:看动画片、电视剧后,家长和孩子一起来交流剧情,让孩子站在不同角色的立场上叙述同一件事情。特别战略:激发孩子对“上学”的期待“你开心不了几天了,到小学有你受的!”、“等上小学给你上紧箍咒!”有的孩子在上学前,常常听到这样的话。于是,小学在孩子的眼里变成了“可怕”的地方。还没跨进校门,
34、孩子的心态就出了问题,以后的不顺利可想而知。所以,千万不要用“上学”来吓唬孩子。也不要把自己对孩子上学的担忧和焦虑传递给孩子,而要设法激发孩子对上学的期待。平时,家长在和孩子的聊天中,要不时传递这样的信息“你长大了,就要上小学了,爸爸妈妈真高兴!”“我们家要有小学生了,我们真开心!”,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的成长高兴,为自己上小学自豪。有些孩子对小学的认识停留在表面,只知道上小学可以背书包、戴红领巾、自己到学校等。家长也应帮助孩子正确了解学校,知道小学是学习的地方,小学生是以学习为主的,要做作业,还会考试,需要认真学习。 如果你家正有新小学生不妨来这儿听听前辈妈妈们的经验哦!让孩子快速适应小学
35、生活许多父母都在担心,如何为孩子作好入学前的准备工作,使他能顺利度过入学的难关。专家表示:父母必须做好几方面的准备。一、物质准备在家,父母可以为孩子创建一个属于他学习的空间,一张写字台、一盏台灯、书包、文具等,还要为孩子多准备看图认字的书和拼音卡片,平时让孩子多动一动、多看一看、让幼儿感兴趣。二、精神准备这是最重要也是最难把握的,它包括两个方面:父母的准备与孩子的准备。父母的心理准备:孩子上学与上幼儿园不同,要多给他们讲道理,最好带他们到学校看一看,培养孩子良好的常规习惯,要从心理上重视起来,和他们共同完成,但不能是包办代替,要起到指导,提醒,鼓励的作用。孩子的精神准备:但不论怎样准备,都不应
36、脱离以下四个方面: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身体方面和自我服务能力。 三、智力因素的准备入小学后,儿童的主要活动是学习,这需要智力的参与,智力因素的准备情况直接影响到儿童的接受能力,如果智力水平高则接受能力强,智力水平低则接受能力弱。智力因素中又是注意力,观察力,方位知觉,语言能力,思想能力最为重要。1、注意力:在学习活动中,即需要儿童具有稳定的注意力,又需要儿童能够灵活地转移注意力,使得他的思维方向始终跟着老师,但无疑对孩子这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父母和老师配合起来,不断地训练和培养。2、观察力:汉字中有许多形近字,如:晴,睛,情,请,清,倩它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即:能够敏锐地观察到字与字之
37、间的差别,把它们分辨得很清楚,如果不能够,那么就会在形近字中间发生混淆。3、方位知觉:不论汉字,字母或是数字,每一个符号都有严格的方位规定,厂字不能写反了,而且汉字中的合体字更给孩子的方位知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在这方面不做好准备,就会出现汉字左右部首乱套的现象。4、语言能力:语言能力中准确,清楚的发音能力是首要的,这是因为字母,文字和语言之间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如果某儿童发音不准,那么在学习读写过程中他会比别人更多一层困难。另外,语言能力中语言理解能力也十分重要,现在我国正把语言视为我们教研的项目,因为小学教师的语言与幼儿园教师的语言有本质的不同,小学教师的语言是逻辑性较强,非生活化的语言,
38、语言的内容是传授知识,这种语言要比幼儿教师的语言难理解得多,如果儿童语言理解能力不强,那么他将很难听得懂教师的讲课内容。语言理解能力的高低和儿童掌握的词汇数量有直接联系。除此之外,语言能力中语言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相当重要。5、数学能力:数学能力中要求儿童:有连续量的概念;认识数字,知道数字和量之间的对应关系;C,会比较数之间的大小;D,知识基数和序数之间的区别;E,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知道整体可以被分解为部分,部分可以组成整体。6、思维能力:这时的儿童应有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萌芽,因为学习过程本质上是利用符号建立一系列条件反射的过程,它具有抽象性的特点。 四、非智力因素的准备在儿童上
39、学之前,应让他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向往上学;还应有较强的自信心,独立性,自认为能够把学习搞好;他还应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坚持性,因为学习是一件比较枯燥,劳累的事情;同时他还应具有规则和任务意识,学习活动有许多规则,如:字的读音规定,字的图形规定,写字时笔划的方向和笔顺,数字的实际意义等,这些规则必须遵守。另外,上学学习是国家对每一个儿童提出的任务,儿童必须按质,按量地完成这个任务,具体到每一天就是完成作业。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儿童相比,交往对象有变化。在幼儿园幼儿较多地由教师照顾,交往频率较高,入小学后,教师与儿童的交往方式主要是传授知识,这就需要儿童会和同伴交往,同时,如果儿童不能和同伴友
40、好相处,不被别人所接纳,也会引起他惧怕上学的情绪。身体准备儿童上小学后普遍感到疲劳,困倦,这是因为他们的脑力活动增多,脑内耗氧量加大所致,所以,初入学的儿童有易生病的现象,因此,这时儿童应具有健康,强壮的身体,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除此之外,儿童还应有较强的小肌肉控制能力,如果这方面发展不好,儿童手对笔的控制能力会很差。自我服务能力儿童入学后,许多事情要孩子自己照顾自己,如:自己走去上学,鞋带开了自己系,下雨则自己打伞,自己削铅笔,自己背书包,按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天气热了知道脱一件衣服,天气冷了知道多穿一件衣服等,这些都需要儿童有自我服务的能力。还有,儿童入学前应能够用正确的方法握
41、笔,有正确的坐姿,会正确地阅读,认识页数等。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父母和老师运用多种方法合理,科学地教会他们,对于个别“困难户”,还要不断鼓励和正确地引导他们。由此可见,儿童入学前的准备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任务,这需要父母和幼儿园老师有十分明确的目标意识和准备意识,及时地为儿童入学作好准备工作,使他们能够愉快地,顺利地度过初入小学的不适应阶段,在小学里健康、幸福地成长。上小学,孩子准备好了吗“我们家孩子刚入小学一个月,就嚷着不想上了。”“我家孩子经常忘记老师布置的作业,每次都要我打电话问,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家孩子上课、做作业时老坐不住,我说了无数次也不听。”从幼儿园到小学,对于孩子来说是人生
42、的一次重要转折。孩子需要经历心理的断乳期即离开第二个妈妈(幼儿园老师),去面对陌生的小学老师。孩子需要面对新的环境,学习不再像以前一样游戏化,每天严格的作息时间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作业负担也逐渐加重。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顺利度过这个转折期呢?培养自理能力经过幼儿园的学习,孩子在各方面已经越来越独立,但是仍然需要家长加以引导、监督。有的孩子在进入小学后,经常不会收拾自己的书包,忘带学习用品,忘记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等。这些事情看起来很简单,但却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同时,也会影响孩子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家长在孩子入学前要让孩子学习处理自己的一些简单的事情,如整理床铺、玩具,进行一些简单
43、的劳动,如摆放碗筷,收拾桌子等,逐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以更快适应即将面临的新环境。掌握交往技能研究发现:与同伴交往有问题的孩子在学校表现比那些同伴关系良好的孩子要差。“这可能是社会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的调整让他们感觉到压力,结果导致学习困难。”“赢得一场竞赛不是目标,培养孩子在社会交往中的自信才是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当今的独生子女来说,这点尤为重要。孩子需要知道:朋友意味着什么,是不是每个人的能力、兴趣或观点都应该和自己是一样的?如果与同伴发生冲突,我该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同时又不伤害同伴?这些都是孩子需要学习的。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可以从语言入手,即教会孩子正确理解和接受他人的语言。
44、如家长叮嘱孩子下课后早点回家,不要在学校或马路上玩耍,而有的孩子竟然在上完第一节课后就背起书包回家了!因此,家长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如多和孩子交谈,尽量不使用叠词,如“饭饭”、“果果”等,尝试用多种方法表达一个事物,如“这是我的家,我家有爸爸、妈妈和我”、“这座漂亮的房子就是我的家”等,提高孩子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进而学会与他人正确交往。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习惯是孩子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从生理机制上来说,习惯只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动力定型。通俗地说,习惯是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成为某种动作的一种需要,在大脑皮层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孩子在经过幼儿园的
45、学习后,已具备基本的自我控制能力,如正确坐姿,与人交往友好相处等。家长在家还需帮助孩子养成诸如规律生活、遵守常规,积极参加家务劳动等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尽快适应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这样一个快速变化期。选择适合的辅导课程孩子通常会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家长面前。此时,父母的表情、态度、表扬和批评就是一面镜子,她会通过这面镜子形成对自己和事情的基本判断和认知。因此,家长在对孩子的期望值上可以稍作调整,根据孩子的能力和兴趣选择合适的活动或课程,而不是家长自己主观的需要。因此,家长在忙于给孩子报各种学习辅导班时,应考虑怎样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学习简单的知识和技能。总之,家长
46、应尽早在孩子由幼儿园顺利向小学过渡时期做好充分准备,使孩子做一个会学习、会交往、会生存、会做人的现代小学生。准备好当小学生家长了吗?家长们把孩子送进小学,很容易走进三个误区。误区一:家长不够尽责。有的家长认为给孩子找一所好学校、一个好班级或一个好老师,就万事大吉了。尤其是一些事业型的父母,两人工作都很忙,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认为由老师全权代劳就行了,平时也不与老师沟通。一旦孩子出了问题就急了,再打骂孩子,如此教育往往适得其反。提示:孩子刚刚升入小学,势必出现多种不适应的情况,作为家长一定要在第一年细致观察孩子的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变化,帮助孩子顺利渡过这段适应期。误区二:父母对学校教育、对孩子的期
47、望值过高。许多家长给孩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这样做其实是拔苗助长,孩子会感到压力很大,学习起来反而有负担,所以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适度。提示:不要在孩子刚刚起步的时候就让他跟别人比成绩,这段时间,孩子需要的是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信任。对孩子来说,学习兴趣是第一重要的。误区三:忽视孩子在家里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孩子的差异在本质上是由于家长对孩子习惯的培养方式不同而造成的。如有的家长极度关注孩子的数学、语文和英语的成绩,常常把别的孩子的好分数挂在嘴边,以此来“激励”孩子,但却不注重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提示:多数家长比较重视孩子的学习,尤其是数学、语文和英语的学习,但事实上,学习习惯的养成才是真正影响孩子获得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好习惯会终生受用,坏习惯会让孩子与之奋斗终生。知识的学习跟习惯的养成相比,容易很多。因此,在孩子刚刚进入小学、刚刚开始自己的学习生涯的时候,请您务必重视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家里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幼儿园大班适龄幼儿的父母, 都非常关心孩子进入小学后能不能尽快适应新环境,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一个过渡期,这也是幼儿园、小学教师共同探讨、关注的问题。幼小衔接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