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郑农商银行发布社会责任报告.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新郑农商银行发布社会责任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新郑农商银行发布社会责任报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新郑农商银行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新郑农商银行发布2023年社会责任报告 河南新郑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郑农商银行),成立于2023年11月,是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在河南新郑农村合作银行基础上改制组建的股份制地方性一级法人银行,实行“三会一层”(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行长为中心的经营管理层)新型法人治理结构,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总部位于河南省新郑市,现有员工495人,按照现代银行前、中、后台扁平式管理结构,内设21个职能部门,下设1个营业部,17家支行,共54个营业网点,是新郑市营业网点最多、服务触角最长、资产规模最大、经营实力最雄厚的本土银行。 202
2、3年2月24日,国家领导人王岐山莅临新郑农商银行调研时,对新郑农商银行服务“三农”、支持中小微企业和改革发展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2023年9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视察新郑农商银行金融便利店,对新郑农商银行提出:“扎根在农村,服务在三农,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守好农村这片广阔市场”的殷切希望。 发展不忘初心 发展不忘担当 新郑农商银行董事长马文明认为,新郑农商银行自成立以来,秉承“相知相伴情系百姓”的责任理念,牢固树立“倾情于三农创业致富,服务于中小企业发展,致力于地方经济腾飞,贡献于社会财富增长”的价值取向,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践行普惠金融,用心服务实体经济,持续关注社会民生,充
3、分体现了地方银行的责任与担当。 2023年,是中国银行业发展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新郑农商银行“强基固本,拓展创新”,战略转型成效显著的一年。面临严峻复杂的经营环境和竞争态势,新郑农商行前瞻布局,审慎谋划,通过“调结构、控风险、拓市场、促营收”,经营质效显著优化,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战略布局卓有成效,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扎根“三农”小微,服务地方经济。2023年,该行坚守“立足新郑,辐射中原”的区域定位及“服务三农,扶优小微”的市场定位,深耕细作农村金融市场,紧跟辖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发展。截至2023年年末,实现资产总额327.8亿元,各项存款248.
4、4亿元,各项贷款112.6亿元,存贷款市场份额继续保持辖域金融机构首位。缴纳各项税金2.7亿元,2023年以来累计缴纳各项税金12.9亿元,连续四年蝉联新郑市纳税前三甲。 引领普惠金融,服务地方百姓。2023年,该行提出要做普惠金融的“践行者、引领者、受益者”,在这种理念指导下,下沉服务机构,54家营业网点遍布城乡,73处自助银行深入社区,112家金融便利店落地生根,流动金融服务车投入运营,真正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将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送到千家万户;新郑农商行创新服务方式,体验银行、科技银行、智慧银行全面助力转型发展,提升客户体验,提高服务质量;调整信贷投向,大力发展普惠贷款、消费贷款及
5、创业贷款,将信贷资金切实投向优质涉农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代化农业等新型经营实体,进一步优化金融供给,巩固农村阵地。 金融精准扶贫,服务全面小康。2023年,新郑农商银行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创新方式、提高效率,深入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助力“全面小康”。进村入户、深入调研、因地制宜、加快创新,独特的产品扶贫、项目扶贫、专项扶贫、金融扶贫、爱心助贫模式,有效带动地方贫困户脱贫致富,为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践行绿色理念,服务生态环境。2023年,该行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经营管理每个环节,用科技支撑管理转型,建设视频会议系统,在全行推行“无纸化”办公,减少资源消耗,倡
6、导低碳工作方式;用科技支撑业务发展,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功能持续优化升级,客户数量不断攀升,电子银行交易替代率达到79%,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倡导环保经营方式;用科技助力公共交通事业发展,冠名发放“炎黄一卡通”公交卡,助推交通票务系统正式迈入电子信息化时代,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 热心公益事业,服务和谐社会。2023年,新郑农商银行怀着“爱心奉献社会,责任牢记心中”的情怀,在教育助学、环境保护、扶危助困等领域勇敢承担企业公民的责任。举办“诚信从故里起航”大型活动,倡导诚信新风尚,净化社会风气,共促社会和谐;举办“月是故里明”中秋拜祖音乐大典,用传统美德感染社会各界,弘扬社会主义核
7、心价值观;捐助贫困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孤寡老人,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继2023年、2023年捐赠总价值1000多万元多功能环卫车后,2023年再次向新郑市7个乡镇捐赠总价值500万元的新型环卫车,用爱心和责任反哺社会。 (下转第七版) (上接第一版) 持续健康发展 打造特色本土银行 公司治理 新郑农商银行按照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要求,建立健全了权责分明、各司其职、独立运作、相互制衡的“三会一层”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由11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2名。按照国际先进银行的标准,根据建设流程银行的要求,建立了前、中、后、保相互分离与有效制衡的组织架构,实行“总分支”三级管理模式。 公司风险管理2
8、023年,本行继续完善风控制度体系,夯实管理基础,深化总行组织架构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导入,调整部分部室工作职责,提升风险管理手段及技术,增强信息风险管理,全面清理完善授权管理,使已有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细化、流程进一步规范、内容更加丰富。截至2023年年末,不良贷款率为1.47%,资本充足率13.96%,核心资本充足率12.84%,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307%,拨备覆盖率423%,多项风险管理指标在农商银行中名列前茅。 责任管理 本行依托由董事会领导、高级管理层负责、董事会办公室牵头、各部门和各分支机构、控股银行共同协作的社会责任组织体系,高效、联动、有序开展社会责任工作。 完善责任理念
9、加强社会责任管理 (一)新郑农商银行社会责任理念 发展战略 打造“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百年银行目标,持续提升“新郑农商银行,新郑人的银行”的品牌影响力。 核心价值观 正德守信、和谐共进 战略定位 制定“立足新郑、辐射中原”的战略定位和“服务三农,扶优小微”的市场定位,编制形成河南新郑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规划,着力打造“五个银行”,即活力银行、特色银行、中小企业的伙伴银行、标杆示范银行、公益银行。 (二)社会责任管理实践 进一步健全社会责任工作组织管理体系,落实社会责任工作规划,坚持在经营实践过程中全面履行社会责任。 加强社会责任沟通渠道建设,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形成了一套完整、规范的报
10、告发布流程。在深化社会责任实践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利益相关方对新郑农商银行的了解和认知。通过微信等新媒体形式,实时开展社会责任培训、经验交流,提升社会责任管理水平。制定河南新郑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捐赠项目实施细则,完善社会责任制度建设。 履行经济责任 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转型 紧扣区域发展规划,助力经济建设 2023年,新郑农商银行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信贷投向指导意见,有效结合“郑州新郑航空港”三位一体的经济运行情况,围绕国家“一带一路”“中原经济区”,部署新郑农商银行“强基固本,拓展创新”的战略方向,明确“立足新郑,辐射中原,服务三农,扶优小微,成为支持地方经济的主力军”的战略目标
11、,积极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贷款主要投向农业、制造业、房地产业、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及仓储、批发零售业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国计民生行业或领域,积极引导各分支机构根植当地、深耕细作,增强区域市场渗透,形成区域业务特色;合理确定各区域板块的业务半径和业务地域,科学规范各区域板块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同时通过对标管理、典型带动和对口帮扶等方式,引导各分支机构均衡协调发展,在持续优化信贷结构,推动信贷业务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截至2023年年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112.56亿元,较年初增长17.92亿元,完成年度贷款投放计划17.6亿元的101.82%,增幅18.93%。贷款市场
12、份额为24.67%,排名新郑市第一位。 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该行找准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点,以“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为信贷投放原则,将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等有机结合。不断加强对节能减排的支持,对采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节能降耗成效突出的项目和企业优先提供信贷支持,对“两高一剩”严格限额控制。实行比例限额管理,审慎控制增量,积极压缩存量客户授信额度。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与高端装备制造等“四新”产业。 服务“三农” 2023年,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体,不同的客户需求,通过打造“标准化”与“特色化”相结合的信贷服务模式,定制差异化的信贷服务及产品,持续提高服
13、务“三农”效能,创新了“金种子扶贫”贷款、“农贷通”、“商贷通”、“消贷通”、“微贷通”、“职贷通”等金燕快贷通系列信贷产品,加大了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农村基础设施、金融扶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信贷支持。针对新郑辖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金支付需求,研发应用“龙腾e贷”“勤致富”和“枣致富”等三大系列、九款供应链融资产品。其中“龙腾e贷勤致富”贷款产品被评为2023年服务小微企业十佳金融产品,“龙腾e贷枣致富”贷款产品被评为2023年服务小微企业二十佳金融产品的荣誉。2023年2月24日和2023年9月24日,国家领导人王岐山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先后视察新郑农商银行金融便利店,对新郑农商银行
14、提出了“扎根在农村,服务在三农,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守好农村这片广阔市场”的殷切希望。新郑农商银行多次被相关部门授予“三农”工作先进单位、商业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奖、全省农信社的“标杆银行”等荣誉。 截至2023年年末,本行涉农贷款余额105.2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17亿元,增幅20.87%。此外,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农村产权融资,为破解“三农”贷款难题、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做出了有益探索;累计发放专业合作社贷款3亿元,同时累计向数十万户农户和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生活消费提供资金支持。 新郑农商银行为加大涉农贷款投放,推出了“勤致富”信贷产品,以产业链核心企业“雏鹰农牧”为依托,针对产业链的各
15、个环节提供融资支持,不仅有效缓解了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客户的融资难题。截至2023年年末,累计发放“勤致富”贷款达38亿元,满足了辖内70%的畜禽养殖客户的资金需求,直接或间接安置再就业人员达十万余人。 服务小微 新郑农商银行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在原有房产抵押贷款基础上创新推出:小微企业联保贷款,以及“仓单、提货单、存货、应收账款、经营(学费)收费权、林权、股权”等一揽子抵质押贷款新方式,切实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建立健全中小及民营企业信贷管理和服务体制机制。2023年至2023年,连续八年累计向辖内1168家小微企业授信559亿元。2023年年底,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7.46亿元,较年初增
16、加16.73亿元,增速为20.72%。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86.58%,小微企业贷款年度新增额占全部新增贷款的88.42%。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0.52个百分点。 为更及时、便捷地提供服务,新郑农商银行先后增设港区支行豫康分理处、好想你分理处,龙湖支行国际城分理处、金鼎分理处、锦园分理处等紧跟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与新型农业、新型农民金融需求。先进的管理和良好的服务,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新郑农商银行连续七年被评为省银行业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服务小微企业最佳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奖、跨市帮扶先进单位等行业重要荣誉。 2023年以来,新郑农商银行为有效解决农村
17、客户融资难题,积极走访客户,深入市场,加快创新,先后推出了“龙腾时贷、龙腾e贷、龙腾创富”等三大系列信贷产品,囊括了短期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银团贷款、委托贷款、银行承兑、“勤致富、枣致富”生产经营贷款、商户生产经营贷款、个人创业致富贷款等多层次业务种类,累计扶持中小微企业500余家,辐射带动近万户农民年收入增加5亿元;促进企业安置再就业3.3万人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服务民生,引领普惠金融新郑农商银行优先在业务运营中,优先保证民生项目的信贷需求。对城区绿化工程、道路管网改造、自来水设施及管道改造、节能照明等民生项目增加了信贷投放,累计投放贷款已超过20亿元。同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18、,积极支持经济适用房开发、城市交通、教育卫生等涉及民生的项目建设,促进社会就业和和谐社会建设。 积极打造民生信贷服务窗口。新郑农商银行大力支持全民创业,并严格控制利率上限,减轻下岗失业人员融资压力,截至2023年年底累计发放失业人员和农民创业贷款3998户,金额达44753万元,累计向近160户贫困户发放扶贫贷款500万元,极大满足弱势群体就业创业及贫困户生产经营方面的创业信贷服务需求。新郑农商银行通过分析客户信息,陆续推出个人消费贷款系列产品、理财保险等业务,建立网点自助设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短信平台等服务渠道,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截至2023年12月底,新郑农商银行建设运营112家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新郑 银行 发布 社会 责任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