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评价教育:机理、价值与策略.docx
《“双减”背景下的评价教育:机理、价值与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背景下的评价教育:机理、价值与策略.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双减”背景下的评价教育:机理、价值与策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减负问题再一次成为焦点。“双减”政策旨在通过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一直以来,教学评价本身饱受诟病,评价的功利性遮蔽了其育人价值。在理论上厘清评价教育之于“双减”的机理过程、内在价值及实践策略,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无疑成为研究“双减”政策有效落实的重要课题。机理阐释:评价教育之于“双减”的内涵“双减”背景下围绕“减负增质”的引动“双减”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减负增质”,
2、即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学业负担问题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从时间维度上说,囿于中国“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以及根深蒂固的考试文化,减负是一个跨世纪的教育难题。新中国教育史上曾出台过一系列减负政策,在不同时期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与价值追求。“双减”政策不仅是对历史减负工作的赓续,也是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教育领域体现为教育需求已经不再是上学机会上的满足,而是选择上的要求。只有加快发展更高质量和更公平的教育,才能满足人们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显然,此次“双减”政策超越了传统减负令的
3、框架,有更高的站位和更大的决心。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育质量不高的原因离不开评价体系异化的影响。评价问题是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传统教学评价模式的思想源头是西方“科学管理之父”泰罗(Taylor)的“泰罗主义”,该观点认为,工人管理与评价的实质在于把工人的最佳状态与全部精力完全地释放在工作上。此后,拉尔夫泰勒(R.W.Tyler)将“泰罗主义”运用于教育领域,将评价纳入课程编制,形成了评价的“目标模式”,关注“课程和教学计划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目标”,确立了影响至今的以自然科学范式为理论基础的追求精确性、科学性的目标取向评价方式。但是,此教学评价模式对于学生的发展存在诸多负面
4、影响。在我国,评价在教学实践中表现为工具主义取向,过多注重甄别和选拔,评价以考试成绩为基准,“应试教育”大行其道。学理上,学业质量评价是为了促进和改进教育与教学,它原本应该服务于教育和教学。但从实践上看,我们的学业质量评价是在指挥着教育和教学,它是教育和教学的“指挥棒”。如果我们不能改变这种被颠倒了的关系,面对课业负担偏重与偏轻的问题,仅从教育和教学方面找原因、论“减负”,就会无济于事。因此,实现减负与增质的目标亟需从评价层面找原因、问责任、寻出路。“双减”中也明确规定,要从评价维度降低考试难度,改进考试方法,完善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但是,评价改革的艰难在于现阶段我们不具备实施更佳方式的客观条
5、件,当前全面实现“减负增质”的要求给教学评价再次带来了挑战。作为教育领域的研究者,我们可以先从人们的观念进行教育,评价教育就是撬动人们思想观念的一种新尝试。以评价教育增进评价体系的完善所谓评价教育就是指教育者基于教学评价可能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关于教学评价的相应教育,从而达到增进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目的。教学评价不仅是教育评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构成整体性评价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向与保障。研究和掌握有关评价教育的理论知识与态度方法,进行有效的评价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甚至家长的观念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只有正确认识教学评价的内涵,把握教学评价
6、的价值取向,才能发挥教学评价应有的价值与功能。目前,教学评价并不包含评价教育,评价教育是在教学评价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针对教学评价无法解决的问题,强调评价教育的价值十分必要。此外,评价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内部的问题,更是一个与社会多群体相关的社会问题,牵涉社会多方的利益博弈和表达。除了教育相关主体需要了解教学评价外,社会其他成员也需要从观念上改变唯分数导向看待评价结果。因此,本文评价教育的主体,除了学生主体外,还包括教师、教育行政管理者以及家长等其他相关主体。评价教育是全员协同致力于在“双减”背景下达成评价共识的过程,以期学生、教师、家长、教育管理者,甚至是社会舆论理解和认同教学评价的真正内涵
7、,才能达到评价教育效果的最优化。“双减”政策要求系统地推进评价改革,评价改革的目标也直指“双减”下“减负增质”的落实。也就是说,评价改革与“双减”目标的实现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尽管教学评价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保障育人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手段,但就目前的评价体系来说,评价的目的、内容、方法与主体层面的问题屡遭诟病。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在实际生活中,升学率、获奖率被当作教育的全部,用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用升学率评价学校,工具主义导向下的评价遮蔽了其育人的功能,这也是“减负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评价功能的异化不能简单归结为教育内部的问题,它还受社会发
8、展中文化、价值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其深层次原因,还是传统的育人观念和评价制度影响下的必然结果。事实上,评价方面的改革不胜枚举,但是评价改革不是简单的贯彻落实,其中必然遭遇理想性与可能性的矛盾。由于教育实践总是在特定条件下运作的,如果教育实践理论要对实践起指导作用,势必要切合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教育实践的需要,并从实践的具体条件出发,但评价失衡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而,要想真正触动和改变人们对评价的陈旧认识,对多方主体进行评价的相关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缺乏相应的评价教育,评价体系就难以真正有效发挥其导向、激励和改进的功能,“双减”政策就难以真正收获实效。价值解析:评价教育之于“双减”的意
9、义评价教育对于“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具有重要意义。它适应了减负从外部的宏观政策走向内部教学的发展趋势,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息息相关,与教师的教学活动紧密相连。整合评价知识,理解评价改善教学的价值意蕴知识对于人的社会活动具有重要影响,每一个执行某项社会角色的个体,都会被他的社会圈子认为具有或者他自信具有正常的角色执行所必不可少的知识。教学活动属于人的社会活动,无论是有限的课程文本知识,还是教学中无限的情境知识,只有经过人类的“教”与“学”,才能促使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完善与改进。有关评价的知识本身是通过一系列教育概念、教育判断或命题,借助一定的推理形式构成的关于教育问题的系统性的陈述。评价知识是关于
10、教学评价的本质与规律的描述性理论,它能使人们对教学评价的认知从遮蔽走向澄明。评价教育首先就是要进行评价知识的教育,让相关主体理解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包括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方方面面,例如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环境课程设置,教师授课质量,学生认知、情感、技能等发展状况。“双减”背景下,以知识教育作为起点,通过整合关于评价的知识,力求从观念上改变各个主体尤其是学生与教师主体对于评价的认识,进而理解评价改善教学的价值意蕴。从观念到实践是一个渐变的、渗透的过程。评价教育说到底是一种观念层面的,也是一种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改造。因为借
11、助外在力量与形式来进行改变,始终不是人们对完整性评价的自觉认识。真正的评价精神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心理体验。评价的知识教育在于改造人们对评价问题深层次的错误观念,加深人们对评价功能的认识,以及“对为什么要评价”等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目前对于教学评价存在两种错误的认识,许多教师认为,减轻学生负担很可能直接影响考试成绩,如果考试制度不做根本性的改革,学生的负担就难以真正减轻。还有教师认为,评价操作的专业性较强,不是每位教师都能做好的。基于此,组织关于教学评价的知识教育尤为重要。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和评价之间,关注的是评价如何生成教学价值,而不是教学如何应对评价,它是以生
12、成价值为重心,而不是以评为重心。对教师的“教”的评价和对学生的“学”的评价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而不是为了评价去教学。评价的知识教育就是通过整合教学评价知识,让教学相关主体了解教学评价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推动以评价促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善评价方法,形成“双减”下课业的价值旨趣评价方法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学生与教师,要让他们知道评价结果是如何赋值以及如何解释的。对于学生来说,如何去分析、解释、归因会直接影响其教学评价价值观的形成。教学评价的方法教育可以让学生学会选择正确的方法去理解评价结果的内涵,对教学评价结果解释的方法有很多,如分数解释法、等级解释法、诊断描述解释法等
13、,到底如何选择要视具体的评价内容和方式而定。学生只有掌握正确的教学评价方法培养的自我评价的能力,才能逐步形成对教学评价的积极态度。评价方法教育更多指向的是教师群体。对于教师来说,评价方法教育就是使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记录与分析,基于证据探索增值评价,加强表现性评价,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综合地、立体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从我国教学评价的方法来看,无论是对学生的评价还是对教师的评价,都存在缺失提供非量化的质性资料的完整分析和判断依据方面的价值。更严重的是,评价过程由于缺少标准确立与基本标准的判断这两个环节而不完整。只依据测量结果的序列做出的判断,大大降低了教学评价的专业性与权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双减 背景 评价 教育 机理 价值 策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