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接种门诊制度.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接种门诊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接种门诊制度.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接种门诊制度 预防接种人员工作职责 1、预防接种人员经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资格认证,人员数量配置与辖区内服务人口数量、服务周期相适应,熟悉业务知识,有应急处置能力,相对稳定。 2、预防接种时应有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登记、预检、预防接种等各项工作,卡介苗固定专人接种。 3、接种人员穿戴工作衣、帽、口罩,双手要洗净。做好室内清洁,使用消毒液或紫外线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4、预防接种前要向儿童监护人告知本次接种疫苗的有关内容,严格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和本规范的要求实施预防接种,预防接种后现场留观30分钟,无反应方可离开。 5、做好预防接种基本资料的收集、保存、报告工作。 6、实施信息
2、化管理的预防接种门诊应及时将相关预防接种信息及资料录入计算机系统。 疫苗管理制度 1、应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疫苗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做好疫苗的计划、分发和管理工作。 2、应根据免疫程序、年度工作计划、预防接种服务形式、冷链储存条件以及应急接种需要等情况确定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储存数量。 3、在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应当索要疫苗销售方或配送方本次运输过程的温度监测记录。对不能提供温度监测记录或者温度控制不符合要求的,不得接收或者购进,并应当立即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 4、在接收疫苗时,应对疫苗品种、剂型、数量、规格、批号
3、、有效期、供货单位、生产厂商等进行核对,做好记录。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年备查。 5、应当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储存、分发、供应记录。记录“疫苗出入库登记表”。记录应当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6、各种疫苗贮存、运输必须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进行。要经常核对疫苗出入库情况,日清月结,定期盘点,做到帐、物相符。 7、发现包装无法识别、超过有效期、来源不明等疫苗,应当逐级上报。需报废疫苗统一回收至县级以上疾控机构,在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监督下销毁,并保留记录5年。 冷链设备管理制度 1、冷链设备应按计划购置和下发,建立健全领发手续,做到专物专用,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2、
4、冷链设备要有专门房屋安置,正确使用,定期保养,保证设备的良好状态。 3、建立健全冷链设备档案,并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4、对储存疫苗的冷链设备进行温度记录,记录保存2年备查。 5、应有专人对冷链设备进行管理与维护,冷链设施、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符合规定要求。 6、冷藏车和冷库的安装与调试必须由专业人员承担。冷链设备的报废,严格按照国有资产管理规定执行。 预防接种工作制度 1、预防接种场所室外要设有醒目的标志,室内清洁、光线明亮、通风保暖,并准备好预防接种工作台、坐凳以及提供儿童和家长留观、等候的条件。 2、预防接种门诊应当按照咨询/登记、预防接种、留观等内容进
5、行合理分区,确保预防接种有序进行。预防接种室、接种工作台应设置醒目标记,在预防接种场所显著位置公示相关资料。 3、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预防接种前,应核实受种对象,当告知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并如实记录告知情况。 4、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预防接种前,应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预防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询问的内容;当对受种者的健康状况有怀疑时,应建议其到医院进行检查后,决定是否预防接种。 5、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在预防接种操作前再次进行“三查七对”,无误后予以预防接种。接种后及时在预防接种证、卡、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记录接种疫苗相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接种 门诊 制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