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态度.ppt
《第六讲 态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讲 态度.ppt(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讲第六讲态态 度度态度的概念v态度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v社会心理学家对态度概念的理解并未取得一致。社会心理学家对态度概念的理解并未取得一致。v态度是一种不可直接观察的假设结构,必须通过态度主体积极或消极的评价结果(态度反应)来测量。纲要I.态度形成II.态度与行为的联系III.认知失调态度形成v社会学习v遗传因素v态度的功能社会学习v学习论认为态度是通过学习获得的。v两种强化:正与负 对青少年而言,同伴赞许(强化)的作用比父母反对的作用要大得多。v模仿学习:初级学习形式 从态度的外部特征(言谈、举止)过渡到态度的内涵(思想、情感、价值观念、人格等)。v鉴别
2、学习:掌握了社会规范,形成自己的评价系统之后。遗传因素v早年被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之间的态度比异卵双生子和其他无血缘关系的人之间的态度具有更高的相关。v这一发现证明了态度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影响。v遗传因素影响攻击行为、择偶行为等。态度的功能vD.Katz,1960&S.Oskamp,1977v适应工具适应工具把态度作为谋求利益的工具。v自我防御自我防御(被动)保护自我、减少焦虑。v价值表现价值表现(主动)表现自我、展现价值。v认知功能认知功能图式图式态度赋予事物以意义,引导认知,增进认识或理解。态度与行为的联系v态度何时影响行为:特异性、力量性、可及性v态度如何影响行动 意象、意愿、
3、行为态度与行为的关系v拉皮埃尔:态度与行为不一致?v盖 洛 普:态度与行为一致!v费希本与艾赞:一般态度与多重行为一致v佩因罗德的研究总结R.T.Lapiere,1934v美国西海岸,与一对中国留学生夫妇旅行,行程一万多英里,v66家旅社,184家餐馆,接待很好,只有一次遭到拒绝。v6个月后,两种问卷各寄给一半的对象 A卷:你是否愿意接待中国顾客?B卷:掩护性问卷,加入德、法、日等国v控制组:未光顾的餐馆、旅社寄同样问卷拉皮埃尔研究得到的数据 旅 馆 未-旅馆 餐 馆 未-餐馆样本总数 47 32 81 96问卷种类 回答人数 22 25 20 12 43 38 51 45不 接 待 20 2
4、3 19 11 40 35 47 41“视情况”1 2 1 1 3 3 4 3 接 待 1 0 0 0 0 0 0 1对Lapiere研究的质疑v答卷者与接待者是否为同一人?v接待者是否知道顾客是中国人?v6个月后的态度与当初是否一致?v不过,Lapiere本人也并未断定态度与行为之间是不一致的。盖洛普,1936v成功地预言了罗斯福总统的当选v预测票数与实得票数相差 1%v盖洛普调查的意义:抽样研究的可行性(统计学)民意测验方法(社会学)态度可以预测行为(社会心理学)M.Fishbein&.I.Ajzenv1974,1975,62名男女大学生v自我报告,行为意图提问,五份量表v发现:一般态度与
5、特定行为低相关,与“多重行为尺度”高度相关v多重行为(multiple-act criterion)由若干同类行动组成的一组行为v通过多重行为可推断其一般态度vLapiere若用多重行动尺度测量,结果会怎样?Penrod,1983社会心理学v总态度预言总的行为。v具体态度预言具体行为。v态度测量与行为时间间隔越短,则二者一致性越高。认知失调v认知失调理论v认知失调与态度改变:诱导顺从效应v认知失调:当虚伪成为善行的力量源泉认知失调理论,1957v人认知的三种情形:人认知的三种情形:1 协调一致:协调一致:吸烟有害健康,我不吸烟吸烟有害健康,我不吸烟 2 冲突、不和谐:冲突、不和谐:吸烟有害健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讲 态度 第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