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论农村高额彩礼的存在机制.docx
《2023年论农村高额彩礼的存在机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论农村高额彩礼的存在机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论农村高额彩礼的存在机制 论农村高额彩礼的存在机制 何波 (陇东学院,历史与地理学院 甘肃,庆阳 745000) 摘要:我国自古就有在男女双方结婚时,男家送与女家财物以告成婚之传统;这种财物就是彩礼。彩礼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其内容和数额反映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具有时代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迁,彩礼在性质和社会功能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对彩礼性质和功能变迁的梳理,笔者试图破析当下农村高额彩礼存在的内在机制。 关键词:农村;彩礼;婚姻 近年来,有关农村天价彩礼致使农民不堪重负的消息屡屡见诸报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按照辞海的解释,彩礼指“旧时男女双方订婚
2、和结婚时,由男家付给女家的财物”1p846。它是聘娶婚取代买卖婚和掠夺婚,成为一种稳定而合法的婚姻制度后,对买卖婚中的女方“身价”的保留和发展。在中国古代“男女无媒不交,无帛不相见”2p78“非受币,不交不亲”2p956。至周时,彩礼已作为“六礼”之一而以国家礼法制度的形式而存在。其后各代沿袭直至清末,民国初年中华民国民法依然规定订婚和结婚须有媒妁之婚书或收受聘财方为合法有效。但在共产党控制的革命根据地,收受彩礼被认为是变相的买卖婚姻,在法律上予以明文废止3p130,p259。此后,彩礼失去了明确的法律定位而演变为单纯的民间习俗。彩礼经历了一个由习俗到制度再到习俗的过程。本文就彩礼的性质和基本
3、社会功能,通过不同历史阶段的纵向对比,阐明当前农村高额彩礼存在的内在机制。 一、传统彩礼及其性质 关于彩礼的相关研究,主要有六种理论成果:继承说、福利说、劳动价值说、竞争 说、家庭意图说、财产转移说等4p157。但笔者认为,就其社会功能而论,彩礼有“补偿”和“象征”两层意义。 (一)作为一种补偿手段的彩礼 彩礼首先是一种婚姻支付,这种支付体现了男女双方在择偶过程中的双向选择。一个健康的女性对孕育后代是有利的;为保证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女性则要求男性具有健康的体魄及足够的抚养能力5p265。从这个意义上,彩礼是私有制社会男性个人能力和社会地位的物化表现;同时也是女性生育能力的价格。但这种身价是支付
4、给女方家庭而非女方本人的,因而对女方家庭具有一定意义上的补偿作用。 第一层意义上的补偿是指对女方家庭劳动力流失的补偿。结婚就意味着劳动力从女方家庭向男方家庭的转移;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样的传统说法,这体现了作为劳动力流失一方的女方家庭对劳动力流失的“无奈”。在华北、东北一些地区,也有称彩礼为“养钱”的,即谓女方家庭不辞辛苦将女儿抚养成人,却要面对女儿出嫁的“残酷”事实,在婚姻缔结中,女方家庭往往是“吃亏”的,男方家庭需在物质上给予其补偿,以表对其养育女儿的感谢。 事实上,彩礼的补偿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女方家庭心理的安慰上。如前所述,在过去物质生活不发达的情况下,养育女儿需
5、花费父母大量精力。在女儿出嫁时,女方家庭心理上本来就是不平衡的;民间有管女儿叫“赔本货”的,就是这种心理不平衡的表现。因为劳动力流失的既定事实不可改变,那么这种偿付的意义就不重要了,彩礼因而变成了一种对女方家庭的心理抚慰。 (二)作为一种象征符号的彩礼 另一个方面,彩礼作为婚姻“六礼”之一而具有一种符号意义;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象征意义越发突显,遂成彩礼的基本社会功能。 我国古代称下聘礼为“纳征”,是结婚的必要程序之一。仪礼注疏言“征,成也,纳此则昏礼成,故云征也”6p658,即男家为了与女家“合二姓之好”2p1006而向女家送财物之 礼仪就是纳征,一旦女家接受财物,即告定婚。这是说彩
6、礼是男女双方定婚之符号,发挥着约束婚约的作用。此外,在过去的男权社会中,彩礼也是一种价值和尊严的象征。如果不收彩礼或少收彩礼,就会被认为女方可能“有问题”或是女方家庭 按仪礼士昏礼和礼记昏义,“六礼”依次是“纳彩”、“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又穀梁传言“礼有纳彩,有问名,有纳徵,有告期,四者备而后娶”,据此,则婚礼有五。然郑玄之后,皆以六礼为周代社会各阶层通行之婚礼规范仪式。 仪礼注疏士昏礼贾疏:且三礼不云纳,言纳者恐女氏不受,若春秋内纳之义。若然,纳彩言纳者,以其始相采择,恐女家之不受,故言纳。问名不言纳者,女氏已许,故不言纳也。纳吉言纳者,男家卜吉,往与女氏,复恐女
7、家翻悔不受,故更言纳也。纳征言纳者,纳币帛则昏礼成,复恐女家不受,故更云纳也。请期、亲迎不言纳者,纳此则昏礼已成,女家不得移改,故皆不言纳也。 将女儿“白给了”人家等,这些三姑六婆的猜忌会致女方及其家族的尊严受到损害。这说明传统彩礼是一定历史价值体系下,一种文化价值观的象征符号。 二、传统彩礼的嬗变 传统彩礼虽然具有补偿女方家庭、约束婚约等积极的社会功能,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最要者是随着后世将彩礼精神的不断礼法化,彩礼的法律定位越发清晰和完备的同时,彩礼造成了在聘娶婚制下非法买卖婚姻以获取钱物的合法途径。这是聘娶婚制自身的缺陷,“卖女纳财,买妇输绢”7p73的彩礼制度使得聘娶婚成为了事实
8、上的买卖婚。1941年7月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指示信关于我们的婚姻条例就明确地指出了:“买卖婚姻,不单指公开的买卖,凡彩礼、聘金等变相的买卖亦包括在内。”3p125此后我国婚姻法均不言彩礼;虽然为解决解除婚姻关系时的彩礼纠纷问题,2023年的司法解释中又重新出现“彩礼”一词,但明确指出彩礼属于“习俗”。因而现代彩礼不同于古代作为礼法制度的彩礼,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和制度的规范性。 现代社会的彩礼已经在性质和社会功能上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表现在彩礼的传统功能已大大削弱,而代之以新的社会功能婚姻资助。 (一)作为代际财产转移方式的彩礼 作为一种民间习俗而被传承下来的传统彩礼,今天已经演变为代际财产转移
9、手段。 与彩礼相对应,我国自古就有在男女双方结婚时,女方家庭将一部分财物作为嫁妆随女儿出嫁送与男方家庭的习俗。但由于古时男权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嫁妆在价值上远远没有聘礼高昂。现代社会,由于传统的价值体系的土崩瓦解,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大多数人都已经抛弃了“卖女纳财”的传统;针对男家送与女家的彩礼,除象征性收取的一部分外,余皆以嫁妆形式悉数返还。彩礼演变成为男方家庭由父代流向子代的财产转移(图1)。 法释(2023)19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10、;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第 (二) (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二)作为代际剥削的一种手段的彩礼 这种发生于婚姻缔结过程中的代际财产转移是间接发生的,其中间环节即女方家庭为女方准备的嫁妆尤为重要。现代社会嫁妆越来越接近彩礼甚至超过彩礼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古代大家庭的分崩离析,结婚就意味着新的小家庭的成立,女儿作为新家庭的女主人,父母希望女儿能够在新家庭的生活中经济上相对充裕,故愿意以数额较大的嫁妆作为资助。 另一方面,过去传统彩礼的给付方一直是男方家长;虽然现代的成年子女与父母之间早已不存在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
11、了,但在残留的传统观念中,替儿子给付彩礼依旧被认为是父母的义务。这样通过男方父代对子代的“义务”和女方父代给子代的嫁妆,就完成了代际财产转移和对小两口婚姻资助。这种财产转移也导致了诸如当事人双方“合谋”向男方父母索要高额彩礼等一系列问题8p27。在彩礼不断暴涨的乡村社会里,高额彩礼导致农民不堪重负的报道更是屡见不鲜。这种父代对子代的婚姻资助已经成为男方家庭子代对父代的代际剥削。 (图1 婚姻缔结过程中的财产转移) 三、农村彩礼的现状与高额彩礼的存在机制 事实上,当下农村除高额彩礼外,也存在低额彩礼。宋丽娜在江西农村的田野调查中发现“往往越是学历高、能力强的女孩子在结婚时越不在乎彩礼,彩礼也越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农村 高额 彩礼 存在 机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