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微生物实验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微生物实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微生物实验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微生物实验教案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教案实验项目 实验一 微生物学试验常用玻璃仪器洗涤及干热灭菌 教学时数 3学时 实验目的与要求 1认识微生物实验所需要的各种器皿,了解常用工具和仪器的名称、用途。 2掌握对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方法与干热灭菌的操作过程。 实验原理 微生物学实验要求较高的无菌状态,因此,实验所用的器皿,大多数要进行消毒、灭菌从而用以培养微生物,所以对其质量、规格、洗涤和包扎方法均有一定要求。 清洁的玻璃器皿是实验得到正确结果的先决条件,包扎方法要能保证防止污染杂菌。 干热灭菌的原理,空的玻璃器皿一般用干热灭菌。干热灭菌是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
2、的。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性与其本身的含水量有关,在菌体受热时,当环境和细胞内含水量越大,则蛋白质凝固就越快,反之含水量越少,凝固缓慢。与湿热灭菌相比,干热灭菌所需温度要高(160170),时间要长(12h),但干热灭菌温度不能超过180,否则,包器皿的纸或棉塞就会烧焦,甚至引起燃烧。 实验材料与设备 1培养皿、大试管、三角瓶6只、烧杯(500ml)2只、烧杯(1000ml)1只、小试管6只、吸管(0.2ml 2支,0.5ml 2支,1ml 2支,5ml 2支)共8支。 2去污粉、肥皂、清洗剂、毛刷。 3棉花、扎绳、包扎纸。 实验步骤 (一) 学习下列常用仪器的种类、规格和应用范围 1.培养皿 由
3、一底一盖组成一套,常用的培养皿皿底直径90 mm,高15mm,皿底皿盖均为玻璃制成。制成平板,可用于分离、纯化、鉴定菌种、活菌计数以及测定抗生素、噬菌体的效价等。 2.试管 (1)大试管(约18mm180mm) : 可装倒平板用的培养基,可作制备斜面用(需要大量菌体时用),装液体培养基用于微生物的振荡培养。 (2)中试管(1315)mm(100150)mm: 装液体培养基培养细菌或做斜面用,用于细菌、霉菌、病毒等的稀释和血清学试验。 (3)小试管(1012)mm100mm:一般用于糖发酵或血清学试验,和其它需要节省材料的试验。 3.三角瓶 规格有100mL、250mL、500mL和1000 m
4、L用来装无菌水、培养基和振荡培养微生物等。 4.烧杯 规格有50mL、100mL、250mL、500mL和1000mL 用来配制培养基与各种溶液等。 5.吸管 规格有0.1mL、1mL、2mL、5mL、10mL用来量取转移各种溶液等。 6.量筒 规格有50mL、100mL、250mL、500mL。 (二) 学习玻璃器皿的洗涤方法 1.新玻璃器皿的洗涤 在2%的盐酸溶液中浸泡数小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2.旧玻璃器皿的洗涤 (1)试管、培养皿、三角瓶:洗衣粉和去污粉洗刷,自来水冲洗 A 装有固体培养基:刮掉,洗涤 B 带菌的器皿:2%来苏尔或0.25%新洁尔灭消毒液中浸泡24小时或煮沸0.5小时
5、,然后洗涤 C 带病原菌培养物的器皿:先高压蒸汽灭菌,倒去培养物 (2)玻璃吸管:吸管尖端与装在水龙头上的橡皮管连接,反复冲洗 A 吸过血液、血清、糖溶液或染料溶液等的玻璃吸管:立即投入盛有自来水的容器中浸泡,实验后集中冲洗。 B 塞有棉花的吸管:用水将棉花冲出,然后冲洗 C 吸过含有微生物培养物的吸管:2%来苏尔或0.25%新洁尔灭消毒液中浸泡24小时然后洗 D 吸管内壁有油垢:洗涤液中浸泡数小时,再冲洗 (三) 学习各种器皿的包扎 1.培养皿的包扎:牛皮纸或旧报纸包紧,一般以58套培养皿包成1包 2.吸管的包扎: 3 在上端约0.5cm处,塞入一小段1.5 cm长的棉花(勿用脱脂棉),目的
6、是避免将外界或嘴中杂菌吹入管内,或不慎将菌液吸出管外。用45 cm宽的长纸条卷起来3.试管和三角瓶等的包扎:用橡皮塞和牛皮纸。 (四) 干热灭菌 1装入待灭菌物品 将包好的待灭菌物品(培养皿、吸管等)放入电烘箱内,关好箱门。物品不要摆太挤,以免妨碍空气流通;不要接触电烘箱内壁的铁板,以防包装纸烤焦起火。 2升温 接通电源,拨动开关,打开电烘箱排气孔,让温度逐渐上升。当温度升至100时,关闭排气孔。 3恒温 当温度升达到160170时,恒温调节器会自动控制调节温度,保持此温度2h。 干热火菌过程。严防恒温调节的自动控制失灵而造成安全事故。 4降温 切断电源、自然降温。 5开箱取物 待电烘箱内温度
7、降到70以下后,打开箱门,取出灭菌物品。 指导与训练方案 1.通过本次实验你认识了微生物学实验常用的哪些器皿? 2.简述玻璃器皿洗涤的基本要求。 3.简述干热灭菌的操作步骤。 实验项目 实验二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教学时数 4学时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培养基的配制原理;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了解常见灭菌、清毒基本原理及方法;掌握干热天菌、高压蒸汽灭菌及过滤除菌的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 培养基是人工按一定比例配制的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合成代谢产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混合物。培养基的原材料可分为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素和水。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和实验目的不同,培养基也有不同的种类和配制 4
8、方法。 从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可分为: 1.合成培养基:由各种纯化学物质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2.半合成培养基:一部分纯化学物质和一部分天然物质配制而成。 3.天然培养基:利用天然来源的有机物配制而成。 从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可分为: 1.液体培养基:不加凝固剂的液体状态培养基。 2.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2%左右的凝固剂的固体状 态的培养基或农副产品培养基。 3.半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20.5%凝固剂而成的半固体状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察氏一号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霉菌培养基。 高压蒸汽灭菌方法主要是通过升温使蛋白质变性
9、从而达到杀死微生物的效果。当蒸汽压达到1.055kg/cm2时,锅内温度可达到121,一般维持20min,即可杀死一切微生物的营养体或芽孢,而达到灭菌目的。 实验材料与设备 1.器材 试管、三角瓶、烧杯、量筒、玻璃棒、培养基、分装器、天平、牛角匙、高压蒸汽灭菌锅、pH度纸、棉花、牛皮纸、记号笔、麻绳、纱布、吸管、培养皿、电烘箱、注射器、微孔滤膜过滤器、镊子等。 2.试剂 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 实验步骤 1.称量溶化调pH过滤分装加塞包扎灭菌无菌检查 2.干热灭菌:装入待灭菌物品升温恒温降温开箱取物 3.高压蒸汽灭菌:加水装物品加盖加热排冷空气加压恒压降压回零排汽取物无菌检查 4.过滤
10、除菌:组装灭菌连接压滤无菌检查清洗灭菌 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1.要严格按配方配制。 2.调pH不要过头。 3.干热灭菌要注意物品不要堆放过紧,注意温度的时间控制,70C以下放物、取物。 4.高压灭菌要注意物品不要过多,加热后排除冷空气,到时降压回零取物。 5.过滤除菌要注意各部件灭菌,压滤时,压力要适当,不可太猛太快,滤膜要注意清洗保存。 指导与训练方案 1.培养基配好后,为什么必须立即灭菌?如何检查灭菌后的培养基是无菌的? 2.在配制培养基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为什么? 3.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应具备哪些条件?为什么? 4.培养基的配制原则是什么? 5 实验项目 实验三 环境和人体微生物
11、的检测及无菌操作技术教学时数3学时 实验目的与要求 1.通过检测环境和人体中微生物的存在,体会微生物分布的广泛性。 2.学习无菌操作的技术,掌握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方法。 实验原理 自然环境中和人及动物的体表、体内都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它们一遇到适合的条件就会大量繁殖。当把取自不同来源的含菌样品接种于含有生长发育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的固体培养基时,就会形成肉眼可见的微生物集体群落-菌落。 每种微生物菌落都有其独有的特点,如大小、颜色、表面干燥或湿润、隆起或扁平、粗糙或光滑、边缘整齐或不整齐等。因此,可以通过平板培养来检测不同环境下微生物的数量、种类和特点。 实验材料与设备 1.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微生物 实验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