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检修规程 汽机调速.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检修规程 汽机调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检修规程 汽机调速.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检修规程 汽机调速 第二篇 调速部分 第一章 润滑油系统 第一节 系统概述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采用主油泵-射油器供油方式。主油泵由汽轮机主轴直接驱动,其出口压力油驱动射油器投入工作,润滑油系统主要用于向汽轮发电机组各轴承提供润滑油;向发电机氢密封提供用油以及为顶轴油泵提供充足的油源。系统用油 为L-TSA32汽轮机油。 第二节 主油箱结构及工作原理 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大,油系统中用油量随之增加,油箱的容积也越来越大,为了使油系统设备布置紧凑和安装、运行、维护方便,本油箱采用了集装型式,增加了机组供油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集装油箱是由钢板卷制焊接而成的圆筒形卧式油箱。油箱顶部四周设有手扶
2、栏杆。油箱盖板上装有一台氢密封油泵,一台交流油泵,一台直流油泵,油箱的油位高度可以使三台油泵吸入口浸入油面下足够深度,保证油泵足够的吸入高度,防止油泵吸入空气。直流油泵右侧有一人孔盖板,盖板下箱内壁上设有人梯,便于检修人员维修设备。人孔盖板右侧油箱顶部是套装油管界面,此套装油管路分两路:一路为去前轴承箱套装油管路、另一路去后面轴承箱及电机轴承套装油管路,避免了套管中各管的相互扭曲,使得油流畅通,油阻损失小。 套装油管界面前是滤网盖板,盖板下的油箱内装有活动式滤网,滤网可以定期抽出清洗、更换。这样,经回油管排回油箱的油从油箱顶部套装油管回油流回油箱,在油箱内经箱壁、挡板、内管消能后,流向滤网,这
3、样可使回油造成的扰动较小,由回油携带的空气、杂质经过较长的路程,充分地从油中分离出来,保证油质具有优良的质量。 在油箱的顶部还装有两台油烟分离装置,包括排烟风机和油烟分离器,两者合为一体,排烟口朝上,用来抽出油箱内的烟气,对油烟进行分离,油流则沿油烟分离器内部管壁返回到油箱。 为控制两台冷油器的启停在油箱上还装有一台切换阀。 在油箱内部还装有射油器、内部管系,管系上装有单舌止回阀。在油箱上还装有4支电加热器,当油温低于20时,启动电加热器,将油温加热至20,再启动油泵。 在油箱侧部及端部开设了连接其它油系统设备的各种接口及事故排污口、油箱溢油口、冲洗装置接口等。 油箱盖上开设了有关的测压孔,用
4、来连接其上的控制仪表柜上的各接口,仪表柜安装于集装油箱上,监视并控制油系统及各设备运行情况。 油箱上的人孔,方便检修人员进入油箱。 第三节 套装油管路 润滑油系统采用的套装油管路是将高压油管路布置在低压回油管内的汽轮机供油回油组合式油管路,将各种压力油从集装油箱输往轴承箱及其它用油设备和系统;将轴承回油及其它用油设备和系统的排油输回到集装油箱。套装油管路为一根大管内套若干根小管道的结构,小管道输送高压油、润滑油、主油泵吸入油,大、小管道之间的空间则作为回油管道。这样,既能防止高压油泄漏,增加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又能减少管道所占的空间,使管道布置简单、整齐。 此套装油管路分为两路:一路为去前轴承箱
5、的套装油管路,另一路为去后面轴承箱及电机轴承的套装油管路。套装油管路主要由管道接头、套管、弯管组、分叉套管、接圈等零部件组成,在制造厂内将其分段做好,然后运到现场组装而成。 套装油管路中的小管道采用不交叉的排置形式,增加了套装油管的安全可靠性,保证了套装油管路的制造质量,并且利于安装。该套装油管路在进轴承的各母管上设置有临时滤网冲洗装置,该装置仅用于进行管道冲洗时过滤管道中的杂质;在机组正常运行情况下,必须拆掉其中的滤网以利于油的流动。本套装油管路从各轴承接出少量回油至窥视管中,以便于对各轴承回油油温和油质的监测。套装油管路中的回油管的内表面和供油管的外表面涂有防腐涂料,防止这些表面锈蚀。所有
6、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油管路的清洁度,而且防止了出现回油腔室堵油现象。 第四节 主油泵 1.4.设备工作原理及技术规范 主油泵为单级双吸离心式油泵,安装于前轴承箱中的汽轮机外伸轴上,由汽机转子直接驱动,它为射油器提供动力油。 主油泵(MOP) 型式:主轴驱动离心泵 吸入压力:0.098MPa 出口压力:2.27 MPa 转速:3000rpm 1.4.2检修工艺 1.4.2.1分解 1) 打开汽轮机前箱上盖。 2) 分解主油泵与汽轮机高压转子联轴节螺栓。 3) 分解主油泵出入口管与台板连接螺栓,取出调整垫。 4) 拆除各热工测点后,将主油泵连同危急遮断器一同吊出 (注意:如果不准备检查主油泵出入口管
7、结合面密封情况,可不进行第3和第4步骤 )。 5)拆下主油泵上盖螺栓,吊出上盖,放置在专用地点。 6)测量油封环与相应叶轮之间的间隙,并记录。 7)将危急遮断器、叶轮、转子连同油封环一同吊出,放置在专用支架上。 8)转子系的分解: (1)取下挡油环。 (2)用铜棒将叶轮从轴上轻轻打出,取下油封环。 (3)取下调整垫,并测量其厚度。 (4)分解叶轮键上的固定螺钉,取下键,测量键厚度。 1.4.2.2检查 1)测量油封环与叶轮间隙及挡油环间隙,需要压铅丝测量。 2)测量壳体与油泵叶轮的轴向间隙,并检查油泵叶轮的磨损、点蚀情况。 3)检查壳体的磨损情况。 4)修刮、研磨各部磨损面及密封面、消除毛刺、
8、沟痕。 5)检查各紧固螺栓、止动密封垫片以及弹簧垫、定位销损坏情况。 6)检查各部油孔的疏通情况。 7)测量轴的弯曲。 1.4.2.3组装 1)用煤油清洗油泵各部件,并用压缩空气吹干,整齐地摆放在铺有胶皮的工作台上。 2)用白面团粘除壳体一切杂物。 3)在零件表面涂抹透平油,按分解的相反顺序进行组装并测量、调整。 1.4.2.4复位 1) 清扫前箱端盖结合面,并涂抹密封胶。 2)更换油泵进出口法兰耐油石棉垫。 3)组装油泵及前箱端盖。 4)连接各部油管。 1.4.2.5质量标准 1) 油泵叶轮无严重磨损、裂纹、点蚀现象,其轴向间隙需要进行与前次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2) 油封环径向间隙:0.10
9、.14mm,挡油环径向间隙:0.10.14mm。 3) 用手转动密封环能自由转动,无椭圆度、毛刺、磨损。 4)测量支承瓦顶部间隙:0.150.25mm,测量瓦口间隙:0.080.16mm。 5)主油泵轴弯曲不大于0.05mm。 6)各处泵轴外径的跳动度允许值调整如下: (1)油泵泵轴:0.025m。 (2)油封环处:0.05mm。 (3)危急遮断器的偏心飞环处:0.05 mm。 (4)挡油环处:0.05mm。 7)检修过程中,应时刻注意防止杂物落入前轴承箱和泵壳内。 8)油泵各部件安装位置正确,泵组安装完毕,盘动转子转动灵活、无卡涩现象。 9)检查支承瓦,钨金完好,无明显磨损。 10)各螺栓、
10、螺母紧固、保险可靠。 11)各部结合面垫片无老化、损坏、密封良好、无漏油。 1.4.2.6检修作业条件 1)停止机组的运行,停止汽轮机盘车运行。 2)停止机组交流润滑及直流润滑油泵运行,断开其电机电源,在电源开关上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警告牌。 第五节 直流油泵 1.5.1设备作用和技术规范 当轴承油压出现异常下降,且此时又失去交流电源使得辅助油泵不能联动时,该事故油泵将自动启动。该泵由电站蓄电池系统供电。这是轴承润滑油系统中的最后备用油泵。 该泵的主要参数如下: 型号:CHKDIA A52Z-1 电动机功率:49KW 流量:270m/h 扬程:48m 转速:1450 r/min 效率:72
11、 % 生产厂家:中铁第十八工程局涿州水泵厂 1.5.2检修工艺和质量标准 1.5.2.解体 1)拆去联轴器螺栓,测量联轴器中心;拆电动机底脚螺栓。 2)将电动机吊出。 3)检查盘动泵轴有无碰擦。 4)油箱放去存油后,拆去油泵在油箱上的固定螺栓,进入油箱,拆去出口法兰螺栓,将油泵吊出,平放于专用油盘中检修,中间部位要垫好。 5) 拆去润滑油管。 36)将进口滤网螺栓拆去,取下滤网清洗、检查,拆下泵盖。 7)用百分表测量叶轮进口密封环处晃度和轴向窜动。 8)拔出联轴器,取下键放好。 9)先将联接管从泵座上拆开,然后将联接管水平放置。 10)拆去推力球轴承盖螺钉,将轴承盖取出。拆松轴承壳密封。 11
12、)拆去叶轮螺母上的止退垫圈,松开叶轮螺母,然后适当松开蜗壳与联接管的螺栓,适当后退蜗壳以使叶轮从泵轴端脱开,取出叶轮清理、检查,把叶轮垫圈放好。 12)拆去蜗壳与联接管连接螺栓,卸下蜗壳。 13)从叶轮端用紫铜棒将轴与推力球轴承一起敲出,再松开圆螺母取下推力球轴承。 14)拆卸导轴承,测量各轴承与轴承套的间隙。 15)清理检查蜗壳,并测量叶轮和密封环的径向间隙。 16)测量轴的弯曲度和晃度。 1.5.2.2复装 1)各部件清理、检查和修复后按解体步骤逆序逐一装复(装配推力球轴承时圆螺母止退片必须反扣进螺母槽内以防止运转中螺母松动造成转动部件下坠)。 2)更换全部密封垫片和复测各修前尺寸,符合技
13、术要求。 3)复查轴的晃度,校正联轴器中心。 1.5.2.3质量标准 1)联轴器螺栓完整无损,橡胶圈无老化、变形和损伤。 2)联轴器内孔与轴配合良好,间隙:00.03mm。 3) 轴向窜动:0.12mm,叶轮密封环处晃度:0.05mm。 4)叶轮表面无腐蚀、裂纹和严重碰擦,与轴配合无松动,叶轮螺母螺纹无磨损、咬毛,键与键槽完整、无磨损,配合良好,止退垫圈牢固。 5) 轴表面光洁无磨损,组合后最大晃动值0.05mm。 6) 推力球轴承无磨损、碎裂及严重麻点,滚道无剥落,其外圆与轴承壳配合间隙为00.01mm,装入后转动灵活。 7) 导轴承与轴套配合间隙:0.060.15mm,与蜗壳支座配合不松,
14、紧力间隙为0.020.04mm。 8)密封环与叶轮径向间隙:0.150.35mm。 9)全部装复后,盘动联轴器灵活、无卡涩。 10)两联轴器轴向间隙为5mm,联轴器中心偏差小于0.05mm。 11)装复前,各出口管及部件均应用煤油清洗干净,再用压缩空气吹净,然后各组装部件还要用干净透平油擦洗,以防生锈。 12)电动机转向调试好后,装复联轴器螺栓。 1.5.3备品备件 第六节 交流辅助油泵 1.6.设备作用和技术规范 交流电动辅助油泵,在汽轮机启动或停机时直接向润滑油系统供油,维持前轴承箱正常油压。当主油泵或射油器的出口油压出现异常下降时,该泵即自动启动。因此,该泵也是润滑油系统中的一台备用油泵
15、。该泵经过油泵底部的滤网吸油,泵排油至主油泵进油管及经冷油器至轴承润滑油母管。 其主要参数如下: 型号:CHK01AA 51E-1 配用功率:49KW 流量:270m/h 扬程:48m 转速:1450 r/min 效率:72 % 生产厂家:中铁第十八工程局涿州水泵厂 1.6.2备品备件 3第七节 氢密封油泵 1.7.设备作用和技术规范 该油泵用于机组启动过程中,机组转速低于3000r/min时,射油器无法正常工作,无法向主油泵正常供油时,启动油泵向主油泵入口提供油源。 其主要参数如下: 型式:SNH280R54F6.7 配用功率:15.8KW 流量:712 L/min 压力:1MPa 转速:2
16、900 r/min 效率:66% 生产厂家:中国天津泵业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1.7.2备品备件 第八节 射油器 1.8.1 设备工作原理及技术规范 两个装在油面下管道上的射油器,主要由喷嘴、混合室、喉部和扩散段组成。射油器喷嘴进口和提供动力油的主油泵出口相连。油通过喷嘴到混合室,然后进入射油器喉部,最后进入扩散段。油通过喷嘴时,速度增加,这种高速油通过混合室,在混合室中产生一个低压区,使油从油箱中吸入混合室,然后被高速油带入射油器喉部。油通过喉部进入扩散段,在扩散段油的速度能转换成压力能。I#射油器出口油送往主油泵进油田;II#射油器出口油通过冷油器,由管道送入轴承润滑油母管。扩散段后面各装有一
17、个翻板式止逆阀,以防止油从系统中倒流。在混合室进油面上装有一块止逆板,防止主油泵工作时油倒流进油箱。为防止异物进入射油器,在射油器的吸油侧装有一可拆卸的多孔钢板滤网 第九节 主机润滑油冷油器 1.9.1 设备工作原理及技术规范 油系统中设有两台冷油器,为板式换热器,一台运行,一台备用。通向冷油器的油由手动的三通阀控制,该阀把油通向两台冷油器中的任何一台,且允许不切断轴承油路情况下切换冷油器。两台冷油器进口通过一连通管和截止阀联接起来。截止阀可使备用冷油器充满油做好随时投入的准备。每一台冷油器壳体上都有连通管通向油箱。连通管从顶部进入油箱伸至正常油位以上区域。运行人员从每条管路上的一只流量窥视孔
18、能确定是否有油流经冷油器。它以闭式循环水作为冷却介质,带走润滑油因轴承摩擦产生的热量,保证进入轴承的油温为4046。 技术规范: .型号:J107-NGS-10/5 冷却面积:321.6 m2 冷却水量:420 t/h 油流量:287t/h 进口油温:65 出口油温:45 冷却水进口温度:38: 冷却水出口温度:45 1.9.2板式冷油器 1.9.2.1 查漏及清扫 1)冷却水系统已停止运行,放掉冷油器内存水,分解水室出入口法兰螺栓。 2)分解水室端盖螺母,拆除水室端盖,取下密封垫。 3)放掉冷油器内存油。 4)分解螺母,拆除油室端盖,取下密封垫。 5)冷油器查漏。 6)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1.
19、25倍,稳压10分钟。 1.9.2.2质量标准。 1)水室及其端盖每次大修刷涂防腐油漆。 2)板块光洁、无漏泄、腐蚀、板块间无沙泥、结垢、外壁无油污。 3)水室及其端盖无严重腐蚀、板块胀口处无渗漏。 4)各法兰结合面清理干净,垫片更换,紧固后不漏油或水。 5)壳体无严重变形、砂孔、焊接处无裂纹、渗漏。 1.9.2.3检修作业条件 1) 将冷油器切换至另一侧运行,关闭退备冷油器油侧出入口门。 2)关闭退备冷油器水侧出、入口门,在门轮上挂“有人工作,禁止开启”警告牌。 3)打开退备冷油器放油门,用滤油机将冷油器内存油放至专用油罐内。 第十节 顶轴油装置 1.10.1 设备结构概述及工作原理 汽轮发
20、电机组在启动和停机前,应先投入项轴装置,将汽轮发电机转子顶起,以减小轴颈与轴承间的摩擦系数,使盘车装置顺利地投入工作。汽轮发电机组的# 3、# 4、# 5、#6轴承均设有高压顶轴油囊,顶轴装置所提供的高压油在转子和轴承油囊之间形成静压油膜,减少盘车力矩,对转子和轴承的保护起重要作用;在汽轮发电机组停机转速下降过程中,防止低速碾瓦;运行时顶轴油囊的压力代表该点轴承的油膜压力,是监视轴系标高变化、轴承载荷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 顶轴装置的吸油来自冷油器后,经滤油器进入顶轴油泵的吸油口,经油泵工作后,油泵出口的油压力为16.0 MPa,高压顶起油自轴向柱塞泵出口引入集管,由集管引出各支管通向各轴承顶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检修规程 汽机调速 2023 年检 规程 汽机 调速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