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学基础》教学大纲(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学基础》教学大纲(本科).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计量学基础教学大纲注:课程类别是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课程性质是指必修/限选/任选。课程英文名Foundation of Metrology课程代码02E0000学分1总学时16理论学时16实验/实践学时 0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课程性质限选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大学物理适用专业理工科专业(非计算机专业)开课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执笔人审定人制定时间2020年11月一、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课程地位计量学基础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校选课程,是进行信号检测与系统分析的基础类课程。 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理解计量、测量及测试的概念基础上,运用计量学的基本原理对科学实验 和工程实践中的实验数据进
2、行初步的误差分析和不确定度评定。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十大 计量的基本内容,了解计量法规和计量检定、校准、检测的实施规范;理解计量、测量及测试的 概念,理解量的单位和国际单位制的概念;了解测量数据处理的B类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理解测 量数据处理的误差分析方法;掌握A类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并能够对工程实验数据进行初步的分 析和评价。为今后深入学习检测技术、计量测试技术等课程奠定基础。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理解计量、测量及测试的概念基础上,能初步运用计量学的基本 原理对工程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和不确定度评定。(二)课程目标L 了解十大计量的基本内容,了解计量法规和计量检定、校准、检测的实施规范;理
3、解计量、 测量及测试的概念,理解量的单位和国际单位制的概念;2 .了解测量数据处理的B类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理解测量数据处理的误差分析方法;掌握A 类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并能够对工程实验数据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评价。3 .能够将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升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4 .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 怀和使命担当。二、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计量学基础课程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自学,在理解计量、测量及测试的概念基础 上,运用计量学的基本原理对科学实验和工程实践中的实验数据进行初步的误差分析和不确定度
4、 评定。(1)注重基本概念讲授:课堂教学中,主要讲解计量、测量及测试的概念,十大计量的内 容及计量检定、校准、检测的实施规范,要求学生理解量的单位和国际单位制的概念,理解计量 器具的主要内容及量值传递与溯源的基本概念,为计量学的相关原理介绍打基础。(2)注重基本原理和方法讲授:在基本概念基础上,对几何量计量、温度计量、力学计量、 电磁学计量、声学计量、时间频率计量的基准原理进行讲解。(3)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课堂上,重点讲授测量数据处理的误差分析方法、A 类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使学生能够对具体物理量的实验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和评价。三、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注:1 ,支撑强度分别
5、填写H、M或L (其中H表示支撑程度高、M为中等、L为低)。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程度(II、M、L)毕业要求1-4毕业要求2-2课程目标1M课程目标2L四、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计量学概述了解计量学研究的意义;了解国际计量体系的形成。第二章量和单位了解量和量值;了解量制和量纲;了解国际单位制。第三章测量数据处理掌握测量误差的处理;掌握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第四章计量检定、校准和检测了解检定、校准和检测概述;了解计量检定规程及校准规范;理解量值传递与溯源。第五章物理计量(一)理解几何量计量;理解温度计量;了解力学计量; 了解电磁学计量。第六章物理计量(二)理解光学计量;了解声学计
6、量。五、课程学时安排章节号教学内容学时 数学生任务对应课程目 标第一章计量学、计量、测量、测试的基本概念; 国际计量体系;校准与测量证书的互认协 议2课前自学“量和单位”课程目标(1)第二章量和量值的概念;量制和量纲的概念; 测量单位与国际单位制的构成2课前自学“测量数据 处理”课程目标(1)第三章误差的概念;测量误差的处理原则; 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测量不 确定度的A类与B类评定方法;贝塞尔公 式41 .课前自学“测量不 确定度”;2 .完成课后作业课程目标(2)第四章计量器具;量值传递与溯源的概念;检定、校准和检 测概念;计量检定规程及校准规范2课前自学“几何量计 量”课程目标(
7、1)第五章几何量计量的基本概念;基准原理;传递 与溯源方法;技术动态;温度计量、力学计量、电磁学计量的基本 概念;基本原理41 .课前自学“温度计 量、力学计量、电磁 学计量”;2 .完成课后作业课程目标(1)第六章光学计量、声学计量的基本概念2在声学计量教学内容 后安排计量新领域专 题讨论课程目标(1)六、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无七、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表1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表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评定标准(依据)占总成绩比例过程考核课堂表现、作业学生课程平时成绩考核细则30%期末考核开卷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70%考核类别考查成绩登记方式百分制表2课程目标考核环节和达成标准课程目标教学 环节考核环节合格标准课程目标1讲授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A0.6期末考试成绩BlRIA目标达成度= 0.7x + 0.3x Bl。A。课程目标2讲授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A0.6期末考试成绩B2A目标达成度=0.7 x与 + 0.3 x 3B2。Ao八、推荐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推荐教材:计量学基础,李东升,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第二版(二)主要参考书:计量学基础,李东升,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费业泰,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五版计量学基础,王立吉,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