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20.故宫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掌握文章以空间为顺序的写作特点。 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4、帮助学生认识“矗、湛、缭、阁、恒”,会写“玲、珑、凤、雕、矗、缭、恒”;理解“玲珑奇巧、矗立、湛蓝、亭阁、永恒、烟雾缭绕、雄伟壮丽、奇珍异宝”等词语。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以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体会课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按照空间移位来进行介绍的方法,通
2、过对重点语句的感悟激发对中国古代辉煌建筑艺术的热爱。 教学准备:收集故宫的图片文字资料,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上的建筑是什么吗? 她是东方最大的宫殿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之首。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浏览一下这举世闻名的皇家宫殿。看着故宫全貌图片,说说你的感受。(指名回答) 1、出示故宫资料: 北京故宫,原名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皇宫,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后倚景山,东近王府井街市,
3、西临中南海。故宫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宫建筑群。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自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后,明、清两代共有24位皇帝在此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紫禁城作为封建皇宫的历史宣告结束。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禁。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 故宫的建筑气势恢弘,规模巨大。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72万多平方米,建筑总面积达16万多平方米,现存房屋8700余间。四周环绕高约10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城墙四周各设城门一
4、座,南面午门,是故宫的正门,北面神武门,东面东华门,西面西华门。城墙四角各矗立着一座 1 精巧别致的角楼。故宫宫殿建筑布局沿南北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故宫的建筑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典之作。 故宫总体分为南部的前朝和北部的后寝两部分。南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上朝接受朝贺、接见群臣和举行大型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建在高8米多的呈工字形的须弥座式三层平台上,四周环绕着石雕栏杆,气势磅礴,为故宫中最壮观的建筑群,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崇高地位。其中太和殿是故宫
5、中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也是我国现存的一座最大的古代木结构殿宇。北半部则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殿、皇极殿等,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与后妃、皇子和公主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故宫的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社会的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二、检查预习. 1、指名学生说说自己在预习时记住的故宫的宫殿的名称。边说边请学生将宫殿名称板书。(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2、根据板书指名读相关的自然段。 齐读:玲珑奇巧、矗立、湛蓝、亭阁、永恒、烟雾缭绕、雄伟壮
6、丽、奇珍异宝。 学生自由谈对词语的理解。 矗立:矗,直立,高耸。高而直地耸立。 烟雾缭绕:缭绕,回环旋转。 玲珑奇巧:形容小而灵巧、精致、奇特。(小巧玲珑) 雄伟壮丽:有气魄,十分壮观而美丽。 奇珍异宝:奇异难得的珍宝。(无价之宝) 三、自主阅读,梳理课文,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发现文章的结构特点。(总起分述总结) 2按照总分总的顺序试分段。 第一部分(1):简明讲了故宫的位置、名称、历史。 第二部分(29):详细地描述了故宫的建筑。 第三部分(10):简略介绍了故宫的文物。 第四部分(11):总结全文,对故宫的历史价值做出评价。 3.找出文中概括故宫建筑群的建筑特点的语句。 教师小结:
7、作者通过同义词的变化运用来形容同一事物的同一特点,体现了语言表达的多 4.下面就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体现故宫建筑群这两个特征的语句。 当堂交流,边读边体会。你是否发现了两者在概括故宫建筑群特征时的有何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2 教师小结:立足点不同,观察得到的感受后不同,评价也不同 四、学习课文的第一和第四部分。 1、默读,思考第一自然段讲了哪几层意思?(故宫的位置、名称、历史。) 2、读最后一段,谈谈最后一段和中间两段的联系。 3、有感情朗读这两段话。读出自豪之情。 4、小结这两部分在课文中的作用。(总起、总结) 回忆从前学过的类似的结构的课文。 五、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词语。 2、自由背诵
8、头尾两个自然段。 六、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照着第二和第三部分的语句,完成语文书104面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听写生词。 2、回忆课文的条理。 3、指名背诵头尾两个自然段。说说这两部分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二、细读理解。 1、默读第29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画示意图。同桌交流示意图。 (2)小组读第二自然段,讨论段意。(这段写了故宫的最外面一圈的布局。护城河、城墙、城门。还总的介绍了远眺整个故宫,所看到的景象。) (3)抓住句子中的数据谈体会。 (4)抓住重点词语谈体会。(玲珑奇巧、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过渡:抓住故宫“有大
9、小宫殿70多座”这一语句,想想文中主要介绍了哪几座宫殿,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的? (5)交流昨天完成的课后题二中题目。思考,课文重点介绍了什么宫殿?(太和殿是故宫的主殿最大的殿堂,格外辉煌壮丽。)出示太和殿的图片 3 (2)太和殿作为故宫的代表性建筑,它除了体现精美以外,也体现出外观的雄伟壮丽,布局的和谐统一。找出具体语句,读一读。 如:矗立在7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宫殿。 太和殿位于中轴线上 教师小结:课文通过对太和殿的介绍,进一步突出了故宫建筑群的特征。也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3、用相同的方法学习另外的宫殿。介绍清楚宫殿的布局、作用。并出示相
10、应的图片。 4、小结:第二部分(28自然段)详细地描述了故宫的建筑。按空间顺叙来介绍的。主次分明,条理清楚。 5、齐读第9自然段。想象故宫中有哪些、怎样的珍贵文物、奇珍异宝? 三、延伸拓展 (屏幕显示)故宫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有人说“建筑是凝动的音乐”,也有人说“建筑是无言的史诗”,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是否对建筑也有着一份独特的感悟?请你模仿上面的句式,说说:“建筑是 ”。 四、布置作业: 1、做个导游介绍故宫。 2、按照空间顺序,向别人介绍你们的学校,就如本文重点介绍太和殿一样,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做到重点突出,特征鲜明。 板书设计: 20
11、故宫 总起一 位置 名称 历史 总体概况 分述二 建筑宏大 大殿风貌 前三殿(详写) 后三殿(略写) 分述三 珍贵文物 总结四 永恒的文化殿堂 课后反思: 21.青花的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青花瓷,同时欣赏青花瓷图片。 这首别致的歌曲,赞美的是青花瓷。 由英文中“中国”“瓷器”同为一个读音“China”引入:瓷器是咱们祖国的象征之一,而青花瓷又是瓷器里的最美丽的精品。你了解青花瓷吗?(交流课前阅读的相关资料。阅读课后的“学习链接”。) 2歌曲里头有一句歌词是“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到底这传世的青花瓷为什么这么美丽呢?当我们学习了今天课文青花,就明白了。 【周杰伦这歌曲很
12、现代也很中国味,配合精致的图片,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课文、了解青花的兴致。】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记叙了他们什么事情? (快速浏览课文后回答。) 2出示第五自然段中的“我开始了苦苦寻觅”一句。看看哪些段落写“我”苦苦寻觅的由来。哪些段落写“我”苦苦寻觅的过程。 【问题很简单,但是抓住了课文的主线。也渗透了有效地捕捉课文重点信息的方法重视过渡句。】 给课文分段。 3轻声朗读课文的两个部分,把生字读准。指名读生词。正音,并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 重点理解: 两鬓班白:鬓脸旁边靠近耳朵的头发。头发已经花白了。 锲而不舍;锲,刻;舍,放弃,停止。镂刻不停息,比喻持之以恒、坚
13、持不懈。荀子劝学中讲:“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反义词有:半途而废;一暴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等。 嬉戏:游戏;玩耍。 瑕疵:微小的缺点。 纷至沓来:纷,众多;沓,重复。接连不断地到来。注意“沓”不要写成“踏”。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 窥破: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暗中察看。暗中看出来或觉察明白了。 郑重其事:郑重,严肃认真。对事情采取慎重认真的态度。一点儿也不马虎、不敷衍。 如饥似渴:像饿了想吃饭、渴了想喝水那样。形容非常迫切的情状。 茅塞顿开:茅塞,被茅草塞住;顿,顿时,立刻。原来心里像被茅草塞住一样,现在一下子打开了。比喻突然一下子明白了。也作“顿
14、开茅塞”。 3齐读课文,说说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4自然段)默默期盼,父亲要儿子寻找残缺青花。这是故事的前因,写得比较简洁。 第二部分(516自然段)苦苦寻觅,儿子终于得到祖传配方。这是故事的结果,写得很详细。 三、小结 美丽的青花,一代代艺人的骄傲和满怀的心事都凝聚在上边。到底父亲要儿子找到什么东西呢?下节课再一起琢磨! 四、作业 熟读课文。抄写生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听写生词。 回忆课文的条理。 二、细读理解。 (一)研读“默默期盼” 1读1-4自然段,思考:父亲是一个怎样的瓷艺人?他教我瓷艺,为什么不传配方给我?后来,父亲为什么又郑重其事地把一尊残缺青花交给我? 2交
15、流。 (1)抓住“独树一帜”体会父亲的“手艺高”。 (2)抓住“完美”设计悬念。(什么是父亲心里的“完美”?) (3)找出第三自然段描写父亲动作、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反复品读,体会父亲对儿子寄予厚望,用心良苦。理解我对父亲的行动、神态的不解。 【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这些语句时越读越迷惑,迷惑于“完美”与“祖传配方”之间的关系和奥秘,迷惑于“手艺高”的父亲的古怪的动作、企盼的眼神、令人费解的话语学生越是迷惑,对接下来的重点内容的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浓厚。】 3齐读第三小节。 4小结:这个部分,我们领会到了父亲对孩子的默默期盼和良苦用心。到底在期盼什么?儿子怎样完成父亲的任务,成长为青花瓷器的合格接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语文 第五 单元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