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朴槿惠发言人表态(精选多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朴槿惠发言人表态(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朴槿惠发言人表态(精选多篇).docx(9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朴槿惠发言人表态(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朴槿惠 “我没有父母,没有丈夫,没有子女,国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务的对象。”朴槿惠曾经这样说。韩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以及近代以来东北亚地区首位女性国家元首。 60年的人生中,朴槿惠几起几落。作为总统的长女,在母亲遇刺身亡后她成为韩国“第一女儿”,基本上代行了“第一夫人”职责;朴正熙被枪击死后,年仅27岁的朴槿惠带着弟弟和妹妹离开青瓦台,回到老宅居住,她一夜之间从出身高贵的公主变成了平民。朴槿惠说:“从那时起成为一个家庭的家长。”父母的相继离去,不仅令朴槿惠经历丧亲之痛,同时遭遇了令人心寒的背叛。父亲的老部下纷纷与其切割,全斗焕政府随后展开了对朴正
2、熙的政治清算。朴槿惠几乎遭受了世间所有的冷眼,然而她却并未得到国民的同情,抗议者把对她父亲的仇恨发泄在了她的身上。“作为一个在职总统的女儿,并非如想像般美好。”60岁的朴槿惠如此回忆年少时的青瓦台岁月。 此后的近20年里,朴槿惠彻底远离政坛。过了十几年的“隐居”生活,精神上承受极大痛苦;上世纪90年代,重返政坛的朴槿惠屡次制造选举成功神话,如今她站在了角逐总统的战场上,誓言重返青瓦台。 1974年8月15日,韩国政府在国立剧场举行韩国光复29周年纪念活动。当朴正熙致辞的时候,妻子陆英修被朝鲜人文世光开枪射杀。 此时,朴槿惠年仅22岁。她结束在法国的学业,迅速返回韩国。由于父亲不肯续弦,年轻的朴
3、槿惠便代替母亲,部分履行了“第一夫人”的责任。她在回忆当时的经历时表示,扮演了5年的“第一夫人”,理解了什么是政治权力,也学习了如何处理国家大事。 五年后的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带领他的卫队长车智澈到情报部长金载圭官邸吃晚饭。席间朴正熙和车智澈斥责金载圭及其领导的情报部门工作不力,金载圭一怒之下,拔枪将两人射杀。 朴槿惠的父亲、韩国前总统朴正熙是最具有争议的总统之一。1961年5月16日,朴正熙以政变方式推翻李承晚政权。人们斥责朴正熙是不折不扣的独裁者,排除异己,培植特务机构,甚至通过规定总统终身制的复活宪法;但人们同时又怀念朴正熙带领韩国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腾飞。 上世纪90年代末韩国金
4、融危机以来,人们开始怀念朴正熙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在韩国媒体对历史人物和历届总统的民意调查中,朴正熙名列榜首。 此时,朴槿惠也适时地回到了公众视线。1998年4月,在大邱达城郡补缺选举中,她打出“为完成父亲未完成的事业尽一点力”的口号,以压倒性的优势当选为国会议员.随后,朴槿惠先后出任这一政党的副党首、党首,连续五次当选国会议员,获称“选举女王”。 父亲的死对朴槿惠打击巨大,她的身上出现不明斑点,没有一个医生能够确切诊断。 “我想这是巨大悲痛在身体上的体现。”朴槿惠的一个亲密助手说,“当我听人说朴槿惠没有吃过苦头,我简直忍不住发笑,因为真不是这样。”在1981年6月10日的日记中,朴槿惠写着:
5、“痛苦是人类的属性,它能够证明人还活着。”如今,朴槿惠身上的斑点已经褪去,但是痛苦的经历不会消失。 她的痛苦很多,交织着亲人亡故的伤痛和遭遇背叛的愤怒。 1980年,全斗焕成为韩国总统,韩国掀起批评朴正熙独裁统治的浪潮,特别是他推行的规定总统终身制的复活宪法。在这些批评者中,很多朴正熙曾经的部下冲在了前面,韩国前总理金钟泌就是其中一员。当时29岁的朴槿惠曾写过一则日记,陈述自己对背叛的痛恨:“没有比背叛一个人更悲伤,更恶心的了。最重要的是,对一个背叛者的惩罚是毁灭自己心灵的堡垒。只要背叛了一次,对做背叛之事的抵抗力就会逐渐减弱。”背叛的刺激磨练了朴槿惠的政治直觉,更加谨慎地分辨忠奸小人,同时也
6、显得不那么容易相信别人.由于韩国政府对朴正熙的“清算”,朴槿惠不得不远离政坛,在一些非政治机构任职;虽年轻时也有喜欢的人,但由于家庭的特殊,她放弃了婚姻;她的妹妹也已离异,唯一的弟弟至今未婚,且由于吸毒多次被起诉。在1992年5月21日的日记中,朴槿惠写道:“如果我要再次过这样的生活,我宁愿选择死亡。” 朴槿惠态度低调,佩戴母亲遗留的首饰、继承了母亲优雅的衣着品位。许多韩国人认为,朴槿惠具备传统韩国妇女的温柔、有礼、安静和耐心,同时又继承了父亲的钢铁意志。 朴槿惠很有忍耐力,并不张扬易怒。2023年2月,朴槿惠去美国访问。在机场,当朴槿惠走过安检仪的时候,机器总是响个不停。安保人员于是将朴槿惠
7、带到了屋内盘问。随行的人开始抗议,表示朴槿惠是韩国有影响力的政治家。但是,朴槿惠始终配合,没有任何抱怨。最后证明,是朴槿惠的一个小发卡引起的机器报警。她说:“如果这是规则,我会遵守。” 每次选举,朴槿惠都会成就一个成功故事。她周游全国,吃饭非常简单;如果她的手因为握手太多而疼痛,她会用绷带扎起来,或者用另一只手握手。缠着绷带的手是朴槿惠的一个重要标志。2023年5月,韩国地方选举期间,朴槿惠遭到不明身份男子用文具刀袭击,医生为她缝了17针。遇刺后,朴槿惠神色镇定,只是用手捂住了伤口,仍想发表讲话。 50年前,她是南朝鲜的第一公主,30多年前,她父母双双被暗杀,她一夜之间从公主变成平民,韩国人把
8、对她父亲的仇恨发泄在她身上。此后她隐居20年,然而时局变换,她又重返政坛,期间她为她父亲当年的铁腕统治道歉。而50年后的今天,她是韩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经过15年的努力,最终她迈向了青瓦台。销声匿迹20年,饱受人间冷暖,但时间并没有磨灭朴槿惠的政治热情,她后来回忆称,在那段艰难的时期,她开始学会卧薪尝胆,一边修身养性,一边寻找机会重返政坛。随着时局变换,朴槿惠看到了机会。 对朴槿惠来说,她丧失了父母的疼爱、经历了艰苦而低调的隐居岁月,期间饱受人间冷暖,她曾在大选中遭遇毁容袭击,她在人生中几乎经历了世界上所有最惨的事情。应该说,没有人比饱尝世事艰辛的朴槿惠更懂得对社会、对人生、对普通人民的理解。
9、这都是对这个未来女总统执政思路产生很深刻的影响。不过,从朴槿惠历次参政生涯中表现看出,她既具备传统韩国妇女温柔、安静和耐心的美德,同时又有坚强、独立、勇敢、果断等男性气质。每次大国家党处在危机之中,朴槿惠都会挺身而出并险中求胜。 朴槿惠当选,带给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冲击不仅是因为她是个女总统,还在于她曾是韩国大独裁者朴正熙的女儿。“大独裁者的女儿当上了总统,韩国这是怎么了?”,的确,按照我们一贯“非黑即白”的思维定势,这样一个有着不良记录的人怎么可能咸鱼翻身甚至还能当上一个国家的总统呢?然而,在我们的邻居韩国,它的确发生了。这会不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在国内,我们往往会用一种病态的方式去对待一个被打
10、倒的官员,只要他落马,那么他就是“一坏百坏”,先前的功绩被抹掉,或者被解读为“别有用心”。 反观韩国,朴槿惠作为大独裁者的女儿,韩国人民并没有因为她父亲过去的罪过,从而怨恨她,反而选她当总统。这不是说韩国人已经否定了朴正熙的罪过。但韩国人明白他们不能始终囿于历史“恩恩怨怨何时了”的狭隘圈子里停滞不前。历史毕竟是不是现实,活着的人远比死去的人重要。如果继续让朴槿惠承担更多历史和父辈的不公待遇是极为不厚道的。因此,韩国人民选择了朴槿惠当总统,而朴槿惠告慰父母的唯一途径,只能是以宽恕消融仇恨、用和解终结独裁,全身心投入到韩国未竟的国家建设事业当中去。舍此无他。这些,我们做得到吗? 推荐第2篇:朴槿惠
11、演讲 朴槿惠演讲 中国古典名句信手拈来 讲汉语 开场白:“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昨天上午10点多,一身紫色西服的朴槿惠步入清华大学主楼礼堂。在近20分钟的演讲中,朴槿惠用“字正腔圆”的汉语做了近3分钟的开场白和半分钟的结束语,通晓中国文化的她将中国古语信手拈来。 朴槿惠一开口就是一句流利的汉语问候,获得长达十余秒的热烈掌声。随后她说:“我见到各位清华大学的学子们,就想起了中国古典著作管子中的句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紧接着她提到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培养出包括习近平在内的国家领导人和诺贝尔奖获得者
12、,“我相信今后这里的想法和热情将会给中国开启美好的未来”。在谈到东北亚国家间的关系时,朴槿惠引用中庸“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一句,认为国家间也需要一种增进互信,共度患难。 朴槿惠还提到,在父母双亡的艰难时期,拜读了许多中国哲学和古典文集,其中令她难忘的句子之一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中韩文化缘分根深蒂固 讲文化 “两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在韩国以汉风表现出来,在中国以韩流表现出来” 在演讲中,朴槿惠不下10次提到“文化”两字,这与分析认为文化将成为她此次访华的亮点紧紧呼应。 她提到许多韩国国民小时候就通过书籍和漫画了解“楚汉争雄”“三顾茅庐”“三国
13、演义”等中国历史典故,讲到自己曾去苏州切身感受到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还曾读过很多中国先贤的书籍和文章,也喜欢中国歌曲。 朴槿惠提到,如今两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在韩国以“汉风”、在中国以“韩流”表现出来。“我认为通过文化形成共鸣,才能真正拉近心与心的距离,成为朋友”,她说,中韩两国拥有根深蒂固的文化缘分,这样的共鸣值得珍惜。 在半分钟的演讲结束语中,朴槿惠也谈到了文化,她用汉语说:“希望两国的年轻人通过文化方面的交流,使两国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祝各位前途光明。” 将中韩两国梦结为一体 讲信任 “如同两国江水汇入同一片大海一般,中国梦与韩国梦是结为一体的” “心信之旅”是朴槿惠此访的标语,信任成
14、为演讲的另一个关键词。 在谈到中韩关系、朝韩关系及东北亚的未来时,她强调,“两国人民之间、领导之间若能加深互信,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密切”。 “如同两国江水汇入同一片大海一般,中国梦与韩国梦是结为一体的”,朴槿惠巧妙地通过比喻,将中国梦与韩国梦相连,认为中韩正朝着国民幸福的目标携手并进,“韩国梦若能陪伴中国梦,一定能实现建立新东北亚的梦想”。 讲人生 不屈不挠面对任何困难 “人生一世终归尘土,重要的是要活得正直和真诚” 演讲中,朴槿惠谈到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人生一世终归尘土,就算有一百年光阴,也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涟漪,因此重要的是要活得正直和真诚,无论受到多大的考验,只要与患难为友,
15、把真诚树为前行道路上的灯塔,那么到最后绝望也会锻炼我。”据了解,绝望锻炼了我也正是朴槿惠个人自传的标题。 在回答清华学生提问时,朴槿惠说,她最困难的时期是父母遇刺身亡的时候,她个人也曾遇到袭击,差点失去生命。她阅读了很多书籍获得内心的平静,还写了自传,书中她认为人生在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是一个点。 她用自己的际遇鼓励清华学子“无论碰到什么困难,都能不屈不挠,让每一天都充满梦想,向宏伟的未来和宽广的世界奋勇前进。” 礼物 朴槿惠获赠冯友兰书法手迹 父母遇刺后朴槿惠伤心欲绝冯友兰著作成为她的“生命灯塔” 昨天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亲自主持朴槿惠的演讲,他对朴槿惠说:“阁下的精彩演讲,获得阵阵掌声,据我所知
16、,这个掌声是这个报告厅我当校长以来最热烈的掌声。”话音刚落就引得全场再次热烈的掌声和愉快的笑声。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代表校方向朴槿惠赠送了清华老校门的模型,希望她再来清华 作精彩的演讲。随后他用一句“好事成双”,又引出了一件特殊的礼物中国哲学家冯友兰题写的书法。 “据我所知,总统阁下非常喜欢阅读中国的哲学书籍,特别是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胡和平向朴槿惠介绍,这本书正是冯先生在清华任教期间写的。 冯友兰先生的女儿,也是清华大学校友、知名作家宗璞,今年已85岁高龄,因身体不适无法亲自前来,她特别委托冯友兰的学生、清华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转赠这件礼物。陈来向朴槿惠介绍,这是冯友兰先生89岁高龄
17、时写的一幅书法手迹,内容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唐诗王昌龄作的芙蓉楼送辛渐,“尤其是最后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形容人的高洁品格”。 陈来对朴槿惠总统说:“冯友兰先生已故去20多年,我想他如果还在世的话,一定也非常高兴把这首诗题写给总统阁下,因为总统阁下是他的书的知音。” 朴槿惠是韩国前总统朴正熙的长女。朴槿惠在演讲中说,她最初的理想是研究电子工程,成为专业人才。但父母的遇刺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伤心欲绝的朴槿惠,阅读了大量中国古典书籍,其中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是帮她重新找回内心平静的生命灯塔。 链接 冯友兰简介 冯友兰先生是我国著名哲学家,河南省唐河县人,出生于1895年,1990年逝世。 冯友兰曾任清华
18、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其哲学作品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现代新儒家”。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享誉全国,人生的境界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被编入中学教材。 评价 用受访国家语言演讲显素质 400多名清华大学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听了朴槿惠的演讲。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研究生梁业珍觉得,总统穿与清华校徽一样颜色的紫色西服,并用汉语开场,说明她对这场演讲精心准备。 这位1990年出生的清华女生说,此前看过朴槿惠的很多资料,印象最深的是她多次提到喜欢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我觉得她对中国有着很深的理解,这对日后中韩的合作是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梁业珍说
19、。 在昨天演讲的提问环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发展规划中心博士三年级学生杨默第一个被点到提问,她问朴槿惠“您认为未来东亚是否会形成类似欧盟这样的共同体?如果 有可能的话,韩国将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杨默表示此前比较关注东亚合作的构想和愿景,朴槿惠演讲中的这部分内容比较打动她,因为一些核心问题的解决目前确实难以给出一个时间表,所以尽管总统只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她的问题,她“还是很满意的”。 对朴槿惠关注已久的杨默提到,上月朴槿惠访美时用英文演讲“很出色”,“在国家领导人层面,到对方国家用对方的语言来作演讲还比较少,能显出她的整体水平和素质”。 杨默认为,当前国际
20、政坛给予女性越来越多的机会,此次朴槿惠的“清华秀”让她觉得延续了一贯的“朴槿惠风格”:“温和亲切,但是话语中能感受到她刚毅的性格”。 行程 朴槿惠抵西安将参观秦皇陵 昨天下午,韩国总统朴槿惠乘坐的专机抵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开始2天1夜的访问西安行程,这也是韩国总统首次访问西安。 朴槿惠此站行程紧凑,陕西省委书记和省长将与其会见,她还将视察进驻当地的韩国企业三星电子,并参观著名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推荐第3篇:朴槿惠访华 6月27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韩国总统朴槿惠举行会谈。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了多项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涉及经贸、金融、科技、节能、海洋科学等领域。两国元首还
21、共同会见了记者。(中新社发 刘震摄) 原标题:韩总统朴槿惠北京“秀中文”:先做朋友,后做生意 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记者魏晞) 率领韩国经济界人士正在中国访问的韩国总统朴槿惠28日出席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中韩商务合作论坛,并发表开幕演讲。 朴槿惠在演讲接近尾声时,以字正腔圆的中文引用一句俗语称:“先做朋友,后做生意”。她随后表示,这句话很好地折射出韩中两国关系的过去和现在。过去20年来以来,中韩两国所实现的耀眼的经济合作成果,是因为韩中两国度过了数千年的历史长河、积累了信任、成为好朋友才得以实现。今后,韩中两国将继续一同走过漫长的历史,是命运相系的伙伴。 “有句话说,要走得快,就一个人走
22、;要走的远,就要一起走。”朴槿惠说,若两国能够携手共进,两国的未来将更加明朗,更加繁荣。“我相信,韩中两国经济人士将成为这个进程的动力军。” 6月28日,由中国贸促会、大韩商工会议所主办的欢迎朴槿惠总统访华中韩商务合作论坛暨午餐恳谈会在北京举行。 朴槿惠表示,自1992年建交后20多年来,韩中两国不断扩大交流与合作。随着两国的人员往来急速扩大,在政治上两国发展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引领两国关系发展的领域正是经济合作。中韩建交当初,两国贸易额仅为63亿美元,而2023年增加至2563亿美元,增长了40倍。中国成为韩国最大贸易伙伴,而韩国也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朴槿惠表示,现在韩中两国需继往
23、开来,延续过去二十年的耀眼成果,绘制全新的经济合作愿景,从量的增长到质的增长实现飞跃。中韩要进一步扩大两国间的经济合作,加强相互进军内需市场,打造稳定的经贸结构。 她表示,若说过去20年的两国经济合作靠贸易和投资,那么今后20年需要靠高附加值产业。目前,韩中两国致力于从国民的创新能力寻找新的机会,中国政府正基于自主创新的精神培育新兴产业,韩国政府也以创新能力为基础,推动产业与文化相融合的创造经济。若两国政府在这领域的努力发展成为相互合作,想必能够取得巨大的协同效应。 她还谈到,在文化产业领域,中韩两国已经实现了显而易见的合作成果。韩国和中国歌手组成偶像歌手,走向世界舞台,不久前,韩中合作电影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朴槿惠 发言人 表态 精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