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试验员材料试验步骤.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试验员材料试验步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试验员材料试验步骤.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试验员材料试验步骤 1、马歇尔、浸水马歇尔试验操作过程?试验操作方法和步骤准备工作制备符合要求的马歇尔试件,一组试件的数量最少不得少于4个。量测试件的直径及高度:用卡尺测量试件中部的直径,用马歇尔试件高度测定器或用卡尺在十字对称的4个方向量测离试件边缘10mm处的高度,准确至O.1mm,并以其平均值作为试件的高度。如试件高度不符合63.5mm1.3mm或95.3mm2.5mm要求或两侧高度差大于2mm时,此 试件应作废。将恒温水槽调节至要求的试验温度,对粘稠石油沥青或烘箱养生过的乳化沥青混合料为601。将马歇尔试验仪的上下压头放入水槽或烘箱中达到同样温度。将上下压头从水槽或烘箱中取出
2、擦试干净内面。为使上下压头滑动自如,可在下压头的导棒上涂少量黄油。再将试件取出置于下压头上,盖上上压头,然后装在加载设备上。在上压头的球座上放妥钢球,并对准荷载测定装置的压头。(2)试验步骤将试件置于已达规定温度的恒温水槽中保温,保温时间对标准马歇尔试件需3040min,对大型马歇尔试件需45-60min。试件之间应有间隔,底下应垫起,离容器底部不小于5cm。当采用自动马歇尔试验仪时,将自动马歇尔试验仪的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与计算机或X-Y记录仪正确连接,调整好适宜的放大比例。调整好计算机程序或将X-Y记录仪的记录笔对准原点。(当采用压力环和流值计时,将流值计安装在导棒上,使导向套管轻轻地压
3、住上压头,同时将流值计读数调零。调整压力环中百分表,对零。启动加载设备,使试件承受荷载,加载速度为50mmmin5mmmin。计算机或X-Y记录仪自动记录传感器压力和试件变形曲线并将数据自动存入计算机。当试验荷载达到最大值的瞬间,取下流值计,同时读取压力环中百分表读数及流值计的流值读数。(3)浸水马歇尔试验方法浸水马歇尔试验方法与标准马歇尔试验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试件在已达规定温度恒温水槽中的保温时间为48h,其余均与标准马歇尔试验方法相同。试验结果计算试件的稳定度及流值:1)当采用自动马歇尔试验仪时,将计算机采集的数据绘制成压力和试件变形曲线,或由X-Y记录仪自动记录的荷载变形曲线,按图8-
4、7所示的方法在切线方向延长曲线与横坐标相交于01,将01作为修正原点,从ol起量取相应于荷载最大值时的变形作为流值(FL),以mm计,准确至0.1mm。最大荷载即为稳定度(MS),以kN计,准确至O.01kN。2)采用压力环和流值计测定时,根据压力环标定曲线,将压力环中百分表的读数换算为荷载值,或者由荷载测定装置读取的最大值即为试件的稳定,。度(MS),以kN计,准确至O.01kN。由流值计及位移传感器测定装置读取的试件垂直变形,即为试件的流值(FL),以mm计,准确至0.1mm。试件的马歇尔模数按式(8-47)计算。式中:T试件的马歇尔模数,kNmm; MS试件的稳定度,kN; FL试件的流
5、值,mm。试件的浸水残留稳定度按式(8-48)计算。式中:MS0试件的浸水残留稳定度,; MSl试件浸水48h后的稳定度,kN。说明与注意问题从恒温水槽中取出试件至测出最大荷载值的时间,不得超过30s。当一组测定值中某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标准差的k倍时,该测定值应予舍弃,并以其余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试件数目n为 3、 4、 5、6个时,k值分别为1. 15、1. 46、1.6 7、1.82.采用自动马歇尔试验时,试验结果应附上荷载变形曲线原件或自动打印结果,并报告马歇尔稳定度、流值、马歇尔模数,以及试件尺寸、试件的密度、空隙率、沥青用量、沥青体积百分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等各
6、项物理指标。 2、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方法及步骤?试验方法一:表干法沥青混合料毛体积密度测定试验方法与步骤除去试件表面的浮粒,在适宜的天平或电子秤上(最大称量应不小于试件质量的1.25倍,且不大于试件质量的5倍)称取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ma),根据选择的天平的感量读数,准确至0.1g、0.5g或5g。挂上网篮,浸入溢流水箱中,调节水位,将天平调平或复零,把试件置于网篮中(注意不要晃动水)浸水中约35min,称取水中质量(mw)。若天平读数持续变化,不能很快达到稳定,说明试件吸水较严重,不适用于此法测定,应改用蜡封法测定。从水中取出试件,用洁净柔软的拧干湿毛巾轻轻擦去试件的表面水(不得吸走空隙内的
7、水),称取试件的表干质量(mf)。试验结果计算计算试件的吸水率,取l位小数。试件的吸水率即试件吸水体积占沥青混合料毛体积的百分率,按式(8-32)计算:式中:Sa试件的吸水率,;ma 一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g; mw试件的水中质量,g;mf一试件的表干质量,g。计算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和毛体积密度,取3位小数。当试件的吸水率符合Sa2要求时,应改用蜡封法测定。式中:f一用表干法测定的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无量钢; Pf用表干法测定的试件毛体积密度,gcm;Pw 3常温水的密度,1gcm。试件的空隙率按式(8-35)计算,取1位小数。式中:VV试件的空隙率,;Pt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gcm3;
8、按式(8-36)或式(8-37)计算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Pf一试件的毛体积密度,g/cm3;用表干法测定,当试件吸水率时Sa2,由蜡封法或体积法测定;当按规定容许采用水中重法测定时,也可用表观密度a代替。当沥青用量以油石比计时,按式(8-36)计算试件的理论最大密度,取3位小数。式中:Pt理论最大密度,无量纲;Pa油石比,;a沥青的相对密度(25C25C);P 1、Pn各种矿料占矿料总质量的百分率,; 1、n各种矿料对水的相对密度。Pw常温水的密度,lgcm。当沥青用量以沥青含量计时,试件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按式(8-37)计算。式中:P 1、Pn各种矿料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百分率,; Pb沥青
9、含量,;其他同上。试件中沥青的体积百分率可按式(8-38)或式(8-39)计算,取l位小数。式中:VA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沥青体积百分率,;其他同上。试件中的矿料间隙率,可按式(8-40)计算。 VMA=VA+VV (8-40)式中:VMA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矿料间隙率,;试件的沥青饱和度按式(8-41)计算,取l位小数。 式中:VFA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沥青饱和度,。试验方法二:水中重法沥青混合料表观密度的测定试验方法与步骤除去试件表面的浮粒,在适宜的天平或电子秤上(最大称量应不小于试件质量的1.25倍,且不大于试件质量的5倍)称取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ma),根据选择的天平的感量读数,准确至0.1g、O
10、.5g或5g。挂上网篮,浸入溢流水箱中,调节水位,将天平调平或复零,把试件置于网篮中(注意不要晃动水),待天平稳定后立即读数,称取水中质量(mw)。若天平读数持续变化,不能很快达到稳定,说明试件吸水较严重,不适用于此法测定,应改用蜡封法测定。对从路上钻取的非干燥试件,可先称取水中质量(mw),然后用电风扇将试件吹干至恒重(一般不少于12h,当不需进行其他试验时,也可用60C5C烘箱烘干至恒重),再称取空中质量(ma)。试验结果计算按式(8-42)及式(8-43)计算用水中重法测定的沥青混合料试件的表现相对密度及表观密度,取3位小数。式中:。试件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Ps试件的表观密度,g/c
11、m3;ma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g;mw试件的水中质量,g;Pw常温水的密度,取1gcm3。当试件为几乎不吸水的密实沥青混合料时,以表观密度代替毛体积密度。并按试验方法一的方式计算试件的理论最大密度及空隙率、沥青的体积百分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等各项体积指标。试验方法三:蜡封法沥青混合料毛体积密度的测定试验方法与步骤除去试件表面的浮粒,在适宜的天平或电子秤上(最大称量应不小于试件质量的1.25倍,且不大于试件质量的5倍)称取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ma),根据选择的天平的感量读数,准确至0.1g、0.5g或5g。当为钻芯法取得的非干燥试件时,应用电风扇吹干12h以上至恒重作为空中质量,但不得用烘
12、干法。将试件置于冰箱中,在45条件下冷却不少于30min。将石蜡熔化至其熔点以上5.5O.5。从冰箱中取出试件立即浸入石蜡液中,至全部表面被石蜡封住后迅速取出试件,在常温下放置30min,称取蜡封试件的空中质量(mp)。挂上网篮,浸入溢流水箱中,调节水位,将天平调平或复零。将蜡封试件放入网篮浸水约lmin,读取水中质量(mc)。用蜡封法测定时,石蜡对水的相对密度按下列步骤实测确定:1)取一块铅或铁块之类的重物,称取空中质量(mg);2)分别测定重物的水中质量(mg)和蜡封后在水中质量(md);3)待重物干燥后,按上述试件蜡封的步骤将重物蜡封后测定其空中质量(md)。按式(8-44)计算石蜡对水
13、的相对密度。式中:p在常温条件下石蜡对水的相对密度;mg重物的空中质量,g;mg重物的水中质量,g;md蜡封后重物的空中质量,g;m d蜡封后重物的水中质量,g。如果试件在测定密度后还需要做其他试验时,为便于除去石蜡,可事先在干燥试件表面涂上薄层滑石粉,称取涂滑石粉后的试件质量(ms),然后再蜡封测定。试验结果计算计算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取3位小数。蜡封法测定的试件毛体积密度按式(845)计算。式中:Pf由蜡封法测定的试件毛体积密度;ma试件的空中质量,g;mp蜡封试件的空中质量,g;mc蜡封试件的水中质量,g。p在常温条件下石蜡对水的相对密度;Pw常温水的密度,取1gcm3。涂滑石粉后用蜡
14、封法测定的试件毛体积密度,按式(8-46)计算。式中:Pf-蜡封法测定的试件毛体积密度,gcm3;ms试件涂滑石粉后的空中质量,g;s滑石粉对水的相对密度;其他同前。按试验方法一的方式计算试件的理论最大密度及空隙率、沥青的体积百分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等各项体积指标。 o o 3o o 33、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方法?目的与适用范围:用于测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供沥青混合料 O配合比设计的高温稳定性检查使用.试验基本要求是在规定温度条件下(通常为60C),用一块碾压成型的板快试件(通常尺寸为300mm300mm50mm),以轮压0.7MPa的实心橡胶轮胎在其上往复碾压行走,测定试件在
15、变形稳定期时,每增加lmm变形需要碾压行走的次数,以此作为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结果,称为动稳定度,以次mm表示。试验方法与步骤准备工作1)在60下,试验 轮的接地压强为0.7MPa0.05MPa。2)试件成型后,连同试模一起在常温条件下放置的时间不得少于12h。对于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试件,放置时间以24h为宜,使聚合物改性沥青充分固化后再进行车辙试验,但在室温中放置时间不得长于一周。试验过程:将试件连同试模一起,置于已达到试验温度(601)的恒温室中,保温不少于5h,也不得多于24h。在试件的试验轮不行走的部位上,粘贴一个热电隅温度计,以检测试件温度。将试件连同试模移置于轮辙试验机的试验台上,
16、试验轮在试件的中央部位,其行走方向须与试件碾压或行车方向.一致。开动车辙变形自动记录仪,然后启动试验机,使试验轮往返行走,时间约1h,或最大变形达到25mm时为止试验时,记录仪变形曲线及试件温度.试验结果计算从图上读取45min(t1)及60min(t2)时的车辙变形d1及d2,准确至0.01mm.如果变形过大,在未到60min变形已达25mm时,则以达25mm(d2)时的时间为t2,将其前15min为t1,此时的变形量为d1.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动稳定度按式(8-49)计算.式中:DS-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次/mm;d1-对应于时间t1的变形量,mm;d2-对应于时间t2的变形量,mm;C1-
17、试验机类型修正系数,曲柄连杆驱动试件的变速行走方式为1.0,链驱动试验轮的等速方式为1.5; C2-试件系数,试验室制备的宽300mm的试件为0.8;N-试验轮往返碾压速度,通常为42次/min.同一沥青混合料或同一路段的路面,至少平行试验3个试件动稳定度变异系数小于20%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变异系数大于20%时应分析原因,并追加试验.如计算动稳定度值大于6000次/mm时,记作:6000次/mm.试验报告应注明试验温度、试验轮接地压强、试件密度、空隙率及试件制作方法等。 4、沥青与矿料粘附性试验方法(水煮法、浸水法)?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用于测定沥青与矿料粘附性,掌握集料的抗水剥离能力
18、,以评价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根据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的最大粒径,对于大于13.2mm及小于(或等于)13.2mm的集料分别选用水煮法和水浸法进行试验.对同一种原料既有大于又有小于13.2mm不同粒径的集料时,以大于13.2mm的水煮法试验结果为准,对细粒式沥青混合料以水浸法试验结果为准.试验方法一:水煮法(适用于大于13.2mm粒径的粗集料)将集料过13.2mm、19mm的筛,取存留在13.2mm筛上的颗粒5个,要求试样表面规整、接近立方体。用水洗净,在105的烘箱中烘干。用细线将试样集料颗粒逐个系牢,继续放入105的烘箱中加热待用。石油沥青加热至130-150,将待用的集料试样浸入沥青45s,使
19、沥青能够全部裹覆集料表面,取出并悬挂在试验架上,在室温下冷15min。将盛水的大烧杯放置在有石棉网的电炉上加热煮沸,在水微沸的状态下(避免有沸腾的气泡出现)将裹覆沥青的集料试样通过细绳悬挂于水中。保持微沸状态浸煮3min。浸煮结束后,将集料从水中取出,观察集料颗粒表面沥青膜的剥落程度,并按提示的内容评定粘附等级。同样试样平行试验5个颗粒,并由两名以上经验丰富的试验人员分别评定后,取平均等级作为试验结果。提示:1.沥青膜完全保存,剥落面积百分率接近于0为5级。2.沥青膜少部分被水所移动,厚度不均匀,剥离面积百分率小于10%为4级。3.沥青膜局部明显地被水所移动,基本保留在石料表面,剥离面积百分率
20、小于30%为3级。4.沥青膜大部分被水所移动,局部保留在石料表面,剥离面积百分率大于30%为2级。5.沥青膜完全被水所移动,石料基本裸露,沥青全部浮在水面。试验方法二:水浸法(适用于小于13.2mm粒径的集料)集料过13.2mm、9.5mm的筛,取粒径9.513.2mm形状规则的集200g,洗净并在105的烘箱中烘干备用。以标准方法取沥青试样放人烧杯中,加热至要求的拌和温度。按四分法称取备用试样颗粒lOOg置搪瓷盘上,连同搪瓷盘一起放入已升温至沥青拌和温度以上5的烘箱中持续加热1h。按每lOOg矿料加入沥青5g0.2g的比例称取沥青,准确至0.1g,放人小型拌和容器中,放人同一烘箱中加热15m
21、in。从烘箱中取出拌和容器,将搪瓷盘中的集料倒人拌和容器的沥青中,立即用金属铲均匀拌和l1.5min,使集料完全被沥青膜裹覆。拌和完成后立即将裹有沥青的集料取20个,用小铲移至玻璃板上摊开,并在室温下冷却1h。将放有集料试样的玻璃板浸人水温802的恒温水槽中,保持30 min,并将剥离及浮于水面的沥青用纸片捞出。由水中小心取出玻璃板,浸入水槽的冷水中,仔细观察裹覆集料的沥青薄膜的剥落情况。由两名以上经验丰富的试验人员分别目测,评定剥离面积的百分率,评定后取平均值表示。并以提示同样的方式评价沥青与集料的的粘附等级。 5、沥青含量测试方法有几种?离心分离法回流式抽提仪法高温燃烧法。 6、沥青混合料
22、配合比设计内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结果与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材料用量及工程造价关系密切。全过程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三个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和生产配合比验证(即试验路试铺阶段)。只有通过三个阶段的配合比设计,才能真正提出工程上实际使用的沥青混合料组成配合比。由于后两个阶段是在目标配合比的基础上进行的,需借助于施工单位的拌和、摊铺和碾压设备来完成,所以本节主要介绍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过程,随后两个阶段配合比设计过程通过例题,概括性地加以说明。 实际上无论是哪一个设计阶段,其工作的中心都是矿料的组成设计和最佳沥青用量确定两部分。也就是要设计出一个具有足够密实度
23、,并具有较高内摩阻力的矿料组成,在此前提下确定相应的最佳沥青用量,从而获得一个能够满足特定交通要求、适应环境特点的沥青混合料。 8、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步骤?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用工程实际实用的材料按附录B、附录C、附录D的方法优选矿料级配、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符合配合比设计技术标准和配合比设计检验要求,以此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对间歇式拌和机应按规定方法取样测试各热料仓的材料级配,确定各热料仓的配合比,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同时选择适宜的筛孔尺寸和安装角度,尽量使各热料仓的供料大体平衡。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OAC、OA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试验 材料 步骤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