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行政管理学重点范围.doc
《自考行政管理学重点范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行政管理学重点范围.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行政管理特点: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法活动或执行政策的活动。2. 行政管理研究对象:其一是政府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其二是政府行政机关对其内部事务的管理。3. 行政管理学理论学派: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行为科学学派的行政管理学,决策理论学派的行政管理学,系统理论学派的行政管理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4. 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方法:规范方法、经验方法、案例方法、比较方法5. 什么是行政生态学模式:首先是农业社会的行政模
2、式,被称为融合型行政模式;其次是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被称为衍射型行政模式;再次是过度型社会的行政模式,即所谓的棱柱型行政模式。6. 为什么经济体质对行政管理造成影响,乃至于进行积极的改造:一方面,有些国家特定经济体制的确立往往是有意识地选择某种行政体质的结果,或者说是通过特定行政体质予以实现的;另一方面,当今各国无论何种经历体质,都要依赖于一定的行政机制才能有效运行。7. 政党制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其一,是通过自身的礼仪表达与礼仪综合功能,为行政系统提供有关社会民众的政治要求等方面较为专业、系统的信息,为行政系统的决策与管理活动提供依据。一般来说,政党力图形成人们对问题的某种倾向性,并在动
3、员人们支持和联合时发现新问题。其二,是运用自身所具有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在政府与社会之间建立起一座重要的桥梁,及时地把行政系统的有关政策信息反馈给政策制定者与政策对象双方。其三,或许是最重要的,就是政党的执政功能来实现自身的政治主张。8. 社会团体流通性对行政管理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团体构成行政系统与社会公众之间强有力的“媒介”,通过它的作用去的支持和有效实施。第二,社会团体不仅扩大了行政系统的效能,而且也塑造着行政系统本身,决定着行政运行程序与规则。与社会团体的发展相关的另一个重要的政治环境因素是政治社会流通性及其发达程度。参政渠道越多,通畅性越好,则民众参政的可能性或说社会流通的可
4、能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民众参政的广度与深度,广度越广,意味着民众参政的范围越广泛;深度越深,则表明民众参政的真实度及有效性越可靠。在社会流通性较系统的功能结构,在社会流通性较强的社会里,人们将有可能积极参政,通过各种渠道影响与制约着行政系统的功能结构,运行程度及规则的形成,推动行政系统最终按照符合民众整体利益的方向运行和发展;反之,在社会流通性不足的社会里,社会民众往往无从参政,最常见的就是消极参政,对现行行政系统持冷漠甚至低至的态度;不过,另一方面,行政系统的自身特性也会对社会流通性产生制约作用。一般来说,在封闭型行政系统条件下,社会流通性必然会大大削弱,而在实行开放式行政机制的情况下,则
5、有利于社会流通性的加强。9. 行政权力特征:行政权力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以及被授予行政管理权限的非政府组织;行政权力的客体是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所有的公民及由公民组成的社会组织;行政权力的目的是实现国家意志;行政权利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强制力。10. 行政权力来源:强制力;诱导力;组织制度;信息;个人因素11. 行政权力的公共性体现在哪方面:第一,行政权力的主体只能是公共机构,而不是个人或私人组织。第二,行政权力活动的领域是公共事务,不是私人领域。第三,行政权力的目的是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是为私人利益服务。12. 行政权力的有限性体现在哪方面:1.行政权力作用范围是有限的(行政权力严格限定在公共
6、领域,凡公民个人或私人组织无法承担的事情,政府才有资格去承担,行政权力存在的价值在于只做个人无法做到的事情。)2.行政权力行使的方式是有限的(强制力量只是在穷尽其他一切手段后,作为一种备用手段和一道最后屏障。如滥用强制力不当,给相对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有关责任主体及责任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行政权力方式的有限性还体现在,必须在程序方面对行政权力进行限制,必须严格遵守一定的程序,必须严格遵循一定的程序,必须按照法律预设的方式、方法、步骤进行,限制掌权者恣意、专端的行使权力,对行政权力的程序性限制主要集中在时间、行为序列、空间和身份四个方面实现对行政权力的控制。)3.行政权力是受监督和制约的(历史时
7、间证明,如果对权力不加以监督和约束,权力行使者很可能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行政权力很容易不恰当地侵犯公民权利。一方面,以权力限制权利,另一方面,以权利限制权力。)13. 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之间的关系:就行政责任的性质而言,由于行政权力的公共性,决定了行政责任是一种公共责任;就行政责任产生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基于行政职权关系而产生的责任;就行政责任的大小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与行政权力相对等的责任。14. 西方发达国家地方分权化的主要原因:由于政府面临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中央集权制难以适应这一变化,出现了危机。【1.地方分权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放权给地方,能够更好地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使他们
8、因地制宜,灵活地处理地方事务,提高工作效率);2.地方分权式为了适应现代化经济的发展(在发达国家,已经出现工业化的衰退和信息经济的兴起。信息时代的到来也使社会发展到更高程度的差异化和复杂化,地方分权是信息社会的分散化和多样化的必然结果。)3.地方分权是为了适应政治民主化的需要。(政治民主化的发展,是导致地方分权的重要因素。)】15. 我国改革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的具体内容: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权范围;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实现地方分权和基层自治;健全和完善对地方权力的监督。16. 行政职能、行政政治职能及社会管理职能的关系:行政职能是国家职能的构成和体现。
9、国家有两种基本职能,一种是政治统治职能,一种是社会管理职能。行政职能是国家职能的构成部分,必须执行和体现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体现国家意志的要求,反映政府所代表的的国家的性质和活动方向,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所赖以存在与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类型和性质的国家,其行政职能的性质和方向是不同的。由于政治统治职能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管理职能为基础,国家存在是为满足一般共同需要而存在,尽管国家的阶级本质不同,但都必须适应国家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承担社会公共管理职能,行政职能必须体现和执行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以服务社会公共利益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因此行政职能带有很强的公共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行政职能更多
10、表现为一种社会公共管理职能。17. 我国改革开放前行政职能的主要弊端是什么:造成政府机构膨胀;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企业和社会缺乏动力机制;容易产生腐败。18. 我国行政职能转变必要性:所谓行政职能转变,是指为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需要,面对行政职能进行的转换,重组和优化,是对政府的行为方式及职能结构体系的调整。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1.第一,转变行政职能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第二,转变行政职能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第三,转变行政职能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第四,转变行政职能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第五,行政职能转变是机构改革的动因和基础。19
11、. 我国行政职能转变主要内容:职能重心转变;职能方式转变;职能关系转变20. 什么是行政管理机构:行政管理机构是按照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依照一定程序组建起来的,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履行各种行政职能的国家机关的总称,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为行政机关、政府机关等21. 行政管理机构设置原则:适应性原则;协调性;权责相称;精干高效;法制性原则22. 我国国务院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组成方式:我国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人、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国务院的办公机构和各职能部门机构共
12、同组成我国中央人民政府的行政管理机构。23. 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程序的基本环节是什么:提出行政管理里机构设置的理由并设计出初步方案;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评估和论证;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批准;读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落实与实施。24. 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目标:在当代,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总目标是: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国家行政干部队伍,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具体可以分为四个方面:1.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2.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3.按照
13、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权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4.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法制建设25. 我国多次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经验:第一,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被转变政府行政职能作为机构改革关键;第二,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把精兵简政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作为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第三,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既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坚定不移的迈出改革步伐,又充分考虑各方面可承受的程度,审慎推进改革;第四,坚持机构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妥善安排分流人员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第五,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26. 我姑国家预算
14、程序和内容:1.预算编制,即按照量入为出,确保重点、统筹兼顾、留有后备、积极可靠、稳定增长、综合平衡、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原则编制预算方案并经国家权利机关审议通过的过程。2.预算执行3.决算管理。另外,预算管理还应包括扩预算外资金管理。预算外资金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各地方、各部门和各单位自行提取、自行使用的财政资金。27. 我国审计机关的审计内容主要有:1.预算审计2.预算外审计3.金融审计4.国有资产审计5.国家建设项目审计6.社会保障审计7.外国援助或贷款审计28. 我国对有效提高会议质量的主要措施有:1.严格执行会议审批制度,不合乎条件标准的会议一律不准举行。2.建立健全并严格实施包括会议
15、规则在内的一整套会议制度,以这些严格的会议制度约束以会议有关的行为。3.科学、有效、充分地做好会议准备工作,开会前应使每一位与会者明确会议的目的、宗旨、议题,掌握有关文件材料并做好发言准备,不开“空手”会,不开无准备的会。主持人和与会者应具有足够的权利和明确的责任,以保证议而有诀,诀而有行。4.严格控制会议人数、不允许无关人员与会、尽量让人数控制在能有效交流信息、形成法定有效决议所允许的最低限度内。5.保证会场秩序,尽最大可能为会议创造各种有利的物质条件、环境条件、卫生条件。6.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灵活运用图版、实物模型、照片、广播、电话、录音、录像等用具和设备。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与质量,
16、缩短会议时间,提高会议效果。29. 机关信息工作管理的主要内容有:1.确立组织保障,建立信息工作机构。2.制定信息工作标准和计划,并组织和监督实施。3.规划信息网络,并组织和监督其运行。4.对数据库、信息库的建设进行规划,确立起构成规则、运行和适用规则,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5.进行检查评比、督导其建立健全制度标准,总结推广经验等方式,指导下级机关的信息工作。30. 经济行政管理是指:经济行政管理是指政府及其管理机构代表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求,为实现预期的经济发展目标,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和措施,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的管理过
17、程。31. 行政管理行为是指:所谓行政管理行为,就是指行政管理者为了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并使之努力工作以有效实现行政管理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组织、领导、沟通以及指挥、协调等行政活动的总和。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行政管理行为是行政管理者作用于被管理者的行为。二是行政管理行为是行政管理者调动被管理者或其下属积极性的行为。三是,行政管理行为的主体是行政管理者,但在行政管理行为过程中也离不开下属的积极参与。32. 什么是行政组织的变革趋势:行政组织变革是指行政组织的变化与革新过程。当代行政组织变革的趋势主要围绕着行政组织结构、行政组织权力关系等方面进行的。1.行政组织结构的变革趋势(在横向结构上,行政组
18、织的变革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职能部门之间的地位由不平衡走向平衡。另一方面,随着政府职能的调整,相应的部门有减有增。在纵向层级上,行政组织结构有从尖塔型结构向扁平型结构发展的趋势。此外,为了克服行政组织层级过多的弊病,行政组织团队化也是近来行政组织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2.行政组织权力分配关系的变革趋势(一方面,在行政组织体制内部,既出现了横向分权趋势,又出现了纵向分权趋势。另一方面,行政组织部分权力向社会组织转移。当社会自治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尚不发达时,行政组织几乎把全部社会生活置于其控制之下。但当社会能够通过各种自治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进行自我管理的时候,政府还部分权力于社会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行政 管理学 重点 范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