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摘 要:对“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进行梳理,通过对“教学设计”的理解,逐步深化自己的认识。并对课堂教学设计的五个基本要素进行简单分析与思考。对教学设计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更有助于促进师生双方对教学的深层理解,以更好地把握教学设计的内涵与价值。 关键词:课堂教学设计;基本要素;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3)14-0196-02 一、教学设计概述 (一)国内外的有关研究 国外的有关研究:“教学设计”这一术语被用以描述包括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指导
2、实验和修改以及评定学习的整个过程。1“教学设计是分析学习需要和目标以形成满足学习需要的传递系统的全过程。”2教学设计是“为了便于学习各种大小不同的学科单元,而对学习情景的发展、评价和保持进行详细规划的科学。”2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引文的第一个解释中格斯塔弗森是从整体的角度来谈教学设计;引文的第二个和第三个解释中布里格斯以及瑞奇是从侧面,从不同学科的完整性角度来谈教学设计。侧重点不同,研究的任务和对象也不同。 国内的有关研究:我国关于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主要有以下四点:“教学设计是对整个教学系统的规划,是教师教学准备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
3、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提出教学具体方案,包括一节课进行过程中的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知识来源、板书设计等。”3由此可见,第一种观点是从整个教学系统出发,把教学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合理完成并加以充分发挥的规划方法。第二种侧重获得优化的教学目的。第三种将教学分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对这两个维度的探讨来谈教学设计。第四种是依据已有的理论,对教学进行系统全面的规划安排。 对于教学设计概念的界定,笔者的观点是:“教学设计是对教学各个单元的最优化组合。”教学设计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计划的过程,它规定了教学的总体方向以及大致进程。对教学的各个单元做好最优化的设计,并把这些单元合理组合,这些过程可
4、以称为是教学设计。教师可以通过反复的实践并加以完善,从小处着眼,逐步实现每个单元的最优化,这样,才能实现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实施。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 首先,教学设计具有引导性。为教学活动制定计划的过程统称为教学设计。它把握着教学活动的总体方向以及大致进程。教学设计对教学活动的各个单元都具有指导性和参照性,教学活动的每一个单元都受制于教学设计,并为教学设计而服务。教学设计的优劣事关教师是否能够实现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发挥,能否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好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最优化的捷径。 另一方面,教学设计具有综合性。教学设计是对教学各个单元的最优化组合,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教学设计具有综合性这个特
5、点。教学设计包含诸多要素,每一个要素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将这些要素按照一定方式方法合理的放置在一起而实现某种既定的目标,这种方式方法就是教学设计。综合地将一个一个要素衔接起来,交织在一起,一环套一环,从而形成整个教学设计的理论图景。 二、教学设计基本要素的理论分析 (一)教学任务及对象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就是指在学校进行的教学。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课堂教学已经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更多地着眼于学生。现代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只有明确了教学任务及对象,将教学中的“讲教材”向“讲知识”方向逐步过渡,那么,要求达到的教学目的
6、也会比较容易实现。 以往从教材出发,将课本作为分析的主要依据,无非就是分析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所用到的考点,而对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所用到的考点也都是点到为止,进行简单的阐述而缺少深入分析。当然,这些都是教师对显性教材的运用,当然,分析不应仅局限在显性方面,而是要充分发掘隐性教材,现代教学的载体不只是教材,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之间教与学所产生的某种教学现象其实也是一种隐性的教材。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对已有的教材进行深加工,对教学内容的内涵有正确的理解和思考。 分析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要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应该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为落脚点。对
7、学生的不同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心理、学习态度、思维特点以及迁移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都将有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和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教学的目标 教学设计所要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学的目标是教学设计付诸实践的第一步,是教学设计的根基所在。教学的目标主要是解决在教学中想要完成什么的问题,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教师通过设定课堂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要各自达到的目标来完成教学计划。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倡导的课堂教学目标主要有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方面。教师是否可以达到或是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体现了教师对教学设计内容的理解,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在教学的目标主体性来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新课程 理念 课堂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