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医学专业复习资料-放射与防护笔记.docx
《大学医学专业复习资料-放射与防护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医学专业复习资料-放射与防护笔记.docx(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电离辐射种类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电离辐射是指能引起被作用物质电离的射线。电离辐射可分为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一、电离辐射种类:X(Y)射线、a粒子、8粒子、中子、负兀介子、重离子等的物理特性;其能量转换主要通过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三种方式。二、传能线密度(LET ):传能线密度(linear energy transfer, LET):是指直接电离粒子在其单位长 度径迹上消耗的平均能量,电离密度指单位粒子径迹长度上形成的离子数。电离辐射构成的生物损害与LET高、低有关,但生物 损害并非无止境地随LET增高而加大。三、相对生物效能1、相对生物效能:X射线(250keV)引起某一生
2、物效应所需剂量与所观察的辐射引起同一生物效应所 需剂量的比值。4.自由基对生物分子的作用:自由基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抽氢反应加成反应电子俘获反应歧化反应:既有氧化又有还原的 反应。还原反应:02一 在水溶液中主要起还原剂作用氧化反应:02一 在水溶液中为弱氧化剂, 自由基对DNA的损伤作用:自由基对DNA的作用后果主要有三类,即a单、双链断裂;b无喋吟、嗑咤位点;c产生环胞和嗑咤衍生物。脂质过氧化作用引起细胞损伤的机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膜脂改变导致膜功能改变和膜酶损伤。脂 质过氧化过程中形成的活性氧对酶和其它细胞成份的损伤。脂质过氧化物的分解产物(特别是醛类产物) 对细胞及其成份的毒性效应。
3、一.与辐射有关的因素1、辐射种类:不同种类的辐射产生的生物效应不同,从辐射的物理特性来看,电离密度和穿透能力是影 响其生物学作用的重要因素,总的说来,这两者正好成反比关系。2、辐射剂量:总的规律是剂量愈大,效应愈显著但并不全呈直线关系。指数曲线可反映病毒、细菌、某 些低等原生动物和植物的规律;S型曲线则符合于多细胞机体,特别是高等动物的规律。LD50定义是将 引起被照射机体死亡50%时的剂量称为半致死剂量(LD50 ),为衡量机体放射敏感性的参数。LD50数值愈小,机体的放射敏感性愈高。3、辐射剂量率:剂量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机体所接受的照射剂量,常用Gy/d、Gy/h、Gy/s、Gy/min等表
4、示。 在一般情况下剂量率愈高,生物效应越显著,但当剂量率达到一定范围时,生物效应与剂量率之间则失去 比例关系。要引起急性放射损伤必须有一定剂量率阈值。4、分次照射:剂量相同的辐射,其分次给予的生物效应低于一次给予的生物效应。分次愈多,各次间间 隔时间愈长,则生物效应愈小。5、照射部位:许多实验资料证明,当照射剂量和剂量率相同时,腹部照射的全身后果最严重,依次排列 为盆腔、头颈、胸部和四肢。6、照射面积:当照射的其它条件相同时,受照射的面积愈大,生物效应愈显著。7、照射方式:照射方式分为内照射、外照射和混合照射。外照射又可分为单向或多向照射,一般来说, 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多向照射的生物效应大于单
5、向照射。内照射生物效应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二.与机体有关因素:1、种系的放射敏感性:总的趋势是种系演化愈高,组织结构越复杂,其放射敏感性愈高C2、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放射敏感性:一般规律是放射敏感性随着个体发育过程而逐渐降低,同时放射敏感 性的特点亦有变化。胚胎和胎儿期受照射的儿童发生癌症和白血病的危险度增高。3、不同组织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同一个体内不同组织、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有明显的差别。一般情况下, 一种组织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与其细胞的分裂活动成正比,而与其分化程度成反比。4、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的放射敏感性:同一细胞的不同亚细胞结构具有不同的放射敏感性。放射敏感性脾的功能: 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
6、所(T占40%, B占60%)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合成生物活性物质过滤作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功能: 行使黏膜局部免疫应答产生分泌型IgA淋巴细胞再循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 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第三章抗原。免疫术语Ag (抗原,antigen):是指所有能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指能被T、B淋巴细胞表面特异 性抗原受体(TCR或BCR)识别及结合,激活T、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淋 巴细胞或抗体),并与效应产物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应答
7、效应的物质。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指抗原被T、B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BCR)识别及结合,诱导机 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活化的T/B细胞或抗体)的能力。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指抗原与其所诱导产生的免疫应答效应物质(活化的T/B细胞或抗体) 特异性结合的能力。完全抗原(completeantigen):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蛋白质、病原微生物、动物血 清)半抗原(hapten):只有免疫反应性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又称不完全抗原。(某些多糖、脂类、药物)抗原表位(epitope):是抗原分子中决定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
8、抗原与T/B细胞抗原受 体(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与功能单位,又称抗原决定基(antigenic determinant)0抗原结合价(antigenic valence): 1个抗原分子中能与抗体结合的抗原表位的总数称为抗原结合价。 (天然蛋白大分子为多价抗原,半抗原为单价抗原)共同抗原表位(commonepitope):不同抗原之间含有的相同或者相似的抗原表位。交叉反应(cross-reaction):某些抗原诱生的特异性抗体或活化淋巴细胞,不仅可与自身抗原表位特 异性结合,还可与其他抗原中相同或相似的表位反应。TD-Ag (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
9、nt antigen):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细胞的辅助, 又称T细胞依赖性抗原。TI-Ag (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无需T细胞的辅助, 又称非T细胞依赖性抗原。可分为TI-1和TI-2Ag。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e antigen):指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等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独特型抗原(idiotypic antigen):每种特异性TCR、BCR或抗体的可变区含有具备独特空间构型的氨 基酸顺序(互补决定区,CDR),可作为抗原诱导自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这类独特的氨基酸序列 所组成的抗原表位
10、称为独特型(idiotype, Id)抗原,Id抗原所诱生的抗体称抗独特型抗体(AId)0SAg (超抗原,superantigen):某些抗原物质只需极低浓度(l10ng/ml)即可非特异性激活人体总T 细胞库中2%20%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称为超抗原。佐剂(adjuvanl)指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 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特性的比较特性T细胞表位B细胞表位表位受体TCRBCRMHC分子必需无需表位性质蛋白多肽蛋白多肽、多糖、脂多糖、核 酸等表位大小810个氨基酸(CD8+T细胞) 1317个氨基酸(CD
11、4T细胞)515个氨基酸57个单糖或57个核甘酸表位类型线性表位构象表位、线性表位表位位置抗原分子任意部位抗原分子表面。抗原的分类根据诱生抗体是否需要Th细胞参与分类:TD-Ag (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细胞的辅助,又称T细胞依赖性抗原。TI-Ag (非胸腺依赖性抗 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无需T细胞的辅助,乂称非T细胞依赖性抗原。可分为TIT和TI-2 AgoTD-Ag 与TI-Ag 的I:徽TD-AgTI-Ag结构特点复杂,含多种表位含单一表位表位组成B细胞和T细
12、胞表位重复B细胞表位T细胞辅助必需无需MHC限制性有无激活的B细胞B2B1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抗体类型IgG、 IgM. IgA 等IgM免疫记忆有无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antigen):指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等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 例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与人肾小球基底膜及心肌组织有共同抗原,可能 与急性肾小球肾炎和风湿病的发病机制有关。异种抗原(xenogenic antigen):来自于另一物种的抗原。 病原微生物 外毒素、类毒素、抗毒素(特异性抗体+异种抗原) 异种器官移植物同种异型抗原(allogenic antigen)
13、: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所存在的不同抗原,又称同种抗原或同种 异体抗原。 HLA抗原 抗体的同种异型 红细胞血型抗原(AB0血型抗原、Rh血型抗原)自身抗原(autoantigen):能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自身成分。 改变和修饰的自身成分 胚胎期未与免疫细胞充分接触的自身成分独特型抗原(idiotypic antigen):特异性TCR、BCR或抗体的可变区中具备 独特空间构型的、可作为抗原诱导自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的氨基酸序列。根 据抗原提呈细胞内抗原的来源分类:内源性抗原(endogenousantigen):在抗原提呈细胞内新合成的抗原(病毒蛋白、肿瘤抗原)外源性抗原(exogenous
14、antigen):来源于抗原提呈细胞外的抗原(细菌、蛋白质)第四章抗体免疫术语Ab (抗体,antibody):是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 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外分 泌液及某些细胞膜表面,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Ig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IIVR (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 VII和VL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分别 用HVR1 (CDR1X HVR2 (CDR2X H
15、VR3 (CDR3)表示,共同组成抗体的抗原结合部位,决定着抗体的特 异性,负责识别及结合抗原,从而发挥免疫效应。又称 CDR (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调理作用(opsonization):细菌特异性的IgG (特别是IgGl和IgG3)以其Fab段与相应细菌的抗原 表位结合,以其Fc段与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表面的IgG Fc受体(FcyR)结合,通过IgG的“桥联” 作用,促进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APQC (抗体依赖的2出1冠介导的细力包毒作用,antibody-dcpendont celJ-mcdiatcdcytotoxici
16、ty): 抗体的 Fab 段结合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表位,其Fc段与杀伤细胞(NK细胞表面、巨噬细胞等) 表面的FcR结合,介导杀伤细胞直接杀伤靶细胞。mAb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由单一杂交瘤细胞产生,针对单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抗体的基本结构抗体的基本结构是由两条完全相同的重链和两条完全相同的轻链通过二硫键连接的呈“Y”形的单体, 每条肽链含25个结构域(功能区,约110个氨基酸),二级结构为“桶状”结构。(-)重链和轻链重链(heavy chain, H):分子量约为5075kD,由450-550个氨基酸 残基组成。按抗原性差异可分5类:
17、a、丫、口、3、8相应抗体也分为5类:IgA、IgG、IgM IgD、IgE同一类抗体,据 其较链区的氨基酸组成及重链二硫键数目、位置不同可分为不同 的亚类。IgA 分IgAl 和 IgA2IgG 分IgGlIgG4重链名ya8希腊读MuGammaAlphaDeltaEpsilon对应抗 体IgMIgGIgAIgDIgE 轻链(light chain, L):分子量约为25kD,约由214个氨基酸残基组 成。分K链和九链两种,相应抗体分为K、九两型。入型有九1、入2、入3、九4四个亚型。(二)可变区和恒定区可变区:抗体分子中轻链和重链靠近N端氨基酸序列变化较大的区 域。(V区) 分别占轻链的1
18、/2和重链的1/4或1/5,分别称为VL和VH。(variable region)高变区(HVR)或互补决定区(CDR)VH和VL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称为高变区或互 补决定区,分别用HVRl (CDR1X HVR2(CDR2X HVR3 (CDR3)表示,共同组成抗体的抗原结合部位,决定着抗体的 特异性,负责识别及结合抗原,从而发挥免疫效应。恒定区:抗体分子中轻链和重链靠近C端氨基酸序列相对恒定的区 域。(C区) 分别占轻链1/2和重链3/4或4/5,分别称为CL和CH。(constant region)(三)钱链区:位于CH1与CH2之间,含有丰富的脯氨酸,因此易伸展
19、(hinge region)抗体分子的水解片段弯曲,有利于抗体的两臂同时结合两个相同的抗原表位;而且易被木瓜蛋白酶、 胃蛋白酶等水解。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作用位点较链区近N端钱链区近C端水解片段FabX2+FcFabX2: VL 和 CL+VH 和 CHI单价与Ag结合Fc:一对 CH2 和 CH3与细胞表面Fc受体结 合F (ab?)2+pFcF(ab )2:双价与Ag结合广泛用作生物制品pFc:最终被降解,无生物学作用抗体的功能(1)识别抗原: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V区功能)a)在体内有中和毒素、中和病毒、阻止细菌黏附宿主细胞的作用b)在体外用于免疫诊断c)作为BCR (mlgM/mlgD)
20、,可以特异性识别抗原(2)激活补体a) IgM、IgGK IgG3以及IgG2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后通过经典途径 激活未咻。(因构型改变而暴露出CH2 (IgG)和CH3 (IgM)结构域内 的补体结合点)IgG4, IgA和IgE形成聚合物后可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3) 结合Fc受体a)调理作用细菌特异性的IgG (特别是IgGl和IgG3)以其Fab段与相应细菌的抗原表位结合,以其Fc 段与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表面的IgG Fc受体(FcyR)结合,通过IgG的“桥联”作用,促进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b)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抗体的Fab段结合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
21、胞表面的抗原表位,其Fc段与杀伤细胞(NK 细胞表面、巨噬细胞等)表面的FcR结合,介导杀伤细胞直接杀伤靶细胞。(4)穿过胎盘和粘膜a)穿过胎盘: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这种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自然 被动免疫机制,对于新生儿抗感染具有重要意义。b)穿过粘膜:SIgA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是黏膜局部免疫的最 主要因素。各类抗体的特性和功能IgG: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3-5岁接近成人;是血清和胞外液中含量最高的1g(75-80%);抗感染的“主力军”;再次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唯一可通过胎盘的抗体;可发挥调理作用、激活补体、ADCC 作用等。IgM: 分泌型:存在于血液中,五聚体,是分子量最
22、大的抗体;抗原结合能力及激活补体的能力强于IgG;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脐带血TgM水平升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 染;初M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抗感染的“先头部队”,可用于感染 的早期诊断; 是天然的血型抗体。膜结合型:mlgM, BCR之一,单体,未成熟B细胞表达IgA:血清型:单体,含量低分泌型:SIgA,二聚体。(secretory IgA)存在于胃肠道、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和泪液等外分泌液中,参与局部 粘膜免疫,是抗感染的“边防军”。婴儿可从母亲初乳中获得SIgA,是重要 的自然被动免疫。IgD:分为血清型和膜结合型(mlgD)mlgD为BCR之一,是B细胞分化
23、发育成熟的标志 未成熟B细胞仅表达mlgM成熟B细胞表达mlgM和mlgD 活化B细胞mlgD逐渐消失IgE: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的抗体;亲细胞抗体,可引起I型超敏反应;与机体抗寄生虫感染有关。第五章补体系统免疫术语补体(complement, C)系统:是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个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 白质反应系统,包括30余种组分。MAC (膜攻击复合物,membrane attack complex):由补体系统的C5bC9组成。膜攻击复合物 (C5b6789n)牢固附着于靶细胞表面,最终造成细胞溶破而死亡。补体的三条激活途径补体的三条活化途径示意图经典途径抗原抗体复合物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医学专业 复习资料 放射 防护 笔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