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2年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五第5讲 实验:探究动能定理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配套课件].ppt
《[精品]2012年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五第5讲 实验:探究动能定理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配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2012年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五第5讲 实验:探究动能定理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配套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5 讲实验:探究动能定理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考点 1探究动能定理1实验目的: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2实验原理探究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可通过改变力对物体做的功,测出力与物体做不同功时物体的速度,为简化实验可将物体初速度设置为零,可用图 551 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倍增加再通过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来测量每次实验后小车的末速度 v.图 5513实验器材:打点记时器(纸带、复写纸)、小车(前有小钩)、电源及导线,砝码、56 条等长橡皮筋、刻度尺、长木板、铁钉等4实验步骤(1)按图 551 所示将实验仪器安装好,同时平衡摩擦力(2)先用一条橡皮
2、筋做实验,用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出小车获得的速度 v1,设此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 W1,将这一组数据记入表格(3)用 2 条橡皮筋做实验,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与第一次相同,这样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 W2,测出小车获得的速度v2,将数据记入表格(4)用 3 条、4 条做实验,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功和速度,记入表格5实验分析(1)数据分析橡皮筋条数位移 x/m时间 t/s 速度 v/(ms )-1 速度平方 v2(m2 s-2)图 553实验数据记录:建立上述表格求出 v2 值在坐标纸上分别作出 Wv 和 Wv2 图线,以一条橡皮筋做的功为单位(2)实验结论:从实验结果看出,功 W 与速度 v 的平
3、方成正比,即 Wv2.(3)误差分析:橡皮筋的粗细不一致,导致做的功与条数不成正比;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或过小;测量纸带上的各点之间间距时有误差;纸带上的点没有对应小车匀速运动时刻6注意事项(1)平衡摩擦力很关键,将木板一端垫高,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摩擦阻力平衡方法是轻推小车,由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点的均匀程度判断小车是否匀速运动,找到木板一个合适的倾角(2)测小车速度时,纸带上的点应选均匀部分的,也就是选小车做匀速运动状态的(3)橡皮筋应选规格一样的力对小车做的功以一条橡皮筋做的功为单位即可,不必计算出具体数值(4)小车质量应大一些,使纸带上打的点多一些1为了探究功与物体速
4、度变化的关系,现提供如图 551所示的器材,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打点计时器交流电频率为 50 Hz)图 551(1)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什么措施?_.(2)用 n 条橡皮筋做第 n 次实验,得到打出的纸带如图 552,请完成表格回答问题:图 552次数1234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W小车速度 v(m/s)v2(m2/s2)从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_.答案:(1)将木板固定有打点计时器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使小车缓慢匀速下滑(2)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与小车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次数1234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2W3W4W小车速度 v
5、(m/s)1.001.421.732.00v2(m2/s2)1.002.022.994.002.(2010 年珠海模拟)某同学为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他的操作步骤是:A连接好实验装置如图 554 所示B将质量为 200 g 的小车拉到打点计时器附近,并按住小车C在质量为 10 g、30 g、50 g 的三种钩码中,他挑选了一个质量为 50 g 的钩码挂在拉线的挂钩 P 上D释放小车,打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打出一条纸带图 554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自认为满意的一条经测量、计算,得到如下数据:(1)第一个点到第 N 个点的距离为 40.0 cm.(2)打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配套课件 精品2012年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五 第5讲 实验: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66856637.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