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pptx(7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心电图波段的统一命名心电图波段的统一命名临床常用临床常用 3 波波:P波,波,QRS波,波,T波;波;2 段段:PR段,段,ST段;段;2 间期间期:PR间期,间期,QT间期间期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页!3心电图导联体系(lead system)心电图导联心电图导联 记录人体心电记录人体心电图的电路连接方法。图的电路连接方法。常规常规12导联体系导联体系 Einthoven 创设,国际通用。创设,国际通用。包括包括:6个肢体导联个肢体导联 I,II,III,aVR,aVL,aVF。6个胸导联个胸导联 V1,V2,V3,V4,V5,V6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
2、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页!4常规常规 12 导联体系导联体系1、肢体导联、肢体导联(limb leads):电极放置:电极放置:右臂(右臂(R),左臂(),左臂(L),左腿(),左腿(F)。双极肢体导联双极肢体导联 I,II,III(又称(又称 标准导联标准导联)意义:反映所测的两肢体间电位差的变化。意义:反映所测的两肢体间电位差的变化。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aVR,aVL,aVF 意义:主要代表检测部位的电位变化。意义:主要代表检测部位的电位变化。导联轴导联轴 某导联正负两电极之间的假想连线,称为某导联正负两电极之间的假想连线,称为 该导联的导联轴。方向该导联的导联轴。方向
3、从负极指向正极从负极指向正极。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页!5加压单极肢体导联连线方式加压单极肢体导联连线方式连接连接 正极(探查电极)正极(探查电极)负极(无干电极,中心电端)负极(无干电极,中心电端)aVR 右臂右臂 左臂左臂 左腿左腿 aVL 左臂左臂 右臂右臂 左腿左腿 aVF 左腿左腿 右臂右臂 左臂左臂无干电极无干电极探查电极探查电极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页!6肢体导联额面六轴系统肢体导联额面六轴系统 将将6个肢体导联的导联轴,个肢体导联的导联轴,保持各自的方向,平行移动保持各自的方向,平行移动到中心,再将其尾端延长作到中
4、心,再将其尾端延长作为该导联的负导联,组成额为该导联的负导联,组成额面面 6 轴系统(轴系统(Bailey 六轴系六轴系统统)。)。6 个导联轴均匀分布,个导联轴均匀分布,每两个相邻的导联轴夹角每两个相邻的导联轴夹角30度。度。记录记录前额面前额面(上下,左(上下,左右右方位方位)的心电向量。)的心电向量。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页!7胸导联从胸导联从水平面水平面(前后、左右方位)上观察心电向量(前后、左右方位)上观察心电向量后后前前右右左左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页!8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一、心电图测量 定走纸速
5、度:定走纸速度:25 mm/s定标准电压:定标准电压:1 mV=10 mm1 mm=0.1 mV 1 mm=0.04 sec (40 ms)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页!9测量各波段时间测量各波段时间1、各波时间:、各波时间:从波形起点从波形起点内缘内缘到终点到终点内缘内缘。2、单导联心电图仪单导联心电图仪记录的测量:记录的测量:P、QRS波波 以最宽大的为准以最宽大的为准 P-R间期间期 测测P宽大且有宽大且有Q的导联的导联 Q-T间期间期 以最长的以最长的Q-T为准为准 在在12导联中选导联中选1个导联个导联测量测量3、12 导联同步心电图仪导联同步心电图仪记录
6、的测量:记录的测量:P、QRS波波 各波最早的起点到最晚的终点各波最早的起点到最晚的终点 P-R间期间期 最早的最早的P波和最早的波和最早的QRS波的起点波的起点 Q-T间期间期 最早的最早的QRS波起点到最晚的波起点到最晚的T波终点波终点 在在12导联中选导联中选不同的导联不同的导联测量测量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9页!102、表示方式:、表示方式:以平均心电轴与以平均心电轴与 I 导联正导联正 侧段的侧段的夹角夹角来表示平均心电轴偏移方向。来表示平均心电轴偏移方向。0+I+III平均心电轴平均心电轴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0页!11
7、平均心电轴测量方法平均心电轴测量方法(2)目测法:)目测法:(3)查表法:测算)查表法:测算I、III导联导联QRS振幅的振幅的 代数和值,直接查表。代数和值,直接查表。根据根据I、III 导联导联QRS的主波方向,的主波方向,简要判断。简要判断。箭头表示箭头表示QRS主波方向主波方向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1页!124、平均心电轴临床意义:、平均心电轴临床意义:心电轴偏移的影响因素:心电轴偏移的影响因素:心脏解剖位置、质量心脏解剖位置、质量 传导系统功能、状态传导系统功能、状态 年龄、体型年龄、体型 常见病变:常见病变:电轴左偏电轴左偏 左心肥左心肥大,左前分支
8、阻滞大,左前分支阻滞 电轴右偏电轴右偏 右心肥右心肥大,左后分支阻滞大,左后分支阻滞 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2页!13心脏转位的临床意义心脏转位的临床意义反映心电位的变化:反映心电位的变化:可见于正常人可见于正常人见于心室肥厚:见于心室肥厚:逆钟向转位逆钟向转位 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肥厚 顺钟向转位顺钟向转位 右心室肥厚右心室肥厚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3页!14正常心电图的一般规律正常心电图的一般规律 P波波 形态形态:I、II、aVF、V4 V6 直立,直立,aVR 倒置;倒置;时间时间:0.1 sec;振幅振幅:肢导:肢导 0.2
9、5 mv,胸导胸导 0.2 mv。P-R 间期间期 0.12 0.20 sec。QRS 波群波群 宽度宽度:0.1 sec。形态、振幅形态、振幅:V1、V2 rS型;型;V1 R 1.0 mV,R/S 1。V5、V6 主波向上;主波向上;V5 R 1。分布规律分布规律:V1 到到V 5 R波逐渐增大,波逐渐增大,S波逐渐减小。波逐渐减小。aVR 0.5 mV,aVL 1.2 mV,aVF 2.0 mV。低电压低电压:所有肢导联峰峰距离均不能所有肢导联峰峰距离均不能 0.5 mV;所有胸导联峰峰距离均不能所有胸导联峰峰距离均不能 0.8mV。Q波波:振幅振幅 同导联同导联R波的波的1/4;时间;
10、时间 0.25 mV (肺型肺型 P 波波,P-pulmonale)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6页!17LA肥大肥大ECGP 波增宽、双峰型波增宽、双峰型P 波终末电势(波终末电势(PtfV1)2.5 mV;RV5+SV1 4.0 mV(男)男)3,5 mV(女)。女)。RI1.5 mV;RaVL1.2mV;RaVF2.0 mV;RI+SIII 2.5 mV。2、电轴左偏。电轴左偏。3、QRS波群时间延长波群时间延长 达达0.1 0.11s。4、在在R波为主的导联,波为主的导联,ST 0.05 mV,T波低平、双向或波低平、双向或 倒置倒置。(电压增高。(电压增高+
11、ST-T 改变,称左室肥大伴劳损)。改变,称左室肥大伴劳损)。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9页!20(二)右室肥大(二)右室肥大(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正常时右室壁厚度仅为正常时右室壁厚度仅为左室壁的左室壁的1/3。右室肥厚达一定程度,右室肥厚达一定程度,才显示综合向量中右室优才显示综合向量中右室优势(势(右前偏上右前偏上)。)。左胸导联左胸导联R波加大波加大右胸导联右胸导联S波加深波加深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0页!21右室肥大右室肥大ECG诊断分析诊断分析ECG诊断右室肥厚,敏感性差,一但出诊断右
12、室肥厚,敏感性差,一但出现典型右室大现典型右室大ECG表现,肥大已相当明表现,肥大已相当明显了。显了。QRS形态和电压改变,形态和电压改变,以及电轴右偏,以及电轴右偏,诊断价值大。诊断价值大。各类改变出现项目越多,超出正常范围各类改变出现项目越多,超出正常范围越大,诊断准确性越高。越大,诊断准确性越高。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1页!22双室大双室大ECG表现表现左胸导联电压高左胸导联电压高;电轴右偏,电轴右偏,RV1高。高。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2页!23心肌缺血导致复极异常心肌缺血导致复极异常正常时心肌复极:正常时心肌复极:心外膜
13、心外膜 心内膜心内膜 推进。推进。缺血时心肌复极:缺血时心肌复极:缺血处心肌缺血处心肌复极延迟复极延迟。心内膜下心肌缺心内膜下心肌缺血,该处心肌复血,该处心肌复极极更加推后更加推后。心外膜下心肌复极向量心外膜下心肌复极向量失去抗衡失去抗衡,致使致使T波向量突出波向量突出,形态形态高尖高尖。心外膜下心肌心外膜下心肌缺血,该处心缺血,该处心肌肌复极推后复极推后到到心内膜下心肌心内膜下心肌复极之后。复极之后。心肌心肌复极顺序逆转复极顺序逆转,出现与正常方,出现与正常方向相反的向相反的倒置倒置T波。波。复极方向复极方向T波向量波向量 探查电极探查电极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
14、23页!24心肌缺血损伤型复极异常心肌缺血损伤型复极异常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4页!25常见的缺血时常见的缺血时ST-T变化图形变化图形T波;波;低平,低平,负正双向,倒置。负正双向,倒置。(冠状冠状T波波 倒置深尖,倒置深尖,双肢对称;缺血,梗塞)。双肢对称;缺血,梗塞)。ST段段:压低压低,水平型或下斜型水平型或下斜型。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5页!26ST-T改变的鉴别诊断改变的鉴别诊断2、继发性继发性ST-T改变:改变: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症。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症。ST-T改变继发于心室除极的改变。
15、改变继发于心室除极的改变。(原发性原发性T波改变:波改变:原发于原发于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所致的所致的 心肌复极改变。)心肌复极改变。)3、T波电张调整性改变:波电张调整性改变:人工心脏起搏器电刺激引起的人工心脏起搏器电刺激引起的T波改变。波改变。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6页!27急性心肌梗死三种基本类型急性心肌梗死三种基本类型ECG图形图形1、缺血型:、缺血型:T波改变波改变2、损伤型:、损伤型:ST改变改变3、坏死型:、坏死型:Q波,或波,或QS波波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7页!282、“损伤型损伤型”改变改变缺血时间延长,程度加重,
16、相关导联出缺血时间延长,程度加重,相关导联出现现ST段抬高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多为透壁性(急性心肌梗死多为透壁性)。)。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8页!293、“坏死型坏死型”改变改变缺血近一步加重,心肌坏死,电活动丧缺血近一步加重,心肌坏死,电活动丧失。失。坏死型坏死型ECG表现,异常表现,异常Q波波(宽度(宽度 0.04 s,深度深度 R),或,或QS波。波。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9页!30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ECG的形成的形成为直接置于心外膜的电肌极可分别为直接置于心外膜的电肌极可分别记到缺血、损伤、坏死型图形记到缺血、损伤
17、、坏死型图形位于坏死区周围的体表电位于坏死区周围的体表电极记录到极记录到缺血和损伤缺血和损伤图形图形位于坏死区中心的体表电位于坏死区中心的体表电极同时记录到极同时记录到缺血、损伤缺血、损伤和坏死和坏死型特征的图形型特征的图形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0页!31心肌梗塞的图形演变及分期心肌梗塞的图形演变及分期发发病病 发病后几分钟,发病后几分钟,持续几小时持续几小时发病后几小时或几天,发病后几小时或几天,持续几周持续几周发病后几周发病后几周 几月几月3 6月后月后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1页!32心肌梗塞的心电图定位诊断心肌梗塞的心电图定
18、位诊断导联导联 前间壁前间壁 前壁前壁 前侧壁前侧壁 高侧壁高侧壁 广泛前壁广泛前壁 下壁下壁 后壁后壁 V1 +*V2 +*V3 +V4 +V5 +V6 +V7 +V8 +V9 +I +aVL +II +III +aVF +表示有异常表示有异常Q波或波或QS波、波、ST抬高及抬高及T波倒置。波倒置。*表示有表示有R波增高、波增高、ST压低及压低及T波高尖。波高尖。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2页!33急急性性广广泛泛前前壁壁心心肌肌梗梗塞塞心心电电图图演演变变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3页!34下壁、后壁心肌梗死下壁、后壁心肌梗死ECG心
19、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4页!35陈陈旧旧性性前前间间壁壁心心肌肌梗梗塞塞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5页!36急性非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段抬高型心肌梗死ECG:许多导联明许多导联明显的显的ST段压低段压低。如持续如持续 1 2天以上,高度天以上,高度怀疑心内膜下怀疑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结合临床及结合临床及ECG动态演变动态演变考虑。考虑。(Chung,E.K.:Clinical Electrocardiography.New York,Med,1972 )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6页!37 心肌
20、梗塞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肌梗塞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肌梗塞合并右束支阻滞,一般心肌梗塞合并右束支阻滞,一般不影响不影响二者的诊断。二者的诊断。起始向量显有梗塞特征,终末向量显有右束支阻滞特征。起始向量显有梗塞特征,终末向量显有右束支阻滞特征。前壁心肌梗塞合并右束支阻滞,前壁心肌梗塞合并右束支阻滞,V1 V6可见可见异常异常Q波波。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7页!38 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诊断较为困难诊断较为困难,原因:,原因:左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影响影响QRS起始向量起始向量,故可掩盖心肌梗死的异常故可掩盖心肌梗死的异常Q波。波
21、。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继发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继发性ST-T改变,改变,可可抵消抵消心肌梗死的原发性心肌梗死的原发性ST-T改变。改变。Sgarbossa 提出一诊断指标:提出一诊断指标:1、QRS主波向下的导联主波向下的导联ST段抬高段抬高 5 mm;2、QRS主波向上的导联主波向上的导联ST段抬高段抬高 1 mm;3、V1 V3 导联导联ST段压低段压低 1 mm。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8页!393、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单纯单纯ST段抬高的其他原因:段抬高的其他原因:早期复极综合征,早期复极综合征,急性心包炎,急性心包炎,变异心绞痛。变异心绞痛。
22、无异常无异常Q波,波,无无ST-T动态演变动态演变。异常异常Q波或波或QS波的其他原因:波的其他原因:右室肥大,心肌病,脑中风,心脏横位右室肥大,心肌病,脑中风,心脏横位(QIII)。)。顺钟向转位、左室肥大、左束支阻滞顺钟向转位、左室肥大、左束支阻滞(QSV1、2)。)。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或短暂出现;均或短暂出现;均无无ST-T动态演变动态演变规律。规律。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缺血共79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9页!40急急性性心心包包炎炎心心电电图图多数多数导联导联ST段段抬高,抬高,凸面凸面向下,向下,T 波波直立。直立。无对无对应导应导联的联的ST压压低。低。心电图-心电向量与心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电图 向量 心肌 缺血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