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期末总复习.docx





《2023年期末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期末总复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期末总复习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课:我的父亲母亲 1、家是我们成长的根据地,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 2、父母对我们的爱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等) 3、在家庭中爱我们的只有父母吗?(其实在家庭中爱我们不只是我们的父母,我们还沐浴在亲情的阳光里,这份亲情还来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他们都用不同的方式把浓浓的爱传递给我们。) 4、你与父母产生隔阂的客观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觉得父母的爱跟以前不同?) 有时候父母整天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家庭和子女。、作为具有多重身份的社会成员,父母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子女身上。我们渴望父母的
2、爱,但有时也许我们太看重形式了。、随着我们不断成长,父母给予我们爱的方式和以前有所不同。、我们已经长大,有了更多的理性判断,对父母的要求也更高了 5、一位父亲,每天都很晚回家,难得那一次在天黑前回来了。他发现五岁的儿子正倚门等他。还没说话的父亲先听到儿子的问话:“爸爸,你一个小时赚多少钱?”父亲说:“你很想知道吗?那我告诉你,我能赚20元。”儿子转身走进自己的房间,捧出一堆皱巴巴的零钱,对爸爸说:“我攒了好长时间,现在终于有了20元,你明天能早点回家吗?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饭。” 请对以上父子的言行进行分析。 答:(1)作为孩子,尤其是一个五岁的孩子,希望父亲经常陪陪自己是很正常、正当的情感要求。
3、也正是因为年龄小,所以不理解这也是父亲的一种爱以自己的劳动来承担对家人、孩子的责任。(2)父母整天为工作忙碌而不能与子女相伴,其实也是对孩子的一种爱,只是爱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与子女相伴是爱,努力工作为家庭提供经济保障也是爱。(3)我们期盼父母的爱,同时也应该多一份对父母的理解和尊重。 6、评价:张大爷收到儿子的一封信: 新时代,新风尚;自己挣钱自己花:哪有余钱寄回家。 答:其实在生活中,我们通常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就是对父母的爱,可张大爷的儿子并不会爱自己的父母,作为父母的他们并不需要子女的回报。只求子女们幸福、和谐。 7、简要说说“儿行千里母担扰”( 怎样与家人相处?) 答:亲情是世界上最灿
4、烂的阳光,无论我们走多远,飞多高,父母的目光总是在我们的背后的,我们永远的父母心中的牵挂。、我们应与父母互敬互爱。、我们应该具有与家人同呼吸共患难的家庭责任感。作为父母,他们并不求回报,作为子女,我们也无以为报,只求与他们共呼吸、共甘苦。生活顺利和时候,我们一起分享快乐、幸福和温馨;生活困难的时候,我们也应该一起坦然面对。 8、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父母不但赋予了我们生命,而且为家庭做出了诸多贡献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亲敬长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孝敬父母收获的是甜蜜。 9、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 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中,从小事做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多与父母沟通交流,多征求他们的意见。承担
5、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 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而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一件件小事上。 10、P10的勇敢的人你来说说罗军是一个什么的人? 答:因为是她生育抚养了罗军,母恩天高,毕生难报。罗军发自内心的一声呼喊,是孩子将自己与父母联系在一起的心灵之链,是同呼吸、共命运的家庭责任感的体现。 11、父亲节和母亲节分别是什么时候? 母亲节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父亲节是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 第二课:家庭剧场 1、避免与父母冲突的办法有哪些? 自己的脾气要平和,不可太情绪化多与父母亲沟通交流创造机会;经常做事。不用生硬的语言或作出过激的行
6、为。 2、解决与父母间冲突的办法有哪些? 认真倾听 善于体谅。主动交流 主动道歉 创造机会 控制情绪承担责任 达成协议 3、与父母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进入青春期的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是难免的,一方面,我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应该拥有独立自主的权力 ;另一方面,父母还不习惯我们的“长大”不适应我们追求独立自主的愿望和行为。这是一对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发生冲突。 第三课:闲话“家”常 1、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的民族,家的观念根深蒂固,人们以爱心和孝心构筑起和睦、友爱、团结、稳定的家。只有家庭这个社会小细胞安定了,才会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 2、下列表现“家规”的蓍作有A、礼记B、颜氏
7、家训C朱子家训D、三字经 3、家是我们全家人共同的地方,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爱护,建立和谐家庭A、需要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B、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C、为家庭的前途共同努力 4、怎样对待中国传统家文化? 中国传统家文化的精华,使我们今天应该继承和弘扬的。但由于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传统家文化中的封建糟粕应该被摒弃。 5、中国的大文豪鲁迅曾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写道:中国的“圣人之徒”以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1)你是如何看待鲁迅的这段话的?你赞成这段话的观点吗? 鲁迅在他作品中的这段话,实则是一种对封建礼
8、教和所谓“家规”的一种批判。不赞成。这段话有点类似于“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陈词滥调,这是一种带有时代局限性的陈旧观念。试问:难道父亲有不对的地方,也要子女们听从吗? (2)对于我们家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当持什么态度去看待呢? 我们应该辩证地去看待。毕竟传统家文化流传至今,有很多内容已经脱离了时代,观念陈旧,我们应有鉴别地继承和发扬,而对于一些夹杂着封建糟粕的观念,诸如“父为子纲”之类的,我们应当坚决摒弃。 (3)你还能收集一些有关中国传统家文化的诗歌、俗语和小故事吗? 如:“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河山”“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等, 6、中国一直以来是子代依赖于父代建业,父代依赖子代养老,我们
9、的养老模式是“反哺式” 的,孝道作为一种传统美德,一直是维持社会伦理的重要支柱,而西方国家的养老模式是“接力式”的,每代人只有一个义务,就是哺育孩子,老人不需要子女的赡养,养老问题由社会保障体系来解决。 7、中国家庭结构的变迁轨迹和形式中国家庭结构的变迁轨迹是:家庭规模逐渐缩小。、这种变迁在形式上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家庭、如主干家庭、联合家庭的比例逐步降低;另一方面是小家庭,如核心家庭、夫妻家庭及单身家庭的比例有所上升,其中核心家庭越来越占据主要地位。 8、一个美国人从中国回国,他的朋友请他谈谈观感。他说:“在中国吃一餐饭,要打架三次。”他解释说:“一进餐厅,为了推让座位,主客就开始互相
10、拉扯;接着上菜,主客又要你推我挡一番;最后为了付账,更会开展一场精彩激烈的争夺战。”(1)这则幽默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说明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 (2)面对各国文化与习俗的差异,怎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当地主流文化中? 答:对不同文化和习俗要保持客观、平等、尊重的态度,要从欣赏的角度看其他文化,要多找共同的地方,要掌握交流的方法 第四课:青春故事 1、人们通常将人生11岁到 17、18岁这段美好的年华成为“青春期”。它是人由少年到成年的过 渡时期。 2、如何正确认识青春期的逆反心理? 、青春期产生逆反心理是成长过程中,正常现象,或多或少地会发生在每一个成长中的青少年
11、身上。、从某种意义上讲,逆反是走向成熟的一个关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过好这个关隘,如果过不好,可能会给自己的整个人生道路蒙上阴影。 3、逆反心理的危害:情感伤害、经济损失、阻碍家庭和个人发展等恶果 4、如何走出逆反困境? 、培养多向思维;、设身处地的分析;、学会控制情绪;、第三方立场; 、坦陈意见;、更换对象;、以认知化解情绪;、主动倾诉。 5、追求流行风的原因:、显示自己的时髦,赢得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地位。、更好地凸显个性,焕发青春光彩。、青少年接受新鲜事物快,喜欢美,喜欢追求新奇事物。青少年的思想是开拓的,大胆创新不安分,富有冒险精神。猎奇心理喜欢以新面貌出现的东西,被新奇的观念所左右 6、盲
12、目追求流行风的危害。、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荒废学业,引发虚荣心;、过渡爱慕虚荣,丧失理想信念和意志品质,浪费大好时光丧失个性偏离正道、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7、作为中学生如何对待流行风? 清楚自己真正适合什么,需要什么。理智有度,择其善者而从之。提高自己的控制和辨别能力。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有益活动。 8、如何看待偶像崇拜? 偶像崇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青少年会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偶像的认同,进而仿效起行为方式、仪表特征。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有自己追逐的“星”,追“星”是青春期少年的正 常心理需要。真正的“星光”,应该是汗水的闪烁和内在美的光华。 9、盲目追星的危害:丧失理智。危害青春。
13、浪费时间、影响学业丧失自我、空耗青春。容易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对人格发展不利。 10、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追星? 不疯狂盲目追星。摒弃狭隘心态摆正自己与明星的关系。学习他们的内在美。 11、放学路上,有位同学看到几个中学生模样的人陆续走进一家游戏厅,便也要跟着过去。同伴批评他时,他不服气地说:“又不是我带头的,况且别人能进,为什么我就不能?”请就题中该同学的错误言行选择一个角度,运用所学知识说服其改变主意。答:喜欢新鲜事物对青少年来说是正常的心理特征。流行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有积极向上的,也有消极颓废的。我们不必一味反对流行事物,但是我们应把握自己,不偏离正道,别让自己被流行风吹跑。 12、武汉
14、女粉丝为思念谢霆锋而跳河寻死;17岁的偏瘫歌迷周枫为周杰伦走遍六省,最后吞下30粒安眠药; 当赵薇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有小学生模仿小燕子的行为,上吊而亡。 (1)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要正确对待偶像崇拜,不能盲目崇拜和模仿。 (2)请你谈谈,青少年应该如何来正确看待偶像崇拜? 答:对于偶像崇拜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来看待,一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形象,喜欢明星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我们可以追星。但另一方面我们不能为之着迷,特别是不能迷明星的外表,盲目地模仿崇拜,而是应该看到他们“光环”背后的努力和艰辛。从自己崇拜的偶像身上汲取向上的奋斗的力量,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不断的完善自
15、我,这才是崇拜的目的。 第五课:我们不是“水晶人” 1、没有秘密长不大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青春期的孩子认为自己长大了,长大的标志就是与父母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于是萌生了独享一片心灵天空的愿望。秘密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走向独立是长大成人的基本特征之一,而拥有个人秘密并能恰当处臵是走向独立的一个基本要求。有秘密的水晶人是永远长不大的。 2、如何正确区别对待秘密? 在成长过程中,有些事情可以保密,而另外一些事情不能保密,比如使自己心理压抑、难以排解的事情,可能给自己带来危害的事情,或者违反法律的事情等。有了不能保密的事情,应该找可以信赖的人倾诉,或者向有关部门反映。 适当
16、的倾诉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也能使我们从他人那里获得帮助。 3、隐私是指公民不愿意为人所知或不愿意公开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秘密。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个人信息,个人活动,个人领域。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父母侵犯未成年人隐私的解决办法 应该多与父母交流沟通,有礼貌地告诉父母这是自己的秘密,自己有权保守这些秘密,如果父母不经过自己允许擅自窥探,那么就违法了法律的规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若父母不听劝阻仍窥探自己的秘密,可向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反映,请求对父母进行批评教育。如果父母侵害秘密的行为给自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期末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