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版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及人教版教材变化.docx
《2023年版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及人教版教材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版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及人教版教材变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版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及人教版教材变化 校本培训材料: 2023版数学课程标准及教材变化解读 根据教研室秦主任对2023版新课标解读,对照新旧两本课程标准,同时结合网络上的资源,主要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3年版)(新课标)与原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原课标)的变化给各位老师作一个汇报: 数学课程标准(2023版)是以(原课标实验稿)为蓝本经过修改而成的。与原课标相比,2023版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 新修订课标主要呈现以下变化: 一、整体结构的变化 原课标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新课标仍为四个部分,只
2、是把“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而且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两部分,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 原课标: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
3、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标把实验稿的第 一、 二、三句话进行了浓缩、提炼,表达更精准、确切。增加了一句话,说明了数学的地位及作用。 新课标: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 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基本理念的变化: “6条”改“5条”、“三句”
4、变“两句” 1、“6条”改“5条”: 基本理念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 原课标: 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评价信息技术 新课标: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将原标准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数学课程的性质表述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 由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
5、课程这些本应被“突出体现”的属性在实际教学中有被弱化(或“异化”)的倾向;因此,新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本质属性的进一步作了强调。 此外,将原课标中的第3条“数学教学”与第4条“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整体上阐述数学教学活动的特征。 2、具体变化 数学课程: 原课标“三句话”: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新课标“两句话”: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修订后与过去的提法相比:出发点不变(人人、不同的人);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有更强的时代精神和要求(公平的、优
6、质的、均衡的、和谐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课程内容 原课标: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新课标: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新课标强调要充分利用现实背景材料,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活动 新课标要求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
7、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的学习更加多样化,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原课标提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新课标提
8、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可以发现新课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时并不排斥教师讲授知识。 学习评价 原课标:“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新课标: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
9、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可以发现,过程与结果、学习水平与情感态度在新老课标中同等重要。 信息技术 原课标: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
10、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 新课标强调既要开发运用,更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关于课程设计思路的修改: 1、三个学段划分保持不变; 2、对课程目标动词及水平要求的设计基本保持不变,增加了目标动词的同义词(新课标P72) (1)了解,同类词:知道,初步认识;(2)理解,同类词:认识,会;(3)掌握,同类词:能。 (4)运用,同类词:证明。(5)经历,同类词:感受、尝试。(6)体验,同类词:体会。 3、对四个课程内容的名称作适当调整; 原课标: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修改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空
11、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其并无本质变化,只是数学家更倾向于用“几何”这个词,这样突出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对象及其体系。 而“实践与综合应用”改为“综合与实践”,更突出了“综合”、“过程”,重过程是本次课标修订一大特色。 4、对课程内容中的一些关键词(也就是数学核心概念)作适当调整。 原课标: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 新课标: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并专门阐述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与原课标相比,在这10个核心概念中,有一些是新增加的:运算能力、模型思想、几何直观、创新意识;有一些是名称或内涵发生较大变化的: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数学课程 标准 解读 人教版 教材 变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