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液岗位操作法.doc
《口服液岗位操作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服液岗位操作法.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0年度GMP培训教材口服液车间岗位操作法厦门永福星保健品有限公司领料岗位:1. 车间领料人负责车间各班组领料与退料方面的工作。2. 领料员凭批生产指令或批包装指令领料,领料时须对所领物料一一核对,并作好相应记录。3. 核对验收内容3.1. 核对所有物料名称是否相符。3.2. 原辅料是否有检验报告单,批号、规格、数量是否准确。4. 核对验收准确无误后,即可发送各班组,并记录。5. 进入洁净区的物料必须在外消间清洁,使其符合洁净要求后方可经缓冲区进入洁净区。6. 每批产品生产结束后,各班组将清场剩余的物料清理后交付领料人员。7. 领料人员将物料一一清点登记后,打包后退库。8. 退库时,须同仓
2、库接料人员办理好交接。9. 退库物料要求准确、标志明确、包装整齐。口服液配料岗位:1. 上岗前的检查1.1. 检查是否有上一批产品清场合格证。1.2. 检查生产所用的工具和设备是否齐全、完好、洁净。1.3. 检查配料罐是否洁净,罐内有无物品。1.4. 开启电源,检查空机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音。2. 操作程序2.1. 根据生产指令单对原辅料及中药提取液名称、批号、重量等进行核对,无误后双方交接签字。2.2. 根据生产指令向配料罐中注入相应纯化水,煮沸。2.3. 根据生产指令要求,准确称取原辅料,一人称重,另一人复核。2.4. 将原辅料投入配料罐内,煮溶后开启搅拌浆混合均匀。2.5. 检查药液
3、质量指标(色泽、比重等)是否符合要求,如质量符合要求则将配好的药液过滤后打入高位贮液罐中备用。2.6. 生产结束后及时对生产场地、工具和设备等进行清洗,若更换品种则须彻底清场。2.7. 填写好生产记录及清场记录。外包装岗位:1. 包装指令下达1.1. 生产部根据投料情况及半成品质量检验合格情况,将包装指令于产品包装前一天下达给车间工艺员,包装指令中有详尽的包装材料定额使用要求。1.2. 车间工艺员根据包装指令,将包装指令准确地填发给相应的班组(将包装指令准确地填写在包装生产记录第一栏“生产指令”栏中,并分发给相应的班组长)。1.3. 包装班组长接到生产指令后,根据生产指令的要求进行计划和组织生
4、产。2. 操作程序2.1. 生产前须检查是否有上一批产品的清场合格证及环境卫生是否符合要求。2.2. 根据批包装指令领取待包装品和包装材料(标签和小盒、中盒、说明书、外箱等),核对包装材料品名、规格、批号、图案、商标、套色、文字内容、外观质量、数量等;领取待包装半成品物料,检查半成品的质量检验报告单,再核对外观质量、品名、规格、批号等是否与生产指令一致。核对无误后,领发双方交接并签字。2.3. 标签粘贴端正,牢固,不能有多余的胶水痕迹。2.4. 包装操作时,应装量准确,批号清晰无误,并挑出有缺陷的膜、铝塑板及纸盒、纸箱等,把小盒、或药瓶装入中盒以及把中盒装入大箱时,小盒和中盒的摆放方向一致。2
5、.5. 外箱中须放装箱单,且捆扎牢固。2.6. 拼箱时:填写拼箱记录,并且只限相近两个批号合为一箱拼箱应在产品开始包装时进行,拼箱操作人及复核人均须在相应记录中签字,装箱单及外箱须打全两个批号,装箱单须标明每批号的数量。2.7. 在进行颗粒剂包装时,每一件均须检查产品气密性,并随时注意半成品及包装材料外观质量情况。2.8. 工作结束后,把有缺陷的产品(裸露的素片或空胶囊除外)及生产结余的半成品交给班组长,由车间质监员核对并作尾料处理,不合格品按不合格物料处理标准操作规程相关条款处理。2.9. 做好生产记录。2.10. 严格执行清场规定。每班生产结束应做好设备、工具、操作台面及工房清洁,生产完毕
6、或更换品种时按车间清场制度彻底清场。2.11. 在同一操作室不可同时包装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或规格的产品,不可避免时应进行有效隔离。 2.12. 操作室及生产设备都要有明显的状态标志。3. 包装材料使用与管理要求:3.1. 包装材料一律由班组长安排领用与分发,没有班组长的指令,其他人不得颤自领用包装材料。3.2. 已打印批号与没有打印批号的包装材料须严格分开存放。3.3. 生产结束后须对所结余的包装材料计数并记录,并由工艺员负责包装材料的使用情况检查与核算。3.4. 包装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包装人员须随时注意其所使用的包装材料的质量及批号情况,不合格的包装材料不得使用,对于有疑问或有潜在质量隐患的包
7、装材料必须停止使用,并立即向班组长或质监员反映。3.5. 包装材料的领用原则是先零后整。3.6. 每一包装人员必须在单包装中印有独立工号章。4. 清场4.1. 生产结束后,剩余的包装材料由领料员负责安排退库或寄库。4.2. 一个批号的产品生产结束后,所结余的印有批号的包装材料必须及时销毁并记录。4.3. 每班下班前应做好机器和场地的清洁工作,做到设备、料桶、工器具、工作台面、地面清洁,不残留本批次的物料、不积水,保证无灰尘、无油垢、无杂物。并按定置管理要求摆放。4.4. 对照清场要求自查,填写好生产记录及清场记录。理瓶、洗瓶岗位:1. 上岗前检查1.1. 检查是否有上一批产品清场合格证。1.2
8、. 检查灭菌烘箱网带运转是否正常,电气开关及仪表是否正常。1.3. 检查洗瓶用水澄明度是否符合要求。1.4. 加注润滑油,并检查生产所用的工器具是否齐全、完整、洁净。1.5. 开空车试运行数分钟,检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2. 操作程序2.1. 清理设备、容器、工具、工作台。2.2. 开启灭菌烘箱加热,待烘箱预热段、灭菌段、冷却段达到规定温度时,可进行洗瓶准备工作。2.3. 根据生产指令领取相应数量的玻瓶,玻瓶进入生产区须按相应的脱外皮或净外皮程序进入。2.4. 开启饮用水,调节压力至0.2mPa。2.5. 开启纯化水,调节压力至0.2mPa。2.6. 开启压缩空气,调节压力至0.2mPa。2.7
9、. 开启喷淋控制水,调节压力至0.5mPa。2.8. 开启烘箱进瓶转盘、洗瓶机,进行洗瓶操作,并随时注意玻瓶破损情况及设备运行情况,如出现一般故障自己排除,自己不能排除的通知维修人员。2.9. 洗瓶过程中每15分钟检查一次澄明度。2.10. 生产结束后,将设备清理干净,搞好生产场地卫生,并填写好生产记录及清场记录。3. 注意事项:3.1. 经常注意洗瓶用水供应是否正常,如中途出现停水,须立即停机,对于没有经过冲洗的瓶子须撤回重洗。3.2. 对于热缩封的玻瓶塑膜,须用剪刀或刀片划破,不得用剪刀剪开,以防塑料碎片进入瓶中对产品造成污染。3.3. 电机不可用水直接冲洗,应用抹布擦洗。尾料处理:1.
10、尾料包括细粉、生产剩余或挑出并可返工处理的颗粒、片子、胶囊内容物;2. 产生尾料的工序正确填写尾料盛装单、并注明产生的原因及质量情况;保留的尾料必须是没有受污染的,已受污染的不得再做药用。3. 尾料的保管3.1. 所有尾料均交中间站统一保管,由中间站建尾料帐。3.2. 中间站接受尾料时按规定进行复核,并目测外观质量;3.3. 各种尾料分类存放,并有醒目的标示牌。3.4. 尾料均要有质监员签字认可,否则中间站保管员有权拒绝收管;4. 保留尾料的处理4.1. 保留3个月以内的尾料,在此期间内生产该产品,由工艺员会同质监员将尾料交配料班重新粉碎过筛后掺入,掺入量在5%以内,并做好记录。4.2. 保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口服液 岗位 操作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