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目前的美术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下列问题: 1、教学设计老做“表面文章”,不断地花样翻新,实则无效,学生不是“学有所得”。 2、一些课片面强调“学生活动”,导致教学的“失控”。 3、某些课缺乏文化底蕴,导致教学的“浅薄”。 4、为了体现所谓的“课改精神”,加入过多的其他知识,从而失去了学科特点。 5、课程设计不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不能准确的认识、判断学生,无法进行师生互动。 6、学生不准备美术工具、材料。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在一定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空间。检验教师教学的重要标准,就是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收获?教学有没
2、有效益,不一定是指教师是否认真负责,而是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者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没有收获,即使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德国一位学者也就课堂有效教学做过一个精彩的比喻:如果让你直接咽下15克盐,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如果把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会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中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有效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课堂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下面我主要从以下几点来谈一谈。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理想课堂 1、理想的课堂是生活化的课堂 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 教育就是沟通科学理性与生活实践的桥梁。 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
3、活连接起来,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 一是有助于学生从专业化美术学习向生活化美术学习转变,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是有助于学生从生活化中体会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拓展学生的思维。 2、理想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课堂互动 只有焕发出师生共同的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只有让学生在理想的活动境界中去主动自觉地体验与感悟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 3、理想的课堂是人性化的课堂 教学是一种艺术,而不是技术。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应是人性化的教学,是充满着对学生的关注、对生命的关怀和人文主义精神的场所。 二、有效的
4、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思考、深入钻研教材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实施方案,为成功教学绘制蓝图的过程。 1、解读教材、分析教材 2、了解学生、关注学生 3、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 4、教学评价的多样性 教学评价应以目标为依据来设计。要注意教学评价的完整性。教学评价设计: 学生的投入程度与参与情况如何;学生的活动量和思维量是否足够;学生是否都在其不同层面上获得了满足感和成功感;师生互动状况如何;学生知识的掌握及其拓展状况怎样等等。 5、把握课堂教学结构 (1)将“自学、操作”引进课堂,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部分。 (2)设计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课堂教学结构,使课堂教学
5、结构适应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活动规律。 (3)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应注意其针对性和适应性。 (4)建立反馈机制。 (5)注重课堂教学结构整体效应的有效发挥。 三、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首先要有效“讲授” 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讲授”仍然会作为“有效教学”的一条有意义的教学方式而显得卓尔不凡。它以它的“优势”使之在长久的教学实践中延续下来,并形成了自己的传统。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似乎不那么强调教师的“讲授”。其实,好老师总是那些善于“讲授”的老师,是那些“能说会道”的老师。好的“讲授”总是能够吸引学生。这意味着学生喜欢这个老师,至少喜欢这个老师的讲课方式、风格或某种讲课
6、的细节。好的“讲授”总是保持一定的节奏。保持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节奏”,它的效果将不限于能够带来艺术性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这种节奏既能使教师的“讲授”变得轻松,且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暗示效应而更有效地记住、理解某些知识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 (二)有效“提问”并“倾听” 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有效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艺。“问题”的有效性不仅仅在于词句,其有效性还在于音调的变化、重读、词的选择及问题的语境。“提问”有很多方式,每种方式都能决定它是否会被学生理解为一个问题,以及会被理解成一个怎样的问题。 “提问
7、”作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主要形式,可以使教师将观注的焦点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 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资源。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 出足够的“等待”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 (三)有效“激励” “有效教师”的所有行为中,最重要的是教师是否具有“激励性”,比如热情、期望和可信任感。 (1)热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热情”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学生热心;二是对自己所教的专业有“求知兴趣”和“求知信仰”。 教师对学生表现出来的热心,主要是通过与学
8、生建立积极的、支持性的关系。这种安全的、轻松的、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环境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我听了一节巧用纸餐具的课,课堂上有个学生把纸杯全部撕碎,其他的同学告诉老师他在乱撕纸杯,但老师没有批评这个同学,而是微笑着说:“任他撕吧,等会儿说不定用他撕碎的纸片给我们变个新模样。”不一会儿,他把撕碎的纸片贴在纸盘上,通过剪、折、贴等过程,变成了一个“三星堆”式的面具。他说他妈妈带他到三星堆博物馆参观时,那里的面具就是这个样子。多么奇特的想法,教师在班上表扬了他。学生在这样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敢于发言,也敢于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讨论,使他们的想像力更加丰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热情的教师不仅对学生热
9、心,而且对自己的专业执着、投入,并以自己的执着和投入来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 (2)期望 “有效教师”总是能够积极期待每个学习者,即对自己和学生怀有很高的成功期望。他们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所教的内容,而他们也有能力帮助所有的学生学会。 学生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值。学生如果从教师那儿感受到的是“你很苯,不是学习的料”,就会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相反,学生若从教师那儿感受到的是“你有能力学好,你是聪明的,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就能加倍努力,即使失败,也认为是暂时的。学生会将教师对他的期望值内化为自己的期望,进而影响到他的自我评价和努力程度。学生对教师的这 种期望非常敏感,如果教师对
10、某一学生抱有较低期望,不仅这位学生会感觉到,其他学生也能感觉到,从而相应地调整他们对该生的想法和期望。 (3)可信任感 “有效教师”总是那些让学生感到是“值得信赖”的教师。“可信任感”有助于创造一种轻松的、安全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相信教师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教师通过坦率、诚实的师生交往建立可信任感,而不是通过教师的地位或学历证明,这些只有在学生认识到时才有用。 教师要取得学生的“可信任感”在低年级也许相对容易,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生心理的成长,教师获得学生的可信任感会变得不那么容易。在低年级,教师作为成人权威,对学生而言,自然会有某种程度的可信。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可信任感”主要取决于两个重
11、要因素:一是教师的学识;二是教师的人格。 学生总是期望教师学识渊博,教师若满足学生的期待,则学生可能因感叹而模仿教师、追随教师。“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一个教师若能够让学生追随自己,也算不易。 除了学识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诚如德国学者林德所言:真正能教导学生的就是教师的人格,而不是所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对于有效教学而言自然是重要的,但似乎还有比“方法”更重要的,这就是教师的人格。 教师的期望、教师的热情,教师是否能够赢得学生的信任,几乎决定了教师教学的有效程度。 (四)有效合作 在班级授课的情况下,要想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实现有效教学,首先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
12、中来。为了使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就需要对课堂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改造。改造的最好方式就是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中,空间的构成方式需要改变。即改变以往的“秧田型”桌椅摆放形式,成为“T”字型或马蹄形,甚至其他形式。这种空间构成,与“秧田型”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学生被安排成“面对面”形式就坐,提供了相互交流的空间形式;三是学生活动的空间更大了,有利于展开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 要很好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很多。在小组中,应有一名组长,组长应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合理地给每一位组员分配任务,不歧视任何一位同学,能处理意外情况。组长可以互换,以达到最佳
13、的合作学习目标,让学生都得到锻炼。第二,组内有明确的分工,每个学生担任一定的职责。学生应按照分工和职责积极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使合作有序、高效。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提高。组内的分工可在一个阶段后互换。第三,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的存在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宜因课程性质、学习内容的改变随意变化或随时中断。 (五)有效探究 新课标下学生活动丰富化的表现之一便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探究活动。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到底怎样进行有效探究呢? 首先,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努力将原先用于讲授的内容转化成适于学生探究的一个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转化为思维定势,不要低估学生的理解和探究能力,
14、也不要认为“只要教师讲了学生就一定懂了”而要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位置,处处以“怀疑”的眼光看待“已知”的教学内容,设身处地设计问题、引发问题。 其次,要为学生独立探究和相互合作提供思维操作的中介性工具。思维操作工具既包括有价值的问题,也包括教师的语言工具和学生可以动手操作的实体工具。在课堂教学的情况下,尤其是大班额的情况下,教师的语言要结构化,实体的操作工具要精心设计,使之结合起来共同为学生探究与合作及教学过程的进一步展开服务。 如巧用身边的材料一课,开始就将各种废弃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发现问题: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地、颜色和肌理,如何利用不同的质地、颜色和肌理表现不同的作品?通过对提供的
15、作品、资料的欣赏、分析,拓展学生思路,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通过讨论、研究、实验,引导学生将这些材料进行移植、分解、综合、嫁接,从中找到最合适的材料,作出有意识的预见、迁移,以确定画面的构成和形式的选择。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接触,学会用全新的眼光审视周围世界,用触摸的灵感进行再创造,完成抽象的、有个性的、有独创性的作业。学生在找材料、研究材料、重新组合材料和剪、拼、粘贴等各个环节的学习过程中,信息处理能力和时间视觉艺术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展示作业,交流创作体会,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经验教训。 总之,要真正实现有效教学,我们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思想,从教师独占课堂的固定思维中跳出来,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有效探究,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谈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反思 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优化策略全文 浅谈美术课堂中有效性教学的几个策略 有效教学策略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关于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感想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