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学概论(第三版)教学资源库 教案 (三).docx
《中国民间文学概论(第三版)教学资源库 教案 (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间文学概论(第三版)教学资源库 教案 (三).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第八章民间长诗一、本章知识点1、民间叙事长诗(1)民间叙事长诗的概念、特点与类别是民众创作和传唱的一种篇幅较长的叙事性歌谣。它的特点是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并致 力于刻画人物形象,这可以将它与抒情诗区别开来。它与史诗的区别是:形成时期晚于史诗, 没有远古时期的生活内容,也没有庄严的风格和宏伟的篇幅。民间叙事长诗可从内容方面分 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爱情婚姻叙事诗,一类是社会斗争叙事诗。(2)中国民间叙事长诗概况中国民间叙事长诗的演进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先秦的雏形阶段、汉代以后趋向成熟时 期、明清至现在的繁荣时期。各个时期都有其代表作品。总体来看,中国古代叙事长诗与抒 情诗相比,是一个较不发达的文
2、体;特别是隋唐宋时期,几乎没流传下来有代表性的叙事诗 作品。(3)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是在云南彝族支系撒尼人中间流传的一部优秀长篇叙事诗,它情节曲折生动,人物性 格鲜明,阿诗玛、阿黑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其执著追求自由、不为富贵所动、不屈服于强 势压迫的反抗精神有积极的思想意义。该长诗本来在撒尼人中脍炙人口,20世纪50年代以 后经过郑重的调查、整理,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并有一定的国际声誉。2、民间抒情长诗(1)民间抒情长诗的概念就是民众创作并传唱的一种用于抒发感情的较长篇幅的歌谣。与一般民歌相比,是它的 篇幅较长。与篇幅也很长的民间叙事长诗相比,区别主要在内容上。(3)民间抒情长诗的内容它的内
3、容可以归结为三种类型,一是配合和赞颂劳动的长诗,二是用于民俗活动的长诗, 三是反映爱情婚姻生活的长诗。(3)哭嫁歌哭嫁歌在中国很多地方流传,是出嫁习俗的一部分。其结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 是新娘以向各种亲人告别和骂媒人为题进行哭诉,一部分是以婚仪中的具体项目为题哭诉。 中心内容是哭别。它表现了妇女的痛苦、不平与反抗,以及对婚姻自由和爱情美满的渴望。 哭嫁歌的艺术特色一是有浓郁的抒情基调,二是语言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并善于运用比喻、 夸张、反复、排比等多种修辞方式。二、本章重点1、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是一部优秀的影响很大的作品,值得重点学习。从采录过程、版本、情节、形象、艺术 特点、影响等方面
4、来掌握。2、苦嫁歌流传地区广泛,影响较大,也很有特色,应该从哭嫁习俗、抒情内容、艺术特点等方面 把握。三、本章难点1、如何看待阿诗玛的搜集、记录与整理工作?2 0世纪5 0年代开始的对阿诗玛的搜集整理工作很有代表性。一方面,它的成绩 是显著的,在搜集原始资料上作了很多可贵的工作,尤其是在向社会推广方面做的很好,正 面作用是主要的;另一方面,由于这项工作主要是在过分强调政治思想的进步性和文学作品 的宣传教育作用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在情节的修改上有不少欠妥之处,主要是改动了当时认 为是封建、迷信的内容,对当地文化、习俗的实际状况认识不正确,这种改动也是不实事求 是的表现。这些曾在学术界受到尖锐批评,
5、引起激烈争论。如果作为改编的形式,在社会上 大力推广,从增强艺术效果和吸引力的角度,使之更符合中国更多地区人们的审美心理,并 作适当的说明,这种改动也是应该的,但是出于不适当的政治宣传目的,则是不必要的;如 果是作为搜集记录和整理的成果发表,则应谨慎处理,尽可能尊重作品和当地文化的本来面 目。2、如何理解哭嫁歌的思想内容?对女子出嫁前持续时间较长的哭嫁活动和哭嫁歌里的强烈情绪,今天可能很多人不理 解,为什么会这样?出嫁不是一件喜事吗?对此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这个习俗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解释这习俗产生的 原因,不能用今天人们的生活和观念来衡量,而是要放在它形成时期的文化环境中来看。在 长期
6、的封建社会里,在男权中心制度对女性的压抑和父系家长制度对媳妇的奴役之下,妇女 确实经受了很深重的苦难,哭嫁就表现了表现了妇女的真实情感,形式上是向亲属邻友等告 别,实际上也是向自己的童年与姑娘的幸福时代告别,表达她对男权文化和父系婚姻制度的 憎恶与反抗。另一方面,在现代中国社会,社会制度已经发生改变,男女已基本实现平等,并实行 婚姻自主,出嫁对女子来说已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或者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为什么还 流传着这种哭嫁习俗呢?这主要是由于习惯的力量。许多习俗一旦产生并且在较长时期内为 人们所遵守,就成为传袭力量很强的一种生活习惯,当原来产生这种习俗的原因消失后,仍 然会保持着。哭嫁就在一些
7、地方成为女子出嫁的习惯做法,不这样做就会遭到别人的非议, 自己也不习惯,这样不管出嫁时是否痛苦,都会按规矩唱起哭嫁歌。另外,这些保留出嫁习 俗的地方一般还保持着从夫居制度,即女子出嫁到男方家里去的习俗,这是父系婚姻制度的 遗存。在这种从夫居的情况下,尽管妇女的地位已经提高,但是她毕竟要离开自己的亲人和 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家庭去生活,一般都会有一些伤感。所以这时唱哭嫁歌还是有一定真 情实感的。第九章 谚语、谜语、歇后语一、本章知识点1、谚语(1)谚语的界定掌握什么是谚语,并且将它与俗语词、俗短语、俗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俗语形式 区分开。(2)谚语的类别掌握谚语在内容上的三大类别,并能举例说明
8、。(3)谚语的特点理解谚语三个特点:意味深长、表述巧妙、形式精炼。2、谜语(1)谜语的含义谜语是由谜面与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民间韵文作品。这个定义概 括较全面,指出它不仅包含谜面,而且包括谜底;内容不仅有知识性,而且有趣味性;它是 一种押韵的文学作品。(2)谜语的类型掌握谜语三种类别:物谜、事谜和字谜。这种分类着眼于谜底是物体、事情还是字。(3)谜语的艺术特点谜语虽然是很短小的文学形式,但是其艺术性很高,表现在:谜面与谜底结合奇巧; 善用比喻、拟人、谐音等修辞手法;音韵和谐,琅琅上口。3、歇后语(1)歇后语的概念掌握歇后语的基本定义、结构特点,以及“歇后”二字的含义与来历。(2
9、)歇后语的类型能够举例说明歇后语的两大类别:喻意歇后语和谐音歇后语。(3)歇后语的特点歇后语有两个重要的特色:海阔天空的内容与幽默诙谐的风格。这两个特点的内涵都 很丰富。前者主要以人物形象的情况来说明,后者主要是运用关于幽默的理论来分析。二、本章重点1、谚语的主要内容。人们对谚语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它的内容方面。由于各地言语的数量很庞大,其包含的 内容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其内容可以做出很细致的分类。这里采用高度概括的分类法, 将它的内容分为三大类。2、谜语的艺术特点。谜语虽然短小,但都构思精巧,是精美的艺术品,它的艺术性是引人注意的,应该认 真领会。3、歇后语的幽默风格。幽默诙谐是歇后语的主要
10、特点和关键所在。应结合幽默的原理搞明白它制造幽默效果 的各种机制和技巧。三、本章难点1、怎样区分谚语与其它俗语?首先是区分各种名称。关于民间的口头语,古代有多种指称的名词,“谚语”或“谚” 只是其中的两个说法,其它相近的说法有“俗谚”“谣谚” “俗言”“俗语” “俚语”“俚言” “野语”“常言” “常话”“恒言” “土语”等。也就是说,古人将民间语汇看作一个大类,并 无固定的名称来概括它,对这个大类中的各种小类如谚语、歇后语、俗成语、方言词等也不 在概念上加以进一步的区分。到了现代,研究细致了,依据各种俗语的特征,跟他们区分出 来,并给予适当的名称:俗语词、惯用语、俗成语、俗短语、歇后语、谚语
11、等。其次,对各种俗语的实际情况加以区分:谚语以成句的形式区别于俗语词、惯用语、俗 成语、俗短语这几种形式短小的俗语,它的口语性特点使它区别于格言和成语;它与歇后语 的区别在于,后者是可以分成类似于谜面与谜底的两部分的。2、怎样理解歇后语的幽默诙谐的风格?歇后语的幽默效果非常强,其构成原理和技巧也比较丰富,所以分析起来有一定复杂性。课程讲解对歇后语的幽默的分析主要是幽默构成的三大原理:心理之期望的突然扑空、 经验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情感郁积的巧妙释放。每种原理都包含若干种制造幽默的具体方式。 本课程全面的考察、分析了歇后语的幽默构成方式,认为它的幽默效果的造成主要在于:(1) 间歇式结构,(2)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民间文学概论第三版教学资源库 教案 三 中国民间 文学 概论 第三 教学 资源库
限制150内