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公文类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公文类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公文类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7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公文类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一)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 而致。孟子日:“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 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游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 不自知也。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 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 汩没,
2、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迭观终南、嵩、 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腹、府库、 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 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 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 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 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辙年少
3、,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 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二)上韩丞相书苏洵洵年老无聊,家产破坏,欲从相公乞一官职。非敢望如朝廷所以待贤俊,使之志得道行 者,但差胜于今耳。去岁蒙朝廷授洵试校书郎,亦非敢少之也。使朝廷过听,而洵侥幸,不第1页共86页B.作者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评价司马迁和韩愈因触犯君主,遭遇灾祸,一生理想郁结于心, 而文风典雅,如同庙堂礼器。C.文章以言与德的关系为中心,探讨了三代至宋的君子之文,认为虽语言风格各有特点, 但其文章都可显示道德和志向。D.本文通过对司马迁、韩愈、欧阳
4、修等人的评价,表达了作者的文学观点,语言整散结合, 铺陈手法增添了说理气势。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丘明之文美矣,然其行事不见于后,不可得而考。(2)而后四方学者,始耻其旧而惟古之求。阅读材料,完成文后小题。谏逐客书李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 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 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 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 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
5、,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 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 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 而秦无强大之名也。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 树灵道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 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映隈不实外厩,江南 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第10页共86页则是宛珠之簪,傅矶之珥,阿缰
6、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 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 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 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 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 制诸侯之术也。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土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 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 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7、,使天下之士 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土不产于秦,而愿患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 危,不可得也。【注释】纤离:骏马名。匚摹,亦称扬子鳄,爬行动物。皮可以蒙鼓。口肤,龌:骏马名。1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口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过:错误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举:攻占口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蚕食:像蚕吃桑叶一样逐渐侵占、侵吞口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服:服饰,饰品口而陛下说之,何也说:说到,提及口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让:拒绝口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赍:给予,送给口夫物
8、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宝:珍视A. B. C.D. 1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第11页共86页A.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废黜穰侯,追赶华阳君,加强王室的权力,杜绝了以公肥私现象B.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从这些情形去看,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C.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无非是为了取乐于当前,满足观赏的需要罢了D.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现在就是放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20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列举大量历史事实证明来自他国的客卿曾对秦国的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不能 驱逐客卿。B.作者极力铺陈秦王所喜好的珍宝、美色、音乐,表面是赞美秦国富足,实则
9、是在批评秦 王声色误国。C作者将秦王取物与取人的态度做了对比,指出秦王重色乐珠玉而轻人民,认为这样不能 使秦国强大。D.作者认为秦王辞退客卿,使得天下士子不敢向西人秦、与诸侯结怨的做法会使秦国处于 危难之中。21 .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第12页共86页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苏轼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不 建,以此自愧,莫知所为,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 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
10、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 ZN/KyZKyZZKZ%ZZKZZZKZSZZZSZZyNZSZZSZiZZSZZSZZSZKZN/SZKZK/ZXZK/ZK/SZ/SZZZXzZSZNZZNZS/lX/XZ/ZZZZKyNZSZSyXZSZKZSZ/KyNZVZS/SZZSZSiZSZZXy,XZSzXZKZZKzSZ.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 仕不遇时。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为术,而贽劝之以推诚;德宗好 用兵,而贽以消兵为先;德宗好聚财,而贽以散财为急。至于用人听言之法,治边驭将之方, 罪己以收入心,改过应天道,去小人
11、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数。可 谓进苦口之药石,针害身之膏盲。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言,以陛下圣明,必喜贽议论。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昔冯唐论颇、牧 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条晁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若陛下能自得师,莫若近 取诸贽。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 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臣等欲取 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贽面;反覆熟读,如与贽言。必能发 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取进止。【注】陆贽
12、为唐德宗时宰相,著名政论家。他的奏议往往切中时弊,为后世所推崇。该文 写于宋哲宗即位不久。当时旧党上台,而王安石推行的新法被吕惠卿等人弄得面目全非,弊 端百出,新旧党之争依然激烈,国无宁日。苏轼进此札子,乞校正陆贽奏议,并建议宋哲宗 反复熟读,从中得到治国的启发。口颇,廉颇;牧,李牧。口晁,晁错;董,董仲舒。孝 宣,汉宣帝刘询。2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 从于己出/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B.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
13、皆 从于己出/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C.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 第13页共86页从于己出/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D.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 从于己出/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2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学问日新”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几”(劝学)两句中的“日啷是名词作状语。A. “即私相告言”与“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两句中的“私”意思相同。C.“但使圣贤之相契”与“若合一契”(兰亭集序)两句
14、中的“契”含义不同。D. “聚古今之精英”中的“精英”指优秀人才,与阿房宫赋中“齐楚之精英”的“精英”含义 相同。2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开篇认为自己学识浅薄,无法穷尽圣贤之道,心里想讲清楚而口头却不能表达,因 此自觉惭愧,这是为后面建议校正陆贽的奏议做铺垫。B.苏轼高度赞赏陆贽,认为他上可以纠正皇帝想法上的错误,下能够贯通天下人的心志。 但他很不幸,做官没赶上好时机,进言没有被完全采纳。C.苏轼通过对比,认为陆贽的智慧、文才、道术等都超过子房和贾谊;陆贽的奏议明了清 楚,超过幽深高远的六经、三史和诸子百家等的论述。D.虽然陆贽是唐朝时的宰相,但苏轼认为如果
15、圣明的天子和贤能的大臣两相契合,那就如 同君王和臣子处于同一时代了,这体现了苏轼的政治观。2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数。(2)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贽面;反覆熟读,如与贽言。26 .请简要概括苏轼等校正并进呈陆贽奏章的理由。第14页共86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与余生书戴名世余生足下。前日浮屠犁支自言永历中宦者,为足下道滇黔间事。余闻之,载笔往问焉。余至而犁支已去,因教足下为我书其语来,去年冬乃得读之,稍稍识其大略。而吾乡方学士 有滇黔纪闻一编,余六七年前尝见之。及是而余购得是书,取犁支所言考之,以证其同 异。盖两
16、人之言各有详有略,而亦不无大相悬殊者,传闻之间,必有讹焉。然而学士考据颇 为确核,而犁支又得于耳目之所睹记,二者将何取信哉?昔者宋之亡也,区区海岛一隅,仅如弹丸黑子,不逾时而又已灭亡,而史犹得以备书 其事。今以永历之帝西粤、滇黔,地方数千里,揆以春秋之义,岂遽不如帝禺之在崖山? 而其事渐以灭没。近日方宽文字之禁,而天下所以避忌讳者万端,其或菰芦山泽之间,有度 厘志其梗概,所谓存什一于千百,又无好事者为之掇拾,流传不久,而已荡为清风,化为冷 *灰。至于老将退卒、故家旧臣、遗民父老,相继渐尽,而文献无征,凋残零落,使一时成败 得失与夫孤思效死乱贼误国流离播迁之情状无以示于后世岂不可叹也哉终明之末三
17、百年无史,金匮石室之藏,恐终沦散放失,而世所流布诸书,缺略不祥,毁 誉失实。嗟乎!世无子长、孟坚,不可聊且命笔。鄙人无状,窃有志焉,而书籍无从广购, 衣食日不暇给,惧此事终已废弃。是则有明全盛之书且不得见其成,而又何况于夜郎、第笨、 昆明、洱海奔走流亡区区之轶事乎?前日翰林院购遗书于各州郡,书稍稍集,但自神宗晚 节事涉边疆者,民间汰去不以上;而史官所指名以购者,其外颇更有潜德幽光,稗官碑志 纪载出于史馆之所不及知者,皆不得以上,则亦无以成一代之全史。甚矣其难也!余员昔之 志于明史,有深痛焉,辄好问当世事。而身所与士大夫接甚少,上大夫亦无有以此为念者, 又足迹未尝至四方,以故见闻颇寡,然而此志未
18、尝不时时存也。足下知犁支所在,能召之来 与余面论其事,则不胜幸甚。【注】余生:余湛,字石民。口永历:朱由榔( 1623年1662年),南明最后一位皇帝。 年号永历,史称永历帝。口海岛:即崖山,在广东省新会县南海口。1277年宋亡,次年陆秀 夫等拥立帝禺在崖山坚持抗元。1279年,元军陷崖山,陆秀夫负帝曷投海死。神宗:明神 宗朱翊钧,年号万历(15731620年)。潜德曲光:指山林隐逸之士等所记述的明代史事。第15页共86页 潜德,不为人所知的美德;幽光,世人所不能见的光辉。2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使一时成败得失与夫/孤忠效死/乱贼误国/流离播迁之情状无以示/于
19、后世岂不可叹也哉/B.使一时成败得失/与夫孤忠效死/乱贼误国/流离播迁之情状/无以示于后世/岂不可叹也哉/C.使一时成败得失与夫/孤忠效死/乱贼误国/流离播迁之情状/无以示于后世/岂不可叹也哉 /D.使一时成败得失/与夫孤忠效死/乱贼误国/流离播迁之情状无以示/于后世岂不可叹也哉/.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为足下道滇黔间事呜“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两句中的“道”字含义相同。B. “必有讹焉”与“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两句中的“焉”字含义不同。C. “有度摩志其梗概”与“歌以咏志”(观沧海)两句中的“志”字含义不同。D. ”能召之来与余面论其事”与“
20、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 的“面”字含义不同。2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阅读了方学士考证详实的滇黔纪闻,将其与余生所记犁支的见闻相对照,发现 二者之言有相差甚远之处,不知该相信谁。B.宋朝为元所灭,明朝亡于满清,作者认为二者具有相似性,故要趁许多旧臣遗老还健在 的时候访求查证,以著成信史,昭示后人。C.翰林院曾经从各地搜购遗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有价值的书难以搜购齐全,现有 的又难以反映历史的全貌,作者深以为憾。D.作者说自己一直想修著明史,虽然与士大夫接触不多,足迹未尝远涉四方,见闻不广, 然而修史的志向一直保存着。29
2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第16页共86页(1)不逾时而又已灭亡,而史犹得以备书其事。(2)鄙人无状,窃有志焉,而书籍无从广购,衣食日不暇给,惧此事终已废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上梅直讲书苏轼轼每读诗至鸭鹃,读书至君爽,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匪兑匪虎, *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 ”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 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 以
22、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与乐乎此矣。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 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 *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斗升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 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诚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 之人,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焉,是以在此。 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
23、。退 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赘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传日:“不怨天, 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注:梅直讲,即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他曾任国子监直讲。第17页共86页3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容何病 病:担心,忧虑B.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 游:出游C.执事爱其文 执事:主事的官吏 D.诚不自意 诚:实在,的确.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常窃悲周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公文类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公文 文言文 阅读 专项 练习题 汇编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