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科学课岗位职责(精选多篇).docx
《2023年科学课岗位职责(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科学课岗位职责(精选多篇).docx(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科学课岗位职责(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科学课教学 科学课教学“重”什么 一、科学课的教学重“动手” 科学课的教学重“动手”,重视让学生从“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入手,亲自去观察、测量、记录、整理数据、讨论交流只有让他们亲自动手做了,才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理解科学的含义,才能真正做到“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因此,科学课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给他们提供学习的资源和器材,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去“真刀真枪地搞科学”。例如在教学“搭纸桥”一课时,先让学生说说搭纸桥需要什么材料,根据学生的需要发给他们器材,并要求他们尽可能多的
2、搭出各种纸桥。最后学生搭出的纸桥有“平面桥”“拱形桥”“波浪桥”“凹面桥”等十多种。正是由于学生亲自经历了动手的过程,他们的成果让人耳目一新。 二、科学课的教学重“过程” 科学课的教学重视学生的观察、信息收集、数据整理的过程,要求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表达他们的收获,并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让他们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如在“搭纸桥”一课中,首先要求学生搭一个最简单的“平板桥”然后在纸桥面的中间压上一个小重物,并逐渐增加,直到把桥面压垮为止,最后把重物的个数记录下来;接下来,让学生在同样的桥墩上重新设计纸桥面,尽可能多压几个小重物,并把每种桥面承受重物的个数记录下来,对结果进行相互讨论,说说自己的发现
3、。随后,学生们设计出了很多不同的桥面。他们在讨论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发现:有的说“桥面改变了,桥面能压的重物个数也变了”;有的说“物体形状改变,承受力不一样”;还有的补充说“物体承受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系”对这些结论,教师都应给予肯定。这些结论是由学生自己或共同讨论得出的,虽然他们得出的结论欠准确,语言表述欠严密,解释也欠科学,但只要学生自己动手做了,经历了,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地“搞”科学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就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三、科学课的教学重“提问” 善于发展、提出问题是敏锐洞察力的一种表现;凡事问个为什么,并从中探究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是一种可贵的科学精神。在“搭纸桥”一课中,学生提出了
4、许多问题,如“什么样形状的物体,承受力最小?”“用一张薄纸能挑起一个较重的小木块吗?”这些问题,都是低年级学生提出的,说明他们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对这些问题,教师虽不能具体回答,但应及时鼓励:“问题提得很好!你们都是勤于动脑的好孩子。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现在得努力学习,将来由你们把答案告诉人们,这才是科学家做的事情。”这样处理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他们勤于观察、善于质疑的能力。 四、科学课的教学重“运用和创新” 创新建立在联想和实践的基础上,运用和创新是紧密联系的。教学中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学生展现广阔的空间,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
5、,给他们提供更多创新的机会。教学“搭纸桥”这课,当学生了解了“物体的承受力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这一知识点后,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展开想像,设计出即节省材料又有较大承受力的用品模型。学生的思路十分开阔:有的说“把桌椅脚做成角钢形”;有的说“可把桌内底板做成曲面形”;还有的说“塑料直尺容易断,把它改成三棱形”教师及时表扬、鼓励,并顺势提问:“你为什么这样改?这样改,有什么好处呢?”这样的提问,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想法,在反思过程中使知识得到巩固,能力得到提高,创新得到培养。科学课的教学重动手、过程、提问、运用与创新。教师要彻底打破“教书本死知识”的旧教学观,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亲身经
6、历探究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断评价、反思自己的探究行为,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获得成功,也必然会成功。 推荐第2篇:科学课改 “科学课改”满载着科学教育的希望上路 刘恩山说:“科学素养是每个公民基本素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科学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在教育中体现科学的本质。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是看清了我国科学教育的缺失,提出了科学教育的目标和方法,在国民科学素养的培养上注重与国际接轨。这是中国科学教育最大的进步。” 从“精英”到“全民”并非是降低要求 刘恩山说:“新的科学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和自学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不让一个孩子在科学素养的教育中掉队。科学教育应
7、该是针对所有学生的全民教育,而不是针对个别人的精英教育。”科学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这不仅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所达成的共识“科学为大众”。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科学教育改革在思想上把科学教育的目光集中在培养科学家和工程师方面。其具体表现为新科学课程难度大、理论性强,使一些学生感到难学,从而失去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20世纪80年代,由于亚洲经济的复兴、亚裔人才的倒流,美国科技界首当其冲感到了人才的缺乏,又一次提出了科学教育改革的问题。1985年,美国科学促进会提出了“2061计划”,指出科学要面对全体
8、大众,全面提高全体大众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编著了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科学素养的基准和科学教育改革的蓝皮书,提出了科学教育的新标准,并在美国进行科学教育改革。1993年,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教育部的支持下,美国全国科学院联合美国科学促进会、全美科学教师协会和史密桑宁研究院等科技团体,着手制订美国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并于1996年正式公布。该标准包含了科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大纲、教育系统六个方面的标准,目标则是为了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刘恩山说:“从精英教育到全民教育并不是标准的降低,而是提高了科学教育的要求。如果科学教育培养的人群更为广泛,那么精英出现
9、的概率就会更高。以前是对那些认定可以成为科学家的青少年来做指向性培养,这种认定往往会有失误。全民科学教育可以给那些对科学有兴趣或者有科学发展潜力的孩子以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新“课改”注重“探究式”科学教育 突出科学探究就是强调科学过程,也就是强调科学过程中应获得的科学过程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科学过程能力指的是,科学课程学习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基本科学方法和思维形式(如观察、假设、实验、分析、推理等)。现代中学科学教育不再只是要求学生存贮各种处理好的信息和结果,而是要求他们充分运用各种科学过程、能力来感知现象,获取、分析并处理信息,进
10、而作出判断和评价,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探求知识。刘恩山说:“以生物学课程为例,科学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世界、理解科学本质、领悟生物学规律。因此,本次课程改革将倡导探究式学习作为改革标准的基本理念。”当今世界的中学科学教育一大发展趋势就是,从强调科学知识内容转向强调获取科学知识的科学过程,也就是说,科学教育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弗朗克奥本海默(J.F.Oppenheimer)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和教育家创办了以“亲历科学”(Hands on Science)为基础思想的现代科技博物馆,其代表是“旧金山探索馆”
11、和伯克利大学的“劳伦斯科学宫”。“亲历科学”就是探究式科学教育思想的形象体现,很快得到了世界科技博物馆界的认同。70年代以后,现代科技馆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建立。 “课改”需要多方支持 “科学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不是写两篇文章、出两本书就能解决的。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科学教育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课程改革需要得到全方位的支持。”刘恩山说。在科学教育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持科学教育改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支持科学教育改革的社会力量是具有丰富科学资源的研究单位和机构,如大学、企业的研究所和博物馆等。美国科学家也积极投身于科学教育改革。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制订组的30多名成员有许多
12、是著名的科学家、大学科学教授、科学史学家、经济学家、教育行政官员甚至私人基金会的主席等。因此,来自企业、政府部门的实验室或大学里的科学家与中小学科学教师建立起经常性的联系,促进了“科学课程改革”的进步。反观我国的科学教育改革,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缺乏科学教育研究的学术支持。我国从清朝末年至今,学校科学教育实践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但科学教育研究领域 迄今仍未完全形成。全国没有一所大学建立科学教育系,正式设立科学教育研究机构的大学也没有几所。而在国际上,科学教育学这个学科或研究领域,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西方发达国家随着科学教育改革的需要先后建立起来了,许多大学建立科学教育中心,如美国哈佛大学
13、、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都有科学教育研究机构,它们不仅培养科学教师,也培养了一批科学教育的博士、博士后从事深入的科学教育研究。以色列、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的大学都建立了较强的科学教育研究队伍和学术刊物,既进行科学教育人才培养,也进行科学教育学术研究。刘恩山强调说,“科学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科学教育改革中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逐一解决。作为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课程改革将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核心任务,促进了科学教育改革,我们需要坚持下去。” 推荐第3篇:科学课如何说课 首先从要求出发,你参加是什么比赛或者是什么活动,有什么具体的要求,这决定你说课的类型和方式。 从类型上
14、分,说课可以分为常规说课和创新说课。所谓常规说课,是指把一般说课的步骤全部展示,这种类型往往有充足的时间,一般是在15-20分钟。而创新说课,往往是指不按牌理出牌,标新立异,一般在你上课后的匆忙说课,没有多少时间准备,一般时间是3-5分钟。 常规说课,如果条件允许,应该对教材做充分的了解,因为它往往会告诉你教材题目,有1小时以上的准备时间。当然也有例外,可能是临时通知。但这种类型的说课,你可以准备一个万能说课稿。 而创新说课,一般是在匆忙的时间内口头完成的,所以你只要从几个方面(一般3-4个)把自己这节课的优点吹一吹,最好是用现在时髦的科学理念作为标题先进行概括,然后,简单的结合自己的课堂举例
15、说明。 平时大家说的往往是常规说课。那么,怎样进行常规说课呢?一般课程的说课(指语文数学等)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1)说教材(2)说学情(3)说目标(4)说教法(5)说学法(6)说教学流程和设计(7)说媒体(8)说板书设计。但根据科学课的特色,我们可以有侧重,为此我的建议是就从以下四个方面说:(1)说教材地位(2)说目标和制订依据(3)说教学活动和材料准备,以及每个活动的效果分析(4)总结概括自己的教学特色。 具体说的,可以这样做: (1)说教材地位:你的那一课是第几册第几单元第几课,它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中处于什么地位,是在安排学生掌握什么的基础上的,它主要包括几个内容。 (2)说目标和制订依
16、据:从科学概念,科学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几方面确定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但是也不一定要前面贴上标签,说这是什么什么目标,你只要有意识的这样去着手,因为任何一节课,总是有学生要掌握的知识、能力等。一般写3条目标为宜。在目标的后面马上进行制定的依据阐述,这里把学生的学情结合进去,因为他们是制定目标的主要依据,另外就是教材的设计层次和思路,还有就是新课程的理念,当然最好少用大家用烂的那些东西。 (3)说教学活动和材料准备,以及每个活动的效果分析:科学课往往是由几个活动构成的。活动的组织和层次是成功的关键。在这方面的说课希望大家要根据活动的顺序有所侧重,一般来说第一个活动和第二个活动的要求是有不同的,不
17、是简单的重复。即使是同一层面的活动,我们教师的训练要点要有所侧重,比如第一活动主要是培训学生的合作和交流,那就要说自己会引导学生怎样怎样做,有什么操作上的要求;而第二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倾听能力,那就应该怎样怎样要求等。 这个部分是说课的重点,而评委这时候已经有点疲倦,所以你一定要说的有声有色,沙船飞扬,最好能把死的说成活的,这样就能得到好分。 (4)总结概括自己的教学特色:这也是非常关键,评委是人不是神,他不可能洞悉你花了1个多小时准备的课的步骤层次,他往往只是走马观花的感受到,所以最后你一定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进行强力攻击,把自己这节课的设计的精彩之处进行系统整理。可以用以下段式:总的来说
18、,我这节课,突出了以下几点: 1、体现科学要以探究为核心,在课堂上,我充分让学生*; 2、注意材料的结构性。在某种程度上说,科学课堂的有效性,往往被材料所控制,在我的设计中,材料的组织是有层次的,提供的方式是根据活动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比如*; 3、关注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其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技能,情感价值观,这三者是相互关联互相促进的。饿日目前我们的课堂课堂往往过于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忽略了科学知识,这是不恰当的。所以在本节课中* 最后说点额外话: 1、说课要充分自信,我在说课我说的是真理别人都要听我的首先要树立这样的信念。 2、要说的好还需要有表演才华,你不妨把枯燥的说课说的抑扬
19、顿挫,甚至在其中的某个环节来个模拟上课或者说单口相声。 3、充分的准备,把想到的好的理论抄写好,把相关可能有用的资料准备好。 推荐第4篇:1走进科学课 1.走进科学课 一、教学要求: 1、收集有关科学和科技发展的资料,明确科学课研究的对象和学习的知识内容。 2、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3、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初步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1、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2、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科学吗?听
20、到科学这个词大家想到了什 么?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名字? 2、学习新课; (一)科学课上要做什么? 1、谈话,简述科学的意义,科学课研究的对象。 2、分析科学家取得某项成就的原因。 3、具体说出科学家的哪些精神值得自己学习, (二)活动过程:(1) 1、看书第二页。 2、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等得了什么? 3、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同位互相交流。 4、小组交流自己的阅读结果 (三)活动过程:(2) 拿出带来的叶片观看一下,叶子是什么样的? 小鱼为何改变了方向?(课本第三页) 3、小组代表说发现。 4、教师小结:我们要从小热爱科学,善于观察与思考,能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答案及追求真理。 四、拓展活动 听科
21、学家的故事。学生互相讲。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科学课研究的对象和学习的知识内容。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初步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推荐第5篇:科学课听课感想 活动感想 好久没有听科学课了,关于科学课的环节和注意点也变得模糊,所以这两节课对我而言更多的是学习。 徐飞胜老师带来的是点亮小灯泡一课。这一课的常规安排是先观察小灯泡,再点亮小灯泡,最后再研究灯泡亮的原因以及短路断路的穿插了解。徐老师的课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过的,没有花哨的导入,开门见山让学生利用手中材料去点亮小灯泡并观察连接方法,关注亮和不亮的原
22、因,从而引出短路,以及断路,进而让学生思考小灯泡为什么会亮,通过观察小灯泡的内部结构,了解电流经过的路径回路。问题环环相扣,启发学生思考。在教具的准备上,徐老师很用心,做了很多准备,卡片形式能节约学生构图时间,提高课堂实验的效率。 那么说说个人建议。一是无论面对什么学生,城里亦或是乡下学生,咱们老师都是高于学生的,从心态上要平等,从姿态上要高于,因此我认为不宜过多夸奖学生。二是点亮或者点不亮,都是实验现象,但有的班级学生动手能力强,点不亮的例子可能就很少了,因此可以在实验要求时就让学生尝试一下哪些连接方法是不能点亮的。再者,赖老师评课的时候也说到了,可以尝试一下用动画等形式重现电流流动的路径,
23、因为这个知识点确实抽象。当然,让我上,也不一定上得那么好,权当参考。 曾老师的磁铁有磁性一课,流程清晰,一个大活动,一个小活动,有活动,有展示,总体而言,是一节经典的实验探究课,对我而言是一种复习和学习。教学设计并没有按照课本来,但是,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纸不能被吸,但为什么黑板上的纸能被吸引。引出磁铁隔着东西也能吸住铁磁铁能吸引哪些硬币,得出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生活小应用,这种设计也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我觉得十分巧妙。 总之,我认为,这种课多上,总是有所得的 推荐第6篇:科学课听课心得 科学课外出听课心得 孙鹏 县教育局组织全县小学科学教师进行教学能手评选活动。我有幸听了几位老师的课,真的让我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科学课 岗位职责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