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悯农古诗一首教案模板(精选多篇).docx
《2023年悯农古诗一首教案模板(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悯农古诗一首教案模板(精选多篇).docx(8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悯农古诗一首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古诗悯农教案 悯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学生 学习古诗的兴趣。 2.通过诵读,使学生感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3.渗透爱惜粮食的思想教育。 4.积累古诗,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教学重点: 培养读诗兴趣,感受农民劳动辛苦,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 感受诗的节奏美,韵律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陆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们帮我解决一下。你们愿意吗?(出示“一碗打倒的饭”图)学生观察。 这就是向老师遇到的难题,有个
2、孩子每天吃饭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满桌子都是。我想请会讲道理的小朋友替陆老师给他讲讲道理。(这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2.师出示“辛苦”,教读。 3.你们见过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粮食吗? 老师带来了一幅图,就是农民伯伯平常劳作的情景,请小朋友翻开书,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二、观察图画: 1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农民伯伯在锄草,他很辛苦。) 2再次齐读“辛苦”,并贴在黑板上。 3你怎么看出农民伯伯很辛苦?(头上的汗珠一颗颗地往下掉。) 4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配这幅图的诗悯农。跟老师一起写写“农”。(师写,生书空。) 全班齐读课题。 三、学习生字: 1听范读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
3、,要听清字的读音,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字,看谁最认真? 2小朋友们也想自己来读一读这首诗吧,好,自由读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把它圈起来,想办法解决。 3指名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怎么做的? 你可真会学习!掌握了方法,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这首诗里,你们有不认识的字吗?指名问,指名答。 原来遇到了不懂的字还可以问老师,问同学,问爸爸妈妈 4老师把古诗里的生字宝宝都请到了幻灯片上,请看(出示幻灯),用上你喜欢的学习方法,先自由读读生字,看谁读得最认真? 指名读生字。 5小老师们教得真好!请你们同桌之间也互相读一读,注意用手指指着字读。 齐读。 6这些生字娃娃又交上了新朋友,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出示词
4、语:悯农、日当午、谁知、汗滴、粒粒、辛苦) 7现在这些生字都躲到诗里面去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抽生读课文,其他小朋友用手指着书,认真听,听他哪个字音读准了,哪个跟你不一样,等会儿请你给他指出来。 8齐读古诗。 四、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刚才我们一起学了生字,读了古诗,同学们学得特别好,下面,请你们再读这首古诗,从古诗中你知道了什么? 2抽生答。(我知道了农民伯伯很辛苦) 3你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了农民伯伯很辛苦?自己读一读。 重点指导:汗滴禾下土 粒粒皆辛苦 指导方法:先通过做锄草的动作体会辛苦应表现得行动缓慢,吃力,在朗读时语气应重而稍慢,基本领悟即可。 4师范读全诗。
5、 听了老师读古诗,你们发现了什么?原来读古诗是有节奏的(幻灯出示悯农的朗读节奏) 5指名读,齐读。 6能背的同学背一背,不会背的同学可以再看看书。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那么当你面对农民辛苦劳动的成果粮食时,你想对大家,对自己说些什么呢?(粮食来之不易,同学们爱惜粮食) 2诗人李绅还写了另外一首悯农(春种一粒粟),让我们来读读吧!(幻灯出示) 3通过学习古诗,我们知道了农民劳动的辛苦。 4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收集了自己喜欢的古诗,你能背一背吗? 指名背古诗。 板书设计: 悯 农 李绅 辛苦 爱惜粮食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
6、的古诗,两三岁的小孩都会背诵,因此,读背并不难,关键是要从中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从小要爱惜粮食。为此,我在设计时围绕一个“辛苦”,从帮老师解决难题引出“辛苦”,看图了解“辛苦”,到读诗句感受“辛苦”,从而把学生并不容易体会到的“辛苦”突破了。 1开头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乐于去解决。 2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生字的学习,诗句的感悟,全是学生自主观察,学习。 3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学习。 4如果能从生活中找到相关的照片,录象资料,或让学生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将更能从心灵上让学生受到教育。 5 朗读的指导还要更细致。 推荐第2篇:古诗悯农教案 悯农教学
7、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学生 学习古诗的兴趣。 2.通过诵读,使学生感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3.渗透爱惜粮食的思想教育。 4.积累古诗,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教学重点: 培养读诗兴趣,感受农民劳动辛苦,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 感受诗的节奏美,韵律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陆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们帮我解决一下。你们愿意吗?(出示“一碗打倒的饭”图)学生观察。 这就是向老师遇到的难题,有个孩子每天吃饭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满桌子都是。我想请会讲道理的小朋友替陆老师给他讲
8、讲道理。(这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2.师出示“辛苦”,教读。 3.你们见过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粮食吗? 老师带来了一幅图,就是农民伯伯平常劳作的情景,请小朋友翻开书,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二、观察图画: 1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农民伯伯在锄草,他很辛苦。) 2再次齐读“辛苦”,并贴在黑板上。 3你怎么看出农民伯伯很辛苦?(头上的汗珠一颗颗地往下掉。) 4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配这幅图的诗悯农。跟老师一起写写“农”。(师写,生书空。) 全班齐读课题。 三、学习生字: 1听范读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要听清字的读音,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字,看谁最认真? 2小朋友们也想自己来读一读
9、这首诗吧,好,自由读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把它圈起来,想办法解决。 3指名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怎么做的? 你可真会学习!掌握了方法,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这首诗里,你们有不认识的字吗?指名问,指名答。 原来遇到了不懂的字还可以问老师,问同学,问爸爸妈妈 4老师把古诗里的生字宝宝都请到了幻灯片上,请看(出示幻灯),用上你喜欢的学习方法,先自由读读生字,看谁读得最认真? 指名读生字。 5小老师们教得真好!请你们同桌之间也互相读一读,注意用手指指着字读。 齐读。 6这些生字娃娃又交上了新朋友,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出示词语:悯农、日当午、谁知、汗滴、粒粒、辛苦) 7现在这些生字都躲到诗里面去了,你
10、还能认出它们吗?(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抽生读课文,其他小朋友用手指着书,认真听,听他哪个字音读准了,哪个跟你不一样,等会儿请你给他指出来。 8齐读古诗。 四、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刚才我们一起学了生字,读了古诗,同学们学得特别好,下面,请你们再读这首古诗,从古诗中你知道了什么? 2抽生答。(我知道了农民伯伯很辛苦) 3你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了农民伯伯很辛苦?自己读一读。 重点指导:汗滴禾下土 粒粒皆辛苦 指导方法:先通过做锄草的动作体会辛苦应表现得行动缓慢,吃力,在朗读时语气应重而稍慢,基本领悟即可。 4师范读全诗。 听了老师读古诗,你们发现了什么?原来读古诗是有节奏的(幻灯出示悯农的朗读节奏
11、) 5指名读,齐读。 6能背的同学背一背,不会背的同学可以再看看书。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那么当你面对农民辛苦劳动的成果粮食时,你想对大家,对自己说些什么呢?(粮食来之不易,同学们爱惜粮食) 2诗人李绅还写了另外一首悯农(春种一粒粟),让我们来读读吧!(幻灯出示) 3通过学习古诗,我们知道了农民劳动的辛苦。 4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收集了自己喜欢的古诗,你能背一背吗? 指名背古诗。 板书设计: 悯农二首(其一) 悯 农 李绅 辛苦 爱惜粮食 教学目标 1在读古诗的过程中认识“粒、夫、饿、死”4个生字,认识部首“食字旁”。 2通过
12、老师范读或跟着录音,能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3初步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懂得尊敬劳动者,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4个生字和食字部。能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难点:初步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懂得尊敬劳动者,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媒体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前学生准备 听录音,朗读古诗,圈出生字。 教学流程 一复习古诗,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悯农二首(其二)的这首古诗吗?能背一背吗?这首古诗让你懂得了什么? 生:农民伯伯真辛苦! 生:我们要爱惜粮食! 师:是啊!农民伯伯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生活怎样呢?今天我们要学悯农的第一首。 2
13、出示课题。 二 读通古诗,学习生字。 1 学习“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出示:春种和秋收图。 师:请同学们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吟诵古诗。 师范读古诗。 师:说说这两幅图分别描绘了哪两个季节?画面上的人们在干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师:你们刚才说的内容,诗人李绅是这样写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1) 学习生字“粒”。 谁有好办法记住它? 诗中说“一粒粟”“粟”就是一种谷物,去壳后叫“小米”,北方人一般叫“谷子”。“粟”的大小和我们吃的“米”差不多。 除了“粟”,哪些事物可以用“粒”?(一粒糖,一粒纽扣,一粒石子儿 ) 师:是啊!凡是小而圆,颗粒状的事物,我们都可以用上“粒”。 (2)
14、 理解古诗意思。 师:你们看,农民伯伯在春天种下一颗谷物,到了秋天,就会有许多收获,他们收获了什么啊? 生:粮食。 师:是啊!“万颗子”就是指许多粮食。 朗读这句,边读边想,为什么春天种下的种子到了秋天就能收获啊? 引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 师生互相诵读古诗,体会农民的辛苦。 师引:农民伯伯在春天种下一颗谷物 生读:春种一粒粟 师引:经过农民伯伯的辛苦劳动 生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师引:到了秋天,才会有所收获。 生读:秋收万颗子。 2 学习“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学习“夫”“饿”“死”。 夫:与“天”区别。 饿:学习新部首,食字旁,积
15、累带有这个部首的字。 死:找反义词:活。 (2)看秋收图,师讲解:尽管四海之内(也就是天下)没有荒废的耕地,但是所有的粮食都被当时不劳动但是有钱有地位的人夺走了,虽然农民一年到头辛苦劳动,还是免不了活活饿死。 (3)带着同情农夫的心情朗读句子。 三 巩固生字,背诵古诗。 1 对对子。 2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春种一粒粟:春天种下一粒谷物的种子。 秋收万颗子:秋天收下千颗万颗的粮食。 四海无闲田:天底下没有一亩闲荒的土地。 农夫犹饿死:仍然还有不少农民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 教学效果反馈 这首诗对于现在的学生比较难以理解。因此在理解第一句古诗时,我通过
16、让学生看春种和秋收的画面,加入锄禾的复习,让学生明白农民的辛苦。第二句的内容因为与学生生活实际距离较远,我通过讲解,让学生朗读表现农夫的可怜以及对他们的同情。 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2、感受诗中秋天的景色。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秋天的景色。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学生搜集描写秋景的古诗。 教 学 程 序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写的
17、这首诗夜书所见。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图文结合熟读
18、成诵 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五、拓展延伸 搜集描写秋天的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现在正值秋天寒意袭人。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秋天的古诗。 二、拓展眼界增长知识 1、杜牡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读教师随时订正错字。 3、集体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 1、细细品读自己感受诗中意境。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五、诵读古诗感悟升华 1、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带有感情地诵读古
19、诗体现诗中的意境。 3、评选优秀的诵读者。 六、课堂小结 在秋天的气息里我们感到丰收、喜悦的时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秋风习习寒意逼人。让我们大声地诵读这几首古诗吧 教 后 反 思 第 五课时 弟子规第二部分 入则孝(第 四 课时)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教学目标 教育小朋友学会在逆境中成长。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培养小朋友正确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关键在落实上。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小朋友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教法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加实践教学方法 教具 弟子规入则孝原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内容:上堂课的家庭作业,询问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每个家庭的家教。让小朋友举手回答。进一步了解家长是否给
20、予了配合?每个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教育程度如何? (注意课堂纪律,有时小朋友会很活跃。要给予正确帮助。同时老师每天要做记录,观察小朋友都有那些变化?个别家庭的孩子要给予足够的关爱,注意个性培养。 二、讲解内容: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父母双亲从小到大,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待我们恩重如山。我们自然就应该孝养他们。可是也有的家长不喜欢甚至讨厌孩子。或者管教孩子过于严厉,缺少方法。那么做为儿女应该怎样对待父母呢?是不是父母对我们好,我就对你们好。你不喜欢我,我也不孝敬你呢? 孔子在世时,他有一个名字叫闵子骞的弟子。年纪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娶了后母,后母又生了两个弟弟。有一年冬天,
21、天气寒冷,父亲要出门,就叫闵子骞驾车,闵子骞冻的直哆嗦。父亲以为闵子骞偷懒,就拿鞭子打他,谁知鞭子下去却把棉袄打烂了,里面的芦花飞了出来。父亲才知道后母虐待了闵子骞。一气之下,父亲要赶走后母。这时闵子骞跪下来哀求父亲说:“有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儿寒。”这句话感动了父亲,也感动了后母。使后母知道反省改过,变成了慈母。孔子特别称赞闵子骞:“真是难得可贵的孝子啊!” 我们就是要学习闵子骞这种孝心,不管父母对我们如何?我们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就可以了,尽好自己的本分。养成这样一种心胸,必定能成就大事。将来长大了,不管别人对我们怎样,我们都会一如既往的对待别人,也会感动别人,获得大家的尊敬。所以说:能够在逆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悯农 古诗 教案 模板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