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4课_《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docx
《2023年第4课_《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第4课_《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第4课_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 第4课 明清皇权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内容】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该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但君主专制统治却进一步加强。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这一节课,从三个方面讲述了明清社会这一发展趋势。第一目“明朝内阁制的建立”阐明了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中国历时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的原因、经过和影响;指明了内阁制产生的背景、过程,内阁的性质和作用。
2、第二目“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则叙述了清朝中央权力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向军机处过渡的过程,从而突出了清朝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这一主题。第三目“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强调了 清代对西藏和新疆的管辖与治理,西藏册封制度和伊犁将军。 【教材特点】 本节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政治性、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明确重点,突破难点。 本节特点之二是:具有总结性的作用和地位。明清时期已到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政治制度在前代基础之上又有新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空前强化时期,且逐步走向衰落。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由
3、于平时媒体的传播(如电视剧等),比较普遍地以明清时期为素材,因此,学生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及发展会有所了解。但学生在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背景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上,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加以指导与解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废丞相,权分六部),理解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强化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 (2)了解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经过及其发展;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度之间的区别,培养学生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3)掌握军机处的地位与作用,理解它对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联系历朝历代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结合明清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分析明
4、初废除宰相制度的必然性。 (2)通过讨论,比较内阁制与宰相制之间的异同点,培养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利用历史材料,设置历史情景,引导学生探究历史问题,学会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也极大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做一个有民主意识的现代公民,既不妄作一个否定中国传统的“愤青”,更不能做唯唯诺诺的奴才,做到真正爱国。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 为什么说军机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课时安排】 1课
5、时 【课堂教学】 导入 利用凤阳花鼓片段导入“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设问学生:“朱皇帝”是谁?安徽凤阳自从出了明太祖朱元璋后,非但没有呈现出富贵吉祥之兆,反而十年九荒,这是怎么回事呢?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什么样的皇帝呢?他在政权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呢?通过这些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进入明朝的学习。 新课 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君主专制达新高度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首章 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 明太祖皇明祖训序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6、 1、原因: 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骄横专权 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读史料: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 ” 明史纪事本末 请问:为何“我朝罢相”? 史料:胡惟庸案 胡惟庸(?1380年),汉族,濠州(今属安徽)人。胡惟庸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 洪武三年,拜中书省参知政事。六年七月,凭李善长推荐,任右丞相,约至十年进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随着权势的不断增大,胡惟庸日益骄横跋扈,擅自决定官员人等的生杀升降。先阅内外诸司奏章,对己不利者,辄匿不上报。各地喜好钻营、热衷仕进之徒与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送金帛、名马、玩物不可胜
7、数。 胡惟庸还千方百计地拉拢因犯法受朱元璋谴责的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令其在外收集军马,以图谋反。 这一切引起朱元璋的极大注意。朱元璋从元亡的教训中,深感臣下权力太大,会导致元末“宰相专权”的局面重演。 洪武十三年正月,涂节上书告胡惟庸谋反。朱元璋遂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将胡惟庸等处死。 胡惟庸案前后株连竟达十馀年之久,诛杀了三万馀人,成为明初一大案。事后朱元璋还亲自颁布昭示奸党录,告诫臣下,切以胡惟庸为鉴。 2、措施: 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3、影响:积极: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七百多年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消极:使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8、 (二)内阁的创立 1、背景: 丞相废除后,政务繁多,皇帝一人无力应付 2、创立经过: 2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内阁的创立与发展名称职权设立殿阁侍从顾问,不明太祖明太祖参与决策大学士明成祖明成祖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时期特点品级较低地位逐渐上升,有专门的衙署和属官地位更加重要;内阁首辅权压群臣 什么叫“票拟”?什么是“批红”?你能否用现代词汇通俗地解释它? 票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 阅读史料: 万历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023 明清 君主专制 加强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