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保密标准.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保密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保密标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保密标准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保密标准 (2023年6月2日发布的新版本) 1 适用范围 本保密标准适用于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申请、审查与资质单位日常保密管理。 2 定义 2.1 本标准所称涉密人员,是指由于工作需要,在涉密信息系统集成岗位合法接触、知悉和经管国家秘密事项的人员。 2.2 本标准所称涉密载体,主要指以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方式记载国家秘密信息的纸介质、磁介质、光盘等各类物品。磁介质载体包括计算机硬盘、软盘和录音带、录像带等。 2.3 本标准所称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和配套设备、设施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存储、处理、传输
2、信息的系统或者网络。 2.4 本标准所称信息设备是指计算机及存储介质、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等具有信息存储和处理功能的设备。 3 保密标准 3.3.2 保密制度包括以下主要方面: (1)保密工作机构设置与职责; (2)保密教育培训; (3)涉密人员管理; (4)涉密载体管理; (5)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保密设施设备管理; (6)涉密信息系统集成场所等保密要害部位管理; (7)涉密项目实施现场管理; (8)保密监督检查; (9)保密工作考核与奖惩; (10)泄密事件报告与查处; (11)保密风险评估与管理; (12)资质证书使用与管理。 3.4 保密风险评估与管理 3.4
3、.1 资质单位应当定期对系统集成业务、人员、资产、场所等主要管理活动进行保密风险评估。各业务部门应当按照业务流程对保密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提出具体防控措施。 3.4.2 资质单位应当将国家保密法规和标准要求、保密风险防控措施融入到管理制度和业务工作流程中,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 3.5 涉密人员管理 3.5.1 资质单位应当对从事涉密业务的人员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方可将其 确定为涉密人员。涉密人员应当通过保密教育培训,并签订保密承诺书后方能上 岗。 3.5.2 涉密人员应当保守国家秘密,严格遵守各项保密规章制度,并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品行,无犯罪记录; (2
4、)资质单位正式职工,并在其他单位无兼职; (3)社会关系清楚,本人及其配偶为中国境内公民。 3.5.3 涉密人员根据所在岗位涉密情况分为核心、重要、一般三个等级,实行分类管理。涉密等级发生变化时,应当履行审批程序。 3.5.4 资质单位与涉密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补充协议,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涉密人员的权利与义务; (2)涉密人员应当遵守的保密纪律和有关限制性规定; (3)因履行保密职责导致涉密人员利益受到损害,资质单位给予补偿的规定; (4)涉密人员因违反保密规定而被无条件调离涉密岗位或给予辞退等处罚的规定; (5)因认真履行保密职责,资质单位给予涉密人员奖励的规定; (6)涉密人员应当
5、遵守的其他有关事项。 3.5.5 资质单位应当将涉密人员基本情况和调整变动情况向所在地省、自治 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3.5.6 在岗涉密人员每年参加保密教育与保密知识、技能培训的时间不少于10个学时。 3.5.7 资质单位应当对在岗涉密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评价。 3.5.8 资质单位应当向涉密人员发放保密补贴。 3.5.9 涉密人员离岗离职须经资质单位保密审查,签订保密承诺书,并按相关保密规定实行脱密期管理。 3.5.10 涉密人员因私出国(境)的,应当经资质单位同意,出国(境)前应当经过保密教育。擅自出境或逾期不归的,资质单位应当及时报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3.5.11 涉密人员泄
6、露国家秘密或严重违反保密规章制度的,应当调离涉密岗位,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3.6 涉密载体管理 3.6.1 资质单位应当按照工作需要,严格控制涉密载体的接触范围和涉密信息的知悉程度。 3.6.2 资质单位应当建立涉密载体台帐,台帐应当包括载体名称、编号、密级、保密期限等信息。 3.6.3 接收、制作、交付、传递、保存、维修、销毁涉密载体,应当遵守国家相关保密规定,履行签收、登记、审批手续。 3.6.4 复制本单位产生的涉密载体,应当经单位相关部门审批;复制其他涉密载体,应当经涉密载体制发机关、单位或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涉密载体复制场所应当符合保密要求,采取可靠的保密措
7、施;不具备复制条件的,应当到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的定点单位复制。 3.6.5 机密、秘密级涉密载体应当存放在密码文件柜中,绝密级涉密载体应当存放在密码保险柜中。存放场所应当符合保密要求。 3.6.6 未经批准,个人不得私自留存涉密载体和涉密信息资料。确因工作需要保存的,应当建立个人台帐,内容包括载体密级、留存原因、审批部门或人员、留存期限等内容。 3.6.7 携带涉密载体外出,应当履行审批手续,采取可靠的保密措施,并确保涉密载体始终处于携带人的有效控制下。 3.6.8 资质单位应当定期对涉密载体进行清查。需要销毁的涉密载体应当履行清点、登记、审批手续,送交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销毁工作机构
8、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销毁;确因工作需要,自行销毁少量秘密载体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销毁设备和方法。 3.7 信息系统与信息设备管理 3.7.1 涉密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使用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制定分级保护方案,采取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边界安全防护、信息流转控制等安全保密防护措施。 3.7.2 涉密信息设备应当符合国家保密标准,有密级、编号、责任人标识,并建立管理台帐。 3.7.3 涉密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应当按照存储、处理信息的最高密级进行管理与防护。 3.7.4 涉密信息设备的使用应当符合相关保密规定。禁止涉密信息
9、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禁止涉密信息设备接入内部非涉密信息系统;禁止使用非涉密信息设备和个人设备存储、处理涉密信息;禁止超越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的涉密等级存储、处理涉密信息;禁止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禁止在涉密计算机与非涉密计算机之间共用打印机、扫描仪等信息设备。 3.7.5 涉密信息设备应当采取身份鉴别、访问控制、违规外联监控、安全审计、移动存储介质管控等安全保密措施,并及时升级病毒和恶意代码样本库,定期进行病毒和恶意代码查杀。 3.7.6 采购安全保密产品应当选用经过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授权机构检测、符合国家保密标准要求的产品,计算机病毒防护产品应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密信 系统集成 资质 保密 标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