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的新追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堂上的新追求.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东苑小学 王旭君摘要:新课堂的追求,并不是一种崭新的东西,而是原来本该就有却被我们忽视了的问题。新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力的,充满了人文关怀、问题探索、知识魅力的课堂。追求一个“情感的课堂”;追求一个“对话的课堂”;追求一个“开放的课堂”;追求一个“感悟的课堂”;追求一个“创新探索的课堂”。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新课堂应该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当然,最重要的是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更新观念。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人才应是高素质人才,知识要渊博,同时还要能言善辨,坚强自信,表达能力强。只有认识这些,教师才会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学生也会勤奋刻苦地朝新的目标努力。这样,通过运用新的方法
2、,坚持不懈,我相信一份耕耘,一定会有一份收获。 关键词:课堂、追求、学生以新课程的相关要求为视点,课堂的概念需要重新书写,课堂教学的活动需要重新规划,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方式需要重新规范。事实上,只有深刻变化了的课堂,才能承载新课程的企盼,也才能将新课程真真切切地体现在学校生活之中,落实到教育教学之中。新课程在课堂的定向上突出了以下4个方面:(1)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教学归根到底是一种交往行为,是以交往为媒介,以交往作为必不可少的手段的。只有在真正有效的交往与互动中,学生获取的知识才是“内化”了的,增长的能力才是“货真价实”的,养成的情感才是“真正切切”的。(
3、2)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上,不能把学生看成是无知无能的被动的受体,看成是只能接受教师指令的工具,而要把学生看成是有着独特的个性、鲜活生命力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真情实感,有着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有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有着自己的成长情景。教师所要做的,不是从外部强制地灌输知识,让学生原封不动地“克隆”出这些知识,而是从内部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由内而外地引导学生去认识周围的世界;不是由知识走向学生,而是由学生走向知识。(3)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韩愈为教师确立的职责和角色在他所处的农业经济时代是合理的,而对于知识更新速度日趋加快,
4、信息日益纷繁多样的今天来说,都越来越不合时宜。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本领,养成不断求知的习惯,形成终身必备的素养,是时代发展对学生的期盼。不能完全把课堂当作知识的“交易所”。知识既是“名词”,更是“动词”,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动眼、动脑、动口、动手获取的知识,才是掌握最牢固的知识,才是最能有运用空间和价值的知识。(4)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课堂情景是极为复杂的,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透视课堂,课堂实际上展现的是不同的场景(社会学的人际交往画面;文化学的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相互沟通、整合的画面;心理学的师与生心理不断调适、冲突的画面)。课堂是动态存在、
5、变动不居的。它挑战着教师的智慧,要求教师随时根据变化了的情形,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根据自己对课堂的各种信息的把握,即时做出判断,采取得当的措施。要改变以千篇一律的教学行为、一统缰化的教学策略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自己的智慧,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以学定教,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机,显现真正的生命活力。现有课堂存在的弊端从以上对课堂的认识和理解出发,来审视当今的课堂,不难发现这样或那样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条化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的唯教材、唯教参、唯教案。教师把教材中的内容当作金科玉律,把教参中的提示当作颠扑不破的真理,把预设的教案当作
6、亦步亦趋的向导。课堂教学没有激情,没有创造,没有灵性,没有活力,有的只是平铺直叙、机械性的劳动,简单的重复活动,有的只是学生的应付与无奈。(2)模式化教学结构模式化、教学具体行为的模式化。课堂教学结构依然沿袭半个世纪前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模式(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解新知、练习巩固、布置家庭作业),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没有根据课型、学科和学生年龄、年级的不同而不同,清一色地用一种刻板、僵化、一统的方式表现出来。课堂中具体的教学和管理行为长期以来凝为刻板的、单调的、不变的模式(端坐、不得插嘴、课前礼貌用语)。研究表明:一种行为如果久而久之只是用一种纯粹化了的形式表现出来,就逐渐只保留它的形式意义,而
7、其实质性东西就会越来越远。(3)单一化突出表现为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角色和单一化。教学目标上:对知识和能力“情有独钟”,对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对过程和方法没有足够重视,忽视了全面发展是教育追求的最终目的,人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知、情、意、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教学组织形式上:自1865年京师同文馆设立引入班级上课制以后,我国中小学课堂上占据支配地位的几乎一直是“秧田式”几何图形课桌椅排列方式,不管是人多人少,是讲授还是讨论。在活动角色上:课堂上,只能看到、听到教师和少数学生的声音,缺乏大多数学生的真正的参与活动,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主动性得不到充分体现,独立性
8、得不到落实,创造性得不到培养。课堂异化为:教师如同钦差大臣,教材如同圣旨,学生如同俯首听命的臣民。(4)静态化一是课堂中无真正、有效的交往与互动。真正的互动与交往应该是平等展开的,真正有效的互动与交往应该能使师生双方都发生一定的正向变化。二是课堂上过分关注固定化的静态知识,极少涉及探究知识的方法,即重视结论性的或者说事实性的知识,而对程序性知识也就是那些引导学生如何去做的知识以及知识产生的过程涉及甚少,学生对不少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其之所在而不其所以来,更不知其所以去。”因此,新课堂追求的,并不是一种崭新的东西,而是原来本该就有却被我们忽视了的问题。新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力的,充满
9、了人文关怀、问题探索、知识魅力的课堂。一、追求一个“情感的课堂”。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的手来翻阅,我们的语文课堂究竟应该如何去翻阅孩子的生命。 1、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我常常在思索着: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我思量着:要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 每节课上,无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多么大的痛苦与挫折,教师都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绪,深挖教材、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教师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
10、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教师的语言、教师的眼睛、动作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曾告诫我:“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
11、极性。我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位教师在教学问银河这篇课文时,他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录像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他们的眼神充满了渴求。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教师随着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
12、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丁丁和牵牛花这篇课文通过丁丁实现了让奶奶足不出户就能欣赏牵牛花美丽身影的故事,表现了丁丁热爱、体贴奶奶的一片淳朴而可贵的孝心。教学中,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把学生带入作者情意和文章的内蕴中:“奶奶上了年纪,不能下楼了,她多么想看到美丽的鲜花啊!丁丁真想帮奶奶实现这个美丽的愿望,于是”作者、教师、学生“三情”共振,开启了学生感情的闸门,此时对老奶奶的爱、对丁丁的敬佩,对牵牛花的喜爱难于言表,感情得到升华,思想受到教育,“文”与“道”并行,相得益彰。 二、追求一个“对话的课堂”。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对话”过程:师生与文本
13、的对话,师生之间的对话,生生之间的对话。通过“对话”,师生积极互动,相互激活,共同发展,课堂教学处于动态之中。过去,我们强调教学设计结构的严谨和细密,一切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展开,而这种结构化的、封闭式的控制方式,强调的是对教材的记忆的内化,以及教学目标的完成,因而这种设计是维持式的,没有关注师生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新思想、新知识,影响了师生的共同的发展。余文森教授曾说:“老师对课堂控制得太严,学生的生成性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因为教师会使劲把学生往他预先的设计上引导,而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要打破这种结构,用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看待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新品质,
14、以及师生互动中所碰撞出的智慧火花,所激活的新知。因此,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文本对话”:在我的课堂中,经常会有这样的问话:“如果你是某某(课文中的人物),你会怎样说,怎样做?”引导学生去想像,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 “师生对话”: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 “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
15、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对话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营造平等、民主、真诚、和谐、充满人情味的课堂氛围,以崇高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珍爱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与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平等的交流,真诚的沟通,互相借鉴,互相启迪。师生互教互学,凸现创造和生成,张扬个性和人性,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三、追求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在我的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
16、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教学乌鸦喝水时,我们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我请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 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17、。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这样的欣喜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动,别“告诉”他,他会知道得更多! 2、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教师要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一位教师在教学车的世界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小小交通警、洒水车、让车等十余首儿歌,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车、交通规则方面的知识,而且无形中又认识了许多生字。另外,她还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老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
18、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 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追求一个“感悟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
19、,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山东省胜利油田教研室张义敏老师在设计月光曲一课时,充分利用体验朗读,帮助学生领悟文章情感,了解人物性格,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内容以后,张老师启发学生说:“同学们月光曲的谱写过程是多么感人啊!快读一读,把文中的贝多芬换成我,过读边把自己的所思所感尽情地表达出来!”他们不知不觉进入了文本,真正把自己和文中的人物融为一体,细腻的情感如涓涓细流汨汨涌出。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雨铃铛是一首非常美丽的儿童诗。“丁零当啷丁零当啷它在招呼小燕子,快快回来盖新房。”老师带着孩子们一遍遍地读着,细细地品味,孩子们简直
20、喜欢极了!于是,教师再引导孩子们:“你觉得春雨还在招呼谁?我们也试着写写美妙的诗句,好吗?”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写下了自己的诗句。 3、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五、追求一个“创新探索的课堂”。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传统教育上教师处于学生之上,其思想统治束缚着学生的思想。如:要听老师的话,要按老师要求的去做,似乎老师是真理之神,一切都是正确的,不容许学生对自己去怀疑甚
21、至批判,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勇于担负起打破这种传统教育思想束缚的开路先锋。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在已习惯了的接受性学习之外,学会探究性学习。什么是探究?探究是一种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其基本内涵是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它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只要是思维正常的人,都具有这种潜能。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把学生的这种潜能挖掘出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处于探究的冲动之中。我们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究之中深度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和能力的途径。爱因斯坦就曾说,他没有特
22、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我们在创设探究性情境时,注意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教学寓言寒号鸟时,李吉林老师这样导入新课:“这一课,李老师给你们讲个民间故事。很久以前,在很远的一座高山脚下,有一堵石崖(用粉笔勾画石崖)。如果在冬天的夜晚从山脚下经过,你会听到从石崖的缝隙里传来了小鸟哭叫的声音:哆罗罗,哆罗罗。所以,人们就给这种小鸟取了个名字叫寒号鸟(板书课题)。寒号鸟为什么在严寒的夜晚号哭呢?我们可以去问问它的邻居喜鹊,喜鹊就住在寒号鸟对面的大杨树上(用粉笔勾画杨树并贴上喜鹊的剪画)”这一课的导入,教者以讲故事这一儿童喜爱的形式,加上简笔画、剪贴画等手段创设情境,并提出学生感兴趣
23、的问题,引发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一上课就被深深地吸引住,取得了先声夺人的效果。学生就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自由、安全地提问、分析和思考问题,学生“不令而行”自己确定探究方法,安排探究程序,通过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并能及时学习进行反思和评价,进行调控,激励自己促进目标达成。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新课堂应该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当然,最重要的是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更新观念。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人才应是高素质人才,知识要渊博,同时还要能言善辨,坚强自信,表达能力强。只有认识这些,教师才会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学生也会勤奋刻苦地朝新的目标努力。这样,通过运用新的方法,坚持不懈,我相信一份耕耘,一定会有一份收获。参考文献:1李家栋、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开明出版社2003.(11)2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3傅华强,张银华,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4file:/D:/My%20Documents/都乐网-内容.htm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