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茶经全文及解释.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茶经全文及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茶经全文及解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茶经全文及解释 一之源 论述茶的起源、名称、品质,介绍茶树的形态特徵、茶叶品质与土壤的关系,指出宜茶的土 壤、茶地方位、地形,品种与鲜叶品质的关系,以及栽培方法,饮茶对人体的生理保健功能。二之具 谈有关采制茶叶的用具。详细介绍制作饼茶所需的19种工具名称、规格和使用方法。 三之造 讲茶叶种类和采制方法。指出采茶的重要性和采茶的要求,提出了适时采茶的理论。叙述了制造饼茶的6道工序:蒸熟、捣碎、入模拍压成形、焙乾、穿串、封装,并将饼茶按外形的匀整和色泽分为8个等级。 中卷1节: 四之器 写煮茶饮茶之器皿。详细叙述了28种煮茶、饮茶用具的名称、形状、用材、规格、制作方法、用途,以及器具对茶
2、汤品质的影响,还论述了各地茶具的好坏及使用规则。 下卷6节: 五之煮 写煮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优劣,叙述饼茶茶汤的调制,著重讲述烤茶的方法,烤炙、煮茶的燃料,泡茶用水和煮茶火候,煮沸程度和方法对茶汤色香味的影响。提出茶汤显现雪白而浓厚的泡沫是其精英所在。 六之饮 讲饮茶风俗,叙述饮茶风尚的起源、传播和饮茶习俗,提出饮茶的方式方法。 七之事 叙述古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记述了唐代以前与茶有关的历史资料、传说、掌故、诗词、杂文、药方等。 八之出 评各地所产茶之优劣。叙说唐代茶叶的产地和品质,将唐代全国茶叶生产区域划分成八大茶区,每一茶区出产的茶叶按品质分上、中、下、又下四级。 九之略 谈哪些
3、茶具茶器可省略,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可以省略哪些制茶过程、工具或煮茶、饮茶的器皿。如到深山茶地采制茶叶,随采随制,可简化的七种工具。 十之图 提出把茶经所述内容写在素绢上挂在座旁,茶经内容就可一目了然。 陆羽茶经(一之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木并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原注:瓜芦木,出广州,似茶,至苦涩。木并榈,蒲葵之属,其子似茶。胡桃与茶,根皆下孕,兆至瓦砾,苗木上抽。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原注: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从木,当作“木茶,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荼”,其字出尔
4、雅。其名,一曰茶,二曰木贾,三曰上艹下设,四曰茗,五曰下艹下舛。原注:周公云:木贾,苦荼。”杨执戟云:“蜀西南人谓荼曰上艹下设。郭弘农云:“早取为荼,晚取为茗,或曰上艹下舛耳。”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原注:栎字当从石为砾,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阴山坡谷者,不款项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
5、罗,下者生高丽。有生泽州、易州、幽州、檀州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上艹下尼使六疾不冫廖。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注释: 1.伐而掇之:伐,砍下枝条。诗经.周南:伐其条枚。掇,拾拣。 2.木并榈:棕树。说文:“木并榈,棕也”。木并读音bing。 3.根皆下孕,兆至瓦砾:下孕,在地下滋生发育。兆,裂开,指核桃与茶树生长时根将土地撑裂,方始出土成长。 4.开元文字音义:字书名。唐开元二十三年(735)编辑的字书。早佚。 5.木贾:读音jia。 6.上艹下设读音she,本为香草名。玉篇:“上艹下设,香草也”。 7.上艹下舛:读音chuan。 8.杨执戟:即杨雄。西汉人。著有方言等书。 9.郭弘
6、农:即郭璞。晋时人。注释过方言、尔雅等字书。 10.艺而不实,艺,同“艺”,指种植技术。 11.叶卷上,叶舒次:叶片成卷状者质量好,舒展平直者质量差。 12.性凝滞,结瘕疾:凝滞,凝结不散。瘕,腹中肿块。正字通:“腹中肿块,坚者曰症,有物形曰瘕”。 13.醍醐、甘露:皆为古人心中最美妙的饮品。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味甘美。甘露,即露水,古人说它是“天之津液”。 14.卉莽:野草。 15.上党:唐时郡名,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市,长子、潞城一带。 16.百济、新罗:唐时位于朝鲜半岛上的两个小国,百济在半岛西南部,新罗在半岛东南部。 17.高丽:唐时周边小国之一,即今朝鲜。 18.泽州、易州、幽州、澶州
7、:皆为唐时州名。治所分别在今山西晋城、河北易县、北京市区北,北京市怀柔县一带。 19.荠上艹下尼一种形似人参的野果。上艹下尼,读音ni。 20.六疾不冫廖:六疾,指人遇阴、阳、风、雨、晦、明得的多种疾病。冫廖,痊愈。 二之具 籯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以竹织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负以采茶也。 灶无用突者,釜用唇口者。 甑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篮以箅之,篾以系之。始其蒸也,入乎箅;既其熟也,出乎箅。釜涸注于甑中,又以榖木枝三桠者制之。散所蒸牙笋并叶,畏流其膏。 忤臼一曰碓,惟恒用者佳。 规一曰模,一曰棬,以铁制之,或圆,或方,或花。 承一曰台,一曰砧,以石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
8、土中,遣无所摇动。 檐一曰衣,以油绢或雨衫、单服败者为之。以檐置承上,又以规置檐上,以造茶也。茶成,举而易之。 芘莉一曰赢子,一曰篣筤。以二小竹,长三尺,躯二尺五寸,柄五寸。以篾织方眼,如圃人土罗,阔二尺,以列茶也。 棨一曰锥刀。柄以坚木为之,用穿茶也。 扑一曰鞭。以竹为之,穿茶以解茶也。 焙凿地深二尺,阔二尺五寸,长一丈。上作短墙,高二尺,泥之。 贯,削竹为之,长二尺五寸,以贯茶,焙之。 棚一曰栈,以木构于焙上,编木两层,高一尺,以焙茶也。茶之半干,升下棚;全干,升上棚。 穿江东、淮南剖竹为之。巴川峡山纫榖皮为之。江东以一斤为上穿,半斤为中穿,四两、五两为小穿。峡中以一百二十斤为上穿,八十斤
9、为中穿,五十斤为小穿。穿,旧作钗钏之钏字,或作贯穿。今则不然,如磨、扇、弹、钻、缝五字,文以平声书之,义以去声呼之,其字以穿名之。 育以木制之,以竹编之,以纸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旁有门,掩一扇。中置一器,贮糖煨火,令煴煴然。江南梅雨时,焚之以火。 陆羽茶经(三之造)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茶之笋者,竽烂石沃土,长 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芽者,发于丛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胡人靴者,蹙缩然;原注:京锥文也。上封下牛牛臆者,廉衤詹然;原
10、注:上封下牛,音朋,野牛也。浮云出山者,轮囗禾然;轻飙拂水也。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经;此皆茶之精腴。有如竹箨者,枝干坚实,艰于蒸捣,故其形上竹下丽上竹下徙然;有如霜荷者,茎叶凋沮,易其状貌,故厥状委悴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 自采至于封,七经目。自胡靴至于霜荷,八等。或以光黑平正言佳者,斯鉴之下也。以皱黄坳垤言佳者,鉴之次也。若皆言佳及皆言不佳者,鉴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皱宿制者则黑,日成者则黄;蒸压则平正,纵之则坳垤;此茶与草木叶一也。茶之否臧,存于口决。 注释: 1.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薇、蕨,都是野菜。诗经.小雅有“采薇”篇,毛传:“薇,菜也”。诗经又有“吉采其蕨”句,诗
11、义疏说:“蕨,山菜也”。二者都在春季抽芽生长。凌,冒着。 2.丛薄:灌木、杂草丛生的地方。汉书注:“灌木曰丛”。杨雄甘草同赋注:“草丛生曰薄”。 3.京锥文也:京,高大。诗经.皇矣:“依其在京”。毛传:“京,大阜也”。锥,刀锥。文,同“纹”。全句意为:大钻子刻钻的花纹。 4.臆者,廉衤詹然:臆,指牛胸肩部位的肉。廉,边侧。说文:“廉,仄也”。衤詹,帷幕。全句意为:像牛胸肩的肉,像侧边的帷幕。 5.轮囗禾:轮,车轮。囗禾,圆顶的仓。说文:“上竹下丽,竹器也”集韵说就是竹筛。 6.竹箨:竹笋的外壳。箨,读音ruo。 7.上竹下丽上竹下徙两相通,读音亦同:si。皆为竹器。说文:“上竹下丽,竹器也”集
12、韵说就是竹筛。 8.坳垤:土地低下处叫坳,小土堆叫垤。形容茶饼表面的凸凹不平。 9.否臧:否,读音pi,贬,非议。臧,褒奖。世说新语.德行第一:“每与人言,未尝臧否人物。” 注1:火日皿:左“火”旁,右“上日下皿”。下同。 四之器 风炉(灰承)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致其圬墁。凡三足,古文书二十一字。一足云:坎上巽下离于中。一足云:体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云:圣唐灭胡明年铸。其三足之间,设三窗,底一窗,以为通飙漏烬之所。上并古文书六字,一窗之上书伊公二字,一窗之上书羹陆二字,一窗之上书氏茶二字。所谓伊公羹,陆氏茶也。置土带埠于其内,设三格:其一格有翟焉。翟者,火禽也。画
13、一卦曰离。其一格有彪焉,彪者,风兽也。画一卦曰巽。其一格有鱼焉。鱼者,水虫也。画一卦曰坎。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故备其三卦焉。其饰以连葩、垂蔓、曲水、方文之类。其炉或锻铁为之,或运泥为之。其灰承作三足铁盘,抬之。 筥以竹织之,高一尺二寸,经阔七寸。或用藤,作木箱如筥形织之。六出圆眼。其底、盖若筣箧口,铄之。 炭挝以铁六棱制之。长一尺,锐上,丰中,执细,头系一小钅展,以饰挝也。若今之河陇军人木吾也。或作槌,或作斧,随其便也。 火夹一名箸。若常用者,圆直一尺三寸,顶平截无葱台勾鏁之属,以铁或熟铜制之。 鍑以生铁为之,今人有业冶者,所谓急铁。其铁以耕刀之趄,炼而铸之。内抹土而外
14、抹沙。土滑于内,易其摩涤;沙涩于外,吸其炎焰。方其耳,以正令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脐长,则沸中;沸中,则末易扬;末易扬,则其味淳也。洪州以瓷为之,莱州以石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性非坚实,难可持久。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雅则雅矣,洁亦洁矣,若用恒,而卒归于铁也。 交床以十字交之,剜中令虚,以支鍑也。 夹,以小青竹为之,长一尺二寸。令一寸有节,节以上剖之,以炙茶也。彼竹之筱,津润于火,假其香洁以益茶味,恐非林谷间莫之致。或用精铁熟铜之类,取其久也。 纸囊以剡藤纸白厚者,夹缝之。以贮所炙茶,使不泄其香也。 碾(拂末),碾以橘木为之,次以梨、桑、桐、柘为之。内圆而外方。内圆备于
15、运行也;外方制其倾危也。内容堕而外无馀。木堕,形如车轮,不辐而轴焉。长九寸,阔一寸七分。堕径三寸八分。中厚一寸,边厚半寸。轴中方而执圆。其拂末以鸟羽制之。 罗、合,罗末以合盖贮之,以则置合中。用巨竹剖而屈之,以纱绢衣之。其合以竹节为之,或屈杉以漆之。高三寸,盖一寸,底二寸,口径四寸。 则,以海贝、蛎蛤之属,或以铜、铁、竹(制)匕策之类。则者,量也,准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若好薄者,减;嗜浓者,增。故云则也。 水方,以翚木、槐、楸、梓等合之,其里并外缝漆之,受一斗。 漉水囊,若常用者,其格以生铜铸之,以备水湿,无有苔秽、腥涩意。以熟铜,苔秽;铁,腥涩也。林栖谷隐者,或用之竹木。木与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茶经 全文 解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