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四课__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第四课__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第四课__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第四课_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废行省、设三司;胡惟庸案;废丞相,权分六部 (2)识记内阁制的出现和发展 (3)识记清楚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 (4)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 (5) 理解军机处的设置,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也加强了君主专制 2.过程与方法 (1) 将教材的部分内容设计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史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2) 通过阅读分析教材材料和补充的相关材料,学习从史料中获得有效信息,体会原始材料对认识历史的作用。 (3) 通过比较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使学生掌握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
2、度价值观 (1) 使学生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 的负面影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2) 使学生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高中学生自身的知识、个性与社会性都比初中有了较为充分的发展,他们具有强烈的探究 世界的动机,他们的分析能力、辩证思维也明显增强,而且获得比较丰富的学习策略。对于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时接触过,但对它的认识比较肤浅,大多停留在表层,没有形成系统、深刻的认识。 重点: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君主专制加强对中
3、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导入设计 出示材料: 官员商朝礼仪的变化: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代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生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前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官员商朝奏事也均有座。到了宋代,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至明清大臣奏事连站都不行了,必须跪着。明代自朱元璋起,就明文规定,“大朝仪”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时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认真阅读材料。思考:两汉、隋唐和明清时期的官员上朝时,礼仪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学生: 老师:官员上朝时的礼仪由站着(两汉)坐着(隋唐)跪着(明清)。这 种变化说明皇帝地位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而官员地
4、位(包括宰相)在逐渐下降。 到明清时,君权更加突出,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这就是我们 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授新课 一、废除宰相制度 大家阅读第一个子目的内容,思考: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600多年的宰相制度,为什么到明清时被废除了呢?是什么原因促使它发生的? 学生: 老师:(补充总结)依据同学说的我们可以分为一下几个原因。明初初年,胡惟庸任宰相时,权倾朝野,骄恣擅权,他的种种行为已经直接严重威胁到了皇权,最终找来了杀身之祸,胡惟庸案也就成为宰相制度废除的直接原因;此外宰相制度的废除还有它的历史原因,在上一课的学习中我们得知,在元朝后期,宰相的全是越来越大,有
5、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致使皇权不稳。明太祖朱元璋正是鉴于这一点一直对丞相的使用存有戒心。大家刚才已经阅读过历史纵横的内容了,思考明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削弱地方权利? 学生: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老师:朱元璋在地方采取的措施虽然使地方军政大权归于中央,当另一方面又使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过大,这就成为了宰相制度废除的具体原因。那么,同学思考下,尽管宰相职权有所扩大,但如果他还是在皇帝在控制之下,并不能威胁到 皇位的稳固,是否有必要一定要废除它呢? 学生:没必要 老师:对!因此我们就能很容易的了解到宰相制度的废除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相 权的过大,已经威胁到皇权的地位,迫使明太祖朱元璋不
6、得不废除宰相制度。 但是在我国,提起“宰相”,可谓无人不知。辅助皇帝,统领群僚。纵览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被称为“宰相”,其实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宰相”并不是一个正是的名称。我们可以回忆下,在以往的朝代中,“宰相”的正是官名有秦汉的丞相;唐代的中书、门下和上书的三省长官;宋代是中书门下的最高长官,元代为中书省的长官。尽管“宰相”不是某种管制正是的名称,但这个称谓却是十分贴切的,通过查阅字典,我们可以知道“宰”的本义为“主宰”,“相”的本义是“辅佐”,这两个词将宰相的特点进行了高度概括,辅佐皇帝,统领百官。请同学们结合这两个特点和以前所学知识,讨论在封建社会宰相的存在有何作用?大家这里请注意一
7、点评价一个事物的时候一定要一分为二的看,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通史也要看到消极的一面,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全面的看待一件事物。 学生:积极:辅佐皇帝,参与决策,分掌行政; 消极:相权过大,威胁皇权,造成君相矛盾,政局动荡。 老师:积极: 通过同学的总结我们就不难理解宰相制度的积极作用就在于它使皇 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解决了君相之间的矛盾,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二、 内阁的出现 老师: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其用意在于一劳永逸地解决君相矛盾,但废相之后,宰相制度的积极作用也就自然消失了,这会造成什么消极后果呢? 据史料记载:所用的国家大事都要由明太祖一个人来处理,而且这些军国大事不可以 有任何一点疏忽。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第四 _ 明清 君主专制 加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