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课件:区域资源的综合开发.ppt
《高三地理复习课件:区域资源的综合开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复习课件:区域资源的综合开发.ppt(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讲区域资源的综合开发1(2012 年浙江卷)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图 331 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 332为该国铁矿石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构成图,图 333 为图 331 中三地的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图 331图 332图 333(1)描述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地的地理分布,评价其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2)说明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其成因。(3)比较地和地水资源的异同点。点拨:区域资源的综合开发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措施。本题借资源开发考查地理分布特征的描述、典型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水资源组成等知识。第(1)题,描述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地的地理分布主要是描述
2、其分布的地理位置,生产地在西澳大利亚州的中西部,读图总结可知主要出口地为东亚。资源开发背景往往从资源质量和数量、交通状况、市场状况三方面评价。从资源本身来看,铁矿资源丰富,分布集中;从交通状况看,矿山接近大型矿石输出港,方便海运;从市场状况看,主要出口地为东亚,距离目标市场较近。第(2)题,要求说明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其成因,注意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按照月份判断的季节跟北半球刚好相反;读两地气象资料结合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可判断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夏季从亚洲吹来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后转向为西北季风;西北季风来自海洋为其带来降水;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来自海洋的西风为其带来降水。第(3)题,可以从水
3、资源组成、丰富程度、季节分配等方面对比两地水资源的异同点。答案:(1)地理分布:生产地在西澳大利亚州的中西部;主要出口地为东亚。优越条件:铁矿资源丰富,分布集中;矿山接近大型矿石输出港;距离东亚市场较近。(2)地夏季降水集中;地冬季降水集中。地夏季从亚洲吹来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后转向为西北季风;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为其带来降水;地冬季来自海洋的西风为其带来降水。(3)相同点:两地都有丰富的地下水。不同点:地水资源总量比地少,地表水终年缺乏。地地表水较丰富,集中在冬季。2(2011 年福建卷)图 334 为 R 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R 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
4、1 600 m,R 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 250500 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 100 mm。甲国在 R 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图 334分析 R 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点拨:流域是一个整体,河流的断流与河流的开发及利用方式有关。由材料“甲国在 R 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可知下游断流的原因。答案: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多,R 区附近气候干旱缺水,水资源蒸发量大,R 河梯级开发和引水工程截留了大量中上游来水,使下游的径流量减少,河口出现断流现象。(2011 年广东卷)读 2
5、007 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 GDP与人均 CO2 排放量散点图(图 335),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3 题。图 3353山西、内蒙古人均 GDP 不算高,但人均 CO2 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CA自然资源贫乏B交通设施落后C煤炭消耗量大D第三产业发达点拨:通过考查 CO2 排放的人为原因考查了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4(2010 年山东卷)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图 336 为重庆市 19992008 年主要能源消费变化和单位 GDP 能耗
6、变化图。图 336(1)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 GDP 能耗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单位 GDP 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2)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点拨:要能够判断柱状图、折线图分别代表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 GDP 能耗变化。单位 GDP 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产业结构调整,技术革新,政策上的推动等。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必须要结合能源消费结构和地区能源资源优势,发挥地区优势,提高清洁能源比例,降低污染较严重的能源比例。答案:(1)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单位 GDP 能耗呈下降趋势。原因:国家推行节能减排政策;技术
7、革新,能源利用率提高;调整产业结构,压缩高耗能工业的比重。(2)特点: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比重较低。调整方向:增加水电、天然气的比重,降低煤的比重。(2010 年四川卷)图 337 是 2004 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 56 题。图 3375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6制约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点拨:根据能源生产结构判断,天然气比重在四省中突出,且同时拥有煤炭和
8、水电,判断为四川;原油比重占主导地位,判断为黑龙江;煤炭虽占主导地位,但是水电比重在四省中最大,判断为甘肃;原煤占比重最大,判断为河北。第 5 题,原煤、原油、天然气都是非可再生资源,只有水电是清洁能源,但比重很小;原煤、原油、天然气矿物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煤的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会增加酸雨的危害。第 6 题,为四川,其水能富集地位于第一、第二级阶梯交界处的横断山区,但因地质条件复杂,不利于水能资源的进一步开发。答案:5C6.D区域资源的开发主要围绕两大主题,经济和环境,所以在考查知识点上也侧重考查能源资源开发的背景,开发的方式,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考
9、查形式多样,既有选择题,也有综合题,多结合区域图考查。能源资源的开发1区域内矿产资源开发的思路:图 338问题原因或影响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当地的非可再生资源(当地的主要资源),其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资源枯竭随着非可再生资源的开发,资源枯竭,主导产业衰退,失业人员大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新兴产业不愿进驻用地紧张交通拥挤企业效益下降,出现产业转移、外迁的现象2资源型地区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项目考虑因素德国鲁尔区山西能源基地开发条件区域资源状况、市场状况、交通状况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发达;煤炭资源丰富;水源充足;靠近铁矿;市场广阔煤炭资源丰富,当地矿产资源丰富;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市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复习 课件 区域 资源 综合开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