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2023年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教学内容: 本单元由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百花园组成。四篇课文都是弘扬科学精神的,其中电脑棋手走马灯的奥秘孩子考科学家是精读课文,空气在哪里是略读课文。 语文百花园三共安排了五项内容。分别是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能说会道、和笔下生辉。这些学习内容,意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 学情分析: 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在开放的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状态,主动地进行探索与发现,多角度和多样化地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一节课中,同学们充分调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完成了四项练习,轻松自如,还收获了一些方法
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2.学习默读课文的方法,养成默读的良好习惯,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电脑、用电脑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动脑的习惯。 4.学习茅以升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 5.使学生明白只有有学问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 6.初步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7.培养学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写请假条。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难点:通过朗读、默读等训练,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教学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
3、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2.认真抓好听说 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3.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9、电脑棋手 3课时 10、走马灯的奥秘 2-3课时 11、孩子考科学家 3课时 12、空气在哪里 1-2课时 语文百花园三 3课时 9 电脑棋手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能对电脑产生兴趣,体会使用电脑的乐趣。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电脑棋手是怎样下棋的。 3、掌握默读的方法,
4、提高阅读效率。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文题目 同学们一定很喜欢儿电脑吧,那你们和电脑下过棋吗?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怎样和电脑下棋,同学们一定会感兴趣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 2、学习会写的字。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分析字形,理解字义。 (2)小组内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3)出示生字卡片,集体认读。 (4)理解词语的意思。 望尘莫及、规则、风度等词。 (5)扩展词语。 (6)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技”、“矛”、“规”、“虚”。
5、 学生练习书写。 3、学习会认的字 4、认读多音字。 应、着、重 5、积累词语。 从课文中找出你喜欢的词语,抄在本子上。 三、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每段的主要内容。 2、默读全文。 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和电脑下棋的过程。 二、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1、自读课文。 (1)读课文,画出喜欢的语句,并在旁边进行批注。 (2)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小组交流。 (1)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2)不理解的语句在小组进行讨论。 3、全班交流,师指导。 三、朗读全文,交流体会
6、1、朗读全文。 2、组织讨论。 (1)“我”与电脑下棋为什么能反败为胜? (2)从“我”反败为胜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四、课外廷伸 1、交流用电脑的乐趣。 2、提出在使用电脑中的疑问,师生共同讨论。 五、板书设计 9电脑棋手 进行对话 按下键钮 照棋谱走败下阵来 走出“怪棋”反败为胜 六、作业设计: 1、我会拼。 q shu cn un k j tn u ( ) ( ) ( ) ( ) hu d q y y y chn u ( ) ( ) ( ) ( ) y pi fn d wn chn m j ( ) ( ) ( ) wi fn chn u x x sh sh ( ) ( ) ( ) 2、组
7、词。 其( ) 安( ) 非( ) 违( ) 棋( ) 按( ) 排( ) 伟( ) 虚( ) 规( ) 技( ) 通( ) 虎( ) 现( ) 枝( ) 桶( ) 3、把词语补充完整。 彬彬有( ) 忘尘( )及 小( )翼翼 犹豫不( ) ( )相百出 山( )水尽 自知( )明 毫不谦( ) ( )高一着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真( ) 虚( ) 赢( ) 先( ) 喜欢( ) 高兴( ) 完整( ) 5、按要求答题。 (1)、我用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怪棋”战胜了电脑棋手。(改为 把字句) (2)、我先小心翼翼地与电脑棋手走了几步,它敏捷地应对着。 小心翼翼 教学反思: 电脑棋手
8、这篇课文是一篇科学故事。通过写“我”与电脑棋手下棋,几经失败,终于反败为胜,告诉我们只有认真观察,动脑思考,才能取得胜利。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朗读和感悟,弄清楚“我”与电脑下棋能反败为胜的原因。难点是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成语。我对教学的总体思路是:1.在引导学生了解单元导读,明白本单元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懂得“细观察,勤思考,多动手,就一定会有新的收获和发现。”2.在此基础上学习“指南针”关于默读的方法介绍。并用带着问题默读的方法对课文进行初读。这也是本册重点学习的阅读方法。(要求是1.标段序。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能就课文内容试着提出问题吗?)3.引导孩子们自学生字词。 10、走马灯的奥
9、秘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茅以升从小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茅以升小时候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科学的道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秘、悬,蜡,的字形掌握。 2品味,研读描写茅以生善于观察,思考,和探索的词语。 教学准备: 课件,字词卡片,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在我国有一位著名桥梁专家。他主持设计和建造了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设的近代两用大桥钱塘江大桥,50年代,参加武汉长江大桥
10、的设计并任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后又主持修撰了中国古桥技术史。主要著述有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等。他的名字就是茅以升。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茅以升的故事。 二、学习生字: 1打开书,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合作认字: 2检查认字情况: 抽读卡片,提示易错字。 秘:左边禾木旁,不是木字旁。 蜡:左边虫子旁,不是火字旁。 转:多音字,表示方向变化读三声;表示环绕读四声。 悬:上边是县,不要写成三横。 奥:上边不封口。 3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5指导书写:悬 引导观察结构:上长下断;上窄下宽,横间距离要均匀。撇折在中线上。 6练习写生字,同桌互
11、相检查并修改。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题,质疑(什么是走马灯?奥秘什么意思?走马灯有什么奥秘?) 2默读课文:通过读课文你感到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和词。 2结合同学提出的问题收集有关资料。(走马灯的图片;茅以升像;茅以升介绍等。) 第二课时 一、资料交流: 1上节课请大家收集了有关的资料。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 2小组交流资料(图片、文字、影象等。) 3结合学生资料出示走马灯图片课件或实物,略读第一自然段。 一边读一边看图了解走马灯的样子。 4导入:就是这样一个别人看起来很平常的走马灯对茅以升却产生了不平常的影响。通过他的表现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茅以
12、升呢? 二、读课文,再次整体感受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人? 1指名课文,思考。 2板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3导读: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默读,分别用不同标记画出相关语句。 三、研读课文。品味语言,感情朗读: 1你感受最深的是茅以升是怎样的孩子? 2根据你最想交流的内容自愿组合小组进行讨论(老师安排不同地点) 3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全班学生共同讨论、朗读 (1)感悟描写茅以升善于观察的语句: 随学生汇报出示文字课件: 走马灯像磁石一样,把茅以升吸引住了他仰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走马灯 引导学生品味带点词语,体会其善于观察 “像磁石”什么感觉?想象此时茅以升心里、眼里只有什么? “仰”“目不转
13、睛”“盯”什么样?表演体会。 C朗读感悟、评议。 D他看到了什么?指名读,思考:他看得如此细致,说明他观察得怎样? (2)感悟感悟描写茅以升勤于动脑的语句: 随学生汇报出示文字课件:茅以升提出了哪些问题? 小纸人、小纸马怎么会转? 怎么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呢? 那么怎样才能让小纸人、小纸马跑得快一些呢? 学生交流看法后引导朗读。 (3)感悟描写茅以升勇于探索的语句: 随学生汇报让学生板书茅以升勇于提问、勇于实践的词语: 问、取、吹、又提问、又拿、点燃。 小结:茅以升不仅观察,还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能实践验证。所以我们才感受到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人?(指板书) 四、总结: 正因为如此,他长大
14、后才能成为一个著名的桥梁专家。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五、板书设计 走马灯的奥秘 善于观察: 仰、目不转睛、盯 勤于思考 : 问、又提问、播进科学的种子 勇于探索 : 取、吹、又拿、点燃 六、作业设计: 1、我会拼。 o m tn w x yn xun zhun ( ) ( ) ( ) ( ) ch zhe l zh yu xio y lin chun ( )( )( )( ) xn zhun tu r m b zhun jn ( ) ( ) ( ) 2、组词。 必( ) 堂( ) 转( ) 蜡( ) 秘( ) 常( ) 传( ) 腊( ) 烛( ) 投( ) 串( ) 幼( ) 触( ) 没( )
15、 患( ) 幻(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目不( )睛 ( )的走马灯 ( )的小纸人 点燃( ) ( )的烛光 ( )的心灵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中央( ) 四周( ) 高兴( ) 特别( ) 明白( ) 目不转睛( ) 5、读句子,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他仰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走马灯。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收集科学家的故事。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让学生说说茅以升小时候是怎样的孩子。 学完全文,让学生回顾课题板书、齐读之后提出的三个问题: 一、走马灯什么样? 二、走马灯有什么奥秘? 三、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奥秘
16、的?这三个问题在学习课文时已经全部解决了,让学生再说一说,从而将问号擦掉,尤其是第三个问题,重点让学生说一说,学生都能体会到是与茅以升仔细观察,积极动脑,不懂就问,勇于实践分不开的。然后再说说全文主要讲了什么,以填空的形式来说,“课文主要讲了( ), 告诉我们,茅以升爷爷小时( )的道理。 这样设计主要是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最后拓展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动脑动手去解决遇到的问题的?鼓励学生能学以致用,在生活中,也能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本节课,我认为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一节课要把主要问题设计恰当,能贯穿全课以点带面。所补充的有关资料可以放在课前,也可以放在讲课的
17、中间。这样讲起课来能得心应手。 11、孩子考科学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段落,了解孩子想考科学家原因。 教学重难点: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达乐文的有关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教师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第11课-孩子考科学家。 (2)板书课题,齐读,认识生字 2、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看了这个韪,你想知道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1)学生自由质疑 (2)教师梳理问题,加以板书。 3、教师小结导入读文:我们班的孩子真会动脑筋提问
18、题,现在就请大家认真地读一读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识字,读通课文 1、教师示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认识文中的生字新词。 2、引导感受知故事中的人物。 3、学生自由读文。 4、分段指名读课文。 5、评议,纠错正音。 6、结合评议,认识各自然段中的生字词。 7、回到文中,同桌一起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教师给提示,引导学生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3、学生独立给课文分段 4、分明名反馈,评议。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孩子考科学家的原因 1、质疑:孩子为什么要考科学家呢? 2、学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 3、指名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2023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第三 单元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