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州大学城规划.docx
《2023年广州大学城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广州大学城规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广州大学城规划 一、大学城规划概况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经过专家论证研究,2023年3月2日,广州市委常委会议讨论通过将新造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作为广州大学城的选址。随后广州市城市规划局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广东省高教建筑规划设计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家单位参加广州大学城概念规划咨询工作。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在四家咨询方案的基础上,充分吸取研讨会和各大学的意见,编制了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市东南部,选址番禺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邻长洲岛。与琶洲岛举目相望,规划范围43.3平方公
2、里。距广州市中心约17公里 ,距市桥约13公里,距广州新城约17公里。 广州大学城的发展定位为国内一流的大学园区,华南地区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交流的中心,是“学、研、产”一体化发展的新城市,面向21世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广州国际化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生态化和信息化的大学园区。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城市发展规划“南拓、东进”的位置上,在城市空间发展关系上,其选址正好位于广州的南拓轴上和都会区中,有利于实现良好的城市功能互动,提高广州城市建设的综合效益;在产业空间发展关系上,位于以产业为特色的广州新兴产业轴上,通过轴上的产业实体互动,形成“学、研、产”一体化的城市创新基地,有利于知识创新、产业创
3、新和科技创新,提高广州市的综合竞争力;在交通区位上,位于“广州高速公路交通、轨道交通、普通道路交通、宽带网络信息交通”四位一体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中,大学城的多元交通需求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在文化区位上,附近既有以黄埔军校为代表的近代史迹文化,又有以余荫山房和宝墨园为代表的传统与现代岭南园林文化,还有以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和广州生物岛为标志的现代岭南生态文化,更有广州各高校的校园文化,周边地区浓郁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广州大学城校园文化的建设;在广州旅游网络体系中,广州大学城正好处在“三线一中心”的东南水乡旅游线上,校园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将使广州大学城成为广州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广州大学城现有10所高校
4、进驻。2023年9月第一批约4.5万名大学生已先行进入大学城, 2023年9月在校学生人数约13万,2023年大学城全部建成后总规划人口预计将达到35万人,相当于一座中小城市。 二、广州大学城总体规划设计 (一)用地和人口规模。广州大学城规划范围约43.3平方公里,其中可建设用地面积约35平方公里。大学城规划人口为3540万人(包括村镇人口),其中学生人口约18-20万人,教师人口约1.5-2万人,员工人数约35万人。高科技产业从业人口约23万人左右,村镇人口5万人,不可预测人口35万人。 (二)规划理念。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采用了“TOD”(交通引导开发)的发展理念、“组团生长”的结构理念、“
5、网络组织”的功能理念、“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和“数字化” 虚拟城市的概念。 “TOD”(交通引导开发)的发展理念 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中提出了“政府通过预先控制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并以良好的基础设施带动沿线、沿站地区土地开发”的TOD发展模式。大学城的发展将与城市干道和快速轨道交通结合。 “组团生长”的结构理念 组团是一个开放的、可生长的系统,组团的规模和数量可根据高校进入的情况调节,每一个组团的发展并不影响其它组团。对于大学城来说,保持各学校的特色与资源的高度共享同等重要,在发展规划中,各高校相对独立的集中于某一组团内发展,而各组团的某些共享度较高的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及研究设施
6、等通过网络体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网络组织”的功能理念 大学城是一个活跃、创新的区域,它的物质空间、功能组织应当以有利于促进各种交流的发生、资源的共享为目标。大学城通过构造教学、科研、生活的功能网络及道路、绿化等连接网络,形成完整的网络体系。 “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 大学城处于广州市生态结构的核心,同时它的功能本身也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学城发展规划“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综合表现在道路和建筑布局、生态绿化网络的建立、生态区域的保护、较低强度的开发、公共交通的提倡等方面。 “数字化”虚拟城市概念 广州大学城是一个数字化的高科技城市,在网上可按照大学城的物质实态虚拟大学园区建设情况。虚拟大学城也
7、有结构清晰的公共“空间”:一级共享的信息资源与大学城的城市级共享设施相对应;各分类信息服务器与组团级共享设施相对应。大学城的居民可以在网上走进和实际建筑相对应的虚拟建筑,居民还可在网上进行交流、咨询、服务等活动。 (三)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 广州大学城的规划结构重视大学城作为一个特定功能的“城”的特征和其作为一个大学集中地的特点。以资源的分级共享为原则,其空间结构层次为城组团校区。大学城作为一个特定功能的新城区的“城”的特征集中体现在依托南北向交通干道和地铁站点形成的带状发展走廊上。在两个地铁站点的辐射范围内,布局了大学城的城市级共享设施,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商业中心和大学城所特有的中心,前者包括大
8、型的商场、超市、办公等设施,后者如公共教学设施、城市公共图书馆等。在小谷围岛的中心,布局了大型的生态公园、体育中心和少部分低密度的公共设施如图书馆等,以体现大学城作为广州生态结构中的“绿心”的特点。 校区作为大学城的基本功能单元组合形成分散的组团式结构,各组团围绕“软核心”(生态公园)设置组团级资源共享设施,组团具有自组织生长的可能性。组团规模以教学科研要求和大学共享设施辐射范围为标准确定,形成七个次级组团,组团的规模在2.53平方公里左右。分级组团内包括大学教学区、生活区、教学资源共享区。学生生活区布置在市级共享核心、组团级共享设施、教学科研区之间,便于充分利用共享资源。教学区滨江布置,以创
9、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对每一个大学组团而言,其主要活动的流向是江滨与核心之间的走向。因此,每个大学组团的向心绿轴就成为其功能组织的主要骨架。大学城的功能安排从江滨指向核心分层铺开,向心绿轴将它们串联起来。 大学城内的共享资源分为城市级、组团级、校区级三个层次。城市级共享资源与城市有着最为直接的交通联系,其共享的范围与城市的交通条件密切相关,大学城内将依托地铁及南北向便利的交通条件,集中设置商业服务业设施、文化设施、科研设施等。相邻的若干所大学的共享的教学设施形成组团级共享资源,如图书馆、学术交流中心、会议中心等,其间的步行距离应控制于五分钟之内,即半径400米左右的范围之内。校区级共享资源是指由学
10、校、科研机构自己建设的、可在校区之间共享的资源如专业实验室、教学基地等。 (四)道路交通系统 大学城的对外交通主要通过南北向的京珠高速公路、小谷围岛中部南北向交通干道、城市中部快线和东西向的岛南滨江快速路、兴业大道、金山大道来解决。 小谷围岛内采用环形加放射的道路网络。主要道路为三条环路,其中外环路主要解决小谷围岛与城市之间的联系,中环路主要解决各校区组团之间的联系。小谷围岛南岸地区的道路网络采用格网式布局。小谷围岛南北两岸的交通联系通过二条隧道及地铁四号线解决。 为保持小谷围岛良好的生态环境,岛上大力提倡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交通,并特别注意外部交通与内部公交的转换,以有效地减少岛内对小汽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广州 大学城 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