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拼音与识字教案.docx





《2023年拼音与识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拼音与识字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拼音与识字教案 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一年级上册编写说明 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在总体上分成 4 个部分:第一部分,入学教育 (3 课 ) ;第二部分,拼音与识字 (15 课 ) ;第三部分,识字 (6 组,分别安排在“拼音与识字”及阅读单元后 ) ;第四部分,主题单元 (5 个 ) 。 现将教材编写的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一、入学教育 “入学教育”共有 3 课,其内容分别为:我们爱学校、语文大课堂、写字读书的姿式。“入学教育”呈现方式以生动、活泼的图画为主,其编写意图是: 1 考虑学校教育与学前教育的衔接,在儿童学前口语水平的基
2、础上,引导儿童来到学校新的环境后敢说、爱说,初步学会规范学前语言,达到会说。 2 通过观察图画、说说、走走、看看、做做等活动,了解学校的新环境。 3 引导学生认识学习语文的新课堂,向学生渗透“生活处处可以学语文”的大语文观念。 4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拼音与识字 为了充分发挥汉语拼音帮助识字的作用,本册教科书在入学教育之后安排了 15 课“拼音与识字”的教学内容。考虑到汉语拼音对初入学的儿童比较枯燥和抽象,教科书在拼音部分特别注重为儿童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安排活泼有趣的练习活动,寓学于游戏,融学于快乐,引导儿童在游戏中找到学习拼音的门径和规律,并把学拼音与识汉字及学语言有机地
3、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拼音学习阶段充分地感受到学习拼音的乐趣,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拼音与识字”部分编写的主要特点: 1 多元化的灵活多样的字母呈现方式,引导儿童运用多种方法学习字母。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拼音字母呈现方式偏于单一是儿童感到学拼音比较枯燥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使拼音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本教科书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字母呈现方式。 用儿歌描述字母的音形。 如“嘴巴张大 ( 字母读音及发音口形 ) 。 公鸡唱歌 ( 形象的字母发音 ) 。 水中白鹅 ( 字母的音与形 ) 。 我学拼音多快乐 ( 培养儿童学拼音的兴趣 ) 。” 创设情境引出字母。 提供一幅情境图画,如爸爸妈妈带我
4、上山坡看大佛 ( 游览观赏文物古迹 ) ,引出 b p m f ,引导学生感悟情境、词语、音节与字母的联系。 读多功能儿歌学字母。 如“蜻蜓低空飞。 鱼儿水上跳。 蚂蚁忙搬家。 长蛇溜过道。 乌云布满天。 大雨要来到。” 儿歌的多功能作用表现为:可引出要学的字母;可用来复习学过的字母;可从中找出音节拼读或整读;可利用拼音自主识汉字;可激发儿童阅读兴趣,发展语言;可从儿歌中学到科普知识;等等。 以上列举的三种方式仅为本册教材中字母呈现方式中比较典型的几个例子。这些富于变化、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呈现方式,总结了长期以来我国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经验,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儿童学习拼音的兴趣,同
5、时引导儿童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掌握知识。 2 体现教学要求的多层次,以适应不同程度、不同地区师生的教与学,为师生留有选择的空间。 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教科书为音节的学习提供了多种方法:连线拼读;音节不出现连线,用变化的色彩分开声韵母 ( 可拼读,也可整读 ) ;带介音的音节,教科书中同时出示三种方法:一是声母、介母与韵母三部分连读,二是声介合母与后随韵母连读,三是声母和带介母的复韵母连读。用哪种方法教与学,由师生自主选择。 3 游戏性的趣味练习,寓练于乐,及时巩固拼音知识。教材中的拼音巩固练习多是在游戏中进行的,使传统拼音教材枯燥单一的练习面貌焕然一新,变得生动有趣。主要的游戏形式有:摘苹果,连一连
6、,我帮小动物拼一拼,我比小猴子摘得快,找朋友,等等。 4 在“拼音与识字”的 1 10 课与 11 15 课之间安排了两个“语文七色光”,及时进行拼音知识的阶段性复习巩固,突出了拼音知识的整合运用,注意通过趣味游戏的方式揭示学习拼音的规律,教给方法。如针对上两点规律这一难点,编了儿歌:“小见了和,泪珠滴了两大颗;小见了 ,擦干眼泪笑嘻嘻。”这个“语文七色光”承上启下,既总结了前面的拼音学习内容与方法,又为下一步的拼音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 边学拼音边识少量汉字 ( 共安排了 61 个只识不写的字和 12 个会识会写的字 ) 。这些汉字是从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学生常用字表中选取的。这样使
7、识字提早起步,同时使拼音在识字中得到巩固和应用。 6 通过儿童导学的方式,激发儿童学习兴趣,揭示学习方法,引导儿童发现规律,自主学习。如“我跟老师学字母”“我喜欢学儿歌”“我会讲图”“我发现”等等。 三、识字 本册教科书认真落实课程标准中对识字的要求,体现了对识字教学的充分重视。识字教材的编写,力求用儿童熟知的语言素材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意教给儿童识字方法,揭示识字规律,引导儿童积极主动地识字,多识、快识。 本册教科书识字部分编写的主要特点是:总结了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经验,集各家识字教学改革之所长,采取了多元化的识字方式,开辟了多种识字渠道。 1 坚持在阅读中识
8、字,识写分步进行,多识少写,逐步达到识写统一。 2 单编识字教材,配合在各单元后 ( 本册编有 6 组识字,共 12 课 ) 。这些单编的识字教材有两条线索:一是识儿童身边的、生活中熟知的字。如数字一至十,姓氏,学校生活中每天要见到的教室、办公室等标牌,家里的家具名称,水果名称,书本文具名称以及生活中常见的服装、日用品、食品、街道名称等,体现了生活中处处都可以识字的理念;二是利用汉字规律识字,使儿童在认识汉字规律的同时运用规律,自主识字,多识、快识。这两条线纵向贯穿本年段的教材中。 本册体现汉字规律的主要呈现方式有儿歌、韵语、分类揭示规律等,主要形式有: 会意字。如“小大尖、小土尘、日月明、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拼音 识字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