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花溪湿地公园地形分析报告.docx





《2023年花溪湿地公园地形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花溪湿地公园地形分析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花溪湿地公园地形分析报告 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地形分析报告 姓名:蒋家军 班级:建筑091 学号:0908070232 指导老师:吴琳 刘承华 李明全 目的: 对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内部的资源、场地面积、地界与地貌资源、气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交通运输条件、给水排水条件、能源供应条件、电信需求条件、安全保护条件、施工条件、景观与环境各项基本资料的收集、分析与研究,以确保建设项目的实施。 时间: 20 12、 3、1120 12、 3、12 内容: (一)资源: 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内的湿地景观资源丰富多彩,公园内的花溪河以真山真水的自然景观深受人们的赞誉,可谓“花香满溢泗水流
2、,溪涧情浓爱意浓”,因此又被誉为“中国第一爱河”。除自然景观资源外,人文资源类型也丰富多样,包括田园风光、节庆活动、少数民族文化等,且特色鲜明。碧云窝的地质遗珍和十里河滩沿线河滩景观都属于特品级景观资源,区内的花溪公园被誉为“高原明珠”,此外,天河潭风景区、青岩古镇、石板村、情人谷等花溪知名景点均分布在其周围,这些都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文景源,这些景观资源的质量、数量和价值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典型性,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景观资源的类型与特征 地景资源 1、地质遗珍 主要指花溪碧云窝早三叠世中期的紫红色地表风化壳及溶塌角砾岩的地质遗迹。 2、山景 主要指花溪河东侧沿河的大将山脉,位于花
3、溪公园内的麟山、龟山、蛇山、凤山以及穆家坝至花溪水库坝堤两岸的姐妹峰等。 水景资源 1、河滩景观 本风景名胜区的主体河滩景观为花溪河秀丽的十里河滩景,共含8个景观。河滩景观中多绿滩和孤岛、跌水和深潭,共有跌水、深潭12个,小岛15个,大岛3个,其中最大岛面积约300余平方米。河滩竹、木夹岸,绿岛衬景,青山连环。水映山色,富有“江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诗景。所含8个景观均以花溪河集景,其中包括历史悠久的以自然景观为主体的花溪公园。 花溪河展布在贵阳向斜右翼的花溪中曹司曹谷盆中,河谷的发育与其地貌演化休戚相关,经历古河道变迁过程。现今河曲弯曲地段多,使景观增其风景特色,河曲发育正向壮年期演化。该河
4、流水面一般宽3045米,深2.53.5米,非跌水段流速0.5米/秒。 2、涌泉景观 位于南湖以南的地下涌泉。 生物景资源 1、森林 花溪区森林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森林植被类型,碳酸盐岩植被分布很广。据2023年资料数据统计,花溪区的森林覆盖率为40.46%(不含原小碧乡)。全区森林面积548874亩。从健康度上看,森林健康度为的占91.57%,说明全区森林群落种,虫害、病害、火灾、自然灾害和空气污染危害程度较低,总体的森林健康较好。大将山森林无论健康以及景观均属较好的行列。 2、古树名木 花溪区地处高原台地,其植物物种躲过第四纪冰川灾害,保留下较多的珍贵植物以及古树名木。广布于全区
5、。 人文资源 1、园景 区内园景以花溪公园最为突出。新建园景中阳光水乡农业观光带等级最高,牛角岛、铁路桥至麦翁桥之间的休闲绿地、贵大北校区段沿花溪河两侧局部现已建园路和小型硬质场地,但是互相之间无接驳,与周围市政路也呈分裂状态;位于董家堰桥南侧现有盆景园一处,内有面积较大荷花池。 2、建筑 湿地公园红线内现有多种类型建筑。包括:自然村落、商业服务建筑、市政建筑、新建居住区及工程构筑物等。 3、胜迹 湿地公园红线内有各类胜迹10余处,包括:蛇山摩崖、花溪公园麟山摩崖、花溪公园柏山摩崖、防空亭石刻、清晖楼(抗日战争时更名为中正堂)、戴安澜将军衣冠墓、憩园、坝上桥、百步桥等。其中省级、市级、区级文物
6、保护单位各一处。 4、风物 花溪是少数民族聚居区,风情浓郁,习俗古朴,民族传统历史文化悠久,内容丰富,富有地方特色。民族风情以苗族、布依族传统习俗保留最为完整。 (二)场地面积: 贵阳市花溪区十里河滩湿地公园地处长江、珠江分水岭地带,是贵阳市母亲河南明河的源头所在地,是贵阳市城市饮用水的主要供应地。包括十里河滩、花溪公园、洛平至平桥,湿地公园分为保护区和公园休闲区两部分。总面积约609公顷,其中湿地219公顷,山地公园390公顷 (三)地界与地貌资料: 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东抵大将山脚,西邻花溪大道,南至洛平新区,北至贵阳市花溪区与小河区的边界。花溪城市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主要分为境内典型的喀
7、斯特地貌形成的喀斯特山岩生态系统和花溪河形成的河流滩涂生态系统两大类,其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人工库塘湿地生态系统、草甸生态系统、沟渠生态系统、淡水泉生态系统、农田湿地生态系统和泛洪地生态系统等。 (四)气象基础资料: 花溪区地处北亚热带。由于地势变化的影响,除地势较高的双流、杠寨为南温带气候,地势较低的龙水、翁昭、金中为中亚热带气候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季受冬季风(偏北风)影响,干冷少雨,具有大陆气候的特点。夏季受夏季风(偏南风)影响,暖湿多雨,具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雨日较多,气温回升缓慢。秋季多为高气压控制,晴朗少云,日照百分率大,
8、气温高于春季。 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春迟夏短,秋早冬长,属于典型的山区气候。春季、冬季季风交替,气温回升缓慢,寒潮频繁,天气多变,气温波动大,易出现冰雹等天气。夏季则水热同季,光照充足,降水强度大,多暴雨天气,降雨变率大,易出现旱涝等灾害。秋季气温下降快,易出现秋霜、多锦雨天气。冬季气温低,凝冻大,雾多日照少。 1、气温: 花溪区年均气温14.9。1月平均气温4.7,0以下的日数平均10.5天,年极端最低气温-4-5,历史极端最低气温-9.7。7月平均气温23.3,超过30的日数平均5.5天。按日均20以上为夏季,1020为春季,2010为秋季,10以下为冬季计算,花溪春季75天,夏季89天
9、,秋季68天,冬季133天。 2、降水量: 花溪降水量丰沛,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78.1mm,一年中6月降水最多,其次为5月、7月,冬季降水量最少。年平均日降水量0.1mm的日数为177.9天,5mm日数为55.2天,10mm日数为34.7天,全年无霜期285天,年均相对湿度81%。 3.风 花溪区地处云贵高原的东部,是冬季风(偏北风)、夏季风(偏南风)必经之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由于地势高,气候受高原影响,温度垂直递减率夏季大、冬季小,夏季为0.6/100m,冬季只有0.4/100m;所以夏天偏凉,冬天偏暖,是一个具有天然空调效应的园区,最适合开展避暑旅游。 1、云雾及日照:年、月、日
10、均数。 花溪区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898.11084.7小时。夏季日照时数为427.8小时,占年日照总量的39%;春季为269.9小时,占25%;冬季126.4小时,占12%;秋季为260.7小时,站4%。年均日照数为1274.2小时,日照率为29%。 (五)水文地质资料: 花溪区位居喀斯特高原分水岭地带,全区河流60余条,总长911.7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450米,河网密度虽然较高,但水量较大的河流,河谷深切,岸坡高达数百米;其他河流水量不大,河床陡,水流湍急,开发利用比较困难。阿哈水库、红枫湖、百花湖的重要流域也在花溪区。主要河流有花溪河、游鱼河、马林河、青岩河及龙井河等。游鱼河及花溪河
11、位于分水岭以北,为乌江南岸支流南明河的上游,属长江水系。,花溪河上建有花溪水库及松柏水库,有蓄洪、发电的功能,同时又是贵阳市重要的供水源地。马林河、青岩河及龙井河位于分水岭以南,为红水河北岸支流蒙江的上游,属珠江水系。这些河流均属雨源型河流,水文动态变化大。区内喀斯特地下水丰富,是河流的重要补给源泉。花溪区多年平均水资源10.1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87亿立方米,占67.82%;地下水3.26亿立方米,占32.18%。水能资源:花溪区水能资源比较丰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53万千瓦,可开发量21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39.62%,其中属于地方小水电的可开发量6万千瓦,开发条件较好。首先是落差
12、集中,大部分为饮水式开发,引水距离短,工程简单,淹没损失少,单位造价低。多数电站集中于鱼梁河干支流上,开发区范围不大,同时具有较大的单站容量,1000千瓦以上的电站有6处,最大单站容量可达14400千瓦。 公园内还有多处具有研究价值特殊地质,主要指花溪碧云窝早三叠世中期的紫红色地表风化壳及溶塌角砾岩;碧云窝的紫红色地表风化壳(钙质古土壤或钙结壳)和溶塌角砾岩记录了早三叠世中期海平面下降后,碳酸盐岩台地内部变为陆地遭受地表风化,后又随着海平面回升变为咸化泻湖的历史。是研究地表风化的极佳地点。目前地质界专家研究表明,花溪区是世界三叠纪Nerrites相遗迹化石发育最好的地区。遗迹化石在环境研究方面
13、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有的遗迹化石还具有很高的美学观赏价值。 (六)工程地质资料: 湿地公园内出露的地层有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第四系等。出露的岩石有白云岩、石灰岩、灰岩、石英砂岩、粉砂岩、砂页岩等,地下矿藏丰富。地质构造与现代地貌作用形成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地形特点。这样的地质条件不太能满足大型工程的施工条件,但公园内部并不规划大型建筑物,因此,地质条件方面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七交通运输条件: 公园所处区位交通条件优越,贵昆、湘黔铁路贯通区内,北有贵阳西站及货场,西有湖潮站以及磊庄机场,东北部有贵阳龙洞堡机场,花溪大道直通贵阳市中心,312国道和101省道也穿过花溪全境
14、,贵阳环城高速公路南环线、花溪二道、国宾大道和贵阳铁路枢纽改扩建工程均已完成,使花溪的交通实现了质的飞跃。 (八)给水排水条件: 花溪河贯穿于整个湿地公园中,河谷的发育与其地貌演化休戚相关,经历古河道变迁过程。现今河曲弯曲地段多,河曲发育正向壮年期演化。该河流水面一般宽3045米,深2.53.5米,非跌水段流速0.5米/秒, 是贵阳生活用水的源头。湿地公园内部现已经铺设城市管网,管网系统完善,给水排水排污能力完全可以支持整个公园运作。如遇洪水暴雨,水位上涨的情况,水流可经花溪河向下游排出。 (九)能源供应条件: ,花溪河上建有花溪水库及松柏水库,有蓄洪、发电的功能,同时又是贵阳市重要的供水源地
15、。马林河、青岩河及龙井河位于分水岭以南,为红水河北岸支流蒙江的上游,属珠江水系。这些河流均属雨源型河流,水文动态变化大。区内喀斯特地下水丰富,是河流的重要补给源泉。花溪区多年平均水资源10.1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87亿立方米,占67.82%;地下水3.26亿立方米,占32.18%。水能资源:花溪区水能资源比较丰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53万千瓦,可开发量21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39.62%,其中属于地方小水电的可开发量6万千瓦,开发条件较好。首先是落差集中,大部分为饮水式开发,引水距离短,工程简单,淹没损失少,单位造价低。多数电站集中于鱼梁河干支流上,开发区范围不大,同时具有较大的单站容
16、量,1000千瓦以上的电站有6处,最大单站容量可达14400千瓦。如此大规模的发电量,足够供应整个花溪区的用电需求,湿地公园坐落于整个花溪区腹地位置,在能源供应方面更是异常方便。 (十)电信需求条件: 花溪电信通讯采用日本程控数据交换机,装机容量大。程控电话、无线寻呼、卫星通讯、有线传输、宽带网等方便及时,可与全国和世界各地实现互联互通。邮政网点遍布全区,邮政投递快速准确。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花溪区心脏地带,电话、电视、电传、网络各种信号需要量均可得到很好的满足。 (十一)安全保护条件: 从微观方面来看,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空气质量高,地质灾害少。各方面条件均满足安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花溪 湿地 公园 地形 分析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