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回收应急处置预案.doc
《二氧化碳回收应急处置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氧化碳回收应急处置预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庆啤酒股份公司二氧化碳回收应急处置预案(试行)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事故类型:1.1、氨泄漏事故;1.2、二氧化碳泄漏事故;1.3、容器、管道破(爆)裂泄漏事故;1.4、由于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工作失职等原因造成氨压机爆缸、管道爆裂严重泄氨事故。2、危害程度分析:2.1、氨气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极易溶于水,易液化,低浓度吸入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引起化学性肺炎及灼伤。 轻度者表现为皮肤、粘膜的刺激反应,现出鼻炎、喉炎、气管炎;可能有角膜及皮肤灼伤。重者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呼吸道粘膜细胞脱落、气道阻塞而窒息,可引起中毒性肺水肿和肝损伤。如溅入眼内,可
2、致晶体浑浊,角膜穿孔,甚至失明。当空气中的氨浓度达到爆炸极限,会引起爆炸。2.2、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无毒,但不能供呼吸,是一种窒息性气体。如果过量吸入空气中二氧化碳将会引起窒息。会造成人疲劳,晕厥,呼吸短促和昏迷,严重者将导致死亡。皮肤与液态二氧化碳接触将会导致冷灼伤。2.3、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内部压力、锈蚀、 密封件损坏等原因,有可能引起阀门填料、连接密封面泄漏,容器、管道泄漏、破裂等事故,氨气泄漏接触到皮肤会引起冻伤,同时氨有毒,呼吸过多会中毒,当空气中的氨浓度达到爆炸极限,会引起爆炸。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
3、员工及群众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并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2、加强监测,重在预防。切实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二氧化碳回收安全监察工作。3、依靠科学,依靠专业。充分发挥特种设备专家和专业救援队伍的骨干作用,实行科学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三、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三、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在公司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二氧化碳回收事故专项救援组织体系。(二)指挥机构及职责:为加强处置二氧化碳回收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统一指挥、协调,公司成立二氧化碳回
4、收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总 指 挥:总经理副总指挥: 分管消防安全副总经理和分管设备的副总经理成 员:生产综合处处长(调度室主任)、设备处处长、酿造车间主任、保卫处处长、后勤综合处处长、物资管理处处长、工会主席、经理办主任、企业管理中心处长、财务处处长、安全管理人员、主管设备工程师。1、指挥部的职责: 1.1、制定完善二氧化碳回收事故应急预案;1.2、组织有关方面力量参与应急处置工作;1.3、重大事故发生后,分析判断事故、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1.4、召集指挥部成员到达指挥现场,协调物资、设备、消防、救护、医疗、通信、后勤等专业小组;1.5、批准现场抢险救灾方案;1.6、负责事故上报工作;1.7
5、、负责组织开展二氧化碳回收事故应急预案演习和应急宣传教育工作,监督检查各相关单位的应急预案的演习。2、各小组工作任务和职责:2.1、环境监测组:由环保部门、酿造车间、生产综合处(总调度室)等单位应急人员组成,环保部门负责人,负责迅速确定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污染程度和环境危害,提出控制措施,降低空气污染的相关技术,确定事故中心区域;测定风向,指定疏散路线和疏散人群的安全区域(上风口处);事故控制后,消除泄漏造成的污染;配合调查发生事故的原因。2.2、安全疏散和治安警戒组:由保卫处、酿造车间、生产综合处(总调度室)等单位应急人员组成,保卫处处长任组长。根据指挥部的指令,对事故可能波及到的区域人员进行
6、安全疏散;对事故中心区域内的贵重物品进行转移;对可能威胁公司以外区域群众安全时,应立即联系有关部门,引导群众撤离至安全区域。接到指挥部指令后,根据事故现场情况,携带防护器材、警戒器材迅速到达指定现场;划定警戒区域,设置警戒带、围栏等明显标志,部署警戒人员,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保护事故现场原始状态;配合公安交警部门进行事故区域交通管制,部署安排运输急救物资及抢救伤员道路疏通,禁止无关车辆进入事故现场,保证救援道路畅通;维护撤离区和疏散区场所的社会治安工作,保护主要目标和财产安全。2.3、抢险救灾组:酿造车间、保卫处、生产综合处(总调度室)等单位应急人员组成,酿造车间主任任组长。接到指挥部指令后
7、,排险人员根据事故泄漏、火灾情况,配备专用防护器材和专用工具迅速到达指定现场;针对不同类别的事故采取堵漏、灭火、隔离、稀释、中和、覆盖、卸压等措施。及时控制危险源,进行现场抢险作业,有效控制事故扩散,防止连锁事故发生;积极搜寻被困人员和伤亡人员,疏导现场人员撤离事故现场;在警戒区域内停电、停火、停气,消除火种;配合酿造车间查清现场被困、失踪、伤亡人员数量。2.4、医疗救护组:后勤综合处、酿造车间和就近医疗机构有关人员组成,后勤综合处处长任组长,负责现场医疗救护,组织救护车和医护人员现场设立临时救护点,做好接受救治伤员的准备工作。2.5、物资供应组:物资管理处、酿造车间、保卫处、生产综合处(总调
8、度室)等单位应急人员组成,物资管理处处长任组长,接到指令后,迅速召集相关人员现场待命,做好现场急救物资供应的保障工作。2.6、后勤保障组:经理办、企业管理中心、财务处、生产综合处(总调度室)等单位应急人员组成,经理办主任任组长,负责组织和调配参险车辆,确保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的用车。保持通信畅通,确保应急指挥人员、现场抢险人员的通讯联络。保障应急资金及时到位,垫付、支付抢救费用。2.7、善后处理组:工会、酿造车间、生产综合处(总调度室)等单位应急人员组成,工会主席任组长。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安抚处理工作。四、预防与预警1、危险源预防措施:1.1、对危险源区域采取安装气体泄露报警系统和电视摄像监控系
9、统相结合;安全专职人员每日巡查和值班人员随时检查相结合的监控预防体系。1.2、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1.3、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增强员工安全生产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1.4、深入开展安全检查,认真做好安全隐患治理整顿。1.5、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加大纠正违章力度。1.6、危险源区域加强通风、完善避雷设施。1.7、保证现场配置的消防设备、设施、器材及救援设施完好有效。1.8、生产区域禁止吸烟,运用明火作业时必须办理动火证手续,并有相应的防火措施及配置相应的消防器材和有专人看护。 2、预警行动:生产综合处(大竹林总调度室)接受公司安全生产事故信息和指令。突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氧化碳 回收 应急 处置 预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