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案例评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案例评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案例评析崔老师曾经说过:“在小学的阅读教学中,对于景美、情深的课 文,教师要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入境入情,在陶情冶性 的同时,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细细品读、认真思考,我也深有 同感。语文不是无情物,它本身栖息着浪漫和诗意,作者情谊的表达 就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语文教学要让情感流淌,让课堂充溢浓浓 的人文情怀。下面是潘老师的教学几个片段,听后,我感受颇深。片段一: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桂林山水的特点并学了第一段,知道 山水之美,眼见为实,现在请大家深入学习了解漓江水特点,作者怎 样写出漓江水的特点的?生:漓江水的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师:看
2、屏幕,读一读并说一说喜欢哪个特点,读给同桌听。生:我喜欢“漓江的水真绿啊!”师:为什么喜欢?生:这句用比喻手法,写出绿的特点。师:你知道水绿得如何,并说说“翡翠、无暇”的意思,并指出 水的特点。师:想想,应怎样读呢?生:应读得活泼、跳跃。师:喜欢读这一句的同学把这一句读一读。(生读)师:喜欢水清的同学,说说你们喜欢的理由并读一读。生:漓江的水清得可见江底的沙石。师:漓江到底有多清呢?我们可以把一枚硬币放入水中,透过江 水可以看见江底硬币上的字。那如何朗读呢?喜欢的同学读一读。(生读)师:请同学们评一评,他们读得如何?(师指导,该句应读得平 整,然后,全班读一遍)师:老师也喜欢这一段,现在老师读
3、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师 生接读)师:这种句子有什么特点?生:后面半句强调前半句。师:这是排比,作者本写水,为何要提到大海、西湖?生:对比、比较。师:这有什么作用?(出示幻灯:波澜壮阔的大海、西湖的图片)【评析】潘老师在指导此段的阅读理解时,做得最好的是,读的辅导非常 到位,读得细致,特别是读漓江水,做到读与理解相结合,并且根据 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状态,让学生及时反馈评价,并且 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所描述的意境,课外资料的补充 对指导学生形象理解山水百态有很好作用,这能更好地让学生在朗读 时读出感情;教师富有激情的范读、领读很有感染力,对学生有感情 的朗读起到很好的示
4、范作用。美中不足的是,学生朗读缺乏个性,写 漓江水特点三个分句都是写漓江的美,对每一分句的前后半句之间的 关系应加以点拨,使学生更好理解,课文就是把这些意思密切关联的 句子排成结构相同或者相似的一串句子,加强语势,给人的印象鲜明、 深刻。这样的句子就叫排比句。建议:女生读第一分句,男生读第二 分句,男女生齐读第三分句,逐渐加强语气,体会排比句的作用。片段二:自由读第三段,交流朗读方法。师:大家自由读这一部分,要读出作者怎样写出山的特点。(先 指名读)师:读这一段,指出你喜欢哪些语句?小组交流这一段与前面的 写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生有感情地朗读,个别读、评读、诵读、挑战读)师:(引读、配乐读)
5、交流一下对以上这一段话感受最深的词句, 说说你的感受。生:这一段写得很好,如写山“各不相连、形态各异”说明 山很多,形态多种多样。生:“像骆驼,像巨象奇峰罗列”说明山是千姿百态,琳琅 满目,使人目不暇接。师:这也是说山很多,形态各异。你们还能想象出山像什么呢?生:像宝塔;像大佛;像巨轮师:(出示课件:flash诗配画一首)大家读这首诗,想想从这首 诗中可以知道什么?诗一首桂林阳朔一水通,快轮看尽千山峰有山如象鼻,有山如飞龙。有山如军舰,有山如水芙蓉生:(汇报)写了山的各种各样形态。师:(出示桂林山水图片)同学们边看图边想象桂林山水这美,并说说与文中所述之美有何异同?【评析】这一片段的教学,潘老
6、师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在读中体验,学 习中以文本为载体指导修辞手法,提高习作能力,同时通过对比前后 两段写法,先总结出学法,再放手让学生自学,这样多给学生自由发 挥的空间,自我想象,自我感悟,形成自己的见解,养成主动探索的 习惯。通过创设情境、图片展示,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便使 学生极欲表现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从而达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 有机统一。个性得以张扬,使学生享受到生活化的语文,给他们带来 快乐。同时,本片段也重视了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或模仿文 中的句式,或自由表达,都为学生语言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实现了积 累、理解、转化、应用的语言实践过程,为学生今后学好语文打下坚 实的
7、基础。片段三:略读第四段师引读:第三段从整体上写桂林山水之美。山水一体,交相辉映, 加上空中一一(云雾迷蒙),山间一一(绿树红花),江上一一(竹 筏小舟),让你感受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一一(舟行 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师:播放多媒体(视频flash桂林山水音画)让学生说说与文中 所述之美有何异同?再想想,山水相映有何之美?(学生默读课文)师:这么美的山,这么美的水,令多少文人心驰神往。怪不得伟 大的诗人贺敬之看到这奇妙的景色,由衷发出感慨,我们一起来读读 最后一个自然段,看看能读出什么来?你还知道什么?生:山水相映真是太美啦!师:最后这句古诗是什么含义?(生回答略)师:这句诗既是作
8、者的感受,也是对全文的总结,与第一段的内 容相呼应。师:这堂课,我们一起荡舟漓江,欣赏了桂林的山水。让我们齐 读课文,再次回味桂林的美景。(生读)【评析】本段的教学,潘老师能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抓住景物描写方 法,同时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既 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更有利于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感受语言 的美。然后体会作者的情感,再次领略桂林山水的奇丽,体会课文中 所描绘的意境,领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突出强调以人为本 的课堂氛围,只有学生乐学,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综述】桂林山水是一篇经典的写景佳作,本堂课潘老师重在引导学 生通过反复的朗读,
9、来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 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朗读, 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 趣,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朗读一旦进入充满情 感的表达状态,它就会不断超越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智慧水平、想 象能力,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从而促进学生语感能力发展。桂林山水这一课,用优美流畅的文字描绘了桂林山水独特的 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呢?首先潘老师用图片展现了桂林如诗 如画的美景,激发了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喜爱,接着让学生找出描写桂 林山水特点的句子,结合看到的图片,说说对桂林山或水某一个特点 的感受,以此
10、引导学生主动体会,形成读的见解,并通过读表现出来 (即自我体会的情感朗读);接着在品读、评读、诵读、挑战读、引 读、配乐读中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触发,使每一个学生想 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在学生对朗读的评价中,教师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确定重点词语进行品析与体会,或结 合语境理解,或积极启发想象,或对照图像认知,在读中感悟意思, 用感悟促进朗读;同时,朗读吸引了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 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绵长,感悟美、体验美,得 到爱的抚慰、情的熏陶。从这节课可以欣慰地看到,潘老师个人素质很高,文学修养高, 讲解富有文采、激情。本课教学意图清楚,引导
11、学生品味,能激发学 生对桂林山之美的喜爱的情感;其教学手段、方法选择恰当;教学思 路清晰,不愧是一节成功的达标课。这节课的教学也提示我们,“老课文”应如何“新教”?如何真 的让学生学有所悟,情感有所熏陶?刘小坤老师以专家的眼光高屋建令瓦,精辟独到的分析见解启发我们:老课新教,如何处理呢? 一是对教材的发掘,把握整体,执教者 应体悟文本,应有激情。同时注意学段不同的教学要求,准确地确定 教学目标,“不可只顾埋头走路,也不能只仰头望天空,既要仰头望 天空,又要脚踏实地! ”。二是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一般不要从 形式入手,而应该从内容中渗透。教师的语言表达形式不可直露。如 写作方法渗透应在文本中体现,不可直接教之。三是应让学生在体会 的基础上悟其写作方法。如潘老师补充把硬币丢进漓江,可以看见硬 币上的文字,这就能更好帮助学生体会漓江水之清的特点。同时,在 学生有所体会后可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这样就能起 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四是把握教材要到位,不要面面俱到。阅读理解 如何落实到位,教学内容、方法要讲究细节。如抓住“拔地而起”、“形态万千”等关键词,抓住几个重点词句表达出了桂林山水很美的意境,应侧重品味,应提议把这些词句背诵下来。总之,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等结合起来,重点词句的理解、品味应做实、做到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