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 高校 985 211 大学本科教学评估报告本科质量评估总结报告 自评报告.docx
《高等学校 高校 985 211 大学本科教学评估报告本科质量评估总结报告 自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学校 高校 985 211 大学本科教学评估报告本科质量评估总结报告 自评报告.docx(8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年*月 学科排位等主要办学指标和综合实力更加接近国内流大学水平,呈现国内名校 的基本轮廓和面貌;力争在建校100周年之际,路身于全国高校前100位之列, 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学校的中心地位,把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严格培养标准、严格过程 管理,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弘扬尊重知识、崇尚学 术、追求真理的优良学风,营造恪守学术规范、尊重学术自由、倡导宽和包容的学 术氛围,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加适宜的成长环境。在科学研究方面,学校进一步凸显
2、科研工作在改革发展中的支撑地位,按照 “量为基础、质为核心、提升学科、促进教学、服务社会”的原则,加强学科资源 整合和研究方向膝,完善科研激励机制,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创新 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在高水平科研实践中培养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以高水平科学 研究促进高质量人才培养。在社会服务方面,学校坚持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立足湖北、辐射全国,发挥 民族院校特色与优势,不断深化校地合作,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 和湖北省“三万”活动、“616”工程、“1221”工程、博士服务团、武陵山片区减 贫与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以及恩施发展研究院等工作有机结合,在服务社会的
3、 过程中提升办学水平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2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总目标及确定依据(1)人才培养总目标根据党和国家对民族工作的总体布局和新形势下社会对民族院校人才培养 的现实需求,结合学校办学宗旨和办学定位,学校确定了现阶段本科人才培养的总 体目标:以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善于沟通、勇于担当、自然宽和、家国情怀、国际视 野”特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着力塑造适应民族地区 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各民族高素质人才。(2)人才培养总目标的确定依据一是立足党的民族工作与国家战略的需要。民族院校从建立之初,就承担着 团结进步事业,成为党的民族工作的模范实践者。他们中还有扎
4、根民族地区,致力于带领各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党员领导干部。如在民族地区县、市、区曾经或正在担任重要职务的优秀校友: 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委副书记潘琦(侬佬族)、南宁市委书记赵乙生(瑶族)、贵港市委 书记李新元、德保县委书记石永超(壮族)、龙胜县县长吴永合(侗族),湖北省恩 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市委书记沙玉山(回族)、恩施市委书记向前进(土 家族),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委书记罗明(土家族)、古丈县县长 邓晓东(土家族),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县长李春益(瑶族),贵州省松桃苗 族自治县委书记麻绍玉(苗族),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县长胡翔(黎族),云南 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
5、里拉市委书记胡江辉(普米族),等等。他们中也有改革开放时代的中青年弄潮儿,如获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向文胜(土家族),获2013年国家优秀青年科 学基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马聪(回族),创立电子商务第一药妆品 牌“比度克”的张飞(土家族),新三板上市企业广东康利达物联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创办者白小波(回族),天津金凤集团董事长蔡敏(土家族),浙江浙创投 资有限公司创立者李效东(土家族),国际商界精英、西班牙杭州联谊会副会长、 G20美丽杭州侨界宣传大使雷蕾(畲族)等,他们在改革与创新的大潮中,敢 立潮头,勇攀高峰。他们中更有新生代的民族精英,如“全国大
6、学生年度人物”李军(土家族), “全国大学生村官十大新闻人物”王东海,成为民族院校中首个获得“国家奖学 金”的臧族学生桑吉措,获得全国演讲比赛、法国杯演讲赛金奖的维吾尔族学生伊 利米努尔,“全国自强之星”的侗族创业学生陆居权、创业明星苗族学生许云栋、 “全国创业英雄百强”蔡绍硕等,他们如崭新的太阳,正在冉冉升起,成长为新时 代的民族精英。95第三部分水平评估后学校的发展2006年12月10日至15 H,受教育部委托,以蔡明德教授为组长的普通高 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一行13人,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情况进行 了实地考察和评估。评估等次为优秀。专家组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也提出了两条建 议,即
7、: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引进高层次人才,提高学 科建设水平;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计,努力争取在高水平教学成 果和精品课程建设方面有所突破。学校高度重视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对专家组反馈意见进行了认真梳理,对 问题与不足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刻地分析,确定了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整改的主要任 务与具体措施。经过io年的不懈努力,专家组的整改建议得到落实,学校教育 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L更新办学理念,教学中心地位更加突出通过评估与整改,学校进一步梳理总结了办学经验与办学特色,深刻分析了面 临的机遇和存在的不足,深入思考了 “办什么样的料大学”
8、“怎样办/大学”等关键 问题,切实找准今后工作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一是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更加 明确,发展规划更加科学,人才培养质量意识更加强化;二是进一步深彳匕对人才培养 和教学工作的认识,教职员工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领导高度重视教学、政策 措施保障教学、经费投入支撑教学”的氛围日益浓厚,教学的中心地位日益巩固;三 是进一步改善办学基本条件,校园环境进一步美化,加强了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建 设,添置了图书资料,改善了校园信息化建设,扩建和改造了体育运动场馆等,教学 中心地位的条件保障进一步加强。2 .推进人才强校,师资队伍实力整体增强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强校”工程,实施“待遇留人、事业
9、留人、环境留人、 感情留人”的人才发展策略,师资队伍和教学管理队伍水平不断提升。一是科学制 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从学校发展全局谋划师资队伍建设;二是遵循人才成长规律, 关注和支持青年教师职业发展,鼓励青年教师访学进修;三是依托学校教96 师教学发展中心,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四是科学运用挂职、轮岗等措 施提升管理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五是面向海内外吸引高层次领军人才,为优秀人才 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与2006年相比,学校具有博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从17. 2% 提高到49. 23%O入选国家级或省部级人才工程项目专家人数从58人增加到189 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
10、增加了 9人,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增 加了 12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专家增加了 24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 专家增加了 2人。并且,在一些国家级和省部级高层次人才项目中取得突破。例 如,新增“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万 人计划”学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 持计划9人,国家民委领军人才支持计划5人。3 .重视内涵发展,学科建设水平日益提升学校以民族学科为优势和特色,以本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为依托,以重点 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为平台,努力促进学科建设向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一是大力加强特色学科建设;二是高度
11、重视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申博立项学科建设; 三是努力发展理工类、应用型学科,逐步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四是加大 投入,加强学科平台建设。与2006年相比,学校本科专业从55个增加到79个,学术型硕士授权一级 学科从2个增加到19个,学位点覆盖的学科门类从10个增加到12个。其中, 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获得突破;民族学在2012年教育部学 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4, 3个学科进入参评学科前50%;化学学科在2015年首次 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竞争力、影响力不断提升。4 .深化教学改革,优质课程资源逐渐丰富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教研教改力度,努力提升课程建设水平, 在高
12、水平教学成果和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取得突破。一是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重视教学方法创新,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二是倡导 “团队作战、以老带新”,组建教研教改团队,引导教师积极从事教学研究与改97 革;三是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加大优质课程建设力度,以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 课”为示范,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与2006年仅有省级精品课程8门相比,学校目前己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 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 H,省级精品课程 2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 H,数量和质量均有 较大提升。以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走进神奇
13、的民族 医药为代表的“民族”品牌网络课程群影响较大。其中,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 己在“智慧树”平台上线,目前有100所左右的高校选择该门课程,18,577人修 读,在网络课程平台的各类课程中名列前茅。5 .强化监控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通过完善机制、营造氛 围等措施,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一是形成了 “制定标准、过程监控、信息采集、 信息反馈、效果改进”环环相扣的“环式”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教学质量与人 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二是不断加强学风建设,营造优良的校风学风,建立健全了党、 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师德师风监督机制,逐步形成了 “全员、全程、全
14、方位”育人 的良好局面;三是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和校纪校规的惩戒作用,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 规,考纪考风优良,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近年来,学生在各类竞赛与创新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毕 业生总体就业情况良好,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0%左右,2014、2015、 2016届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88.96%、90.56%、90.0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较高,毕业生对母校整体评价较好,近3年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保持在98. 6% 以上。98 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维护边疆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 要使命,发挥着其他高校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服务民族工作
15、需要,服务国家 战略,是民族院校的立校之本。*梆大学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义不容辞地 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职责,着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适应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二是立足民族院校本科教育的需要。本科教育是当前民族院校最主要的办学 层次。在1986年国家民委就要求“民族院校一般本、专科专业,应逐步改造, 转向培养应用型人才”;2015年,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又提出“引导 一批民族地区普通本科高校和民族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结合我校的多 学科优势和当前的“双创”战略,我们提出了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各民 族高素质人才”的
16、目标。三是立足学校办学定位的需要。我校办学的目标定位是建设特色鲜明、国内 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一流”是实现奋斗目标的核心要 求。目前,学校已建立起特色鲜明、通专结合、尊重个性、突出实践创新能力的人 才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独立思考、善于沟通、勇于担当、自然宽和、 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特质”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新时期科大学勇争一流的价值 追求,既是对学校办学经验和办学特色的总结凝练,也是对未来学校教育教学的科学 指引。各专业培养目标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依据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和专业所依托学科的特点、 师资力量、行业发展趋势等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学校、学院发展
17、目标定位 相一致,与社会经济发展对本专业的需求相适应,在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之间保持 动态平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中。学校坚持 每4年修订一次培养方案,目前使用的是2013版方案。该方案遵循教育教学规 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遵循“基础性原则、整体优化原则、弹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特色 化原则”,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突出特色,构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 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4个课程平台,确保人才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3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领导高度重视本科教学(1)突出本科教学。学校领导把本科教学工作视为头等大事,三个第一” 成为多年来学校管理工作的常
18、态:一是每学期第一个工作日进行全校教学大检查, 全体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掌握教学一线真实情况。二是每学期第一次 校长办公会专题研究本科教学工作,针对教学检查发现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重 要事项提交校党委常委会审议。三是每学期第一次校党委常委会研究通过教学工 作相关的重要决定。(2)深入教学一线。学校制定领导干部听课制度,规定副处级以上干 部每学期必须完成额定的听课任务,校领导每学期不少于3次,分管教学的校领 导每学期不少于5次。从2015年1月至12月,全校领导干部共听课1, 943场次。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亲自为本科生授课或讲座,实施机关干部联系学生班级制度和 “成长守望计划”。(3
19、)解决教学问题。1993年到2012年,学校先后7次召开全校教学工作 会议。此后,全校教学工作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在历次教学工作会议上,校领导 出席并讲话,总结经验教训、研讨工作举措、明确工作要求。而且,学校党委常委 会和校长办公会也会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专题研究本科教学工作。(4)重视教育教学研究。学校领导注重民族院校办学和教育教学思想的引 领,潜心教育教学相关研究。近年来,先后编著出版民族院校学科建设战略研究 少数*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研究中国民族院校办学理念研究 中国民族院校特色研究民族院校教学研究等7部学术专著,在核心期刊 上发表大量理论文章。校党委书记陈达云教授领衔的民族院校国家认同
20、教育教学 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项目获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3.1 策措施保障本科教学(1)健全组织体系。成立教学工作委员会,主要负责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 顶层设计;成立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学位授予办法制定、审查和裁决,确保学 士学位授予质量;除了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中心)和各教学单位直接组织 教学管理工作以外,还成立了学生工作部(处)、招生就业工作处,负责全校本 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和招生就业工作;成立了创新创业中心和就业 创业教育研究中心,着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2)狠抓质量保障。学校制定本科教学工作规范关于进一步加强本 科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一手抓内部治理,
21、建立起“引导、激励、 评价、监督、惩罚”协调联动的管理机制,落实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责任制和本科教 学质量评价体系;一手抓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 的更新升级,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强化师资力量。学校制定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聘 请兼职和客座教授的管理办法等文件,提高师资队伍整体实力。制定教学督 导员工作管理办法等,对课程质量、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估和反馈,帮助教师提升 教学水平。制定关于教授从事本科基础课教学的规定主讲教师资格认定及管 理办法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与管理办法等文件,确保高职称、高水平教师 为本科生授课。在职称序列中专门设置“教
22、学为主型”教授、副教授,开展“教学名 师”评选活动等,激励广大教师潜心教学。(4)加大经费投入。从教学经费总额来看,2013-2015年,分别为14,707.87 万元、18,163.44、20,319. 28万元,占当年教育经费总额的21%、24%、25%。从教学改革与建设经费来看,2013-2015年,分别为3, 951万元、4,287万元、 4, 938万元。将充足的教学经费投入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中心、实习实践基地等 建设中,加强教学研究,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本科教学需要。在加 大投入的同时,加强对教学经费使用的管理,将经费投入与建设绩效挂钩,切实提 高教学经费的使用效率。
23、1.3.2 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学校始终坚 持一切工作服从、服务于教学活动,采取有效措施,正确处理本科教学与其他工作 的关系,使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落到实处。(1)处理好本科教育与其他层次教育的关系。学校一贯重视本科教育,不 断加大本科教学投入,确保本科教学资源充足,促进本科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目 前,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国际教育、预科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 展的人才培养格局。2016年9月,有全日制各类学生26, 890人,其中,本科生24,018人,占学生总人数的89. 3%o(2)处理好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等学校 高校 985 211 大学本科教学评估报告 本科质量评估总结报告 自评报告 大学本科 教学评估 报告 本科 质量 评估 总结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