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集体讨论后,主备人拟写的教案二次备课与教学反思1 秋游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主要板书:作业设计:课内:抄写字词、组词、说话、扩词。课外:抄字词,听写生字词。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1. 齐背练习1中的小诗秋天到,并说说这首诗歌里主要讲的是什么?2. 过渡:秋天这么好,你们都想出去玩玩吗?二板书课题,解题“秋游“是秋天出去游玩的意思。秋天到哪儿去游玩?看些什么,玩些什么,看看图,读读课文就知道了。(出示
2、投影)三指导看图1. 秋天的天空怎么样?你们看白云像什么?2. 秋天农田里哪些庄稼成熟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3. 草地上小小朋友怎么玩?(出示小黑板:小朋友有的(),有的(),有的()。要求学生用“有的“组成句式说话)四初读指导1. 自学生字词。(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2).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3).识记生字。2. 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指名读。重点领会“郊外、追逐、打滚儿“的意思。(2).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3. 各自轻声读课文。4. 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5. 理清脉络,出示思考题:课文四个自然段的意思分别写在了下面,对照课文想一想,在前面的括号里填上序号
3、。()同学们玩得很高兴。()同学们跟老师到郊外游玩。()天空美。()农田美。指名到前面填写。6. 齐读课文五.读抄词语(课后第三题)第二课时一 听写生字词二精读训练1. 指名读。2. 分自然段讲读。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2).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一句能不能先说“天气渐渐凉了”,再说“秋风起了”?() 比较加了“渐渐”有什么不同。() 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秋游要到郊外呢?() 过渡: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看到些什美丽的景象呢请读第二段。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2).谁来读读写秋天天空景象的句子。(3).你觉得秋天的天空的景象怎么样?(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1).指
4、名读。(2).这一段说的是秋天哪里的景象?秋天农田的景象怎么样?(3)比较:a.稻子黄,高粱红,棉花白。b.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这两句话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4)齐读第三段。第四自然段(1).老师范读。(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想想“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是指做什么?(3).第二句说了什么?“奔跑”和“追逐”两个词语完全相同吗?(4).这一段第一句用“有的有的”,第二句用“大家”,想想有什么不同?(5).“多开心呀”表示什么样的语气?学生练读。().齐读第四段。 总结。这篇课文写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秋天的天空和农田都很美,大家玩得很开心。你读了有什么感受? 齐读课文
5、。三布置作业朗读课文。第三课时一 朗读指导 指名读课文。 这篇课文里哪一句表达了人们欢乐的心情?所以整个课文都要用欢乐喜悦的语气读。 第一自然段用陈述口吻,要读得平缓。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第二自然段的“蓝蓝”、“白”、要重读;“一望无边”、“有时像”要读得慢;“几朵白云”、“一群白兔”、“几只绵羊”要读得轻快,流露出喜悦心情。 第三段的“黄了”、“红了”、“白了”要重读。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第四段中三个“有的”,声音要逐步提高,语速加快;“大家”、“多开心”要重音读,读得缓慢。 个人练读。 指名读。 齐读。二写字指导三作业. 描红练习。. 比一比,再组词。交()兔()家()喊()郊()晚(
6、)逐()城().根据提供的句式说话。 在操场上,小朋友们有的(),有的(),有的()。大家(),多开心呀!教学反思:2 再见了,北京教材简介课文生动记叙了2001年7月13日晚北京欢庆申奥成功的沸腾场面。历史的瞬间成为永恒的欢乐,而沸腾的北京则定格为亿万中国人民激情迸发的一个最生动最亮丽的缩影。申奥的成功使我们更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自豪,所以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教学过程一、巧用媒体,回忆激情1.课始,投影课文第2幅插图,并配上江总书记简短的讲话录音,要求学生看看图上站在话筒前的是谁,仔细听听他讲了什么;再看看图上各领导人的脸上怎么样,为什么那样高兴。通过看图谈话让学生回忆这是
7、2001年7月13日的一个历史镜头,总书记和亿万人民一起共庆北京申奥成功!由此引发学生对申奥成功时的激情。2.接着观看经过剪辑的录像片段(剪辑片段的要求:画面与课文的层次、内容顺序相一致。解说词即课文内容)。通过观看录像,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并进一步引发回忆去年曾经历过的激动场面,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朗读感悟作充分的铺垫。二、精读理解,感悟揭题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具体讲了北京的沸腾情景。学生虽没在北京,但狂欢之夜的激动心情是一样的,全国人民的心是相通的,所以在精读这两个自然段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步骤:1.图文结合,投影课文第一、三幅插图,要求学生以身临其境的一员投身到欢乐的人群中
8、去,并想想当时你和家人在做什么,心情是怎样的。两人一组,边看图边读文,并相互说说天安门广场怎样沸腾,欢乐的海洋是怎样的景象。2.围绕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的五句话。师生双边活动如下:师:申奥成功的喜讯刚刚传到,北京就沸腾了,天安门广场早已怎么样了。读生:(朗读回答)师:这景象就是: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其余四句均以此方式双边活动。略)请将第二、三自然段连起来有感情地朗读。通过以读为主的朗读回答,有效地使学生对北京的沸腾和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海洋的理解具体化了,并从一次次的朗读中感悟到了人们心中的激情和共同的心声。小朋友,人们为何如此忘情地狂欢?每个中国人的心里
9、有许许多多的话,但此时此刻亿万人民心里的千言万语都变成了一句话,小朋友,那是一句什么话?齐声欢呼:2008,北京!对,2008,北京!这是我们中国人民共同的心声!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激动、响亮、自豪的心声!感悟揭题板书,齐读课题。三、练习运用,拓展深化1巩固复习时,让学生认读下列字词:赢啦、申奥成功、人山人海、鲜花、飞奔、舞、敲、明亮、广场、千言万语。然后重播录像,但有像无声,要求学生边看边列以上字词,为画面配解说词。(即课文内容)滚动播放录像,让学生各自练,同桌练,前后四人小组练,自告奋勇个别讲。2小朋友,中国有句好客的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到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时,我们中国是东
10、道主,那时你们是中学生了,请想像一下,到那时该怎样欢迎世界各国的朋友呢?从现在起你打算为北京奥运做些什么准备工作呢?比如:欢迎外国朋友语言不通怎么办?我们要办成绿色奥运,那我们的环境该怎样,等等。分组讨论、交流。(努力学好外语,养成文明礼貌、爱护绿化、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遵守交通规则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小朋友,你们的打算很好。请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合作,用彩笔把“打算”画出来,在“奥运角”内展示。上述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进行了语言训练,并在创设的情境中内化运用;同时,通过以组为单位,展开想像,合作画画,布置“奥运角”,将课文内容拓展外延,既深化理解,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践活动中得以提高教
11、学反思:3 英英学古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步感知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谁能背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一个小学生把在校学习的一首古诗背给奶奶听的。二、板书课题3 英英学古诗三、初读课文1、看图出示投影片学生说图意小结画面上是英英和奶奶正在说话。两个人有说有应,这叫对话。2、自学课文(1)教师讲述对话的书面形式(2)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3)会读本课生字,识记字形。(4)理解下列词语故乡明亮意思不由得家乡唐代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字词教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二 年级 上册 语文 第二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