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个案探究.doc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个案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个案探究.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个案探究安溪一中 杨来源从2002年以来,特别是2005年参加省学科带头人和新课程等的培训,开始在不同程度上对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认识。尤其是2006年9月,我省全面进入新一轮的课程教学改革,本人担任我县新课程教学指导专家组成员,深入片区定期进行教学研究,两年来,结合自己学校以及与兄弟学校在教学、教研中的一些问题和个案进行探究。一、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使教学活动真正有效,如何把活动设置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似乎不那么强调教师的“讲授”,但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讲授”仍然会作为“有效教学”的一条有意义的教学方式,因为好的老师的“讲
2、授”总是能够吸引学生,学生喜欢这个老师的讲课方式、风格或某种讲课细节。因此“讲授”仍然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方式,只是有现代多媒体等技术的辅助,“讲授”相对会减弱而已。然而,无论“讲授”多么有效,教师若想有效地激发学生“投入”学习,则需要有效的“提问”并“倾听”学生的声音,使教学保持某种“互动”的、“对话”的状态。下面是一次片区公开课案例和分析。案例1(在一个三级达标校的片区教研的公开课笔录):问题情景(多媒体演示)问题:我们已经学习了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它们的运算结果都是向量,那么向量与向量之间有没有乘法运算呢?这种新的运算结果又是什么? FS物理学中,学过功的概念,即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3、产生位移,那么力所做的功为,其中表示一个什么角度?(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所夹的角)结论:结果是一个数量。引入数量积定义1、定义:,是两个非零向量,它们的夹角为,则数量|叫做与的数量积(或内积),记作,即()。说明: (1)零向量与任一向量的数量积为0,即(2)符号“”在向量运算中不是乘号,既不能省略也不能用“”代替。(3)数量积结果是一个数量。2、向量投影关系:|(|)叫做向量在方向上(在方向上)的投影。说明:投影结果也是一个数量。3、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数量积等于的长度|与在方向上的投影|的乘积。4、探讨数量积的符号由什么决定的?从同学熟悉的力做功情况分析: F 做正功W0,此时090(1)
4、SF (2) 不做功W=0,此时= 90FS SS(3) 做负功W0,此时90180总结:当时,数量积0当=90时,数量积=0当,数量积0数量积的符号由两个向量的夹角的范围决定的。例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是两个非零向量, ( )当与共线时,=| ( )正确:当与同向时,=|当与向向时,=-| 特别地=|2或| ( )=0,则中至少有一个为 ( )与是两个单位向量,则2=2 ( )若 ,则 ( )对任意向量,都有()=() ( )结论:向量数量积不满足结合律。探讨:类比实数运算律,向量数量积满足哪些运算律。6数量积的运算律:1交换律:=2数乘结合律:()=()= ()(为实数)
5、3分配律:(+)= +1、2提示:运用定义验证3分配律:如图任取一点O,作,=,+(即)在方向上的投影等于OD1=+在方向上的投影为OA1=|2在方向上的投影为OB1=|1 OA1+OB1= OA1 +A1 D1 =OD1+=|2+|1|+=|2+|1即(+)= +还有一些常用公式:(+)2=+2+ (+)(-)=知识应用:例2:已知=6,=4, 与的夹角=120,求(1)(+2)(-3)(2)+解:(1)(+2)(-3)=-3+2-6 = |2-6|2 = 62-|120-642 =36-64(-1/2)-96 =-48(2)+= = = =2变式1:已知=6,=4, -=2,求与的夹角。解
6、:由-=2 得 -2+=28 又,= 与的夹角为变式2=6,=4,且与不共线,k为何值时, +k与-k互相垂直?解:+k与-k互相垂直的条件是(+k)(-k)=0即- k2=0=16,=916-9k2=0即k=+故k=+时,+k与-k互相垂直 例3:(1)已知,求证-=+(2)与不共线,且2+=+2,求证(-)(+)(1)证明: =0 -=+=-=+(2)证明:2+=+2(2+)2=(+2)242+4+2=2+4+422=2(-)(+)=0与不共线,-0, +0(-)(+)练习P116 1、2、3 作业P119 A组 1、2、4、7课时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
7、性质运算律,并能运用它们解决相关的问题。1 性质如下:设,是两个非零向量,则(1) (2)当与同向时,=|当与反向时,=-| 特别地=|2或=(3)| 注意与实数|ab|=|a|b|加以区别。 2运算律:=(交换律)()=()= ()(为实数)(数乘结合律)(+)= +(加乘分配律)注意:不满足结合律思考题:1、 在ABC中,且0,则ABC的形状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2、 已知,都是非零向量,且+3与7-5互相垂直,-4与7-2互相垂直,求与的夹角。3、 四边形ABCD中,且=,试问四边形是什么图形?评析1、本节是概念课,很适宜于老师用“讲授”的形式
8、进行教学。任课老师通过学生在物理科学过的物体做功引入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应该说课题的引入是比较自然合理的。很快地,老师接着引入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的几何意义等有关的概念,这一些似乎老师一提问学生就非常熟练的集体大声回答,场面风风烈烈的。紧接着出示7个问题(即例题1 ),还没有等学生思考,老师就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讲解分析。再接下来讲解以下的3-7问题:数量积的运算律:交换律、数乘结合律、分配律等。再出示:例题2、变式1、变式2、例题3,最后布置作业,课时小结:(1)、(2)、,思考题:(1)、(2)、(3),等等,非常紧张的完成整节课的任务。2、从听课情况可以看出,本节课老师是经过细心准备
9、的、学生已有预习,表面看起来场面热烈而且面面俱到,总体感觉本节课有类似于高三年第一轮总复习的课型,这对一个三级达标学校的学生来说其教学效果令人担忧(有点像是在作秀)。细想起来,本节课学生独立思考的有多少?总感觉问题和知识点零散且多,没有一个系统的线索进行理解(有重点不突出之嫌),学生难于把握,进而要让学生能灵活的运用就更困难了。一方面,老师要摆正“讲授”教学的角色,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应“倾听”,关注学生的思维、参与(过程),而不是追求学生的一切正确答案和知识、方法的堆砌(结果)。另一方面,在课堂上,若能通过某些情境进行适时的“提问”,“暴露”学生的困惑或疑问,并适宜的启发、引导学生
10、进行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互动和师生的交流与合作展现出来,真正把教学活动“适时”的渗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一问题系列中探究学习,感觉数学是自然的、不强加于人的。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3、事实上,本节课老师已能从学生物理科学过的物体做功的意义的背景为出发点,引入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课题的引入是比较自然的。接着若能结合多媒体的动画演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因力与位移的夹角(向量的夹角)变化其物体做功(向量的数量积)也跟着变化,并以定义为线索分析数量积与两向量的夹角的关系(包括垂直和共线向量)。然后再进一步通过多媒体的动画进行演示:对两向量的特殊情况(单位向量和零向量等)进行分析和
11、适当的概括。实际上,学生一方面进一步理解了数量积的含义,同时很自然的把7个判断题渗透在活动之中,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就更深刻,学生对数量积的概念的感觉不累、不杂的,很清晰,也很自然的(不牵强)。不仅注意结果更关注过程。4、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最关键的是要充分的通过动画来展示向量的夹角对向量的数量积的影响,而本节老师的多媒体只是起幻灯的功能而已,这是比较遗憾的;其次是没有抓住定义的主线索进行展开,即重点不突出,难点突破不自然。老师上得很辛苦,场面热烈但效果并不尽如意,这正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关注、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使“讲授”、“提问”、“合作交流”等教学活动,在借助现代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程 理念 课堂教学 个案 探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