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共青团工作要点(正式下发稿).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学校共青团工作要点(正式下发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共青团工作要点(正式下发稿).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0年全省学校共青团工作要点豫团学字2010年4号2010年全省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育人目标,不断深化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两大战略任务,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不断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巩固学校共青团工作在全团的基础性战略地位,努力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发展。高校共青团工作一、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1、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积极构建省、市、高校和院(系)四级联动的培养格局,团各省辖市委培训学生骨干不少于200人次,各高校团委培训本校主要学生骨干不少于200人次,院系团组织对各班级主要学生
2、骨干进行系统培训。完善建立各级各类“青马工程”种子库,将各类优秀学生骨干建档立册、跟踪培养,建立对学生骨干培养的评价考核机制。推进和实施“河南省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计划,面向全省高校选拔200名左右的大学生骨干进行集中培训。2、实施高校共青团“红网工程”。适应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潮流,及时调整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高校的软硬件优势,积极抢占工作新阵地和制高点,力争使互联网成为思想引领的新媒体、组织动员的新途径、服务学生的新工具、开展工作的新平台,率先在高校战线实现网上、网下“两线作战、联动并进”的整体工作转型。牢牢把握思想引领的核心目标,组织团干部通过在各知名网站论坛留言、开设博客
3、、加入网络非正式青年组织等各种形式,全员、全程、全域地做好网上舆情收集分析、引导社会观察、开展教育活动等工作。按照“纵向分层、横向分工、全省联网、扁平高效”的要求,建立以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社区网站、手机为主要方式,以团省委为枢纽、各高校团委为骨干节点的信息化联系指挥体系,及时通报信息,随时掌握网络舆情;不断加强网络信息员、评论员、策划员和技术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高校共青团网上思想引领队伍体系。3、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头脑,深入开展大学生“永远跟党走,争做新一代”主题教育活动,夯实坚定理想信念的思想基础。借助“五四”青年节、国庆节、国防主题教育
4、日等重大节庆日契机,广泛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中原崛起献青春”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成才报国的情怀。以“爱我中华”为主题,认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把时尚元素注入到思想引领工作中,进一步增强思想引领工作的时尚色彩,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4、发挥青年学生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做好“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各类青年学生典型的推报工作,树立一批体现时代要求、自立自强、品学兼优的青年学生典型,充分发挥榜样教育的优势,弘扬主流价值,引导文明风尚。二、以促进就业创业为重点,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1、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指导。对于大学生,加强就业创业教育的针对性,注重就业创业教育与学生专业、理论教育的有机结合
5、;对于高职高专学生,在必要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外,不断提升其人文素养。重视和发挥学生社团尤其是就业创业类社团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就业创业观念向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转变。开展“百名导师千场报告会”活动,重点指导1万名大学生就业创业。以促进就业创业为宗旨,以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为载体,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进一步规范和充实职业生涯规划、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等环节的工作内容和机制。举办第八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联合有关部门适时举办“河南省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突出实践指导,强化社会参与,从更高层次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能力。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
6、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主动了解社会、了解市场、了解农村,提高服务社会能力。2、搭建就业创业平台。扎实推进河南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积极开发校友资源,为大学生实践就业创业提供资金、经验等方面的支持。建立各高校就业创业信息员队伍,通过网络掌握大学生就业创业信息。协调省青年创业服务中心为青年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和信贷担保,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完善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网络联盟,做好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就业岗位发布、项目展示及岗位对接工作。3、完善大学生就业创
7、业见习基地建设。在巩固现有见习基地规模的同时,各高校要积极参与基地建设工作,每个高校至少再建立5个基地,逐步建立起学校党委领导下、团委与就业指导部门协同配合、各院系广泛参与的见习工作机制。要找准企业合理利益诉求和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契合点,对参与见习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培训,对参与见习基地创建工作的企业进行必要的引导,保障见习基地工作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团省委学校部将适时对见习基地建设情况进行抽查。4、切实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发挥学生会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参与高校有关学生事务的决策,拓宽学生代表和维护学生权益的渠道。密切关注与青年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做好组织化诉求反映工作。广泛
8、开展“一助一”结对扶助困难学生活动,在元旦、春节和中秋节等中国重要传统节日期间,关心和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深入实施“心理阳光工程”,加强高校团委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人员队伍建设,结合“525”中国大中专学生心理健康节,围绕学习、就业、恋爱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探索通过学代会、研代会以及“校长与学生面对面”等方式表达和维护学生正当权益,参与校园管理和建设。5、深化实施大学生校园文化行动。举办第十二届河南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广泛开展大学生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时尚内涵。高度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
9、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繁荣活跃校园文化。三、继续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维护高校稳定工作1、继续推进和完善高校维稳机制建设。加强以团干部、学生骨干为重点的舆情信息员队伍建设,通过重点网站、手机短信、校园BBS、QQ群等途径,做好学生舆情信息的收集;建立舆情信息月报制度,各高校每月编辑一期高校青年学生舆情分析报团省委学校部;深入青年、深入学生,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重点掌握苗头性、预警性信息,出现涉及高校内外学生群体性事件及突发性事件的信息要立即报送。通过团学组织调查、网络快速调查、专业机构委托调查等多种途径做好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工作。2、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认真做好重点时期、重点场所、重点活动的安
10、全防范工作,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制定、完善并进一步落实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针对重要敏感期和重大社会事件,启动值班报告制度,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围绕事件发生后的学生情绪疏导、秩序维持、矛盾调处等工作,研究确定领导分工和干部调配方案,建立应急处置工作队伍,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切实维护高校稳定。四、坚持党建带团建,加强高校团学组织自身建设1、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按照学校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工作推进方案要求,通过完善联系机制、加强工作督导、编发典型案例等途径,抓好第二轮推动和总结阶段的实施工作。遵循“着眼普遍性、把握规律性”的原则,结合不同类型学校已经确定的重点试点
11、课题,通过建立牵头学校联合攻关机制,力争在基层长期存在、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上有所突破,找准并提炼出具有推广价值的普遍性规律和原则。2、加强高校团的建设。普通高校要在总结过去工作经验和完善院系、班级传统团建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公寓建团、楼层建团、宿舍团建等团建新模式,填补团建空白点。切实加强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职业院校团的建设,以分类引导、校园文化活动、职业技能展示为切入点,全面活跃职业院校的团学工作。大力推进公办本科高校团委与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职业院校结成帮扶工作,加强联系,合作共建。3、加强高校团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团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共青团工作 要点 正式 发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