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课件第十二章运动和力.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考复习课件第十二章运动和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课件第十二章运动和力.ppt(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一、机械运动一、机械运动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二、参照物二、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做参照物。注意:注意:(1)、)、任何物体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以研究问题的方便便而定。而定。如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为参照物
2、,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可能不同。同一。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相对性。(3)、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那样研究对象总是总是静止的静止的。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
3、:。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采用:。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二、运动的快慢二、运动的快慢速度速度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快慢定义:物体定义:物体单位时间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内通过的路程路程公式:公式:单位:单位:m/s 米米/秒秒 km/h 千米千米/时时 1m/s=3.6km/h 1km/h=1/3.6m/s vst=人步行速度约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常
4、识:常识:人步行速度人步行速度1.1m/s,自行车速度,自行车速度5m/s,高速小汽车速度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 客运火车速度客运火车速度140 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光速和无线电波 3108m/s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变速运动: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总路程总路程/总时间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长度测量的常用的、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长度测量的
5、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工具是刻度尺。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常用单位有千米有千米(km),分米,分米(dm),厘米,厘米(cm),毫米,毫米(mm),微米,微米(m),纳米,纳米(nm)。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m=10dm 1dm=10cm 1cm=10mm 1 km=103m 1mm=103m 1m=103nm 1m=106m 1m=109nm 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系数不变,等量代换”。4、长度估测:、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
6、、课桌高0.7m、篮球直径、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指甲宽度 1cm、铅笔芯的直径、铅笔芯的直径1mm、一只新铅笔长度、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手掌宽度手掌宽度1dm、墨水瓶高度、墨水瓶高度6cm 6、刻度尺的使用规则:、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选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B、“观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分度值。C、“放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有刻度的边紧贴物体且不歪斜)。(有刻度的边紧贴物体且不歪斜)。D、“看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7、。: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E、“读读”:在精确测量时,要: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F、“记记”:测量结果由: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组成)。5、特殊的测量方法:、特殊的测量方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
8、一长度)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用毫米刻度尺测出测出n张纸的厚度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则细铜丝直径为L/n。四、时间的测量:四、时间的测量:1、单位、单位:秒秒(S)2、测量工具、测量工具:古代古代: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日晷、沙漏、滴漏、脉搏
9、等 现代现代:钟表、秒表等钟表、秒表等 7、误差:、误差:(1)(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产生原因:测量工具 测量环境测量环境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3)减小误差的方法: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用更精密的仪器(4)(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 ,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四、力四、力4、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
10、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5、力的单位:、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表示。力的感性认识: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8、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在同一
11、个图中,力越大力越大,线线段应越长段应越长1、力的概念:、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产生的条件:、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3、力的性质:、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五、牛顿第一定律五、牛顿第一定律1、伽利略斜面实验:伽利略斜面实验: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运动状态)速度相同。沿着平面运动的(运动状态)速度相同。实验得出得结
12、论: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伽利略的推论是: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永远运动下去。2、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说明: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概括 出来的,且
13、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基本定律之一。但是 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复习 课件 第十二 运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