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家庭教育的偏差及对学校教育的影响.doc
《试论家庭教育的偏差及对学校教育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家庭教育的偏差及对学校教育的影响.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试论家庭教育的偏差及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摘 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二个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二者同社会教育一起,担负起培养人才的任务。但现行的家庭教育还存在许多偏差,给学校教育的顺利进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家校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关键词:偏差;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家校合作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与社会接触的第一站,对子女进行教育是家庭的天职。学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专门从事教育教学的机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最完备的教育
2、是二者的结合。”但是现代的家庭教育还存在许多偏差,给学校教育的顺利进行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一、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第一站,父母是首任教师,是生活的第一个指导者,是儿童走向社会的最初引路人,这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孩子对外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 ,模仿能力极强,父母是他们第一个模仿的对象。他们的记忆力也极强,感受过的事情经久不忘。他们又十分信赖父母,父母的要求是他们生活的准则和行为的规范;父母对周围人和事的态度、评价标准成为他们评价是非善恶的依据。所以说一个人的家庭教育对他的社会化
3、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且这个作用是连续的、长期的,是其他任何教育手段都无法取代的。二、家庭教育的偏差表现家庭教育虽然有很多的优越性,但是它也有其特有的局限性。(一)教育观念有偏差1.“子女私有”的封建观念犹存这些家长认为“各家羊各家拴”,对子女的教育往往是关起门来进行。究竟如何教管子女,用什么思想作指导,给子女以什么内容的教育,主要派取决于家长的意志、兴趣、爱好、思想水平、教育能力等。但是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家长的素质和能力,总是有限的,这直接影响子女的成长。2.受“树大自然直”思想影响有部分家长或贪图清闲,或认为孩子还小,知道孩子有错也是包庇、纵容,结果使孩子是非不分,善恶不辨,渐渐
4、养成恶习。另有一部分家长,只在乎自己的工作或事业,忽视了家庭教育,平时很少关心自己的子女,认为儿女能自然成才。然而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关心和正确的引导。尤其是少年儿童,身体和心理都在发生一系列显著的变化,倘若这时他们在社会、学校中也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正确的引导,就容易产生很多问题。由于家庭没有称职的监护人或者根本没有监护人,使得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出现空白,这会给学校教育、给孩子的成长都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3. 缺乏正确的休闲观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休闲是每一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只有会休息的人,才是会学习的人。现代生活中有很多家长大量占用孩子的空闲时间,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
5、难怪有的孩子不愿放假,因为假期的生活更累。而另有些家长给了孩子休闲的时间,却没有正确的指导,相当一部分家长在家庭的休闲时间里表现的粗俗、势利。比如一些家长口头上斥责打牌赌钱,而实际却乐此不疲,通宵达旦。“身教”与“言教”的巨大反差,让孩子无所适从,渐渐染上许多不良的习俗。(二)教育内容有偏差1.只重视智力的教育,而忽视良好品德的形成一些家长只重视智力开发和文化学习,而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在这些家长眼中,教育的内容总是围绕着“分数至上”,孩子得了高分,家长会欢天喜地,倍感骄傲,站在别人面前也好像高了一截;孩子得了低分,家长则垂头丧气,闷闷不乐。这会导致孩子不择手段去谋取高分,导致作弊
6、、改分等不检行为频频出现。2.只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书本知识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总结,应当努力学习,但是生活能力和实践能力却常常被家长忽略了。我国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在临终前写给孩子的一首诗:“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他人,不算是好汉。”然而,在现代家庭中,家长几乎包揽了一切,什么事也不让孩子做,比如,孩子会自己吃饭了,家长还是一口一口地喂;孩子会穿衣服了,家长还是替他穿。同时,学校开展的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不少家长认为有危险,浪费时间,而大加反对。长此以往,孩子的生活能力和实践能力自然没有多少,将来一旦离开家庭、家长,就会感到无所适从。3.只重视认知因素
7、的加强,而忽视非认知因素的培养有些家长只重视诸如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因素的加强,但对情感、态度、意志、兴趣、动机等非认知因素,虽不能说完全没有注意到,但至少没像对认知因素那样重视。非认知因素并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它对认知过程起到调节与控制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研究得出构成学业失败的因素比重是:缺少努力占,缺乏兴趣占,个人问题占,其他因素占。可见非认知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很难想象,一个对学业毫无兴趣,意志品质薄弱的人能在学业上取得成就。(三)教育过程有偏差1.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易感情用事父母教育子女有两种典型的偏向。第一种偏向:娇惯溺爱、包办代替。现今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
8、子女,这种现象就更为普遍。关键的问题是道理大家都明白,可真正做的过程中有不少家长却或多或少忘记了。特别是在有祖辈的家庭中,娇惯溺爱更是严重。一个孩子五六个家长围着转,家长对孩子百般呵护,“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当孩子犯了错误,家长不是千方百计帮孩子找理由开脱,就是舍不得管,怕孩子受委屈因而姑息迁就。这种包办代替产生的结果不利于子女全面发展,子女事事依靠家长,缺乏自主发展的空间,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对某些方面的兴趣也被扼杀了。包办代替使子女严重依赖父母,但父母往往得不到感激和尊重,还会导致子女的逆反心理。这样的学生会给学校、教师带来更多的工作和烦恼。第二种偏向:期望过高,操之过急,
9、方法却又简单粗暴。父母们都想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当孩子的实际表现同家长的要求相悖、离家长的期望差距很大时,“恨铁不成钢”的情绪马上表现出来,在“子女私有”观念支配下,家长易出现操之过急,态度粗暴、方法简单的问题。并且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父母就越来越不耐心,对孩子是小题大做,太过严厉。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子女和家长在情绪上、行为上的严重对立。这些孩子为了发泄心中不满或在校园内外捣乱或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使教育工作难以进行下去。2.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意见不一致家庭成员教育孩子意见不一致,是家庭教育中的大忌!孩子犯错误,往往是爸爸在批评的时候,妈妈护着;或者是妈妈在批评的时候,爸爸护着;或是父母在
10、批评的时候,爷爷奶奶护着。这样不仅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反而使孩子“有机可乘”。因此当孩子真的犯错误的时候,家庭成员教育孩子的意见要一致,即使意见不一致也不能当着孩子的面争论,否则,不仅不能使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会愈演愈烈。3.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缺乏鼓励 儿童、青少年都是有上进心的,包括那些缺点、毛病比较多的孩子,都希望得到肯定和赞扬。但有的家长或害怕孩子产生骄傲心理,或认为没有达到所谓的“标准”,即使孩子努力做了,也还是批评、指责。这会使孩子时常产生不愉快的内心体验,他们的情绪会变得低沉,精神会变得萎靡不振,心理上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逐步丧失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最后产生“习得性无
11、助感”、“破罐子破摔”,丧失对生活和学习的热情。(四)教育方法有偏差1.生搬硬套别人成功的育儿方法有的家长看到别人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就会去“取经”,然后将别人成功的教育方法,生搬硬套到自己孩子的身上。殊不知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没有将取得的“经”,联系自己孩子的实际考虑,就盲目实施的教育是很难有成效的,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2.独断专行、缺少民主受“父为子纲”思想影响的家长,对子女进行的教育往往是注入式的。子女的言行举止由家长操纵、支配,子女被动地接受着家长的管理,家长说什么就得听什么,家长让怎么做就得怎么做,孩子没有民主、自由的权利。父母不能聆听孩子的意见,甚至
12、断然否认孩子的意见,忽略了孩子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也有被尊重、被理解的心理需求。即使是孩子的意见不正确处理方法也过于简单了,没有深入地对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孩子只是被动服从于权威,未能从内心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不利于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3.重言教、轻身教古人云:“教育之道,以言教,尤贵以身教。”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要认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育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甚至他们不在场时也在教育儿童。”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某些家长对长辈态度恶劣,不履行赡养的义务,那么子女长大以后,也会学着父母的样子,还会“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家庭教育 偏差 学校 教育 影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