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有效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有效教学.doc(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有效教学让学生都从乘客变成司机茶陵县教育局教研室 刘正常(2009年12月26日)我们都有一个经验:当驾驶员开着车和乘客一起,途径相同的路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时,驾驶员记住了路径,乘客却记不住路。因为驾驶员有记住路径的迫切需要和实践机会,而乘客没有。在我们习惯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中,教师就相当于司机,学生就相当于乘客。初中新课程改革在我县已推行了八年,但很多老师的课堂教学仍然停留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之中,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一节课下来,教师累得气喘吁吁,学生感觉懵懵懂懂。久而久之,教师失去耐心,埋怨学生笨;学生失去兴趣,埋怨读书难。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改变,我们的教学将
2、永远在“高耗低出”的低层次上徘徊,教学质量的提升只能成为口号或梦想。基于此,教育局决定举行为期一天的初中教师课堂教学培训,希望通过培训,能转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改进我们的教学行为,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益,进而整体提升我县的教学质量。就我本人来说,希望将我的一些个人思考和对先进地区课堂教学经验的借鉴与在座各位做一个交流,通过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我的讲座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理论讲座,二是课例研讨。其中理论讲座部分我想结合对课标、考纲、教材、教学设计、听课笔录等资料讲两个专题:一是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二是怎样实施课堂有效教学。专题一: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一、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是改变我县教学质量
3、低下的现实需要1、全市排名情况单位前三分之一的学校中三分之一的学校后三分之一的学校茶陵县4所6所13所攸 县14所14所2所2、学校人均分的分数段分布情况单 位90以上809075807075607060以下茶陵县0所2所2所6所12所1所攸 县1所2所17所9所1所0所 3、县平均分及在全市的排名茶陵县人平分为72.22分,全市排名第5(共6个单位),与市平相差4.23分;攸县人平分为77.64分,全市排名第2(共6个单位),领先市平1.19分;茶陵县与攸县人平分相差5.42分。4、2008、2009年茶陵县各校中考语文人均成绩与市平的差距对照表学 校08成绩08排名08差值09成绩09排名
4、09差值八团学校56.751613.1955.372321.08茶陵二中62.0777.8781.0424.59湖口中学591410.9473.2363.22虎踞学校60.71119.2372.3184.14浣溪学校64.7145.2373.4852.97火田中学54.931815.0162.61913.85界首中学53.232216.7160.042216.41舲舫中学54.931715.0169.35127.1潞水学校50.662319.2867.91158.54马江中学61.598.4473.0673.39洣江中学64.943569.24137.21平水中学61.9987.9568.46
5、147.99世纪星86.64110.19思聪中学59.81310.1465.241811.21桃坑学校61.31108.6367.75168.7下东中学66.4223.5279.6733.22严塘中学58.541511.467.18179.27腰陂中学60.14129.872.1194.34尧水学校54.611915.3360.132116.32云阳中学63.956.0478.5842.13枣市中学62.5767.3770.64105.81秩堂中学54.242015.769.52116.93祖安中学54.132115.8161.912014.54与2008年相比,尽管我县2009年中考语文学科
6、质量取得了一些进步,如:与市平均分的差距由8.24分缩小为4.23分,高于市平均分的学校由1所增加到4所,进入市前50名的学校也由1所增加到4所;但进步的幅度太小,而且整体质量在株洲市还处在落后地位。主要表现在:县内各校发展不平衡,人均分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31.27分,高于市平均分与低于市平均分的学校为4:19。与攸县相比,我县呈现出“肚小尾长”之势,人均分在70分80分之间的学校太少,60分70分的学校太多,甚至有个别学校人均分在60分以下。从全市的总体情况看,我们的排名靠后,位居全市6个单位的倒数第2名。究其原因,从教学的层面看,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落后,课堂教学中讲风太
7、甚,学生自主学习与训练的时间太少,低效甚至无效的环节太多,课堂教学效益较低;教师对教学的有效信息把握不准,对课标、考纲、教材的研究不深,对学情研究不透,甚至没有研究,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与主干知识,课堂教学中传递了太多的无效信息,教学与考试严重脱节。二、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新课程改革绝不仅是教材的重编与课文的重组,而是教学观念的根本变革。新课程理念强调在教学中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求我们树立新的教师观、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以适应全新的初中语文教学。全
8、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中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教师仍在采用老教法教新教材,课堂教学模式陈旧,根本适应不了新课改的要求。主要表现就是“四狂”课堂依然占主导地位,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教师教学的最大问题是包办,学生学习的最大问题是依赖。1、狂讲型课堂的主要特点教师像播音员,把解释材料的机会据为己有。教师有100种讲的方法,却没有一种不讲的方法。不仅讲知
9、识,而且讲方法。教师不懂得“无为而治”,不给学生锻炼的机会。教师以讲代学,讲风太甚,存在着严重的课堂话语霸权,学生自主程度不高,学习兴趣不浓。教师不断地思考“我怎么讲清楚”,多少年来一直苦练“讲功”,这个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教师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到了考试才发现,学生不会完整、准确、简约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的基本状态就是一个“听”字。由于教师包办代替,学生根本没有犯错误的机会,所有的错误都留在了考试中。最后,教师得出结论:我只能这么讲了,我实在讲清楚了,至于你不懂,那是你的事,你蠢。2、狂问型课堂的主要特点教师将自己要讲的每一句话都变成问题,将“启发式”异化为“满堂问”。教师太辛苦,问题太碎,傻
10、问题很多,有的问题暗示性太强,有的问题指向性不明确,有的问题难度太大,不提供问题背景,不安排自学时间,不给独立思考的时间,很多时候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学生的基本状态是:跟着和,感觉都懂了。这种教师临时性抛出的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其实最紧张的还是答问的学生和听回答的老师,其他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3、狂放型课堂的主要特点教师像一个多媒体播放员,投影片一张接着一张,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看得眼花缭乱。讲完以后,鸟儿已经飞过,天空不留痕迹,一堂课下来,学生基本上只处在一个状态:看投影,听讲解;连做记录的时间都没有。4、狂练型课堂的主要特点将教育教学异化为做训练的工作,学生疲
11、于做练习,教师对练习缺乏选择性,以布置大量的习题来抢占学生的课余时间,抢占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学生甚至没有完整地阅读教材的时间。教师不断地寻找新题,不断猎奇,不注意发挥习题的知识建构作用,没有自己的经典题库,不管题目的难度。教师在课外狂批作业,没有时间备课。教学水平差的老师往往靠“题海战术”来弥补自己教学的不足,而这样的老师往往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老师,也是教学成绩不理想的老师,还是最辛苦的老师。这四种课堂的共同特点是教学效益低下,学生兴趣淡薄。究其原因,从教师的方面讲,体现在:1、教师目标意识不明确。教师没有真正理解课程标准,吃不透教材,对情感目标、能力目标把握不准,将课程目标和一堂课的目标混为
12、一谈;教师没有将目标任务化,没有控制好任务的效度、难度和呈现形式,没有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2、教学过程不符合学习规律。教师总是认为:我讲清楚了,学生就应该明白了。其实并非如此,如果一味地考虑我怎么讲,课堂教学效益肯定低下。日本研究者龟口蕙治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记忆效果作了一些比较,结果如下:教师满堂灌,学生只能记住5;学生自己阅读,能记住10;使用图像,学生能记住20;演示实验,学生能记住30;课堂讨论,学生能记住50;讲解后,让学生练习,学生可以记住75;而学生互教、互学、在做中学,能记住90的内容。3、教师缺乏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缺乏有效的管理
13、和指导,学生课堂上无效和低效的学习行为太多。4、教师独霸课堂话语权,剥夺学生的阅读权、思考权、讨论权、表达权、书写权。其结果是:教师越来越会讲,学生越来越不会讲,到了考试才发现,学生连题目都看不懂。从学生的方面讲,体现在:1、学生自学异化为自流。2、讨论流于形式。3、课堂信息交流渠道不畅,缺乏生生交流。4、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漠视。除了“四狂”课堂占据主导地位之外,校本教研,尤其是集体备课也流于形式。同科教师要么习惯于单干,要么文人相轻,缺少合作与交流;相互听课要么目中无人(学生),要么纯粹应付,更有甚者,杜撰听课记录来应付检查;相互评课要么优点多多,一团和气,要么泛泛而谈,等于什么都没说;教师基
14、本上不读书,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的更新成为空谈,专业素养和教育学素养上基本上靠吃“老本”。这一切带来的后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涛声依旧的上课,日复一日的低效。三、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一)杜郎口人尝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甜头1、杜郎口中学概况(1)地理位置: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镇,属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2)过去:学生普遍厌学,生源流失现象严重,起始时,一个班60多个学生,毕业时只剩十几个学生了;整体师资水平很差,教师学历基本为中师,少数为大专,师生关系紧张,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比比皆是;教学质量低下,连续多年位列全县倒数第一,是典型的薄弱学校,面临被撤并的命运。(3)现在:中
15、考成绩“异军突起”,2005年,410个学生参加中考,404个学生顺利升学,268个学生报考茌平一中,考上了267个;引来了政府的特别支持,学术界的特别关注,媒体的特别追踪;学习参观者、“朝圣者”四方云集,与其相关的教学研讨会、培训班持续火爆,学校还“一不小心”,形成了“教改产业”,甚至当地经济也得到带动;市县教研部门组织教师论文评比和赛课,都以杜郎口模式为标准;学校每年都能得到职称指标;教师全体性专业发展,2008年暑假去外地上示范课47人次;学校得到发展,山东省重点课题研究基地,聊城市教学示范学校,全国合作教学研究基地;教师待遇显著提高,53个专任教师中,有上10台私家车。2、杜郎口的课堂
16、结构:预习、展示、反馈(1)学生预习明确预习的目标选择合适的预习方法:独立思考,组内交流,向老师请教等。编制合理的预习学案。关键是将知识问题化、情景化、任务化,要注意的是:学案不等于习题集。预习疑难反馈。关注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预习指导,检查预习效果。了解要展示的内容:都会的不展示;预想如何指导学生展示;设想如何点评(易错点、难点、关键点;解题规律、方法、技巧;别人的优点或不足)(2)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公式、定理、观点等核心知识)明确目标(老师指出要干什么,布置任务)分组合作(全面讨论,分别展示)展示提升(学生讲解,学生点评,教师指导参与)穿插巩固(35分钟,给学生独立反思)达标检测(收取学
17、生学案,组内互检,组间互查)(3)反馈总结:教师提示总结的逻辑线索、学科知识内含的思想和方法,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以及自己的理解板书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检测(二)醴陵市的课堂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醴陵市教育局大力倡导课堂教学改革,自2008年4月以来,初中学习杜郎口中学,高中学习昌乐二中,其实质都是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现已初见成效。农村初中醴陵东富中学2008年下期率先推行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杜郎口模式)的改革:2008年中考列全市第116名(醴陵市第22名),大致相当于我县09年中考浣溪学校的成绩(09年浣溪学校总成绩列全市第119名)2009年中考列全市第58名(醴陵市第7名),高于我县任一所公办中
18、学(2009年我县茶陵二中列全市77名,下东中学列全市84名)结论:我县的课堂教学改革不仅势在必行,而且成功的可能性极大。作为教师完全有能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但必须谨防一种态度:畏难、观望。专题二: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好成绩一定离不开好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课堂教学是否高效。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着力点。从信息传递的角度说,高效课堂应该是有效信息的有效传递,教师准确把握有效信息(教什么)、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怎么教)是支撑课堂有效教学的两个基点。一、如何把握有效信息?教师能否把握有效信息,这取决于教师的学科素养,也是衡量教师备
19、课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这里说的有效信息,就是学习内容的精髓部分,就是思路、方法、规律,就是要点、重点、难点、疑点、糊涂点、关键点、知识点、能力点、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课堂效益低下的一个原因就是不分重点,不辨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是重点讲不透,难点解不了,要点分不清,疑点辨不明。把握住了有效信息,讲得才有效率,学得才有成果,练得才有针对性。要准确把握有效信息,就要认识有效信息的形成与来源。有效信息,一是来自于学习内容,是对学习材料的归纳、概括和提炼,如知识点、能力点、重点、要点等;二是来自于学生的认知过程,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难点、疑点、糊涂点、易错点、易混点等;三是来自于师
20、生互动过程,如老师要讲思路、规律和方法,要找关键点、突破点,洞察易漏点。(一)从考点在中考试题的呈现中寻找有效信息。下面以2009年中考试题与考试大纲的联系为例进行分析试题板块题号考 查 点考 纲 表 述课 堂 教 学有 效 信 息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语音准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中3500个常用字的读音、字形和基本意义;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 记忆并准确默写课文涉及的名篇名句,包括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背诵篇目字、词的掌握、运用与积累;名篇名句的理解与积累。2字形5古诗文默写3词语运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常见成语)词语的理解、运用与积累,以及词义辨析的常用角度与方法。4辨析语病辨识、修改常见的病句常见六
21、种病句类型的识别与修改。6语言表达得体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在具体交际情境中,根据对象、场合,完整准确、文明得体、有针对性地倾听、表达、应对。提供具体的交际情境,进行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实践活动。7图文转换在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有效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观察图表的方法、分析概括能力、联系实际生活的能力等方面的训练。8名著阅读可以归入到现代文阅读中与现代文阅读把握有效信息方法相同,课外阅读。说明类文章阅读9说明对象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把握简单说明文和一般科技文章的说明对象和常见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领会科技说明文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
22、科学思想方法文章阅读通用能力的训练;说明类文章文体阅读能力的训练。10词语含义11结构思路12句子含意议论类文章阅读13观点与材料的关系以及段落间的联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把握议论文中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以及常见的论证方法,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文章阅读通用能力的训练;议论类文章文体阅读能力的训练。14段落联系与照应15区分观点与材料16联系实际,归纳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叙事类文章阅读17词语的表达效果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对文章有自己的体验或创造性的理解;对文章的某一方面能提出疑问并有自己的看法;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23、情感、语言和表达技巧文章阅读通用能力的训练;叙事类文章文体阅读能力的训练。18词语的含义19联系实际探究文中个别问题20分析人物形象文言文阅读21实词词义正确理解常见文言字词在句中的含义常见文言字词的理解、梳理、积累与词义推断;文言翻译的原则、要求与基本方法;文言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的归纳与概括;联系生活实际评价文中的人物与思想内容。22句子翻译正确理解文言句子在诗文中的含意23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体把握诗文的主要内容,概括中心意思;简要评价古诗文中的人物和作品的思想内容24实词词义正确理解常见文言字词在句中的含义25句子翻译正确理解文言句子在诗文中的含意26鉴赏文中人物形象整体把握诗文
24、的主要内容,概括中心意思;简要评价古诗文中的人物和作品的思想内容古诗鉴赏27鉴赏形象初步欣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诗意的理解与诗境的想象;欣赏诗歌形象与语言的基本方法、技巧。28重要诗句的诗意理解作文29写作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根据写作要求选材立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感情真实健康,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根据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语言通顺、生动形象;标点正确,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文体写作训练;选材、立意、组材、谋篇布局、语言等专项训练;语言表达训练;获取与积累写作素材、丰富情感的训练;感悟
25、与思考生活的训练。上表的分析提示我们在寻找课堂教学有效信息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语言知识的积累和文章阅读通用能力的训练应该贯彻在语文教学的始终;二是不同文体的阅读训练除了要关照到文章阅读通用能力的训练外,还应针对不同的文体进行文体阅读专项能力的训练;三是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必须在具体的语境中,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操作来进行,即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运用语言;四是语文教学应高度注意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要充分利用课后“研讨与练习”中的相关题目,对学生进行探究与拓展能力方面的训练,帮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对文本进行多角度和个性化的解读(如2009年中考试题中的16、19、20、23、26、28等
26、题目);五是写作训练要坚持从专项能力训练到综合能力训练的程序系统而有序地进行。A、16、19、23等试题主要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B、20题要求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时要紧扣文本,切忌架空分析;C、26题是“A”、“B”两点的综合; D、28题是文本知识的实际运用。启示:教学目标要体现三个维度的有机融合;语文课程应该进行综合化拓展和生活化拓展。(二)从教学大纲中寻找有效信息不少教师把教材吃得很透,但不注意把握大纲要求,因此不能站到一定的高度认识所讲内容,把握不住重点和关键,缺乏深度。等到中考总复习时才发现,先前两年的教学原来已经白教了,教与考严重脱节。青年教师经验不足,对学生把
27、握不准,最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案例:对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处理我县教师的课堂教学简录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哪些内容?(因为教师的提问指向不明,学生有些不知所措,最后演变成教师自问自答)教师回答: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开头交代“闷热”天气的作用。二、课堂质疑、释疑1、学生质疑,学生解疑(没有学生提出疑问)2、学生质疑,教师解疑(也没有学生提出疑问)3、教师提出疑问: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说不要想着下面的岩石?(上节课应该还没有学到这两个内容)三、思考并讨论问题1、父亲是怎样救孩子下来的?2、父亲为什么不直接把孩子抱下
28、来?3、如何评价其他四个孩子?四、课后作业你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怎么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请举例说一说。从上面的课堂教学简录对教材的处理中可以看出,执教者并没有完全准确地找到这篇文章的有效信息,主要表现在:一是问题的设计并没有抓住文章的要害,且比较零散,不成序列;二是设计的问题要么意图不明,要么没有思维含量。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有以下一些目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与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益的启示;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
29、说出自己的体验。”课文所在单元的教学目标为:“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提高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据此我们便可以确定本课的有效信息为:学习朗读(研讨与练习一);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验思想感情(研讨与练习一);品评文中人物,多角度解读文本(研讨与练习二);联系实际,探究文题、文末经验的含义。(三)从教材内容的特点中寻找有效信息有效信息是对教材内容深加工的结果,只有对教材有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对教材内容了如指掌,才能准确把握教材的要点、重点、难点、关键点,才能从纷繁复杂的学习内容中总结概括、提炼挖掘出实质
30、性的内容。案例:行道树(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处理行道树是一篇自读课文,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胸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从文章体裁看,这既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也是一篇以叙述为主、间以议论的记叙文。文章的主旨就是通过议论性的语句表现出来的,议论性的语句往往成为这类文章的文眼,处理这类文章的关键就是抓住议论,探究“议”与“叙”之间的内在联系,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主旨。所以,这篇文章的有效信息可以确定为:抓住一个议论句(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紧扣三个关键词(神圣、痛苦、深沉),从三个方面把握课文内容(为什么神圣?忍受了哪些痛苦?“深沉”的含义是什
31、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举出实例证明这句话的含义。案例:春(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处理这是一篇写春的精美散文,春的美景、春的气息、春的声响、春的情态,都通过作者的生花妙笔表现出来了。文章的主要特点体现在:描写细腻,富于情致;文章结构精美,脉络清晰;文章语言清新秀雅,朴实隽永。所以,这篇文章的有效信息可以确定为:朗读训练(认知性朗读,感知性朗读,涵泳性朗读,声情并茂地朗读);理清思路(采用跳读的方式,抓住关键词句,给片段加小标题);品味语言(突出重点,深入体会;联系语境,结合内容和情感);写作启示(细致入微的观察,多种感觉描写,妙用比喻)(四)从单元教学目标中寻找有效信息新课程教材的编写打
32、破了以往教材按文体组织单元的体例,改为以主题组织单元篇目,单元教学的目标也相应地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围绕单元主题确定的教学目标,一是围绕阅读能力确定的教学目标。这样,单元教学目标往往制约了单元内各篇目的教学目标,因此,从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中,我们可以很快地找到各篇目的教学有效信息。案例:看云识天气(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处理看云识天气在传统的教材编排体例中常常是当做说明文来处理的,教学的定位自然应该放在指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文体阅读知识上,如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说明顺序的安排、说明方法的学习与运用等。但在新课程教材的编排体例中,它被放在以“自然”(对自然界进行科学探索)为主题的单元中,单元的教学目标为
3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文章内容要点,以及搜集资料和研究文体的方法。据此,我们对看云识天气一文的教学应该定位在:不强调文体的学习,主要训练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教学的有效信息可以确定为:结合“研讨与练习一”,训练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结合“研讨与练习二”,在仿写句式的训练中,复习巩固“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结合“研讨与练习三”,让学生在与生活的联系中,通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培养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的习惯,掌握搜集资料
34、与研究问题的方法。案例:背影(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处理背影一文在新课程教材中被放在以“爱”为主题的单元中,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了解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两种表达方式的区别和功能,体验描写的作用,揣摩描写的方法,提高描写的能力);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从比较中体会,决定语言特点的多种因素,使用语言要在朴素自然的基础上,吸收融进典雅的书面语)。据此,背影一文的有效信息可以确定为:结合“研讨与练习一”,围绕“背影”组织问题探究(一般的文章怎样写父亲,本文怎样写父亲,为什么这样写?文章是怎样刻画父亲的“背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种写法对我
35、们的写作有何启示?);结合“研讨与练习二、三”,围绕“语言”组织问题探究(文章中有哪些语言值得品味,这给我们品味语言带来哪些启示?父亲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这给我们的写作带来哪些启示?);结合“研讨与练习四”,围绕“我的感情变化”组织问题探究(文中我对父亲的感情有些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段落与中心的关系,及其给我们写作的启示;围绕“平淡中见真情”这句话对文章进行总结,并安排片段写作训练。(五)从不同文体的特殊能力要求中寻找有效信息阅读教学中除了要进行阅读通用能力的训练外,如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
36、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还必须根据不同文章的问题特点,进行相应的文体阅读能力的训练。记叙文阅读教学主要有五大任务:让学生了解“叙述”这种表达方式,教给记叙文文体知识,训练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感受与学习记叙文的写作。如让学生感受记叙的顺序,学习观察的方法与角度,知道怎样选材、立意并品味记叙与描写、抒情的关系。训练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使学生在阅读中能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与事件,对作品中感人的形象、动人的情境和有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感受、体验与评价,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语言教学,引导学生揣摩记叙文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提高学生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
37、文字的水平。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并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发展语言能力,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说明文阅读教学也有五大任务: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及正确的科学方法。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的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议论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准确把握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把握立论与驳论等基本知识。区分观点与材料,辨析两者之间的联系。了解常见的论证方法,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作者的论述做出判断。学习准确、严密、生动的论述语言。此外,还有小说的人物、情
38、节、环境三要素,散文的形与神、象与意,诗歌的意象、意境与情感,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要素,文言文的词义、句意、文意等。案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芦花荡(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处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从文体上看,是一则新闻;从表达方式上看,以叙事为主;从文章自身特点上看,谋篇布局和语言运用是文章的亮点;从单元教学目标上看,把握人物和事件,体验、评价形象、情景、语言是单元教学的重要目标。综合以上几个方面,可以将本文的有效信息确定为:结合“研讨与练习一”,训练学生了解新闻主要内容的三种方法(看标题迅速了解,看导语比较详细了解,看主体更为细致了解)。谋篇布局探究(为什么按中、西
39、、东的顺序叙述?西、东路军同时发起渡江作战,为什么先说西路,再说东路?分述三路战况,为什么又能一气呵成?)。结合“研讨与练习二”,组织语言探究,体会语言特色(准确、精练、铿锵,提示采用比较法品味)芦花荡被编排在人教版课标教材八(上)第一单元,这是一个以“战争”为主题的单元,选文以叙事作品为主。教学这类文章,一要指导学生根据记叙的要素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在事件经过中了解其意义和影响,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二要通过各种描写手段认识人物,并从中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本文人物充满传奇色彩,语言诗意盎然,宜于让学生在多种阅读活动中熟悉人物,继而走近、喜爱、敬佩他。三要感受孙犁文章语言清新淡雅、充满诗情画意的
40、文章特点。据此,我们可以将这篇文章的有效信息确定为:寻读:感知全文速读全文,根据记叙的要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说说文中的无名老英雄“奇”在何处。析读:认识人物重点把握老英雄“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以及文章描写人物的方法及效果。集读:积累语言重点赏析文章中的环境描写与作用,以及文章充满“诗情画意”的特点。案例:大自然的语言和苏州园林(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处理这两篇文章所在单元的教学目标中都提出了说明文文体阅读的能力要求,代表了实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种不同的说明文体,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和文章的文体特点,可以将它们的有效信息分别确定为:苏州园林:结合“研讨与练习一”,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是怎样抓住特征来
41、说明事物的,并分析文章的总体结构思路和说明顺序。结合“研讨与练习三”,引导学生研读典型段落,分析段落的结构安排与照应,体会不同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结合“研讨与练习二”,引导学生揣摩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结合“研讨与练习四”,进行说明文片段写作训练,重点训练抓特征说明事物、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恰当采用说明方法三个项目。大自然的语言:结合“研讨与练习一”,引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筛选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训练。理清文章思路,与说明顺序的分析结合起来,重点分析文章的总体思路和“影响因素”部分的思路。品味与积累语言,以一、二段为重点,品味并积累文章中形象化的说明语言,并与平实的说明语
42、言进行比较分析。结合“研讨与练习四”,对学生进行搜集信息与研究问题的方法训练。 案例:对松鼠一文的课堂教学的分析 一位教师教松鼠一文时,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松鼠的特征及生活习性; 2增强学生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3学习观察动物的特点,并用生动的描述来准确说明动物的特征。 其中将“目标1”与“目标3”设为教学重点,将“目标3”设为教学难点。从以上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来看,虽然表述上比较笼统,也没注意到不同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但这位教师的意图很明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松鼠的特征及生活习性,学习像作者那样去观察动物并用生动的描述来准确说明动物的特征,应该说他在教学目标的
43、定位上还是比较准确的。 可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按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展开: 1课前预习,解决生字词,熟悉课文; 2观看录像,观察松鼠,导入课题; 3速读课文,思考讨论(松鼠有些什么特征?你从课文中了解了松鼠的哪些知识?); 4由课文最后一句话引入保护野生动物的话题; 5在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理由; 6看图片,用一个词形容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的特征,围绕这个词写一段话; 7课堂总结(只涉及了保护野生动物)。 整整一节课,仅只是在“环节3”与“环节5”简单地要求学生读课文,大部分时间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都放在泛泛地说松鼠如何如何(亦即是了解松鼠的知识)上面,而不是在理解课文是如
44、何说明松鼠的。很明显,上完这节课,学生获得的主要是一些关于松鼠的知识,而不是如何阅读文艺性说明文的训练,更没有掌握用生动的描述准确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尽管“环节6”要求学生进行描述动物特征的片断写作练习,但学生在前面的教学环节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指导。可以说,这节课并没有真正落实教师自己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心不由自主地滑向了引导学生弄懂课文所说明的科学知识上面。 导致这种教学目标预设与教学实施之间错位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是由于执教者对于课文的文体特征重视不够。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还是要在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全过程中牢牢抓住课文文体特征,扣紧文本。 首先,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应该扣紧课文,
45、加强对文本特点的研究。 松鼠一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浅显易懂。作者通过长期观察,对松鼠与别不同的突出特点和生活习性有了准确的认识,用一种轻松有趣的文艺笔调来介绍松鼠,他面向的是普通读者,而非专业研究者。基于这种认识,松鼠的教学目标可以修改确定为: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层次,了解松鼠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学习课文用生动的描述来准确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体会课文作为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 两个教学目标均牢牢扣紧课文的学习。“目标1”不仅要“了解松鼠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更主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层次”,其中既有一般性的文章阅读技巧训练,也包含了抓住说明中心,理解说明顺序的说明文阅读技巧训练。“目标2”突出了课文的特点,是教学的重点。两个教学目标之间体现为一个由浅入深的教学过程,“目标1”的实现很自然地为“目标2”的实现奠定基础,做好铺垫。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课文,引导学生仔细研读文本。 根据上面修改确定的教学目标,上面这位教师松鼠一课的教学过程可以修改设计为三大板块: 一、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层次: 1速读课文,抓住文章说明中心,给课文标题前加上恰当的限制词: 的松鼠。 (明确课文主要从漂亮、驯良、乖巧三方面来写松鼠“讨人喜欢”的特点。可结合学生回答情况或由老师主动提出:用“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