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学论与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
《2023年教学论与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教学论与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2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教学论与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教学设计”与教学论(注1) “教学设计”与教学论(注1) 李秉德 编者按:李秉德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教学论”专家,博士生导师,原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尽管已经90多岁高龄,但仍关注着中国教育的发展。这是他有感于“教学设计”和“教学论”之间的关系,在南国农先生教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前夕所写的文章。 摘要:“教学论”与“教学设计”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却很少沟通,为什么?怎么办?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教学论 教学设计 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4 一、问题的产生 我之所以对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产生疑问是从我的学生那里来的。 几年前就有一
2、个学生来问我:“我曾看到有专书讲教学设计,而教学论的专著却都没有专门来讲,这是为什么?”我说:“怎么没有讲?教学论的书刊一直都贯穿着教学设计的思想。从教学目的设置、课程编制与教材编写,到教学单元与课时计划,哪一部分能离开设计?而且在学科教学论或学科教学法的领域内,就有人把小学语文逐册逐课文分课时写出教案,书名就叫教学设计。显然,教学论中从头到尾都包含着教学设计的思想的。” 最近又有两个学生在课堂讨论中作专题发言。一个人讲的题目是“教学过程的设计”,另一个讲的是“教学设计的本土化。”这两个题目就已经使我有些纳闷。再听听他俩所讲的内容,又觉得既似曾相识,又觉很陌生,而且很不好懂。似乎另有来历。后来
3、问他们,才知道是根据教育技术学中“教学设计”专著想到的。 于是我就找了一本教学设计教材来看。看了后,我才发现,教育技术学所讲的“教学设计”是涉及到教学论的许多方面内容,然而却又构建了另外一个体系。这就把我以前所感到“既似曾相识,又觉很陌生”的谜底揭穿了。原来“教学论”与“教学设计”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所涉及的范围基本相同,然而中间却隔着一道厚墙,彼此没有沟通。 “这是为什么?”难道这种彼此相隔的情况就这样仍然让它继续下去吗?这个问题很值得令人深思。这使我想起了京剧里的三岔口。两个人都是一家人,却又互不认识。彼此在摸着交手,却又打不起来,直到彼此认识原是一家人为止。 于是,我就本着这个
4、思路继续思考。先问:为什么教学论与“教学设计”二者讨论的是同一对象,却又不相为谋?这种现象是怎么形成的? 二、问题的由来 要探究上述现象形成的原因,还得追本求源。 (一)先说教学论这一学科的由来 这要从欧美及中国关于教育学科中的最基本的“教育”与“教学”等几个概念谈起。 1在欧洲 欧洲大陆国家很早就有Pedagogy一词,译为“教育学”,主要讲教育基本理论。也有didactics一词,译为“教学论”。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就是个显明的例子。后来前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就是承继这一欧洲传统。他在所著的教育学一书中把教育学分为四大块,其中的一大块就是“教学论”。此书对中国的影响很大。 2在美国 在美国谈起
5、教育,用的是education一词。中文译为“教育”,这是泛指教育现象,包括理论,而更偏重于实际。“学”字味道不如欧洲大陆那样浓。所以,有些学者在着重讲教育理论时就往往再加上theories或principles的字样。也有人主张用一个新造字educationalogy来加重理论成分。关于“教学”方面,则有“课程论”这个科目,包括内容很广。也有“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习心理”等。但是没有综述“教学”问题的“教学论”,像欧洲所讲didactics(教学论)那样的东西。 3在我国 我国在解放前学的是美国的一套。关于教学理论只有“课程论”与“普通教学法”二者,也没有系统的教学论。解放后改学苏联的
6、一套,接受了凯洛夫教育学中四大块之一的“教学论”这一传统。以后便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发展。改革开放后又吸收世界各国的新理论。特别是结合我国国情,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深入探讨研究,形成了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一套教学论。它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命名为“课程与教学论”。现在正式出版的“教育学”、“教育原理”、“教学论”书刊已经不可胜数。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教学论这一学科仍在继续深入完善。但它已在我国教育界产生广泛的影响,其中许多基本理念已经成为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共识,这已是明显的事实,不应予以忽视。 (二)现在再来看“教育技术学”这门学科的发展渊源 教育技术学产生及发展的情况,与教育其它的学科的发
7、展道路有所不同,教育的许多学科大都是从“教育学”pedagogy或“教育”education分化乃至演绎出来的。而教育技术则不然。教育技术的产生根本不在教育学科本身的发展演化,而在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例如广播电视机、计算机、因特网等都是来自电子工程技术。这些东西问世之后,很快就被社会上广泛采用,当然就影响到教育、教学领域。于是“现代教育技术如何合理而有效地用于教育教学实际”这个问题就产生了,而且非得很快解决不可。但是如前所述,在美国无现成一套教学论可用来作为其理论支柱。于是“教学设计”这门学问就应运而生。由于在应用这些新技术于教育教学时不能不考虑教学目的,课堂教学的条件与方法、结果评价等
8、问题,这就必然与教学论内容重复。所以说,“教学设计”中有教学论,就是这个缘故。但另一方面,它又不能全面照顾到教学论中其它许多重要内容,所以它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理论或具体模式,也就必然有不够全面之处。这就是它与我国现有的教学论二者范围相同而各不相谋的根本原因。 三、怎样走出这个困境?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现象不应该令其长期存在下去。因为对同一对象的论述不能长期地各自用各自的语言、而应该用教育学科通用的语言来表达。而且同一名词概念不能用不同的含义来表达。而且同一名词的概念不能用不同含义来表达。否则就会引起学生或读者的理解上和思想的上混乱,这对于学科本身的发展是不利的,对于指导教育教学的实践也
9、是不利的。 怎么办?二者应各从自己本身上求改进。 前已述及,“教学设计”有不够全面之处。我认为:也不应该向“教学设计”提出“全面”的要求。因为“教学设计”根本不必而且也不可能再另外创立一个全面的教学论来。既然教育技术学是作为教育学科中的一门学科,而“教学设计”,又把自己定位在“教育技术学领域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注2),就应该在这个分支范围内来根据教育学的全面理论和学科教学论的要求,来致力于如何制作教育软件,乃至具有一定整体性的教学包,也可进一步提出关于如何进行教学的一些建议,以供教学人员的参考。因为教学过程,甚至一次课堂教学,它所包括的教学因素乃至其它的变数都是多方面的,关键在于教师根据自己
10、对于整个教育教学理论与技术的掌握运用。要想用一家教育学说来设计一套固定的模式来解决复杂而又多变的教学过程问题是不可能的。因为一家一派的学说,也须经过加工与中介过程融入到整体教育的教学体系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教育技术学及其分支的“教学设计”要找准自己在我国教育学科群中的定位,方可集中精力充分发挥教育技术的作用,并为教育教学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如果离“群”索居或单独求大求全,反而会陷入以偏概全的困境。 另一方面。教学论工作者也应对教学论本身进行反思。教学论这一学科对于进行教学的物质条件的必要性一向也还是很注意的。从“教学设备”、“教学工具”到“音像教材”、“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些词语的相
11、继出现,已可看出它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逐渐重视。但是,今天看来这样的重视程度已经很不够了。因为,由于现代科技特别是电子技术的飞速进步而产生的现代教育技术,例如多媒体组合、信息网络、卫星广播之类产物的出现,对于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已经产生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这种影响决不亚于纸及印刷术的发明对于当时教育教学的变革所产生的影响。所以教学论工作者应该扩大视野,转变已往的狭隘观念。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予以充分的认识并进行研究,使教学论的本身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与提升,这是教学论工作者当前的一项重要而急迫的任务。 总之,我认为教学论与“教学设计”二者各有各的任务有待完成,各有自己范围以内的问题需要解
12、决,不要再长期地仪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中而纠缠不清,应该各奔前程取得新的胜利。 我在这里提出一个小小的建议:既然美国没有像我国这样的“教学论”这一现成可供参考的学科,而不得不另辟“教学设计”这一词语。根据我国国情是否可以不用来自美国Instructional Design或Design of Instruction一词的直译名词“教学设计”,或者在这个名词前再加上一个限制词如“教育技术的运用与设计”或“教学技术设计”之类,以明确它的定位与范围,而避免与国内已有“教学设计”这一词语的重复与混淆。例如,我手边就有一套书,书名也叫“教学设计”。可是它专讲小学各年级语文各课的教学设计,与教育
13、技术学的“教学设计”完全两码事。可是那套书已于1985年出版,而且第一次就印了30000册,为国内许多小学所使用。 我是电化教育或教育技术学的一个拥护者,是它的拉拉队的一个热心的队员,一直在为电化教育叫好。但另一方面我又是这门学科的一个门外汉。另然看了这方面的几本书和文章,仍不免有一知半解乃至误解的地方。但我很关心这个问题,并想应该予以合理的解决。所以提出以上意见,用来抛砖引玉,不当之处,希予指正! (作者单位:西北师大 730070) (注1)这里的“教学设计”专指电化教育或教学技术学中常用的一词,故加引号:(“”) (注2)见乌美娜主编教学设计一书的“前言”。 推荐第2篇:教学论与教学设计
14、的关系 “课程与教学发展史”和“教学论与教学设计关系” 一、课程与教学发展史梳理 (一)课程研究的发展 20世纪是教育的黄金时代,首先是全球范围的义务教育的普及,接着是终身教育观念的提出和发展,教育规模持续扩大,也刺激了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大发展,据美国著名教育史学家克雷明教授研究,课程领域崛起于20世纪“进步时期”,而我们所探讨的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史,更多的也是在这个繁荣期。 1911年,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在著作科学管理的原理一书中,系统地确立起其管理理论,也就是所谓的“泰罗主义”。“泰罗主义”强调效率取向、控制中心,把科学等同于效率,把人视为生产工具。这一管理理论的影响迅速扩展到社会生活
15、的各个当面,包括教育领域、课程领域。以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为标志,课程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截止到20世纪20年代上半叶,课程这一研究领域最先在美国比较完整的确立起来,以博比特与查特斯等人启动了“课程开发的科学化运动”,确立了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他们的理论也因此被称为“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 该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的本质、课程的本质、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等三个方面,博比特认为教育是为成人生活作准备,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课程开发包括分析人类经验、分析具体活动或具体
16、工作,获得、选择课程目标和制定教育计划。 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博比特的相比,虽然及其相似,但也有细微区别,查特斯认为,理想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强调追求知识,主张通过对人类生活的分析确定学科要素,将课程开发方法称为“工作分析”,而非“活动分析”。 虽然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为课程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也存在历史局限性,把教育与课程视为准备成人生活的过程,容易忽视儿童阶段的存在价值,忽视了教育的本质。这种课程开发的科学化水平较低,还没有真正把握课程开发过程的本质。 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震撼世界的“经济大萧条”,产生了许多教育问题,对课程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很多校长和教师支持对普通高中
17、的课程和教学计划进行重建,当时的“进步教育协会”组织专家进行长达8年(1934-1942)的实验研究,泰勒当时是这项研究的评价组主任,1949年,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确立了课程基本原理,被公认为是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达到了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 泰勒提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 1.学校应该达到什么教育目标? 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 3.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这四个基本问题可以归纳为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从本质上看,“泰勒
18、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技术兴趣”,是通过合规律的行为而对环境加以控制的人类基本兴趣,它指向对环境的控制和管理,倾向于把课程开发过程变成一种普适性的、划一性的模式,忽视了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创造性,忽视了学习者在课程开发、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随着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一种危机意识弥漫着整个美国,美国人意识到,美国之所以在军事、科技方面落后与苏联,归根到底是美国的教育落后。1959年9月,美国科学院召集了约35位科学家、学者、教育家集会,讨论怎样改进中小学的自然科学教育,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会议主席布鲁纳作了题为“教育过程”的总结报告,确立了“学科结构
19、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之后,诞生了“学术中心课程”。 学术中心课程强调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主张将人类认识最前沿的日益深刻的识见引进中小学的教室,主张以学术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点,认为专门化的课程更有利于体现各个学术领域的内在逻辑,强调学科结构是学术中心课程最基本的特征,亦是课程现代化的最基本的特征,认为,掌握学科结构可以使学科更容易被理解、有助于记忆、能够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有助于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 应该说,学术中心课程尊重学术逻辑,积极发展人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探究精神,使学科课程发展到了新的阶段。 1969年至1983年,美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生物学家、倡导结
20、构课程的第二号旗手施瓦布历经14个春秋,撰写了实践:课程的语言、实践:折中的艺术、实践3:转换成课程、实践4:课程教授要做的事等四篇里程碑式的文章,建立起了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 施瓦布认为,实践性课程是班级或学校的完整文化,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是“审议”,认为每一所学校都是课程开发基地看,强调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实践性课程的基本特征是绝对回归实践。虽然在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中,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课程开发过程不再被视为是对教师与学生的控制过程,但它并不能保证人的主体性的彻底解放。 反思课程研究的整个历史进程,我们可以获得的基本结论是:课程研究的价值取向由对“技术兴趣”
21、的追求转向“实践兴趣”,最终指向“解放兴趣”;课程研究的基本课题由“课程开发”探讨课程开发的规律、规则与程序,逐渐转向“课程理解”把课程作为一种“文本”来解读其蕴含的意义。 (二)教学研究的发展 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1571-1635),他在1612年提出,教育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的权利,他认为,教学的方法技术问题应是教学研究的中心,教学方法和技术既依赖于儿童的心理,又依赖于学科知识的性质,并确立了由易到难的“自然教学法”。他的观点对整个近代教学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创立者夸美纽斯用捷克语出版了大教学论一书,提
22、出,教育要以自然为鉴,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天性、年龄、能力进行,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认为,教学的进行要尊重儿童的学习兴趣,鼓励儿童的自发学习,强调活动的重要性,提出教学要使学生躬行实践,实际从事认识、探索和改造事物的活动,教学应当从事物的感性知觉开始,在感性知觉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理解事物。 虽然拉特克与夸美纽斯为启蒙时期教学论的确立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对于启蒙时期教学论的发展,就必须要提到卢梭与裴斯泰洛奇。 卢梭(1712-1778),启蒙时期法国著名思想家、社会哲学家、教育理论家。倡导“自然教育”,倡导顺应儿童自然的教育、保持儿童自然状态的教育。在教学论上,卢梭提出了倡导尊重儿童天性的发现教学
23、论。认为,发现是人的基本冲动,发现教学的基本因素是兴趣与方法,活动教学与实物教学是发现教学的基本形式,发现教学指向培养自主的、理性的人格。 虽然卢梭提出了发现教学论,但是过于强调知识的工具价值,相对忽视了主体对知识本身的内在价值的探究兴趣,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某种狭隘性。 裴斯泰洛奇(1746-1827),瑞士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家、教育改革家。他创造性地发展了卢梭的教育思想,强调适应自然的教育学,认为教育教学具有自我发展和直观原理,教学研究必须建立在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之上。 裴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思想,推动了教学论科学化的进程。但是,他的教学论也存在一些在现在看来不够科学的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教学 设计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