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探讨.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探讨.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探讨 摘要:本文分析了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及其功能,进一步从理论角度阐述传统体制下国有银行治理结构的状态,并且结合产权制度论述国有银行治理结构的经济绩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构建公司治理结构面临许多问题:国有资产所有者主体界定问题;银行控制权配置结构优化问题;委托代理层次调整问题;内部人控制问题。最后提出完善公司治理的一些原则性办法。一、传统体制下国家银行的治理结构及其绩效公司治理结构又叫法人治理结构, 它是以实现公司最佳利益为目的, 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和监事会组成,通过指挥、控制和激励等活动而协调股东、债权人、职工、政府、顾客、供应商以及公众等利益相关者之间
2、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公司治理实际上是关于所有权分配的合约, 其核心问题是通过选择恰当的契约安排来实现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对称,以确保企业的决策效率。体现在现代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归纳为: (1) 银行内部实行民主化管理; (2)银行内部实行分权决策制度, 股东、董事会、经理和监事会相互制衡协调内部关系; (3) 分工协作制度,各职能部门既有明确分工又形成合作的气氛。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国家银行的治理制度实际上被纳入国家行政管理体系, 国家银行的出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行政性制度安排。国家银行的党委实际上履行公司制商业银行中董事会的职能, 国家银行的执行机构为行长领导下的业务
3、部门和分支机构。在这种治理结构下,国有银行的职能目标不是保障和实现出资者利润最大化, 它是我国政治制度在国民经济部门和基层单位的具体体现, 其目标函数服从并统一于国家社会发展目标,是一种典型的行政性公司治理。首先,他在资金供应方面保证了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完成;其次,它配合财政极大地调动所有的社会经济剩余,支持我国完整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再次,如果银行的项目与国家的目标有共容性,其交易成本也相对较低。但是这种情况的出现必须有几个前提: 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必须具有充分的理性知道社会的福利函数, 并且政府的目标与社会的福利目标相契合;社会经济情况比较简单,经济金融总量规模较小、运行不复杂
4、;计划的制定信息成本和执行的监督成本较低。然而根据阿罗“不可能性定理”,从社会中个人出发不能确定社会偏好秩序, 加之政府作为社会政策的制定并非具有充分理性体现, 其目标函数时常偏离社会目标。另一方面制定计划要面对数不清的不确定性以及为制定计划而支付的高昂信息成本。那么用行政手段作出金融决策配置金融资源的方法必然随着经济金融总量的扩张、经济体制的转型,需要用市场方法作出替代。行政性治理方式带来了负面效应: (1) 偏离了利润最大化的商业性原则, 发放“安定团结贷款”; (2) 造成金融资源的浪费, 信贷计划不可能做到科学合理; (3) 助长了经营者和银行职工的惰性, 不能够结合本地本行实际情况自
5、主经营, 盈利和亏损和职工切身利益关系不大。在行政型公司治理结构下,效率的损失更因为行政权力的介入而扩大。行政性治理结构的效率一般低于公司性治理结构的效率。由行政性治理向法人公司治理的转变是对效率的一种改进。我国国有银行是国家独资所有的银行, 它与现代商业银行的一个根本区别是产权主体结构的一元化和剩余索取权的不可交易性。与这种产权制度相联系,并基于中国的政治体制模式,国有银行的治理结构是与既定的国家行政治理制度相衔接的。本质上反映了出资者(国家) 经营者(银行) 之间以行政为纽带的非经济性委托代理关系。具体的组织形式表现为党委、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与行长之间的关系。从法律角度看,尽管国家与经营者
6、之间基于特定法律法规形成较为明确的契约关系, 但这种契约属于行政性而非经营性的。我国国有银行目前的公司治理结构与现代商业银行规范化的公司治理结构还相距甚远: (1) 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只有中国银行设立了董事会, 其他三家的董事会均缺位。党委实际上行使类似董事会的决策职能。(2) 国有银行内部实行集权决策制度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管理方式, 基层行处只能无条件地执行上级行的计划。(3) 行长任免仍然由政府通过行政手段作出安排, 行政方式选择的行长是否能力最强,素质是否最高,是否能提高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是值得怀疑的。(4) 银行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行政级别关系。(5) 国
7、有银行纵向一体化的科层结构, 一方面导致了多级管理、一级经营的管理格局,增大了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 一方面使得国有银行的委托代理关系多重化, 增加了代理成本和信息成本。二、国有商业银行构建公司治理结构面临的问题1、国有资产所有者主体界定问题。所有者主体明确、产权明晰既是委托代理关系形成的前提,又是一个有效科学公司治理制度建立和运作的基础。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人员和职工等权利主体在银行经营中具有不同的权利、责任和利益,而且效用目标函数也不一致,所以,所有者主体不明确和产权不明晰, 必然会导致各种权利主体的角色移位、职能扭曲和行为边界的混乱,这样就必然会影响到对经营者的
8、选择质量和对经营者行为监督的效率, 但是在国有商业银行既有的公有产权制度框架内,的确存在着所有者主体不明确,即“所有者缺位”的问题。从法律上讲,国有商业银行中的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是全体中国人民, 但是国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们可以把国家理解为政府、政府各部门, 更为关键的是, 即使以上问题解决了, 诞生了明确的所有者主体, 又怎样能够保证这个所有者主体象私人所有者一样有充分的激励去行使所有者权利, 有较高的积极性去监督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者的行为,并有能力去承担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的后果?2、银行控制权配置结构优化问题。在国有商业银行现有的产权制度框架内, 国家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唯一股东,他掌握国有商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有 商业银行 公司 治理 结构 探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