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画风教学设计公开课(精选多篇).docx
《2023年画风教学设计公开课(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画风教学设计公开课(精选多篇).docx(1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画风教学设计公开课(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画风公开课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要求认识的“宋、涛、陈、丹、赵、艺、显”,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懂得遇事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3.积累词语,并能根据课文和丛书内容创编诗歌。 【教学重点】 1.会认本课要求认识的“宋、涛、陈、丹、赵、艺、显”,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懂得遇事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难点】 积累词语,并能根据课文和丛书创编诗歌。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
2、书课题。 1.谈话拉近距离。 同学们,大家都喜欢看动画片吗?有没有看过大耳朵图图,老师也非常喜欢这个动画片,为什么喜欢呢?仔细观察的小朋友已经发现了,老师的名字和图图妈的名字是一样的,都叫张晓丽。今天晓丽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的文章画风 2.板书课题。 伸出右手的食指和老师一块把课题写在黑板上。 3.齐读课题 质疑课题,是谁在画风?是怎样画出风来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们细化的动画片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用笔圈画出谁在画风?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随
3、文识记生字“宋、涛、陈、丹、赵、艺”)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们的名字和周围认识的人的名字识记生字,积累识字方法。 三、精讲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1.点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 (二)怎样画风 风,看不见摸不着,他们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1.学习赵小艺画风,习得方法。 (1)出示第4自然段,学生自读,一边读一边想,赵小艺是怎样画风的?用“ ”标出来。 (2)学生汇报交流赵小艺画风的语句。 (3)指导朗读。 同学们找出了风,仔细动脑想一想,如何读才能让大家感觉到有风呢?(学生朗读) (4)朗读展示,教师相机指导。 (5)说一说,赵小艺画的风在哪儿?(飘着的旗子) (6)总结方法。
4、 找一找(找出怎样画风的句子) 读一读(读出风) 说一说(风在哪儿) 2.小组合作学习 用上面的方法学习其他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1)学生自学 6、 7、8自然段。 (2)汇报交流 我从 里知道有风,是风把? 吹 。 引导学生积累“ 的? ” (3)学以致用,创编诗歌。 风,看不见摸不着, 它在哪儿呢? 风儿在哪儿呢?风在? 飘着的旗子上? , 风儿在哪儿呢?风在 , 风儿在哪儿呢?风在 , 风儿在哪儿呢?风在 , 3.学习最后一自然段,认识“显”字。 4.再读全文。注意人物的语气和读出有风的感觉。 5.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方法,学生学以致用小组合作学习,并利用积累的词语创编诗歌
5、,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学写生字 1.出示“显” 2.仔细观察,写“显”时应该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 4.学生书写。 5.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生字,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汉字之美,再写一写。 五、总结画风 这节课我们和宋涛、陈丹、赵小艺一起找了风、读了风,还积累了这么多的“的”字词语,风,看不见,摸不着,为什么小朋友们却画出来了呢?(仔细观察、动脑思考) 6、拓展风节选 1.用“ ”画出有风的句子。 2.交流“风在哪儿?” “的”字词语变化。 创编诗歌。 用这节课积累的“的”字词语创编诗歌。 发挥想象,风还在哪里?继续创编诗歌。学生展示。 七、
6、总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画风和风两篇文章,我们还创编了诗歌。你还有什么办法画风,风,无处不在,只要仔细观察,动脑思考你就会发现的。 【教学反思】 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5课,在设计本课时,我本着教师引导学生习得方法,学生自学的原则学习本课。本课的要求认识的生字都在人名中,所以通过生活中认识的人的名字来识记本课要求认识的字,积累识字方法。通过设计问题“他们是怎样画风的”找出相关的语句,并积累“? 的? ”词语来创编诗歌,拓展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风找出有风的句子继续创编诗歌,最后联系实际生活中在什么地方见到过风积累“? 的? ”词语继续创编诗歌。 学语文的最后是为了用语
7、文,让学生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习得方法,学以致用,设计的思路和想法是清晰的但是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由于受时间的限制,有几个地方处理的并不是尽善尽美,希望在自己的反思中继续前进! 推荐第2篇:画风教学设计公开课(全文) 画风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上课! 同学们好! 老师好! 请坐! 1、猜谜语 (1)引:我知道大家特别喜欢猜谜语,我这儿正好有一条,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猜出来。(PPT出示谜语) 看不见, 摸不着。 花儿见它点头, 小草见它弯腰。 云儿见它忙让路, 柳树见它把手招。 同学猜猜这是什么? 学生:风! 老师:对了,就是风(PPT出示)谜底:风。 板书:风 (2)谁能给“风”
8、组个词? (微风、台风、春风、龙卷风、寒风) 引:你们知道的可真多!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风的朋友。 PPT出示词语:和风细雨、春风化雨、风和日丽、谈笑风生、一帆风顺 师:谁能把这些词语读出来? 指名读(12人) 2、读古诗 师:真棒!我们又认识了一些新朋友。那同学们谁知道和风有关的诗句或者是对联呢?(提醒:第一单元学过的对联和草)老师这里有一首关于风的古诗,想看看它吗? PPT出示古诗: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to)。 不知细叶谁裁(ci)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谁能来读一下?指名读(1人)。 师:读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齐读。 3、引出课题 师:你们看,风
9、,可以猜出来,可以通过词语读出来,可以通过诗歌写出来,能不能画出来呢? 生:能(不能) 我们通过画风这篇课文来寻找答案。(出示课题:画风) 同学们在春节晚会上喜欢看什么表演?老师很喜欢看魔术。因为我觉得魔术太神奇了。最近我发现我们身边就有一位特别伟大的魔术师,他就是春风!他轻轻一吹,小草就换上绿衣裳。再轻轻一吹,桃花露出了粉嫩的脸颊。又轻轻一吹,柳树梳起了长辫子。他吹呀吹,将大地都吹醒了。在这生机勃勃的春天里,我真想把春天留住啊!可是我却没有办法,同学们能帮老师想想办法如何留住风吗?学生说。有三位小朋友也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画风”,(板书:画风)看到这两个字疑问吗?学生说。同学们都在怀疑风
10、怎么画出来呢?今天我们就从15课画风中去寻找答案。(板书:15) 4、板书:画风, 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是画风 (齐读课题) 5、质疑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谁画风? 怎么画风? 过渡语:看到课题,有许多小问号在同学们的脑袋里闪现出来了,我们赶紧去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浏览读书要求:(PPT出示) (1)画出生字新词,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清自然段。 请小朋友把书翻到66页,请你带着疑问自由地朗读这篇课文。 2、识字 读完了之后,我想问问都有谁画风? (PPT)宋涛、陈丹、赵小艺。 读名字识字:找两名同学领读。 这三个小朋友可真聪明,能把看
11、不见,摸不着的风画出来。你们想和他们做好朋友吗?那就来自我介绍一下吧。 (PPT)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很想和你们做朋友。(23人) 师:认识了新朋友,同学们很高兴。我也很高兴,因为同学们不知认识了新朋友,还认识了这些生字(PPT出示):宋、涛、陈、丹、赵、艺。但是还有一些生字朋友躲起来了(PPT出示会写的生字组成的词语),谁认识它们? 指名读(读得正确就跟读,错误就纠正。) 出示两个多音字:杆、转 同学还会读吗?老师领读 认识这几个字很简单,要是能会写这些字可就难了(出示会写的生字:忽、杆、眨、涛、陈、转、斜)。 3、小组合作,寻找记字方法 小组长们,赶紧组织你的组员,一起
12、讨论一下如何记住这些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 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记住生字。 过渡句:聪明的宋涛、陈丹、赵小艺是如何画风的呢?请你把书翻到66页,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用笔把它划出来。 三、再读课文、自主探究 找出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用笔把它划出来。(生找) 找到了吗?我们来说一说他们分别是怎样画风的?谁来说一说? PPT出示“宋涛画风”谁来说一说? (PPT)“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从他的话中,我们听出有风了吗?你觉得怎么读才可以让我们感觉到风呢?(指名读、范读) (PPT出示两幅图)
13、这两幅图,你觉得哪一幅是宋涛画的?为什么?(生指出是风把雨丝吹斜了,所以要画斜的) 老师明白了,你们真了不起,现在请你们再用朗读告诉我宋涛是怎么画吧(学生再次读) 这就是宋涛画的风,他的风藏在画的哪里呀?(板书:雨丝斜)你们能给画作一句诗吗?别急,咱们就用这个句式作句诗。谁行?指名几个学生。出示句式:“风来了,风把_吹_了,风藏在_里”(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 看看你多了不起,这么快就作了一句诗。 陈丹是如何画风的? PPT出示:陈丹画风 PPT出示:“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师:他的风藏在哪里了? 生:弯弯的小树 板书:小树弯 你能用朗读的方法让我们感觉到风
14、吗?为什么要重读“弯弯”呢?那好,我们都是小树,如果你觉得自己读出风的感受了,请你和小树一样。(出示陈丹的画) 那我们也来看一看,风藏在哪里?可以用我们刚才那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出示句式:“风来了,风把_吹_了,风藏在_里。”引导学生用“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并能有感情朗读,注意用词优美。 PPT出示:赵小艺画风 PPT出示:“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师:你从哪里感觉到了风? 生:从在空中飘着的旗子和呼呼转的风车中 板书:旗子飘、风车转 师:用上个句式来作句诗 出示句式:“风来了,风把_吹_了,风藏在_里
15、。”(引导孩子说出“风来了,风把旗子吹飘起来了,风藏在飘扬的旗子里”“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藏在呼呼直转的风车里”)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他们画的风中动的景物吧。(课件展示动画图) 1、这三个聪明的孩子动脑筋,想办法,都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了风,可真了不起,你愿意再来读读吗?看看风是不是也藏在你的朗读里。 出示句子:“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生再读体会) 2、瞧瞧你们多了不起,一会儿就作了一首小诗,
16、你愿意给这首小诗加个题目吗?(生加题目:起风了)那我们就一起来朗读一下你们共同的杰作吧! 四、作画 同学能把诗写得这么精彩,画画一定是更容易了,想一想,如果是你的话,你怎么把风画进图画中呢?今天回去之后,我们每人画一次“风”。 第二课时 四、朗读感悟,深入理解 1、提问:你喜欢这三位小朋友吗?为什么?最喜欢哪个? 2、激趣:那你想不想演演他们呢?一个好演员必须台词过关。出示投影: 宋涛说:“谁能画风?” 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 3、说一说,怎样才能读好这几句话? (提示:宋涛应该用疑问的语气说“谁能画风”这句话,而且说的时候心里应
17、该很得意,因为他认为风是画不出来的,他其实想为难一下陈丹和赵小艺。陈丹说“谁也画不出来”这句话时,应该带有为难的语气。赵小艺说“我能”这句话时,应该是非常自信的语气,语调比较高,声音较大。宋涛说“是风,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这句话时,应该用惊喜的语气,大声地说,因为他是受到小艺的启发突然明白原来风是可以这样画的,所以他非常高兴。) 4、指名读对话。其他同学认真听,给予评价。 5、组内分角色有感情朗读。 6、指名分角色有感情朗读。 五、发展想象、描绘美景 是啊,风看不见,摸不着,是很难画。可是,他们通过画与风有关的事物来说明有风,可真了不起呀!那么,你们愿意做了不起的人吗?拿起你们五颜六色的画笔
18、,画画风吧。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些小朋友想得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老师的音乐声开始你们就开始动笔,音乐声停你们就停笔,准备好了吗?(学生自由画,老师巡视) (抽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别忙,请你拿好你们的画,找一位朋友来说说你画的风藏在哪里,下面的同学也要看仔细了,并用“起风了”这样的句式说一说(抽生说)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爱动脑筋的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你们用自己不同的方法画出了风,可见,任何事情,只要你愿意动脑筋,想办法,善于观察和思考,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都是可以解决的。我愿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做一个善观察、勤思考的孩子! 2、课后作业: 和风一样,声音、气味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能
19、把它们也画出来吗?大家下课后可以画一画、说一说。 板书设计 宋涛 画风 赵小艺 雨丝斜 陈丹 旗子飘 风车转 小树弯 推荐第3篇:画风公开课教案 画风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通过学习,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谜语: 动手摸不着,用眼看不到,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这是什么? 谜底:风 、板书: 风。 、那谁会画风呢?想不想展示一下画风的身手?(想)好,那俺们这节课就请同学们来展示自身画风的身手。 、板书: 画。 二、初读课文
20、,整体感知 、首先,俺们来展示一下你们自同学字的身手。看看你们能把这一课的生字读出来吗?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出示卡片,全班齐读生字。 开火车读,在就个别字组词。 做个小游戏。 指导字“陈”的左耳旁由几笔写成?(二笔),笔划读成“横撇弯钩”;“艺”字的下半局部是由几笔写成?(一笔),笔划读成“横折弯钩”。 、过渡: 看来,同学们的生字都掌握的不错。现在俺来检查你们的课文读懂了没有?请你说一说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先用笔画出你自身的答案。同桌讨论交流。(结合挂图) 、汇报: 赵小艺: 句子:“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体会
21、:因为有风时,风吹动旗子,旗子才会飘起来。所以画飘动的旗子,就画出了风。 板书:旗子飘 陈丹: 句子:“只见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体会:风把小树吹弯了,弯弯的小树就表示有风。 板书:小树弯 宋涛: 句子:“他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体会:斜斜的雨丝是因为有风吹。 板书:雨丝斜 赵小艺: 句子:“风车在呼呼地转。” 体会:风车转动是因为风吹,画出了转动的风车就表示有风。 板书:风车转 、交流、讨论: 通过对这三位小朋友画风的学习,说说你们喜欢他们吗?为什么?(三位小朋友善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善于动脑筋。) 板书:敢想敢做,善于动脑。 、现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画 教学 设计 公开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