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黛姮20年圆一梦3D再造圆明园.doc
《郭黛姮20年圆一梦3D再造圆明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郭黛姮20年圆一梦3D再造圆明园.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郭黛姮20年圆一梦3D再造圆明园2010/10/17 01:09来源:YNET.com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李天际 如果没有当年周总理保护圆明园的一纸命令,圆明园也许早已成为北京众多居民小区中的一个,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也许不会关注到圆明园。但历史没有如果,经过30余年的保护,圆明园已经成为一处特色鲜明的国家级遗址公园,而郭黛姮教授已被公认为圆明园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我对圆明园里每处遗址景点,甚至一草一木都深有感情。”从不了解圆明园到热爱圆明园,郭黛姮教授与圆明园结下不解情缘。明天是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纪念日,74岁的郭黛姮日前向记者打开思绪的闸门,讲述从圆明园遗址的发掘清理到海外寻找圆明
2、园遗失文物,从圆明园复建之争到打造数字化圆明园的艰辛历程,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一位学者的个人奋斗史,同时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了圆明园。40年前的圆明园更像是一个村落“舍卫城的残墙旁边是农民盖的土坯房,院子周边是用玉米秆围起来的栅栏,猪圈和鸡舍里散发着臭味,不远处就是稻田、树林和荒草。”上世纪60年代的圆明园在郭黛姮的记忆中永远停留在一个近似农村环境的场景。虽然受到政府的严格保护,但圆明园没有围墙,里面住着农民,分布着村落和稻田。除了西洋楼遗址几根高大的立柱和大块的石刻之外,其他的遗址早已无从分辨,很多村民的房子甚至就是利用一些遗址的台阶或者地基而建,精美的石刻压在房基下。40年前的往事历历在目,仿佛
3、就在昨天。“这难道就是以万园之园之名享誉世界的皇家园林?曾经有五代皇帝驻跸理政的场所?”显然,第一次接触圆明园并没有给郭黛姮留下美好的印象。作为清华大学建筑系的一名年轻教师,郭黛姮的专业方向为建筑历史。这并不是她向往的结果,在那个时刻为祖国奉献和服务的年代,为人民盖更多、更好的房子才是建筑系师生的最高追求。1936年出生的郭黛姮从小生长在北京的四合院里,看惯了满眼青砖灰瓦的平房建筑,郭黛姮幼小的心里已经埋下探询高楼大厦内在秘密的渴望。上世纪50年代初期,还是高中生的郭黛姮和几个同学对建筑大师戴念慈的一次访谈,坚定了学习建筑的理想。这正是她所一直向往的专业,于是决定报考由梁思成创办的清华大学建筑
4、系。有过绘画基础的郭黛姮如愿以偿。1954年,对建筑并不了解但满怀憧憬的郭黛姮走进清华园,成为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学生。“我当时对建筑的理解就是盖房子。”1958年,清华建筑系参与了国家重大工程的设计工作,郭黛姮所在的小组设计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方案得到周总理的认可。那时,郭黛姮认为自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现代建筑设计师。然而梦想与现实之间总是一对矛盾体。1960年大学毕业,郭黛姮留校任教,她被分配在建筑系建筑历史教研室,从事古代建筑和园林研究。在给学生开设古代园林课程时,郭黛姮总会提到与清华一墙之隔的圆明园。在清华上学时,梦想成为现代建筑设计师的郭黛姮只是偶尔路过圆明园,对这个早已残破的园林没有兴趣。而
5、成为建筑历史专业的教师之后,为了验证史料的记述,她开始走进满是荒草和稻田的圆明园,寻找保存下来的山形、水系,接触散布在民房、猪圈、山林、水岸间的残桥、假山、叠石、地基和石刻,感慨沧桑岁月的同时尽量想象它们当年的辉煌。郭黛姮说,直到80年代,圆明园里还居住着大批农民。不同的是,60年代的土坯房被翻修成砖房,房屋数量也比以前多。“很难想象,政府后来将农民全部迁出去了。”据悉,新中国成立后圆明园陆续住进700多户农民,分布在27个遗址景点。北京市和海淀区政府于1990年和1993年分两批正式办理了圆明园遗址公园全部占地的征用手续,将园内原以土地谋生的农民转为非农业人口,并安置其劳动力从事园林建设。2
6、000年,最后一户居民搬离了圆明园。“如果没有周总理保护圆明园的一纸命令,没有政府加大保护力度,圆明园肯定破坏的更严重,或者土地早就拨出去变成居民区了。”郭黛姮庆幸圆明园没有再遭新的劫难,为后人留下基本完整的遗址全貌。20年研究圆明园 众多遗迹见天日对圆明园的痴迷研究和眷恋,这个过程郭黛姮用了20多年。上世纪80年代末期,郭黛姮主持了珠海圆明新园的设计工作。在这个占地58公顷,以圆明园为样本的园林中,郭黛姮精选出圆明园四十景中的十八景加以复原。正大光明殿、九洲清晏景区、西洋楼建筑群,这些圆明园的复建建筑在郭黛姮眼中仍然不能代表圆明园的文化内涵,仅是满足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一处景点。“历史上的圆明园
7、有100余处景观。从使用功能上看,不仅有皇帝临朝理政的宫殿、日常生活的寝居,还有代表孝悌精神的礼制建筑,书院、戏台等文化建筑,寺院、庙宇等宗教建筑,供帝王考察农情的观稼、验农建筑。”郭黛姮表示,圆明园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郭黛姮发现圆明园的建筑与历史之间存在微妙的关联,圆明园不仅是皇帝夏日避暑游玩的行宫,不仅是建筑成就无与伦比的“万园之园”,它更是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帝王驻跸理政的场所,以及清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清代的宫廷档案表明,皇帝在圆明园生活、办公的时间远远多于在紫禁城的时间。“如果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那么圆明园是用园林造就的一部活生生的社会文化史。”郭黛姮研究后认为,
8、皇家园林在一般人的概念里,不过是皇帝吃喝玩乐的场所,然而圆明园却反映出皇帝的治国理念和方略。她以皇帝重视农业为例,圆明园有4处景点体现出皇帝的农业思想,澹泊宁静景点用“田”字的形式诉说帝王对农业的重视心态,多稼如云景点周围荷塘稻田成片,是皇帝在圆明园耕种的一块“试验田”,而杏花春馆景点在雍正年间曾开辟出菜圃,这些园林景观的设置,都是皇帝观稼、验农的标志。在研究圆明园的过程中,郭黛姮并不是完全依赖圆明园的文献档案和乾隆四十景图,她始终坚持“用全面的观点发现圆明园”,通过对遗址的实地考察,反过来核对史料的记载,修正了以往认识上的误区。上世纪90年代以后,圆明园里经常出现一群骑车人,为首的正是郭黛姮
9、教授,她带着建筑系的学生拿着30年代由营造学社绘制的圆明园平面图,沿着土路寻找石桥、台阶、湖岸等遗址。她的学生回忆,很多遗址人迹罕至,大家在一人高的草丛里艰难摸行。于是,上下天光遗址的台阶被发现了,杏花春馆遗址的山洞、假山被找到了,濂溪乐处遗址的木桩从乱草丛中重见天日,天然图画遗址的湖心岛被准确定位。在郭黛姮看来,这些琐碎而又艰苦的发现意义重大,它们就像一个个线索验证着乾隆四十景图的真实性。因为发现濂溪乐处遗址的木桩,验证了四十景图上濂溪乐处曾有的一组水中建筑是真实存在的;通过发现天然图画遗址附近湖岸的石头,进而找到湖泊的位置,以及湖心岛上的一棵松树树根,再与四十景图天然图画景点相对照,图上湖
10、心岛上的确也画有一棵小松树。这样的例子还包括杏花春馆遗址东侧发现的四根石桩,也与四十景图杏花春馆景点上的小城关位置一致。接近真相的发现总是令人兴奋。不过乾隆四十景图并非忠实地记录了圆明园被毁前150年的不变风景。随着皇帝的兴趣爱好不同,圆明园的景点随时在不断变化。例如乾隆四十景图上,九洲清晏景点的如意桥为一座全木结构的小桥,但考古发现的桥墩却为石结构。经过查找文献得知,乾隆四十景图九洲清晏景点绘制于乾隆四年,但是乾隆十一年完成的木刻版的图中已经改绘成石桥了,木桥改建成石桥的时间当在乾隆十一年以前不久。20多年的圆明园研究,郭黛姮对圆明园的感情与日俱增,无法离弃。她熟悉圆明园每处遗址的情况,甚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郭黛姮 20 年圆一梦 再造 圆明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